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包材订单普增10%、酒企出货增幅明显,酱酒释放回暖信号
酒业家在节前调研中获悉,在酱酒主产地遵义,经历了2022年订单断崖式下跌后,包材行业从2022年12月到2023年1月,订单增长10%左右成为基本面。
另一方面,随着流通限制的解除以及消费场景逐步恢复,春节前的补偿性消费进一步释放,酒企出货和终端动销都有所提升,大多数恢复到2022年同期60%-70%的销售水平,甚至有一些新锐品牌同比增长10%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这波春节前的“小高峰”动销较快的,主要集中在头部酱酒的核心产品及大众酱香产品。相比之下,次高端恢复则较为缓慢。
此外,酒业家了解到,有不少酒商牢牢抓住这波小行情清库存回笼资金,也有部分酒商亏本甩货。
春节前的小行情,无疑给身处寒冬的酱酒行业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但多位行业人士表示,这波弱复苏时间短、力度小,要谨慎乐观,对于“元气大伤”的酱酒行业,预计今年中秋节前方能迎来强复苏。
“春江水暖鸭先知”,始于2021年下半年的酱酒降温,让遵义包材企业的订单呈断崖式下滑。
2023年,随着流通管控限制的解除以及酒水消费场景的回归,遵义包材行业开始出现复苏迹象,并在春节前迎来一波“小阳春”行情。
“从2022年12月下旬开始,我明显感觉到行业开始回暖。相比最难的2022年7、8月,我们订单恢复到2021年70%-80%的体量,整个行业1月的订单环比增长了约10%。”遵义市包装⾏业协会秘书长、贵州艺森源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勇表示。
“近两个月订单增长了20%左右。”遵义劲嘉新型智能包装有限公司负责人王蓉对行业复苏的感受更为强烈。
她透露,公司2022年7月订单31万件,8月27万件,9月20多万件,10月锐减至17万件,11月份也仅有18万件,到12月份订单恢复明显达到32万,2023年1月达到了28万件左右。
从这一组数据可看出,过去半年整个遵义包材行业发展的走势变化,也可从侧面反映出酱酒当前发展的现状。
贵州同发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凯也有同样的感受。“2021年上半年,每月有8-10万件的订单;2022年7月,下滑到5万件左右;2023年1月,有6万多的订单,相比最难的时候,最近订单增长20%左右。”
贵州华富天玻璃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跃建透露,他们公司目前每月有50-60万件订单,恢复到2021年60%的体量。
“2022年虽然大环境不太好,但百世佳公司引入多家新酒厂客户及饮料厂商等客户,整体较2021年还有一定上涨。其中,安徽百世佳销售额较2021年增加10%左右。2021年11月份投产的贵州百世佳,2022年销售额就突破了6000万元。”贵州百世佳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潘胜告诉酒业家。
尽管行业出现向好转迹象,但多位包材企业负责人表示,由于2022年订单不足,许多包材企业大量裁人,幅度普遍超过50%。加上后疫情时代的单位人效降低,面对“突如其来”的小回暖,工人紧缺、开工不足却成为不少企业头疼的事。
此外,酒业家在调研中发现,率先迎来拐点的多是以服务头部、腰部酱酒企业的规模包材企业。他们凭着众多的用户群体,和对包材行业多年的深耕,品尝到了行业复苏的头啖汤。这也说明,酱酒行业的复苏是从头部、腰部酱酒企业开始的。
但是,也有包装行业人士对此表示担忧。“2022年整个白酒行业都不景气,酒厂许多中转仓库都是爆满,主要还是消费者康复后对于饮酒比较节制,大众消费还没有恢复到以前。”贵州文之美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高文娟表示。据了解,习酒是该公司的主要客户,2022年习酒销售端的提升带动了包材订单的增长。
贵州同诚包装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健表示,公司70%的订单来源于董酒,30%的订单来源于习酒、安酒、丹泉等龙头酱酒企业。对于春节前的消费小高峰,他也表示谨慎乐观。
“今年春节与去年春节相比订单不理想,但是相比2022年淡季还是有所回暖,这也是行业向好的积极信号。”王健表示,估计今年下半年行业将迎来较大转机。
“今年上半年大多数酒企处于去库存阶段,订单需求有限,行业回暖对包材的影响很难立竿见影。”张勇表示,酒企积压的库存消化至少需要6-7个月。据此推论,春节是一波小高峰、端午是恢复期,待到今年中秋节,行业才有望恢复元气迎来强复苏。
遵义市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贵州振兴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乔石介绍,近几年遵义市不断抢抓以酱香型白酒企业高速增长及包材企业入黔配套发展的机遇,已建成以贵州新蒲经开区印刷包装产业园、遵义市包装印刷文化产业园、仁怀坛厂配套服务园、贵州习水白酒包材配套园为主的包装产业带。截止2021年底,在遵义市落地并投产的包材企业已突破200家,包装材料一站式采购配套率达90%以上。“2019年抢抓白酒包材本地配套的战略机遇,我们园区也转型发展白酒包装产业,园区现有30家印刷包装企业入驻,目前产值超3亿元。”
酒业家注意到,遵义产区主管部门也加足马力推动行业复苏。
在1月13日习水经开区召开的2023年白酒(配套)产业发展暨第一季度“开门红”、安全生产会上,习水方面就提出,2023年要抓好产业招商,抢抓政策红利,力争2023年签约一批白酒(配套)项目,实现签约金额100亿元以上,实现白酒产能20万千升的目标。
在信心比黄金更重要的特殊时期,显然春节前的行业暖春,让行业看到了希望,在一定程度上提振行业信心。
对于这波春节前的“小阳春”,为仁怀酱酒企业带来的是出货量的提升。
“每天都被经销商都催着要货,这是出乎我意料的。”贵州黔酒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贵州黔酒营销有限公司董事长万兴贵介绍,原以为春节前不会有太多机会,计划员工10号左右放假。但是,元旦过后包括黔酒一号在内的很多厂家把机会押宝在春节后,因此年前为春节备货生产并不多,这份因消费回暖带来出货量增加的幸福烦恼,是很多厂家始料未及的。
但万兴贵也表示,近期酒企出货量的升温,主要由于流通管控的放松,消费场景的逐步恢复。加上春节临近,补偿性消费进一步释放,但这并非报复性增长或者爆发式增长,这波行业能延续多久、对行业影响多深,还取决于消费场景的恢复情况,以及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所及。
“虽然(2022年)客单价销量有一些会下降,但是我们客户总量数量在增多,出货量甚至比去年高大概10%左右,销售总量在增加。”以圈层营销见长的山东某酱酒企业负责人告诉酒业家。
“(我们公司)出货量恢复到了去年同期的60%左右,但现在物流陆续停运,有订单也发不出去。”六三伍三集团总裁郎莹也向酒业家表达了出货难的烦恼。
“货不够发,我们现在还欠市场一些货。”酣客君丰副总裁周杰透露,2022年下半年,受疫情、限电、环保等因素影响,加上前期不少包材企业半停工。面临“预料之外”的春节前消费小高峰,酣客君丰正在加足马力生产,补足经销商的货品需求。
同样火力全开加紧生产的还有茅世源酒业。“邻近春节,宴席、自饮等需求增加很快,现在生产车间都忙不过来,每天晚上加班赶生产,现在一周能出货3万件左右。”茅世源酒业董事长陈明坤告诉酒业家,往年酒企和经销商在11月份左右就开始准备为春节备货,但2022年行情不看好,对行业对2023年春节不太抱希望,贴牌商、开发商也不敢大规模做包装,谁也没想到还能在春节前抓住一波消费旺季的尾巴。
经销商是深入市场的神经末梢,对市场具有天然的敏感度,对于这波消费复苏,渠道终端的反应最为直接。
广发食品对南京、合肥、郑州三个白酒重镇进行的调研结果显示,南京终端动销恢复70%~80%,中档产品增速较快。400~500元价格带恢复到同期8成以上,合肥终端动销恢复至80%~90%,高端白酒恢复较快,150~200元大众价位段备货积极。郑州终端动销恢复至70%左右,价格企稳回升,批发市场走货量提升明显。价位段两端增长较快,次高端弱复苏。
酒业家在调研中也发现,渠道动销速度和行业信心都在同步上升。
“消费活跃度正在恢复,这两天我们出了2000多万的货,100元以下的已经清完了,总体清了80%的库存,起码回个现金流,但没赚什么钱。”营销专家杜志国告诉酒业家,目前其身边广东、河南的酒商均在清理库存,大家只要见钱就走,毕竟对库存高企的经销商而言,回笼资金是当下的头等大事。
杜志国指出,渠道方面目前商超的动销最好,产品以自饮和礼品居多,当下大众价位段的产品走量最好可以印证。相较之下,商务宴请的恢复则较为缓慢。
在四川,酱酒的动销和酒商信心正也在同步提升。
“我们日均出货2000-3000箱,基本是电商TO C在出了,物流停了,但是快递还在发。”成都大成银通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唐松林表示,酒业弱复苏,消费理性化趋势下,高价位的酱酒产品在成都市场上每箱亏1000元很普遍,100元左右酱酒最好卖。
“动销要比前几个月好一点点,但整体来讲还是不是太理想,消费水平有点下降,所以整体可能经济恢复可能要再过一段时间。”象屿酒业总经理牟磊也表示,“低价位的酒要好走一些。”
“这两三周,每周有八、九千件发货,达到疫情前出货量的三分之一的样子。”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常务理事席康表示,2022年12月和2023年1月初确实感觉到了节庆市场的订货氛围,但今年春节旺季的强度没有那么大、长度比较短,跟疫情前春节还是没有可比性,尽管酱酒行业在冬季中迎来了一点暖意,但大家需要谨慎乐观,毕竟行业仍然处于寒冬之中。
从酒业家调研的情况看来,去年12月份的白酒没有多少销量,是反转成为最近这1~2周迅速复苏的重要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复苏并非“雨露均沾”。头部酱酒企业、腰部的拳头产品以及大众价位段的产品复苏较快,而腰部以下、次高端价位段的产品恢复较慢。如湖北武汉市场,某经销商反馈,最近几天动销大幅超预期,宜昌的摘要开瓶很快,并开始调货十五年了。
对于库存积压过多的经销商,在2022年全年“踏空”的情况下,2023年的春节前亏本甩货也成为无奈之举,一些品牌出现价格倒挂。
“经销商亏本甩库存很普遍,甩的最多是价格虚高的某些二线产品,亏本最多的三线品牌幅度最高甚至达到了40%以上。”北京酒商唐总表示。
“一箱二线的某酱酒品牌亏1000很正常。”成都酒商杨总也透露。
尽管如此,无论是积极出货、还是亏本清库存,业内人士认为:“(市场)只要动起来就有希望!”抓住春节旺季回笼资金、以便来年轻装上阵,已成为酒商群体的集体考量。
点击“阅读原文”立即报名预订第七届中酒展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