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专访屠光绍:从规模带动到制度引领,上海如何迈向高水平改革开放
2023年9月是上海自贸区启动十周年。十年来,已经有百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其中,金融制度改革创新是一个重要领域,涉及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人民币国际化、外汇管理、支付结算、金融简政放权等方面,充分发挥了上海作为全国金融改革“试验田”和“先行者”的作用,对于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过去十年,是我国经济、金融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十年,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怎样理解十年前我国启动自贸区试点时的决心?为何首个自贸区试点会落子上海?十年间,上海自贸区取得了哪些宝贵经验?站在新的起点上,我国金融开放又有何新机遇?
围绕上述问题,《金融时报》记者专访了外滩金融峰会组委会执行主席、上海新金融研究院理事长屠光绍。
屠光绍:回看2013年,我国的对外开放已经取得了诸多重大进展。从最早的经济特区开放到沿海开放、中西部开放乃至全国开放,成效显著。但是,从国际经贸发展的新进程和新趋势来看,特别是从中国更高水平开放的需要来看,还有很多领域有待深入探索。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资源正在进行新一轮重新配置,中国如何更高程度参与到全球经贸合作与竞争,参与全球经贸规则的制定和治理成了新任务。
从全球视野来看,自贸港是开放的最高标杆。因此,国家提出上海应该推动自贸港、自贸区建设。所谓自贸区,就是在一个特定的范围里采取一些特殊政策,让市场按照国际规则来配置资源,实现自由流动。最核心的改革是对标国际最高水平经贸规则和最佳实践,在一定地域内通过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调整,采取市场要素更大力度的开放,实现区域内与国际市场的对接。但是,在全国范围内直接进行这样的尝试风险较大,以试点方式推动自贸区发展既能进行力度更大的探索,又能更好地基于试点情况总结经验以逐步推广。
那么,为什么选择上海呢?
一方面,作为当时全国的开放高地,上海的国际化程度最高。早在20世纪30年代,上海就是国内最开放的城市。近百年来,从被动开放到主动开放,从局部开放到全面开放,如何在国家对外开放的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建设自贸区,就是上海的一次重要探索,也是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全局中的重要内容。
另一方面,当时上海也面临着自身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挑战。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一直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起初,上海以规模取胜。作为当时全国制造业龙头,从手表、皮鞋到缝纫机、冰箱、彩电,“上海制造”都是一张响当当的名片;随着全国各地制造业等产业纷纷加速发展,上海在这些传统领域的优势不再明显。
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上海如何找到新的比较优势,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
为此,上海开始探索一条新路,即产业转型升级和从规模取胜到制度引领,争当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上海的城市功能转换和提升变得尤为重要。为了构建一个与国际和境内境外更紧密连接的枢纽,自贸区的启动成为必然选择。
视觉:李盼 东子
监制:李俊虎 潘潘
来源:《金融时报》
记者:马梅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