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春:构建适合我国中小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体系 | 系列书摘之③
本书建议,中小银行重塑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首先要做的是,转变传统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目标的经营理念,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商业银行标准的资产负债管理机制,将价值最大化作为最终发展目标,平衡好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的关系。本书是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转型研究”课题项目研究成果,由SFI副院长刘晓春带领课题团队研究完成。
结合新的形势背景、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特征问题,以及资产负债产品自身的运行规律,作者提出了重塑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整体思路。
除了目标的重塑,作者认为,中小银行也需重塑资产负债管理的理念,即实现从被动管理向主动经营转变。资产负债管理范围应从专注表内转向覆盖表内外全部资产负债表。与此同时,作者还就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经营管理策略的构建和管理工具的优化提出了方案建议。
传统意义上,资产负债管理的短期目标是实现净息差的最大化,这就需要顺应外部经济金融市场形势、监管形势的变化,统筹好“量、价、险”,处理好规模、结构和价格之间的关系,统筹平衡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只有三者协调平衡了,才能获得最佳的资产负债运行状态。
过度的规模扩张如果是以牺牲盈利性和安全性为代价的,那么“三性”就会失衡,规模扩张与净息差最大化的实现也就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甚至资产负债的运行将产生风险隐患;反之,如果过度考虑“三性”中的某一项,比如过度考虑安全性,那么也会因为风险偏好与业务需求无法匹配而失去资产业务增长机会。
资产负债管理的长期目标是实现银行价值的最大化,其本质是股东价值的最大化。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是永续的,在短期“三性” 平衡的基础上,更要将资产负债管理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和周期中去看待,从而实现短期利益与中长期利益的协调统一。
价值最大化进一步强调了资本的使用效率和产出效益,即在有限资本(有限风险承受能力) 的情况下,将银行实际获得的收益与承担的风险水平挂钩,通过衡量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来体现价值创造能力的高低。
在实践中,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目标的设定并未如此纯粹和理性。在理想状态下,资产负债管理与业务发展应是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关系。
但在实际中,资产负债管理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一部分,其总体上遵循并服从经营发展的总体目标,即先有经营发展目标,再有资产负债管理,而不是相反。在这样的情况下,资产负债管理相对后置于经营发展,也缺乏对经营发展的引导,缺乏主动性,进而导致流动性风险积累、资本压力增大、净利差下降,不利于长期可持续发展。
特别是对中小银行来说,由于其市场地位的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已将规模扩张和扩大市场份额作为首要经营任务,但规模为先的经营理念一旦缺乏“三性” 的平衡与约束,也不是可持续发展之道。
因此,在盈利能力、资本补充、资产质量和内部管理相对薄弱的情况下,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目标应当是:
(1)转变传统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目标的经营理念,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商业银行标准的资产负债管理机制,将价值最大化作为最终发展目标,平衡好短期利益和长期发展的关系。
(2)在资本、资金、流动性的约束下,提高资产负债管理的决策层次,增强对资产负债业务发展的引导和调控,协调平衡资产与负债的关系、总量与结构的关系。
(3)鼓励做细做精和差异化经营,促进实现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统一。
(4)坚持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合理优化表内资产结构,加强负债端成本管控,开展产品创新,加强中间业务,短期以实现净息差最大化为动力,长期以促进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为目标。
资产负债管理是一家商业银行经营的灵魂,银行必须从深化转型、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层面开展资产负债管理工作。
传统资产负债管理基本上是侧重计划管理、计划指标下达、事后统计评价等。但随着利率市场化、银行业商业化,资产负债管理不再仅仅是一个事后统计、资源配置的工作。无论哪家银行,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客户策略、产品定位,最后要在资产负债这个层面上来进行整体的摆布。对于市场的变化以及监管的变化,也是要在资产负债这个层面来进行反映,进行全行的资源调配,指导前端进行经营,所以现在的资产负债管理和以前经典的资产负债管理不一样。
经典的资产负债管理围绕资产负债表的平衡,主要是各项存款与各项贷款间的平衡,包括期限、备付、收益等,故往往以存贷规模作为银行规模的衡量指标。经典的资产负债管理在强调流动性风险和银行账户利率风险时,忽略了资本管理、预算管理和经营策略管理的重要性,缺乏权变和现实考虑。
近年来,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市场不确定性上升、金融改革持续深化、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资本监管要求趋严、货币总量增长放缓、客户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债务融资与多层次资本市场更加融合等一系列形势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面临诸多考验。
资产负债业务作为我国商业银行主营业务中最主要的部分,发展正面临着传统存贷款业务发展减速、存贷利差不断收窄、信用风险不断累积的严峻形势。特别是中小银行由于历史成因和布局因素,业务经营结构相对单一,其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加剧,传统的资产负债管理理念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业务发展的要求。新形势对资产负债管理稳定性与灵活性的权变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资产负债的主动管理是近年来兴起的概念,是指顺应外部形势变化,将资产负债管理工作前置,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全面、动态、前瞻的管理,包括规划、协调、控制、监测、评价的全过程。相比被动的资产负债管理,主动管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突出资产负债管理的战略性。资产负债管理不仅仅是满足外部监管要求的有效手段,更是对全行资产负债业务结构进行优化和调整的有效经营工具,对商业银行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商业银行应在战略引领的基础上提高资产负债管理的层次,突出资产负债管理的权威性,明确资产负债管理的政策要求,将资产负债管理与全行经营发展目标相统一,进而将资产负债管理作为落实全行经营战略的有力武器,贯穿于业务经营的方方面面。
二是突出事前管理的重要性。央行货币政策的实施决定了市场上资金的总量,资金的供需关系决定了利率的价格和结构,而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的运行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资金的变化。我们对于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和货币政策走势的分析,不应仅仅停留在分析、解读以及事后应对层面,更应判断长期走势,提高前瞻性预判能力,从而使银行业务发展的方向与外部环境始终保持一致。
三是突出资产负债调控的主动性。顺其自然的资产负债业务发展只是客户经理资产负债业务拓展成果的简单加总,缺乏对实现资产负债管理目标的有效传导。主动管理的理念就是通过人为因素对资产负债业务发展规模、速度、结构、风险和效益进行干预,及时顺应形势变化,调整资产负债管理策略,对资产负债的总量和结构进行优化,以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三性” 动态统一,从而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佳状态,实现最优价值回报水平。
因此,资产负债管理理念转变的重点是化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不管是资产端还是负债端,产品形式都趋于多样化,品种不断丰富,资产与负债的联系也更加紧密。在更加复杂的经营环境中,商业银行要提升资产负债经营管理对业务经营工作的驱动作用,将资产负债经营管理作为整体去考虑,通过主动管理、事前管理,实现各类资产与负债在来源、期限、成本上的战略性与策略性匹配,进而重塑资产负债表,提升核心竞争力。
以表内存贷款作为资产负债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商业银行在长期经营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惯性思维。这是因为直观的存贷款规模反映出商业银行经营规模的大小,也就反映出市场竞争地位的高低。且越是基层的机构,业务结构越单一,这样的理念也就越根深蒂固,对于传统存贷业务的投入也越大。
传统的资产负债管理虽然也重视存贷款内在的结构、成本、流动性、资本需求等要素,但管理视野相对狭窄。在金融改革持续深入的形势下,仅仅专注存贷款业务而忽视客户需求的多样化特点,将使存贷款与其他表内业务、表外业务之间出现割裂,使传统的资产负债管理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客户需求。
全资产负债表管理是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基于表内外业务的密切关联性,我们不能将表外业务游离于资产负债管理范围之外,只对表内资产负债进行管理会忽视很多潜在变化,表外业务也可能冲击表内业务的流动性。但从实际看,目前大型商业银行对传统表外业务的管理仍以限额管理为主,并未主动开展对表外业务发展规模和结构的主动性调控。随着表外业务的发展,资产负债管理应当更加注重表内表外的一体化管理,从全局的角度将管理内容覆盖整张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管理需要明确管理范围与科学界定分类。管理的范围应是全部资产、负债和权益。资产分类可以从资产性质、风险资产占用、期限等多个维度来划分。从资产性质来看,有信贷资产、交易类资产、同业类资产、投资类资产。同样,负债也是多元化的,如同业类负债、存款类负债,理财资金“受人之托”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负债。上述分类的科学界定要进一步研究、细化,实施全部意义上的资产分类管理和负债分层管理。从业务运行的内在逻辑到业务板块的经营策略,是资产负债管理的新课题和价值所在,资产负债管理应该是“利润中心”。
(一)聚焦高质量发展主线,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两者共生共荣”,商业银行经营的核心要义是要把聚焦主责主业、服务实体经济内化为自我认识,实现银行和企业双赢、金融和经济同频共振,打造共赢生态。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以中小银行现有优势为本,发挥自身金融服务特色。充分发挥大多数中小银行离客户近、对客户需求了解以及本地化经营的优势,围绕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服务实体经济要求,突出对中小微企业,尤其是对普惠客户群体的金融服务支持,促进中小银行在注重培育自身优势客户群体中,实现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奠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二是在信贷投放上紧跟政策导向,进行综合考量和平衡。比如在房地产贷款还是制造业贷款的投放选择上,因为房地产贷款收益高且有充足的抵押物,就简单地将贷款全部投向房地产赚取更高的利差,这样的做法是短视的。一方面,房地产是强周期性行业,这种周期性与经济因素相关,当宏观经济下行时,房地产供需都会出现大幅下滑,带来贷款需求的波动并加大风险。另一方面,制造业是当前信贷投放的重点领域之一,也是涉及普惠业务的重要行业,商业银行应当积极贯彻政策导向,同时从自身看也需要通过培育更为分散的基础客户群体,为自身的稳健经营夯实基础,平滑经济周期的影响。
三是多方位开展资产业务,丰富金融服务的产品和手段。除了发放贷款,中小银行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式多种多样,可结合自身实际,积极通过票据、债券、保函、信用证等各种表内外资产业务,帮助企业实现融资,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
(二)通过多元化满足客户融资需求和做大流量来提高资产配置的弹性、最大化收益。
一般来说,存贷利差是商业银行经营利润最厚的部分,相对于传统贷款业务,债券、同业业务等赚取的利息收入和价差收益可能不及贷款,有的业务如企业发债手续较之放贷更为烦琐,那是否可以放弃其他业务,将资产配置全部放在贷款上?
答案是否定的,主要基于以下方面考虑。
一是传统贷款是典型的重资产业务,对商业银行来说,资本是稀缺资源,如果全部配置到贷款上,那么扣除资本成本和风险成本后,实际创造的超额利润的空间有限。
二是债券投资除了能够满足客户融资需求之外,还因其具备较好的流动性、安全性和收益性而成为商业银行具有灵活性和主动性的资产业务之一,其能够改善资产结构,是保障流动性安全的管理手段,商业银行通过高等级债券等优质流动性资产配置,为司库融资押券做储备,能够优化流动性指标,保障流动性安全。
三是通过交易性债券、票据等高流动性和交易性的资产配置,商业银行在通过波段交易获取价差收益的同时还可以盘活资产负债表。比如当市场资金价格下行时,可以阶段性做持有安排;而当市场资金价格高企时,做出售安排,从而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四是通过资产证券化和表外理财对接,商业银行能够腾挪释放出表内资产空间滚动做进更多的资产,或在不入表零资源耗用下满足客户融资需求,从而获取更多的收益。
近年来,监管部门对同业业务采取高压态势,针对同业业务中存在的隐性兜底、三方买返等风险隐藏行为相应设置了一系列指标来加以监管,包括流动性覆盖率(LCR)、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 和流动性匹配率(LMR)等,以避免同业业务快速扩张可能导致的风险。但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并不能简单放弃同业业务经营,因为同业业务是资产的有效补充,同业业务以金融同业客户为服务和合作对象,需要通过长期稳定的业务开展维护好客户关系,多元化同业合作渠道,从而在市场上流动性充沛的窗口期可以抓住机会择机配置,通过更少的资本耗用做大收益。
(三)通过建立全渠道、多元化的负债工具组合为资产提供有力支撑。
商业银行负债组织需要全渠道多元化开展,以存款为主,同业负债、向央行融资和发行债券等多点开花,通过有效安排各种类型的负债,形成高效稳健的负债体系,合理控制成本,为资产投放提供有力支撑。当利率下行时,因为利率最先传导到货币市场,同业负债价格更低,此时从成本考虑是否可以放松存款组织,或者放弃向央行融资等其他负债组织,将负债重心调整至同业负债?
答案是否定的,主要基于以下方面考虑。
一是利率是有周期的,同业负债价格随着利率周期波动非常明显,存在相当大的不稳定性。当从降息周期转变为升息周期时,也将最先传导到货币市场,此时同业负债价格快速走高,将导致成本增加,如果前期对存款和其他负债组织放松,极端情况下甚至会引发流动性风险。
二是向央行融资的渠道建立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经过严格的审批,因此有必要通过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和定向借贷便利等维系与央行的联系,保持各类向央行融资渠道的畅通,将向央行融资整体规模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以备流动性管理不时之需。如果因为觉得诸如再贷款、再贴现有着贷款投向、价格等精细的要求,且审批手续复杂,当前价格又比同业负债高,就简单选择全盘放弃,则后续再有需求时,将面临渠道需要重新建立的不利处境。
三是发行债券能够为商业银行带来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且需要维护好客户关系以保持发债渠道的畅通。如果简单放弃,一方面将导致长期限的资产缺少相匹配的负债,期限错配引发流动性风险;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客户关系维护,后续有发债需求时将面临更高的营销成本。
四是商业银行还需要通过在货币市场上开展短期头寸资金融入,以灵活保障日间头寸安全。该类负债的配置以流动性安全为首要考虑因素,根据日间头寸缺口情况灵活融入,通过司库运作保证资金的流畅运转,使资产负债表的双方平衡发展。
反过来,当利率上行时,同业负债价格高企,此时是否可以阶段性放弃同业负债组织?答案也是否定的,同业负债作为负债的有效补充,一方面同业资产投放需要同业负债来匹配,另一方面也需要与同业客户保持长期合作、维护好关系,从而保障同业负债稳定组织。此外,同业负债组织还需要注意客户分散化、期限分散化,避免同业负债集中大量到期可能导致的流动性风险。
(一)围绕价值创造目标,推动涵盖表内外的全资产负债表的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管理需要不断摸索新的规律、探索新的方法、创造新的工具进行管理。
首先,要探索、确立不同类型资产、负债的比例关系。银行的战略定位、业务的发展阶段、市场与客户的需求以及资产的风险大小等均要作为比例摆布的重要考量因素。同时应随市场的变化、客户需求的变化动态适时调整。
其次,要在“常态、预警态、压力态” 三态下,研究各类资产与负债的比例关系,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管理措施。
最后,要根据条线、业务、区域对确定的比例进行细化,以更好地顺应市场、满足客户需求,同时实现安全经营与效益最大化。
开展资产负债管理的方法和工具由内部资本充足管理、流动性管理、利率风险管理、定价管理、预算管理、经营政策、压力测试等工具组成。资产负债管理是管理资产负债的什么呢?直观的是规模、期限、利率的结构,背后是资本、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的管理。与单笔业务审批和条线管理不同,资产负债管理更需要从全局层面、整体视角、中长期时间跨度摆布资产负债组合。因此,管理目标的传导需要操作目标、中间目标相衔接。
资产负债管理工具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过程管理工具,如全面预算管理、资本—业务—财务动态平衡预算模型、预算—试算—测算模型、低效资产分析模型等。第二类是结构和效率管理工具,如资本内部充足管理、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三大管理工具以及经济资本管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外部定价管理工具等。
概括而言,资产负债管理就是为达到价值创造的可持续经营目标,根据董事会确定的风险偏好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确定的经营策略,通过预算管理、价格管理、经济资本管理和经营政策等管理工具,有效管理内部资本充足水平、流动性风险和银行账户利率风险,从而实现表内、表外的全资产负债表的持续优化。
1.流动性风险管理
流动性风险管理分为三个层面:
一是日间流动性管理,俗称头寸管理,着力于7天以内,特别是日间头寸管理,目的是通过对隔夜现金流入、流出、缺口的准确计量,做好当天融资安排,确保支付安全。
二是结构性流动性管理,着力于7天以上,重点是30(含) 天以上全行资产负债业务结构和期限结构摆布,目的是满足各类流动性风险监管、监测和内部管理要求,以及平滑全行现金缺口。
三是应急流动性风险管理,通过压力测试、应急预案等方式,评估流动性风险的柔韧度和脆弱性,提前做好风险应对和危机处置。
2.内部资本充足管理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巴塞尔委员会就一直致力于加强资本约束。内部资本充足评估管理(ICAAP)要求银行从自身出发,回答资本能否覆盖非预期损失,也就是资本充不充足的问题。从自身出发就是要从设定风险偏好开始,通过风险识别与评估找到带来非预期损失的重大风险,这些风险之所以重大是因其发生的概率和损失率都比较高,需要资本加以覆盖。这些工作都是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时间维度上,资本管理分为三年资本规划、年度资本充足率管理计划、季/月度资本配置与日常管控。三年资本规划向上承接的是五年战略规划,在年度资本管理过程中,资本预算是全面预算管理的一部分,决定了业务整体规模与增速,影响当期营收,并与财务预算形成逻辑闭环。预算执行过程中的资本配置则是经营政策管理的重要内容,决算完成后的营业增加值、资本回报率则是全面绩效管理的对象。所以资本管理与三大价值管理工具是密不可分的。
在内容维度上,资本管理就是三件事:一是符合监管资本定义的资本有多少,二是监管要求和内部偏好的资本充足要求是多少,三是由资本与资本充足要求共同决定的风险加权资产规模和表内外调整后资产规模是多少。
3.利率风险管理
首先建立利率观点。利率观点可以说是分情景的,也可以说是存在概率差别的。利率观点不是用于预测,而是要对每一种利率情景做到心中有数,要以策略的方式,而不是预测导向应对利率风险。要对未来的利率形成判断,但千万不要把这个判断当成确定性事件,而是要用概率思维和策略思维加以应对,搞清楚止损限额、利率风险敏感度的容忍值在哪里,并拟定出各种策略方案加以应对。
利率风险管理天然与营业收入挂钩,这就要与财务预算相衔接。通过分解与测算得到净息差管理目标、FTP利差管理目标、贷款定价和存款定价提升目标,并通过经营政策和绩效考核政策在资源配置和费用奖励方面加以引导。这样就形成了一套目标控制系统,可以循序渐进不断提高利率风险管理能力。
利率定价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数据实现量化分析与管控,凡是数据的应用不足就谈不上精细化管理。在针对客户、产品、业务进行定价时,是否分析了不同客户、不同客群的利率敏感性,是否针对客户需求通过组合设计规模、利率、期限、担保方式、计息方式、还款方式等定价要素,以及设定期权属性等方式提高定价水平和客户黏性。要主动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提高数据挖掘和深度钻取数据的能力,实现客户视图、产品视图在利率定价方面的运用,特别是用于服务普通个人客户、高净值客户。
4.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TP)
在利率市场化下,利差的管理将成为商业银行管理的重点。FTP作为利差管理的重要工具,多数中小银行还处于建设和运用的初期,FTP管理仍然较为粗放,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将FTP等同于考核工具
FTP为商业银行科学考核分支机构的资产负债业务及其收益提供了工具,但其核心功能在于帮助银行实现利率定价和利率风险管理。国内中小银行的FTP管理现状与此有较大偏差,往往将FTP定价运用于机构和客户经理的绩效考核,多数未涉及利率定价管理、客户识别和分层管理、多维度盈利性分析、优化资源配置,以及决策优化等方面的运用。
仅将FTP作为考核工具,满足核算需要,最终形成的FTP价格既与外部市场变化没有关联,也缺乏内在逻辑,无法有效传导总行资产负债管理的真正意图。同时,FTP运用的结果反映在分支机构的财务指标中,且影响很大,而财务指标又与考核政策捆绑,这使FTP的定价成为总分行博弈的焦点,限制了司库管理部门将FTP作为业务结构调整工具的使用。
(2)定价规则与经营实际脱节
在定价曲线的构建上,部分中小银行是在自身资产负债对客利率曲线间进行切割,或给予业务部门一定的价差空间,倒推出FTP曲线。但上述切割的比例和价差空间的确定存在较大主观性,而且银行自身对客利率曲线可能受到自身风险偏好、客群定位、额度限制、投放意愿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与经营实际存在一定的偏离。
(3)定价规则与利率市场化脱节
由于长期利率管制,商业银行已形成将人民银行基准利率作为定价基准的惯性思维和运作模式。虽然我国名义上实现了存贷款的利率市场化,但部分中小银行将人民银行基准利率作为定价基准的状况并未改变,致使FTP定价与外部市场利率的走势并不完全一致,导致FTP价格与外部市场价格脱节。
FTP作为管理会计的核心,是适应利率市场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更是促使商业银行从粗放式管理过渡到精细化管理的关键。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资金来源和成本平衡情况、司库盈亏情况,精准核定一般存贷业务的FTP曲线;根据市场利率变化情况和趋势,动态核定市场化业务的FTP曲线,用两根曲线引导各级单位合理定价。
5.掉期工具(Swap)
掉期是金融市场业务和国际业务中常见的业务品种之一,是指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期相互交换某种资产的交易形式。常见的外汇掉期是交易双方约定以一种货币交换一定数量的另一种货币,并以约定价格在未来约定日期反向交换;利率掉期(也称利率互换)是交易双方在一笔名义本金数额的基础上相互交换具有不同性质的利率支付(如以浮动利率交换固定利率),实现同种通货不同利率结构交换(利息交换)。在金融市场和国际业务中开展的掉期业务多为代客交易,是为了帮助客户规避汇率、利率风险而开展的交易。银行的自营交易一般都是相关业务部门自身的风险对冲业务。
在利率、汇率市场化深入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延伸掉期工具的用途,将其作为资产负债管理工具来使用,除了代客交易和相关业务部门的自营交易外,可由资产负债管理部门对本行资产负债的利率结构和汇率结构进行规划,通过掉期工具的运用平滑资产负债运行中需要承受的利率和汇率波动,在全行层面降低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锁定资产负债损益,以实现财务计划目标。
特别是在LPR定价基准转换完成后,利率的波动频次明显加快、幅度明显加大,利率风险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新挑战,依靠过去的久期策略不足以应对市场利率的快速动态变化,对利率风险的管控也需要资产负债管理层面主动运用掉期工具来锁定未来的收益,降低不确定性。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从全行层面锁定成本和收益,另一方面有利于基层经营机构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开拓市场、维护客户,不至于因为市场利率的波动短期内激烈地调整存量业务结构。
此外,经营机构,甚至营销团队,对于个别大额固定利率的负债业务或资产业务,或大额外汇存款与贷款,也可以逐笔委托金融市场部门做掉期,以锁定相关业务的成本或收益。
(二)进一步优化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方法与工具的三个方向
为了实现资产负债管理目标,在约束条件下实现长期价值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要进一步优化资产负债管理工具和方法,更好地发挥对资产负债业务发展的主动调控作用。建议重点建立三大机制:一是以资本为约束、以最优回报为目标的资产组合配置机制,二是流动性约束和资金成本约束下的主动负债管理机制,三是同业可比、量力而行、传导灵敏的内外部利率定价机制。
1.以资本为约束、以最优回报为目标的资产组合配置机制
相比于大型商业银行,中小银行客群以中小企业、民营企业为主,因此在近年来外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在资产质量稳定方面面临的形势比大型商业银行来得更加严峻。包商银行是典型的中小银行,其资产质量明显恶化也是导致其被接管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平衡好资产业务增长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合理把握风险偏好尺度,实现量、价、险的统一,无论对于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还是经营发展而言,都显得越来越重要。从监管视角看,现已有较为成熟的资本监管体系,通过明确风险加权资产与资本的最低比例要求,确保商业银行稳健运营。人民银行的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 进一步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和杠杆水平进行约束,实际上是对商业银行资产高速扩张行为进行约束。
资本监管的最直接意义在于防止银行资产业务无限扩张并使风险超出实际承受能力范围。但资本管理往往集中在总行层面,主要从满足监管要求的角度开展资本管理工作,在资本不足时通过各种手段补充资本来源或者释放资本。但资本是一种稀缺的资源,资本是有限的,必须将有限的资本投入回报高的产品、业务和机构上,这样才能提升银行整体的价值创造能力。
因此,在总行层面要建立以资本为约束、以最优回报为目标的资产组合配置模型,并辅以相关约束性条件,通过规划求解找到合理的结构优化方案,定期开展评估和规划,引导资产业务结构不断调整,提高资本和资产配置及产出效率。
在分支机构层面,在大型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实践中,经济资本已作为一种传导资本约束的有效工具,对资产结构优化和价值提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成为衡量资产业务实际承担风险水平的技术手段和工具。
基于经济资本的风险调整后资本收益率(RAROC)有效地将收益和风险进行比较,能够获得单位风险承担下的实际收益水平,使得不同贷款间的价值创造能力可以比较。因此,中小银行的分支机构也要积极推行经济资本管理这种先进、成熟的做法,通过经济资本的计划配置,在落实监管资本约束的同时引导资本节约理念,并通过以经济资本限额为约束的最优回报组合配置,为分支机构资产业务发展提供方向和指导,避免资产业务盲目扩张而造成监管资本达标的压力。
2.流动性约束和资金成本约束下的主动负债管理机制
中小银行稳定的负债来源拓展是其业务经营的难点之一。在客户的传统观念中,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的,且品牌、渠道优势较大,通过长期经营,客户基础相对较扎实,因此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往往是存款规模大于贷款规模,贷存比较低。尽管近年来随着M2增速的放缓,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也出现了增量存贷比的资金缺口,但总体上由于其资金来源相对充裕,流动性风险形势往往并不严峻;同时,得益于流量资金的沉淀,负债成本总体也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股份制商业银行虽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有所不同,但仍能凭借品牌优势和差异化竞争获得一定的客户资源,在流动性和负债成本方面相对可控。
而中小银行则有所不同,由于其信用仅能被部分客户认可,营业网点数量有限,区域性特征较强,总体上吸收资金的能力较弱,面临资金来源不足的困境。且在金融脱媒的大背景下,为了资产业务发展,在资产负债不匹配的情况下承担较大的流动性风险,为了增加资金来源,负债成本往往是偏高的。
在负债业务管理上,中小银行尤其要关注流动性问题和成本问题,这也是主动负债运用的关键。要积极向大型商业银行看齐,不能将外部强制性监管要求作为流动性管理的动力,仅满足当前静态流动性缺口,而要从自身长远角度考虑,增加流动性管理的自主性,避免一味追求高发展增速而引发流动性风险的情况。要定期制定、修订流动性风险管理方案、流动性应急预案等,及时根据业务发展要求做好流动性需求和供给的规划和跟踪,根据供需情况适时采取主动负债策略,精细过程管理,既避免头寸不足,也要提高高成本存款运用的效率。
同时,要意识到流动性风险产生或者管理压力较大的根本性问题是负债来源不足的问题。从中小银行的业务和收入结构看,存在重对公、轻零售的问题,青睐大额的对公业务营销。这虽然可以迅速扩张规模,但对公业务的波动性也加剧了流动性风险。中小银行要转变依靠对公业务发展的传统模式,注重综合稳定性更强的零售业务,逐步发挥出零售业务“压舱石”的作用,要对市场进行细分,深耕本地客户,通过互联网渠道、产品创新、场景建设等弥补物理网点不足的困境,找准为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服务的市场定位。
同时,发展零售业务也要摒弃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目标的经营方式,无论是用传统营销方式还是金融科技手段,都不能指望短期内迅速扩大零售客户基础,必须通过改变绩效考核机制传导,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营销理念,坚持长期深耕,注重信誉和品牌建设,久久为功,积累扎实的基础客户群。
3.同业可比、量力而行、传导灵敏的内外部利率定价机制
首先,要在平衡市场竞争力和财务承受力的情况下,确定合理的资产负债业务定价水平。
从存款和贷款的外部定价来看,贷款定价的关键是安全性和盈利性的平衡。贷款业务利率市场化比存款更早,模型相对成熟。传统的贷款定价以成本加成为基本方法,通过将各类成本叠加的方式确定贷款定价底线,其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风险溢价,即根据对不同客户资质的判断(如通过信用评价),给予不同的价格水平,风险越高,定价水平越高。完善贷款定价机制的目标是定准价格,既要在当前市场利率下行的趋势下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保证业务营销的成功率,也要确保收益覆盖风险。
存款定价的关键是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平衡。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后,存款业务的定价较难找到合理的基准和模型,客户关系、市场竞争是存款定价主要考虑的因素。但中小银行由于缺乏资金来源,在市场机制下更加渴望用较高的利率来吸收存款,但利率较高的存款资金不仅将增加负债成本,而且高息揽存的客户往往具有对利率敏感性高的特征,容易被更高的利率所吸引,因此这类存款也更具波动性,反而造成流动性和收益性不匹配的情况。
因此,中小银行在自身定价模型缺乏、对市场利率判断不足的情况下,应采取同业可比策略和略优原则,即在遵循同业可比原则的基础上,适度考虑自身缺陷和不足,适当提高价格水平以弥补自身的弱势。同时,也可采取综合营销的一揽子定价方式,从客户综合回报的角度予以衡量,避免单一业务成本收入核算的问题。此外,考虑中小银行在渠道、品牌等方面的不足,更要加强对不同客群的分析,在差异化、精细化的基础上,采取主动的定价策略,增强存款定价与客户利率敏感度的吻合度。
其次,要完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实现资产负债成本收益核算的精细化,发挥FTP对资产负债业务发展的导向作用。从2015年人民银行宣布全面放开存款利率浮动上限,标志着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已基本完成。在国内存款利率向真正实现利率市场过渡的时期,国内很多商业银行都建立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进而加强利率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来源于全额资金管理,通过资金来源和运用的双向管理、双向定价,使核算每一项资产负债业务的成本收益成为可能。随着全额资金管理在国内商业银行的深入运用,其在传导市场利率变化、引导业务结构优化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中小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机制可行的方案是将收益核算、业务导向和流动性管理要求同时落地。
(1)明确FTP管理定位
中小银行在引入FTP时需要明确FTP的管理定位,并与鼓励政策进行剥离,尤其是在涉及对某些业务进行政策支持时,应通过考核利润调整予以实现,不打乱FTP体系。中小银行也要加强对经营单位的培训,让经营单位充分了解FTP的本质以及推行FTP的目的,科学把握其内涵与背后的政策意图。中小银行应尽快对资产负债管理架构进行改革完善,建立相对独立的司库,统一全行资金管理,集中进行FTP管理。
(2)合理构建FTP基础框架,发挥引导作用
中小银行应着手研究构建更加符合利率市场化的FTP曲线。长期以来,中小银行手续费净收入占比低,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利差收入,尤其是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利率市场化政策在倒逼银行压低贷款利率,银行的息差持续承压。同时,由于存贷款锚定的基准不同,基差风险也随之扩大。故商业银行需构建合理的FTP基础框架,充分发挥FTP作为资产负债管理和利率引导的作用。
(3)引入市场化因素,完善FTP体系
商业银行应着手研究构建更加市场化的FTP曲线,引入市场化因素,在进行内部定价时应当充分参考LPR、SHIBOR、MLF、OMO及银行间回购利率,发挥其在价格形成中的引导作用。同时提高定价的调整频率,使其与实际经营需要更加契合,更好地发挥FTP的业务导向作用,将其职能由后端移到前端,向全行传递利率市场化理念,并同步推进外部定价模型建设和内部报价机制建设。
《我国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转型研究》
刘晓春 等 著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22年8月
作者简介
刘晓春
上海新金融研究院(SFI)副院长。
本科毕业于上海财经学院(现为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系。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农业银行系统,曾是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国际业务部三人筹备组成员,后独立筹备了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营业部。1997年4月,任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1999年10月,调任中农业银行香港分行副总经理,负责香港分行的业务经营。2004年4月,任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2010年7月重返香港,任中国农业银行香港分行总经理。2014年7月加入浙商银行,任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行长,为进入转型阶段的浙商银行制定了“全资产经营战略”。2018年4月辞任浙商银行行长,2019年1月正式加盟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并任副院长,同时兼任该院上海金融数字化研究中心主任。
刘晓春在银行业磨砺30余年,具有丰富的业务实操和管理经验,对于金融科技的创新发展与现存问题有着全面和清醒的理解。擅长立足自身实践与思考输出独到的观点,作品发表于《中国金融》《清华金融评论》等期刊以及多家主流媒体,著有《一位银行家的管理笔记》。
内容简介
我国银行体系中,中小银行资产负债规模占据近半壁江山,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金融改革进入深水区,我国中小银行经营管理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
本书认为,资产负债管理理念缺位、资产负债管理过程不完善、资产负债运行结构不合理是掣肘中小银行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问题,需通过重塑资产负债管理理念及方法来改善中小银行的经营管理现状。本书从资产负债经营管理的视角,为我国中小银行寻求出路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兼具可操作性和启发性的参考框架和操作指引。
本书系上海新金融研究院“中小银行资产负债管理转型研究”课题项目研究成果。
监制:李俊虎 潘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