查看原文
其他

音频 |《美国工厂》引爆话题,现实世界同样好戏

CF40研究部穆源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2019-09-19

最近,由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担任制片人的首部纪录片《美国工厂》引爆话题,自8月22日上映以来热度不减。

一贯严格苛刻的《纽约时报》不吝赞美之词,直夸该片“扣人心弦”。英国卫报也发表评论称该片有机会成为2019年最具影响力的纪录片。在美国烂番茄网站上,该片获得了96%之高的好评率。在中国,它同样在短时间引发了极高的关注和反响。

在中美贸易鏖战正酣的敏感时刻,这部纪录片的走红显然并非偶然。

通过本期节目,你将了解到——
除了奥巴马夫妇站台的名人效应,这部纪录片引爆话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说特朗普高喊的“让制造业重回美国”的口号必然落空?

中国是否同样面临着“铁锈区窘境”?

共和党特朗普的竞选宣言或成空话,最近大出风头的民主党华人参选者杨安泽又想打出怎样的牌局?

为何扎克伯格、马斯克等企业家都为杨安泽的政策背书?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喜马拉雅账号上线啦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吧!




1
纪录片说的是玻璃大王曹德旺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代顿市开工建厂的前前后后的事。其中,有美国失业蓝领工人重获工作的欣喜,有建厂初期美国工人和中国工人之间的甜蜜温情,有美国工人对中国安全生产规定的不满,有美国人到中国本土学习取经后的折服,有中美工人劳动效率的客观对比,也有因成立工会事件而导致的劳资双方的巨大矛盾。

总之,这是一部充满张力与冲突的故事,也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资本家和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斗智斗勇的故事。

虽然两位导演在和奥巴马及其夫人的对话中透露了观看本片需要理解的一个重要的视角就是——不要有预设视角。但显然这部纪录片逃不过的一个视角就是制造业,这是中美双方都在关注的一个焦点。

在十九世纪末20世纪初,以钢铁、有色、化工、铁路、汽车等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在美国五大湖区周边的八个州快速发展起来。因那里水运便利,矿产资源丰富,那里很快成了美国重工业的中心,也造就出芝加哥、底特律、匹兹堡、布法罗等一批重要工业城市。这八个州的人口在1850-1970年间,从1000万增至7200万,这一地区堪称是美国人口与经济的精华。

但是1970年之后,伴随着电子、信息、互联网、生物医药等高科技行业为主导的新经济兴起,这些区域的工厂接二连三的倒闭。原本承载着美国荣光的那八个州就像生锈的机器,黯淡下来,因此被人称为“铁锈八州”。

俄亥俄州正是那其中之一。而代顿市堪称其中的代表。那里曾经存在过只需58秒就能组装下线一台雪佛兰皮卡的通用汽车工厂,但是2008年底,这座有着90年历史的工厂倒闭了。这给重度依赖这座工厂的当地就业和经济,造成了史无前例的打击。当地35%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虽然在经济上他们落寞了,但是在政治上,铁锈八州是哪位总统候选人都不能忽视的巨大票仓。在这八州之中,只有印第安纳属于传统红州,也就是共和党票仓,俄亥俄州和西弗吉尼亚州是摇摆州,其余的五个州(威斯康辛、伊利诺伊、密歇根、宾州、纽约州)都是民主党的传统票仓。

过去的六次大选,民主党三次拿下其中的七个州,一次拿下六个州,最差的两次也拿下五个州。可以说,铁锈八州为民主党的总统的选票贡献远大于共和党,为民主党总统的产生立下汗马功劳;但是在2016年,它却给了民主党的前第一夫人致命的一击,倒戈把选票投给了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致使希拉里惜败。

为什么?就因为特朗普喊出了“让制造业重回美国”‘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这深深地抓住了铁锈八州选民的心。


特朗普将美国制造业外流归为中国工人的抢夺归为全球化的恶果。所以上台以来,他不遗余力的反全球化,喊出“美国优先”的口号。为了能让制造业回流美国不惜与全世界开战,虽然很多行为并不理性,但他就是那么做了。根源之一就是他本质上是要逼迫工厂回流美国,而并非从美国整体利益考虑。

从这部纪录片带给我们的信息来看,让制造业回流美国,没那么简单。

片中有一段内容关于中美工人的生产竞赛。当时,福耀公司制定的生产定额是800片,最终中国工人完成了1011片,而美国工人完成了792片。但是这已经让中方管理人员喜出望外了,因为美国工人平时的工作效率,只能生产500多片。

另外,影片中还有大段关于设立工会一事的矛盾冲突。美国工人面对生产安全规定不完善,加班、待遇等问题希望成立工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中方则尽力阻挠,不惜花重金聘请专业反工会团队,以求阻止工会建立。

这些情节,其实已经让我们能够体会到美国制造业的衰落并非偶然。

时代车轮的碾压,科技的发展,让依赖于资源、人工等生产要素的制造业优势不复存在。对于追求利润的企业家来说,高福利高工资低效率的美国工人无论在哪方面都无法竞争过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高效率的中国工人。美国制造业的外迁其实是美国企业家的理性选择。

而中国同样面临制造业外流的问题。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依靠人口红利发展起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人力成本的提高,也面临着周边东南亚国家低成本的竞争。而中国制造业的税费成本、生产成本并没有什么优势。

如果大家有印象,应该还记得三年前曹德旺引发媒体的聚焦,曹德旺当时对媒体说,他通过20年观察和摸索得出的结论是:在美国,能源和电价是中国的一半,天然气只有中国的1/5。曹先生说,中国制造业成本太高,是中国制造业踟蹰不前的原因之一。曹先生那番关于中美投资环境和投资成本的对比也引发了社会对中国税率和制造业生产成本问题的大讨论。

而美国铁锈区的窘境,其实我们也有。如今我国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现状和美国铁锈区就非常相似。传统制造业衰败,经济萎靡,人口大量外流,房价极低,人们宁愿花2万买个包也不愿去鹤岗买套房。

对中国来说,制造业转型升级更为严峻。如果说美国现在面对的是高科技行业的领先发展优势和以铁锈区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的衰败。那么中国尚处在高科技行业刚刚兴起,实力不强,同时传统制造业又面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

另外一个中美两国工人都无法回避的现实就是,机器对于人工的替代。福耀美国公司目前雇佣着约2300个工人,比三年前既定的少了约5000人。这5000人就是被机械化自动化所取代的。

所以特朗普可能会让铁锈区的选民失望了。如果说是谁在掠夺美国制造业的岗位,那只能说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

2

另外,这部影片的制片人和投放时机其实也很耐人寻味。

首先,这部影片的制片人是美国前民主党总统奥巴马。看过影片的美国人,可能多少也从这部纪录片中体会到制造业回流美国之难,那么共和党特朗普的竞选宣言显然就会成为空话。

而如今民主党的一位华人参选者杨安泽的风头不小。他在7月底的一次公开演讲中再次明确要实施“要每个月给每个美国成年人1000美元”的“自由红利(Freedom Dividend)”政策,这个政策令他在民主党候选人名单的的排位从几个月前的倒数,一跃而至第八位,被众多媒体封为今年总统大选的“黑马”。

杨安泽表示,这一政策并非空想。而是根植于美国思想家托马斯·潘恩与马丁·路德·金都有提及的“全民基本收入”概念。这一理念受到了左翼和右翼人士的共同支持,在美国硅谷,扎克伯格、马斯克等知名企业家都为这一政策背书。

“自由红利”与“全民基本收入”政策背后还有着数学逻辑。杨安泽表示,“自由红利”一旦发放,每年美国政府将需要约3万亿美元。但是由于一部分享受社会福利的人在享受福利后不再需要自由红利,所以真正实施“自由红利”的资金大约为1.8万亿美元。

在发放自由红利后,这笔钱“不会消失”,而会回到美国经济中,被每个人、每个家庭用于消费与个人发展,促进美国经济发展,解决就业问题等,进而应对人工智能日益发展和制造业工作岗位日渐流失的现象。

杨安泽表示,向亚马逊、谷歌等科技巨头公司征收增值税将承担“自由红利”三分之一的资金来源。此外,碳税和金融交易税也被视作“自由红利”资金可能的来源。

杨安泽还指出,将制造业外流当做美国经济问题的替罪羊是错误的,特朗普试图将制造业带回美国毫无意义。真正造成美国大量制造业工人失业的机器对工人的替代。

反观共和党特朗普,面对中期大考的压力,除了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这样的败笔之外,似乎只有叫嚣让美联储降息和再一次对中国加征关税了。

这样来看,这部纪录片,中国人看得开心,美国人看得开心,民主党也会暗自开心,不开心的可能只有特朗普了。



责编:宥朗 |视觉: Lip 东子 | 监制:卜海森 李俊虎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