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舞美这么美!这版《江姐》值得看!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上海歌剧院 Author SOH


经典剧目《江姐》是中国民族歌剧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音乐与戏剧是难以逾越的高峰,而在近60年后的今天,如何通过舞台呈现、尤其舞美设计的创新来贴近当代人的审美、现代视角的解读,与观众产生互动联系,让经典常演常新?


在这版充满青春气息的《江姐》中,新颖独特、极具冲击力的舞美设计,无疑是一大亮点。而这版在传承与创新之间大胆尝试的舞美呈现,与上海歌剧院两位80后青年设计师朱嘉君、刘沈辉的加入密不可分。



作为梯队建设中重点培养的年轻骨干,上海歌剧院在多年的国际联合制作项目中,一直鼓励他们与国际舞美团队合作实践、积累经验,而此番两位在各自导师韩生、张顺昌的指导下交出的答卷,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黑白交会

素描手笔下正邪交锋


新的舞美视觉想要以黑白基调来展现舞台,用素描的绘画手法来表现写实的场景。延续经典的故事场景结合新颖的视觉的处理手法,从当代我们的角度来讲述“那时”的故事。


《江姐》的整个舞台设计运用了黑与白两种完全对立冲突的颜色,来隐喻光明正义与阴险恶毒两股势力之间的对抗交锋。



比如第一幕重庆山城,在抓住山城靠山建房的特点同时,略做强化,房屋下部的阴影中混杂着支撑杆的影子。黑暗处,是为“开水糙米汤~”敌特活动设计的舞台区域。而为共产党打探情况的“报童”等的舞台调度,则始终在光亮之下。



好的灯光设计,是舞美设计创作意图更显化的色彩性延展与体现。新版《江姐》的灯光构思在舞美设计的黑白对比关系基础上,尽量保持素描的整体风格,以“清淡”的“裸妆”为主。但在变换场景、人物重要唱段出现的时候,一定会有相应的灯光色调变化来渲染。


舞台虽然以黑白灰的主基调,但是也会用灯光色彩增加舞台的张力,比如第一幕在码头边,当“码头工人”开始运动起来的时候,黑白灰的背景会有色调的变化,蓝色天幕与橙色路灯,相互辉映出浓烈的生活气息;尾声会出现红梅的红色,这也是是全剧最鲜亮的红色,预示着光明的到来。




刚柔并济 

色彩点描外化人物内心


整个舞台通过强化素描线条的“软硬”对比、以强烈的立体感来突显明暗关系,同时也用线条的变化来表达人物情绪,是人物的内心外化体现。


比如四幕城郊场景中,榕树在舞台一侧,看似平和的场景,用犹如针刺一般充满锋芒与硬度的线条,暗示着一场“截军火”的秘密行动即将上演。



大家比较熟悉的《江姐》经典唱段,会用灯光来弱化舞美黑白线条带来的锋利感觉,用暖色来柔和人物,同时又突出人物的内心变化。


比如第一场中,江姐与孙明霞一起唱起《红梅赞》,舞台的蓝色基调会转变为玫红色侧光,与第二场中江姐回忆老彭的时候,色彩基调相呼应。沈养斋等反派人物上场,音乐较为阴暗的时候,灯光也会往冷色调改变。再比如《五洲人民齐欢笑》《绣红旗》等唱段,暖色光烘托了江姐及狱友们在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欣喜之情,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同时亦是她们为民族解放流血牺牲的暗示。



纵深推进

斜面交错重塑舞台空间


贯穿整个舞台的主平台带有一定斜度,从左至右,从前至后,都有不同的斜度。暗示着剧情中那一种不平衡的状态,故事发生的动荡年代,局势的混乱,老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内心的惶恐与不安。



人物空间上的移动,灯光也会相应配合,增加空间的变化感觉。比如最后一幕江姐逐渐移动,光也会跟着她逐渐照在梅花上,达到渲染的艺术效果。


舞美这么美!让我们一同期待这洋溢着青春气息的《江姐》!


本文转自“上海歌剧院”,有删改



2021院庆演出季

上海歌剧院

大型民族歌剧《江姐》

——红岩精神薪火相传


2021年6月2-3日(周三-四)19:30

广州大剧院 歌剧厅

票价:99 199 299 399 599 799VIP


识别二维码选座购票


限时优惠:全场限时7折优惠,年费会员折上折;

数量有限,售完即止。

*本场演出适用所有优惠券,可与任意折扣叠加。




你或许还喜欢




【浦发银行购票优惠】


【浦发银行广州大剧院定制储蓄卡优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