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新认识烟草行业(二):烟草行业的“情怀”

李子旸 铅笔经济学 2022-05-18

本文共计2268字,建议阅读时间8分钟。


  

围绕着烟草业的生产和销售,有很多怪事。

 

国家通过烟草业得到巨额利税,但国家又通过多种方式宣传、鼓励禁烟。

 

企业都会在产品包装上尽量自夸自赞,但烟草行业却要在包装上明确标注:吸烟有害健康。这还不是最怪的,最怪的是,就算这么“自贬自损”,香烟的销量却没受到什么影响。

 

经过多年反复宣传,吸烟有害健康已经尽人皆知深入人心,但人们却还是顽固地吸烟,好像完全不在乎自身的健康。可同时,各种保健品大行其道。人们好像很关心自己的健康,只是在吸烟时例外。

 

烟草公司是企业,当然希望业务增长,国家对他们也有任务要求,但却又禁止他们做任何形式的广告。而不做广告,好像也没影响烟草公司的销售。

 

……

 

所有这些自相矛盾的怪事,用一个原因就都可以解释了,那就是,香烟是成瘾性消费。

 


成瘾性不是指离不开。人们对粮食、服装也离不开,但不能说粮食、服装是成瘾性消费,那是正常需求。成瘾性消费,大致指的是,完全不消费其实也没事——很多人终身都不吸烟,丝毫不影响生活。但“有瘾的人”就是忍不住要去花这个“冤枉钱”。关键点在于:理论上说,本来可以忍住的,但他们就是忍不住。

 

烟、酒、咖啡、茶等等都属于成瘾性商品。烟尤其特殊一些,不但成瘾,还对人的健康有害无利。戒烟难,正是因为吸烟者已经上瘾。

 

上瘾了为什么就很难戒掉呢?这是因为,上瘾以后,吸烟就成为习惯性的行为。习惯性的行为不是不能停,但每次停,都不是自然而然的放松过程,而是要刻意地纠正自己,要和习惯作斗争,是个“肌肉紧张”的过程。

 

“肌肉紧张”并不难,难的是一直坚持紧张,不放松。一旦放松,戒烟就归于失败。问题在于,“肌肉紧张”毕竟是要耗费精力的,是和人的舒适自在的状态相对立的。所以,坚持下来的,是少数。坚持不下来的,是绝大多数。

 

如果香烟像毒品那样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那么,国家、社会会有很多办法帮助或者强制吸毒者戒除烟瘾,至少不会允许毒品堂而皇之地公开销售。但香烟对健康的危害,虽然有,也不是那么大,属于可接受的范围。既然如此,主张把烟草业彻底消灭的观点,就未免太“清教徒”了。

 

说到底,吸烟就是人们的一个小小的生活嗜好,固然对健康不利,但对健康不利的东西有很多。糖、久坐、熬夜、工作压力过大等等,都对健康不利。难道都应该彻底消除吗?人活着,最大的目标就是要保持健康吗?

 

一方面成瘾难戒除,另一方面危害不大,所以,吸烟者人数众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像一些禁烟者主张的那样,对烟草业斩尽杀绝,彻底取缔,事实上根本做不到。勉强去做,只能带来更多的社会问题。有清教徒传统的美国人曾经尝试禁酒,以失败收场。现在想要全面禁烟,结果不会有什么不同。

 

因此,真正的问题,不是要不要禁烟,而是如何把烟草行业管理好,让其社会效益最大化,社会成本最小化。

 

中国现行对烟草行业的管理,可谓十分严格,充分发挥了烟草行业“第二税务局”的作用,应该说,在社会效益和成本之间,基本保持了合理的平衡关系。

 

虽然如此,吸烟毕竟对健康不利,国家也不希望大人小孩人手一支烟吞云吐雾,所以,就出现了既允许生产销售,但又不允许大力推广,还要同时宣传鼓励禁烟等种种怪事。

 

吸烟者对自己这种生活的小嗜好,倒也不必有太大的负罪感。生活毕竟不是用来较劲的。适当放纵一把,也不是什么大罪恶。不过,要注意的是,吸烟时应尽量避免对其他人影响,也就是注意吸烟礼仪,包括不要在密闭的空间里吸烟,不要当着小孩子的面吸烟等等。能做到这些,我看也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理解了成瘾性商品的这种特性,也就能烟草行业的特殊性了。

 

比如,在包装上明确标注“吸烟危害健康”,为什么几乎没有效果?

 

必须标注这句话的法规出台以前,大家都以为,标上这句话,一定会减少香烟的销售量,事实却是没什么效果。有人笑谈,这句话是最佳广告策划。很多人看到这句话,反而被勾起了吸烟的兴趣。危害健康?到底怎么个危害法?我倒要试试……

 

烟草行业的从业者,当然对宣传禁烟的没什么好感。不敢公开说,私下也是很不恭敬。在听了一位从业者很多这种“怪话”以后,我追问,禁烟宣传到底对你们有多大影响?他想了想说,我进厂二十多年了,销量年年增长。大家哄堂大笑。

 

看来啊,我们对人性的理解,还很不深入。

 

实际上,香烟这种成瘾商品的特殊性,即使是烟草行业的从业人员,也不见得完全理解。烟草业怎么打广告,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烟草广告,连冠名权这种都不允许。但烟草公司的人,按照经营一般企业的习惯性思维,总觉得还是要想方设法扩大影响,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我很怀疑,情况很可能是这样:对与成瘾性商品来说,不管厂家打不打广告,消费者的需求基本不变。所以,如果国家不禁止烟草公司打广告,各家公司大打广告,获利的只是广告公司和发布广告的媒体。而对烟草公司来说,大家比着打广告,和一律都不打广告,很可能销售情况差不多。就好像,大家都坐着看球,和都站起来看球,看球效果差不多,只不过,站着看球,更累。

 

也就是说,国家禁止烟草公司打广告,实际上是帮着他们省了很多无谓的广告费,同时也避免了国家的税款损失。

 

当然,对这个问题,我没有深入研究。或许,烟草行业应该仔细研究一下成瘾性商品的销售规律,然后制定出有针对性的行业整体方案。

 


因为行业的特殊性,在烟草公司工作,还真是要有一些“情怀”。

 

在一般企业工作,想尽各种办法,尽量追求业绩,毫无问题。虽然工作有各种具体困难,但至少工作方向很简单,努力去做就是了。

 

而烟草公司呢,目标却不是那么清晰,方向不是那么明确。

 

目标是利润最大化吧,好像也不是。不许做广告,不许宣传推广,不许自建销售网络,很多营销技巧都不能用。

 

目标是按计划生产吧,也不是那么简单。上级仍然有业绩考核。

 

说有竞争吧,但烟草行业受到很多保护,有很多特权,不仅垄断,而且专营。说没竞争吧,不同品牌之间,也仍然有市场份额的争夺。

 

于是,在四川中烟的生产厂中,我看到了这种横幅:

 


 

这几个目标,在其他企业中,恐怕不会见到。一般企业,就以利润最大化,或者股东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尤其是税收,那是要尽量避税减税啊。谁会以税收增长为企业的发展目标呢?

 

这几个看似互不相关的目标,贯穿其中的关键词,我看就是“本分”。在烟草行业这种销售额巨大,但国家管理特别严格,规矩特别繁复的地方,最需要的就是本分,而不是特别活跃的思维。总想要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开拓创新”,追求“超常发展”的人,不适合在烟草公司里干。

 

更直接地说就是,在烟草公司里工作,要甘当工具。在一部严密运转的庞大机器里,心无旁骛地把规定角色扮演好,把分内工作做好,这是烟草这种特殊行业所需要的职业道德。

 

而做到这些,其实并不容易。这也是我参观过烟草公司以后,对烟草行业好感大增的主要原因。

如果觉得不错,随手点个“赞”或“在看”吧。


李子暘为铅笔经济研究社主编,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以下二维码是作者的个人公众号,欢迎大家关注。



商业合作请后台联系,谢谢。

李子旸:中国式三权分立秒胜西方

李子旸:打压抖音的美国怎么了?

李子旸:世界需要新的互联网秩序

李子旸:为什么说孔子是“至圣先师”?

李子旸:美国人怎样抢夺国际话语权?

李子旸:中国贸易战略的大转折:从出口导向到国内大循环

李子旸:从出口导向到国内大循环——改革又到了十字路口

李子旸:为什么必须解放台湾?

李子旸:历史悠久的代价是什么?

李子旸:不应削足适履地看中国历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