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聊一聊中国历史上最具重量级的五大发明(二)——第五:科举制

李子旸 铅笔经济学 2022-05-18

本文共计4331字,建议阅读时间16分钟。

在中国近现代的革命话语中,科举制,尤其是其中的八股文考试,名声很不好。不过,到了今天,科举制的名声反而越来越好。很多人都认识到了科举制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的先进性和重要性。

 

中国在社会性知识上的重大发明,科举制当然要算其中之一,不过,在“五大发明”中,科举制只能算是第五名。不是科举制不重要,实在是其他那四项更重要。

 

称赞科举制的好话,人们已经说了很多。本文就不再重复了。本文的内容,是澄清关于科举制的误解,或者说,对科举制的历史做一些补充说明。

 

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最早产生于隋朝,然后,在唐宋继续发展,到了明清成为成熟稳定的制度。这是常见的对科举制历史的介绍。

 

这个介绍本身是对的,但却会让人产生一种错觉,或者说误解。那就是:中国历史以隋朝为分界线,此后是科举制这样的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相对平等的制度,此前呢,则是“血统论”“出身论”等不平等的人才选拔制度。

 

真实的历史当然不是这样截然分开、一清二楚的。科举制虽然是从隋朝,具体说隋文帝杨坚开始的,但突破“血统论”“出身论”的开放性的人才选拔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却源远流长,有一部漫长而内容丰富的发展演变史。隋朝的科举制,其实是这部漫长演变史中的关键一步,但绝不是仅有的变化。

 

接下来就简单回顾一下中国历史上人才选拔制度的演变过程。

 


最初的夏商周三代,国家规模很小,需要的官员也很少。这时,国事和统治者的家事往往是同一码事。这从一些官职的名称就可以看出来,比如“宰相”,后世指政府首脑或者文官领袖,最初就是统治者家族里负责屠宰牲畜方面事务的人。古代,屠宰不光为了吃,更是为了祭祀。这事其实挺重要。所以,“宰”这个职位也很重要。时间一长,就演变成统治者的头号助手。

 

再比如司马,望文生义可知就是管马的。古代的马,主要用于军事。管马的,久而久之就成了管军事的,进而成了军队总司令之类的重要官职。

 

由于国事和家事不分,所以,夏商周三代的官员,基本上就是统治者的家族成员。政府里的人往往都有血缘关系。比如周天子就是把兄弟子侄等人分封到各地当诸侯。诸侯在各自的封地里也是用自己家族的人进行统治。

 

这里顺便说一下,古文中的“家”和今天我们所说的“家”不一样。我们今天绝大多数人的家,两口子带个孩子什么的,在古代,只能算是“户”——编户齐民、小门小户。古人所说的“家”专指大家族。所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第二层次“齐家”,其实是挺大的事,指的是管理好大家族。

 


到了春秋战国,国家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国都急需人才渴求人才。统治者家族的人就不够用了。各国通过改革先后实现了“不问出身,唯才是举”。国家官员的来源突破了统治者家族成员的范围。

 

于是有了商鞅李斯苏秦张仪这些人。他们凭着个人的本事在各国之间游走,博得君王的青睐,求取功名富贵。相应地,在教育上也就有了孔子的“有教无类”。教育突破了贵族和血缘的范围。平民也有机会接受教育,师生之间不再有血缘关系。

 

这是中国政治的一大突破,政治的开放性,相比夏商周三代扩大了。

 


虽然春秋战国人才的选拔范围突破了统治者家族的范围,但并没有形成正式的选拔标准和制度。商鞅李斯苏秦张仪这些人要想出人头地,主要靠博取统治者个人的欣赏和重用——当然,还得有好运气。

 

汉朝是中国一个重要的制度确立王朝。在人才选拔上也开始确立正式的制度。

 

首先,汉朝建立以后,刘邦和大臣、将领有“白马之盟”,相约“非刘氏不得王”。表面上看,这好像是历史的倒退——又回到了“都是家里人”的状态。实际上,“白马之盟”完整的说法是:“非刘氏不得王,非有功不得侯;不如约,天下共击之。”

 

这里的重点在于第二句“非有功不得侯”。

 

“王”的数量并不多,而且由于权力大地位高,都是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必欲除之而后快。“削藩”——把“王”都干掉,是早晚的事。而“侯”却大量存在,掌握一般统治权治理权。而且,不可能都干掉。

 

可见,刘邦“白马之盟”的实际意思是,最高统治权由皇族垄断,但一般统治权则完全开放,且有明确的标准——必须立了功才能封侯。这确实是一个盟约——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有约束力的契约。

 

有了可以约束统治者被统治者双方的选拔契约,这是人才选拔上的一大突破。政治的开放性又扩大了一步。

 


后来,大汉王朝稳定下来,成了大帝国,管的事情越来越多,需要的官员也就越来越多,仅凭借军功封侯就不够用了。文人没有机会去战场上立功,怎么挖掘选拔他们呢?

 

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因应这个问题而提出来的。

 

国家承平日久,学术繁荣。各家学派众多,纷纷著书立说,招收学生,扩充势力。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等有很多,彼此争论不休。其中儒家的势力最大。

 

门派众多,谁都觉得自己水平最高,都觉得别人是大傻帽。可是,大家都是文人,国家需要文人做官,根据你们谁家的学问来选拔呢?既然儒家势力最大,旗下的文人最多,那么,就独尊儒术好了。这样,不就能争取大多数么。

 

也就是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只从儒家学派中选拔官员,和现在教育部发布考试大纲的用意差不多,其实是人才选拔上的一项制度设计。

 

经过这个阶段,在人才选拔上,又有了两个突破:一、不再只依靠军功,这样,就为文人做官开辟了正式途径,解决了和平时期的人才选拔问题;二、选拔文人做官,有了正式标准——儒家学说孔子之道。大家今后努力读书就有方向了。用不着再像苏秦张仪那样直接游说君王了——皇帝也没工夫接待那么多“三寸不烂之舌”。

 


虽然确定了“独尊儒术”的选拔标准,但某个文人到底是不是适合做官,还是需要具体的筛选办法。

 

现代人可能立刻就会想到考试。但西汉那时候,连纸都没有(纸是东汉的蔡伦发明的)。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的全国性书面考试,谁也不会有这种想法。

 

不能考试,那怎么办呢?

 

你想找一个保姆,常用的办法就是熟人推荐。你的朋友家里曾经雇用过某保姆,干得不错,推荐给你。这是不错的办法。实际上,今天在一些国家,前雇主的推荐信,在求职时都很重要。

 

汉朝人想到的,也是类似的办法,让有丰富从政经验的官员,尤其是高级官员,也就是政治上的内行,推荐未来的官员。这就是察举制。后来演变为定时定额从各郡县选拔人才,形成相对完善的选官制度。

 

现在一说到察举制,大家想到的就是任人唯亲裙带关系小圈子游戏。但那是因为你知道后来历史的发展,在汉朝时,察举制可是巨大的进步,是很先进、很开放的人才选拔办法。

 

察举制的进步所在,是有明确的标准,没有血缘、家族的限制,主要根据个人的道德品质和才能,由内行来公推选拔人才。察举制下的政治,在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开放程度要比夏商周三代的全是家里人,春秋战国的游说君王、秦汉的军功制高得多。

 


我们都知道后面的历史,所以当然知道察举制后来逐渐堕落,虽然选拔范围比“都是家里人”大得多,但却停滞在权贵圈子这个层次,无法进一步扩大。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名门望族垄断权力,代代相传,社会固化。从汉朝中后期开始,这些问题成了无法解决的社会痼疾。

 

其实也不是无法解决,只是解决的代价比较大,要流很多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大混乱,多次反复从肉体上消灭名门望族和权贵,以这种残酷无情的方式,摧毁了汉朝中后期以来的阶层固化和社会等级。在这两三百年中,士族和寒族长期斗争、此消彼长。

 

到了南朝的宋齐梁陈,寒族已经占了上风。宋齐梁陈四朝的开国君王,都是寒族出身。在全社会范围内,魏晋以来的大家士族已经渐渐凋零。九品中正制的等级制度早已名存实亡。

 

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实际上是寒族已经取得对士族压倒性胜利的结果。隋文帝是顺势而为。当时人并不觉得科举制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改革。

 

也就是说,科举制实际上是中国历史上人才选拔制度的演变环节之一,而绝不是唯一。在隋朝之前和之后,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都在持续发展进步中,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科举制不是隋文帝的天才创造,而是各种条件综合发展的产物,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之事。

 

后来,唐朝进一步发展了科举制。到了宋朝,科举的人数大量增加,内容限定为儒家经书。到了明清,科举制大为完善。不仅录取人数进一步增加,而且考试内容固定在四书五经,文章格式定型为八股文。这种相对固定、死板的考试内容和方法,大大便利了社会底层人士通过科举进入政府做官。

 

回顾中国历史上的人才选拔制度,会发现一条清晰的“政治越来越开放”的演变路径。大致是:夏商周三代的“全是家里人”——春秋战国突破血缘的限制——汉初皇帝与大臣之间的正式契约——汉中期突破军功集团,确立儒家作为明确的选拔范围——察举制——科举制。

 

到科举制完善以后,中国政治对内的开放度已经非常高。“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虽然没那么容易,但也绝非空言或者骗局。有学者研究过明清的科举档案,发现明清时代有30%以上的进士和20%以上的举人和贡生出生于平民家庭,也就是来自三代以内没有任何功名的家庭。

 

科举制在两个方向上引领了至今为止世界各国的公务员考试:

 

第一是尽可能广泛的参考资格。明清的科举制,除了某些特定的职业,如倡、优、衙役、军中执役的人以外,几乎全民都有资格参与。其余诸如门第、品级、种族、官职等等等级性的区分,都没有。偏僻地方的贫寒农夫子弟,参与科举考试,不算稀奇事。

 

同样,今天的公务员考试,在年龄、国籍、学历、是否有前科等方面,也会有限制性规定。但原则是全民都可参加,尽量避免歧视性的限制。这就是为了实现国家政治的对内开放性,而这种政治开放性,中国历史上早就有了。

 

第二就是标准化考试。八股文虽然饱受指责,那些指责者也是发自真心,但八股文的方向是正确的,那就是通过标准化考试,把阅卷评分者的个人主观影响降到最低,同时,高度标准化,也有利于全国各地条件相差很大的考生能有近似的考试条件。

 

今天遍布全球的考试,比如托福GRE,同样采用这种“僵化”的标准化方式,目的就是在全世界千差万别的考生中找到那个最小公约数。考试方式越灵活、标准越模糊,对有权有势的人越有利,有助于他们找到可利用的空子。

 

有明显的证据表明,世界各国的公务员考试或者文官考试等等,源头就是中国的科举制。科举制这种人才选拔方式,是中国文明史上的重大发明,也是中国对世界的重大贡献。

 

重要的是,科举制的演变过程,揭示出中国社会的一个核心特征:开放。和很多人的想象相反,历史上的中国,绝不是一个封闭停滞的社会。中国国家的政治,在文明早期就致力于对内的开放,为的就是挖掘人才、利用人才。并且,这种政治开放不断发展完善,在全世界一枝独秀遥遥领先。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是一种本质上平等和开放的社会了。

 

这种平等和开放已经融入中国文明和中国人气质的深处,让中国社会具备了顽强和巨大的内在活力。这是中国文明经久不衰、历经磨难却能一再复兴的秘笈之一。

 

这就是五大发明第五名——科举制。

 

下一篇介绍第四名。

(未完待续)

如果觉得不错,随手点个“赞”或“在看”吧。

李子暘为铅笔经济研究社主编,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以下二维码是作者的个人公众号,欢迎大家关注。


商业合作请后台联系,谢谢。

李子旸:中国式三权分立秒胜西方

李子旸:打压抖音的美国怎么了?

李子旸:世界需要新的互联网秩序

李子旸:为什么说孔子是“至圣先师”?

李子旸:美国人怎样抢夺国际话语权?

李子旸:中国贸易战略的大转折:从出口导向到国内大循环

李子旸:从出口导向到国内大循环——改革又到了十字路口

 李子旸:为什么必须解放台湾?

李子旸:历史悠久的代价是什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