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肖钢:如何借力“一带一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把“一带一路”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紧密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建议采取以下六大措施:
一、扩大人民币跨境投资。二、推动大宗商品以人民币计价。三、建设国际化的熊猫债市场。四、丰富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五、完善外汇管理制度。六、加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出口信贷机构合作。——肖钢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资深研究员


图源/一带一路网

人民币国际化借力“一带一路”跑出加速度

文 | 肖钢

进入2020年以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对全球经济金融产生严重伤害,由于需求萎缩,供给中断,进一步削弱了跨国公司海外直接投资的意愿和能力。近几年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较快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度已超过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海外直接投资也超过了发达国家。
尽管我国受到疫情影响,但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投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据商务部数据,今年一季度,我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52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2亿美元,同比增长11.7%,占同期投资总额的17.3%,较上年提升2.4个百分点。    
加强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在投融资项目中,更多地使用人民币,有利于降低沿线国家的货币兑换成本,有效缓解货币错配,规避汇率风险,深化沿线国家之间的产能合作,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风险共担,促进贸易和投资发展。
因此,需要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把“一带一路”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紧密结合起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扩大人民币跨境投资。对一些需要购买中国产品和服务的项目,增加人民币贷款或投资比例,对一些投资回收期较长的项目,适当延长还款期,平衡双方贸易投资流动性能力。在货物贸易与投资融资的资金收付中更多使用人民币,提高人民币跨境收付比重。我国央行已与22个沿线国家央行签订了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但实际使用情况并不理想,下一步应适时增加双边货币互换的国家,积极扩大境外货币当局实际动用的人民币数量。   
二、推动大宗商品以人民币计价。在沿线国家中,不少是原油、天然气、矿产资源等大宗商品的重要出口国和进口国,但缺乏商品定价权,这种状况需要逐步改变。要进一步发展我国大宗商品期货市场,引入更多的国际机构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参与,增加交易品种,提高人民币交易便利度,利用汇率风险管理工具和供应链贸易金融产品,合理降低投资者运营风险和成本,提高交易活跃度。进一步加强人民币外汇市场建设,随着境外投资者拥有越来越多的人民币敞口,将会产生大量的外汇对冲需求,外汇市场是不可或缺的。 
三、建设国际化的熊猫债市场。境外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到境内发债,是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重要融资方式,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载体,不仅可以让国内投资者分享境外发行主体提供的收益,也可以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品种,还可以促进国内金融市场,拓宽“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
四、丰富离岸人民币金融产品。近年来香港、伦敦等离岸人民币市场快速发展,人民币资金池扩大,在继续巩固发展存贷款、信用担保等金融业务的基础上,可进一步扩大绿色人民币债券、人民币计价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以及人民币再保险,为“一带一路”倡议实施项目提供多功能服务。 
五、完善外汇管理制度。在国际环境多变的背景下,充分评估宏观政策和监管政策对“一带一路”倡议投融资活动的影响,进一步完善内保外贷管理,堵塞漏洞,制定专门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办法,简化内保外贷审批流程,给予具有资质的企业一定金额的内保外贷额度,在额度范围内备案即可对外提供担保。在外汇管理方面,对企业从事“一带一路”倡议实施投融资给予政策倾斜和灵活性安排,支持开展具备真实业务背景、确有购汇需求、已有合同约定的购汇业务。完善企业境外发债制度,对确有“一带一路”项目境外融资需求的,允许企业可按全年申报发债额度,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实行“先发行、后登记”管理。
六、加强“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出口信贷机构合作。由我国相关机构牵头组织沿线国家的同业机构,搭建相应的平台与机制,加强政策协调与业务合作,通过联合信贷、共同保险、再保险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市场主体和资金参与“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建立“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之间跨境投融资担保协约,在抵质押物登记、查询、处置以及法院判决执行方面加强协作,创造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书籍推荐

制度型开放:构建“一带一路”投融资新体系

肖钢 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9年04月

本书是CF40课题《顺应新形势 构建新体系——“一带一路”投融资研究》的成果。书中回顾总结了五年来“一带一路”投融资的情况与特点,全面分析了制约投融资发展的问题与原因,提出构建利益风险共享、资金主体多元、体系运行高效、多边沟通有序的投融资新体系。

读者可以了解国际金融治理体系的基本内容和框架,国际信贷规则及其构成要素,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中资企业投融资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对金融机构提供有益的借鉴。

本书还收录了投资者-国家争端解决机制、巴黎俱乐部等国际金融治理机制介绍,《纽约公约》、《华盛顿公约》等文件原文,是难得的参考资料。


责编:鲁西 视觉:李盼 东子
监制卜海森 李俊虎
本文来源:一带一路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