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入世20年 | 全球贸易体系遭逢严峻挑战,WTO应寻求在气变领域制定国际规则

CF40研究院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 2022-01-10

2021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周年。

20年来,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中飞速增长,与世界经济相互促进,互利共赢。然而20年后的今天,国际贸易形势风云变幻,疫情阻断全球供应链,多边贸易体系遭遇严峻挑战,区域贸易协议兴起,WTO的三大职能几乎陷于瘫痪,改革之路任重道远。

在此背景下,国内外专家在第三届外滩金融峰会期间,围绕主题“全球贸易发展新格局与新态势”展开深入研讨。

外方专家认为,当前全球贸易体系面临三方面新挑战:

第一,世界缺乏强大的国际组织,以帮助各国制定全球规则和标准,并找到解决方案。第二,贸易协议未充分发挥在促进绿色等可持续发展目标上的重要作用。第三,全球供应链存在严重危机,特别在航运领域。

目前,地缘政治下的区域主义兴起,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系承受着巨大压力。区域贸易协议有可能引领多边贸易规则变得更加自由化和便利化,但这种正向效应由于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分化变得越来越难。

专家建议,中美欧等国家和地区需要共同努力,在世贸组织框架下制定一个关于贸易和气候问题的议程,包括修改世贸组织补贴规则,恢复关于环境商品的谈判,进一步增强碳汇能力,在去碳化政策上达成一致等等。这些努力将有助于世贸组织恢复活力,继续为全球贸易做出贡献。

* 本文系第三届外滩金融峰会系列简报。

 

全球贸易体系面临严峻挑战

主要经济体应推动WTO在气变领域制定国际规则

图源/摄图网

全球贸易体系面临三方面新挑战

来自欧洲的专家提出,当前全球贸易体系面临以下三方面新挑战,而新冠疫情进一步加剧了这些问题:
第一,世界缺乏强大的国际组织,以帮助各国制定全球规则和标准,并找到解决方案。比如,碳排放问题、健康和医疗设备问题、自由和公平贸易问题、强化世卫组织(WHO)地位等等。
近年来,世贸组织(WTO)一直处于巨大压力之下,其内部机制也没有跟上现在的贸易发展形势,WTO改革需求迫切。
11月底,WTO第12届部长级会议(MC12)即将在日内瓦召开,讨论世贸组织的改革。显然,一些重要议题不会在一次部长级别会议上全部得到解决,各国希望取得一些小的实质性进展,但现在来看情况也不容乐观。
全球在重要问题上取得关键突破需要中美两国的支持,若贸易问题过于地缘政治化,将带来令人担忧的趋势
第二,贸易协议未充分发挥在促进绿色等可持续发展目标上的重要作用。
贸易协议只用于推动降低关税和贸易壁垒,加强合作水平,促进投资和经济增长,显然是不够的。目前各国都认为贸易需要在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欧盟的贸易协定中都包含关于贸易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章节,比如有关环境、木材和濒危物种、人权和劳工保护的国际公约等等。在气变问题上,欧盟已经提议将“碳边境调节机制”作为一种减少碳排放的工具。越来越多的共识认为,征收碳税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有效方式,具体做法可以多样,由此,进口产品的价格将反映碳含量。
目前,“碳边境调节机制”仍处于提案状态,在欧盟内部还要进行艰难的谈判,其他国家也存在对这个机制的质疑,认为这是一种贸易保护行为。然而世界各地都出现了类似的提案,其目的都是为了对碳征税、鼓励无碳生产。
因此,理想情况下,各国可能就全球碳税达成一些国际协议,类似于最近OECD主导近140个国家达成的全球最低企业税协议。当然,这也意味着,类似协议将是极难实现的。
第三,全球供应链面临严重危机,特别是在航运领域。
新冠疫情下,航运问题成了世界瞩目的焦点。世界上80%的贸易货物通过海路运输,但现在全球大量船只堵在港口、等待装卸,运输成本是疫情爆发前的10倍。库存短缺、货期延误、价格上涨、消费者信心受挫。世界太过于依赖少数几个重要的货运枢纽,而这些大型港口的基础设施长期未更新。
此外,航运问题对气候的影响也很大,航运占所有运输排放的14%。欧盟已经提议,将航运业纳入排放交易系统,这尚在讨论当中。各国需要考虑采用更小、更环保的船只,推进港口的现代化等等。

区域主义兴起

多边贸易体系承受巨大压力

有美方专家表示,地缘政治冲突下的区域主义兴起,全球化和多边体系承受着巨大压力。
该专家表示,目前,全球经济低迷、不确定性增加以及地缘政治问题严峻,给多边贸易体系带来较大冲击。
具体表现为:WTO由于多种原因而几乎瘫痪;疫情暴露了供应链的脆弱性,加剧了脱钩风险。同时,即使在全球疫情中,各大国之间也几乎无法相互合作;美国对中国发起的贸易战,越来越多地以国家安全为借口,阻碍正常的技术交流;区域主义的兴起,比如CPTPP、USMCA等区域贸易协定,为参与者,特别是协议主导者,创造出了有利的环境。
特别是,如果一些区域自贸协定,基于地缘政治因素成立,且仅涵盖一小部分领域贸易的关税协议,俨然就变成了一些国家之间的俱乐部,这对多边体系而言是非常危险的。
当前WTO应该考虑如何在这些领域制定新的规则,并鼓励各国将区域协议纳入世贸组织,以进一步提高透明度,并向新的签署方开放。
有专家认为,区域贸易协议有可能引领多边贸易规则变得更加自由化和便利化,但这种正向效应因成员国之间的利益分化变得越来越难。
主张区域贸易协议的人认为,更加自由化、便利化的贸易协定在区域内率先推进,然后便可以利用区域协议的经验和成果来推动多边贸易规则。虽然目前WTO的三大功能几乎都处于瘫痪状态,但是WTO已经达成的所有协议并没有被推翻,其仍是支撑当前国际贸易的基础。
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区域贸易协议中推动更加自由、更加便利的规则,有望逐渐引领多边贸易协议更加自由和开放地采取新措施。然而,考虑到WTO成员众多,成员国的利益分化情况越来越严重,政策的分歧也越来越大。同时,在WTO这一多边贸易体系中,缺乏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大国,愿意发挥领导者作用。这些使得区域贸易规则最终变成WTO多边贸易规则越来越难。
专家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区域贸易协议的主要国家基本上是把已经在做或计划去做的事情写成正式的文件,而贸易伙伴需承担主要的调整成本并改变政策。对于这些经济体的好处是:实施政策改革的过程虽然颇为剧烈,但却可以通过区域一体化带来最大的经济收益。过去的经验表明,实施改革的国家将从经济层面收获最大的利益,比如2001年中国加入WTO。
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中国申请加入CPTPP,推动其政策与亚太地区开放程度和标准最高的协议相一致,具有重要意义。但中国目前仍面临一些制度性障碍,因此这也将会是一个长期过程。中国需要具体的行动,推动更大程度的改革和开放。

主要经济体可以推动WTO

在气变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专家认为,中美欧等国家和地区需要共同努力,在WTO框架下制定一个关于贸易和气候问题的议程。
虽然世贸组织不是制定气候政策和设定去碳化目标的平台,但其规则可以管辖补贴、法规、税收,以及制定用来提高化石燃料成本的工具。具体包括四方面:
首先,修改世贸组织的补贴规则。
一是利于环境目标的补贴问题。早在几年前,WTO就将支持环境目标的补贴定义为“不可诉补贴”。现在应该考虑重新制定规则,以鼓励创新、促进去碳化,并刺激新的产业和就业机会。这项改革应保护那些支持研发的环境友好型补贴不受反制措施的影响。比如碳清洗装置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可以被纳入补贴范围,以避免受到贸易制裁的影响而削弱这些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能力。
二是化石燃料的补贴问题。世贸组织不应再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建燃煤电厂的补贴,同时应允许对现有设施进行碳减排升级。在发展中国家新建燃煤电厂,只是把问题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并没有解决全球问题。对发展中国家的财政和技术援助,应该帮助提升这些国家以更清洁的方式发电的能力。
其二,恢复关于环境商品的谈判。2016年12月,WTO几乎要就这一问题达成目标,但最终仍未能成功。各方对协议中的一些细节存在争议。现在应该重新拟定协议,列出产品清单,并制定内设议程,承诺每年或每两年更新一次享受免关税待遇的产品清单。此外,还应开展关于环境服务的谈判,这方面的进展比环境产品的讨论要慢得多。主要贸易国并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来做这些事情,但这些举措会发出非常积极的信号。
其三,进一步增强碳汇能力。一些相关倡议正在进行中,但由于各国之间的分歧,并未取得很大进展。例如,在海洋渔业补贴规则上,各国担心主要的补贴国家会寻求大量特殊和差别待遇,并允许其工业化船队继续在蓝色水域过度捕捞。目前对手工捕鱼,确实存在实施特殊和差别待遇的理由,但对工业化作业则没有这样的理由。森林的情况亦是如此,需要采取行动防止砍伐森林和非法伐木的交易。同时,通过提供贸易政策信用,鼓励重新造林。在联合国内有一些这样的先例,可以将其引进到世贸组织。
最后,主要的碳排放国应争取在WTO框架下就去碳化政策达成一致。由于各国在脱碳方面的进展并不一致,贸易体系中的贸易障碍可能会增加,新的壁垒将以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名义出现。欧盟率先在这方面做出行动,但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国家之间不同的去碳化政策,不仅包括税收措施,还要考虑监管规则和标准制定等。因此需要找到一种方法,让主要的碳排放国就低碳化目标达成共识,并承诺采取功效相同的政策,而WTO的机制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一点。





责编潘潘 | 视觉:李盼 浩然
监制卜海森 李俊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