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买?你的生活就要毁于买买买了!
各位小伙伴你们好吗?
举起你们的双手让我看到你们!
前面的观众!
左边的观众!
山上的朋友们!
咦?...咦?!
你们的手呢?
手呢?
你们感受一下国民狂欢的购物节。
普特君就想问问各位过儿们,你们贡献了多少?
你们以为普特君也要教你们怎么买买买吗?倒不是普特君不想,而是前几天没来得及做,迟了......迟......了......
没办法,现在只能教你们怎么“不买”了。
来来来,今天我们来聊一聊极简主义,这里的极简主义可不是极简主义艺术派系(Minimal Art),而是极简主义生活(minimalist lifestyle)。
可能我们在网络上总能看到各种极简主义装修风格的房屋,像这种——
但是极简主义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不同的人可能会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领悟。
百度百科对极简主义生活的定义是这样的:
自然天道是一切行为的总纲,遇到什么人,经历了什么事都是天对你说的话,你一定要领悟天告诉你的是什么,给你的正确指引是什么,在此基础上用识神的策划与实施去执行自己的天道、替天行道,替自己得到的天意行使生命之舟。
看完是不是怀疑百度百科什么时候变成了神棍,居然教人“替天行道”。
不过这里的“天道”指的是自己内心的“道”,意思是说让你从外物中解放出来,去丰硕自己的内心。
从“极简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上看,它与西方新教(Protestantism)和清教(Puritanis)的教义和教徒的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例如“西多教派”和美国新教派别“震颤派”都对“极简主义”的产生过重要影响。这些教徒们大都反对铺张浪费、主张简单朴素的生活方式,所以他们的教堂设计都力避装饰,结构清晰,塑造出神圣、静默、安宁的宗教氛围。这实践了卢斯一句名言:“装饰就是罪恶。”他们的生活也异常朴素,在器皿、房屋和日常用品上精心设计、细心保养,并且会使用多年。这是在物质匮乏的前提下,为了积累社会财富而实行的简单的生活方式。
我们当代所谓的“极简主义生活方式”并不是源于物质匮乏。它是人类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由于超负荷的过度忙碌而呼唤的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赫芬顿邮报》上有这样一则报道——
美国圣路易斯的艾米莉·海德伦德一家开始了一项挑战:整整一年不买任何新衣服。她把这个挑战的宣誓分享在Facebook和博客,以时刻提醒自己。
艾米莉一开始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估计大家都有些感同身受,因为她买了太多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了。
Hedlund calculated that she spent hundreds of dollars each year on thrift store finds and cheap fast-fashion impulse buys, stuff she and her family didn’t feel any connection to and never actually wore.
艾米莉发现每年她花上百美元从旧货店和廉价快消品牌冲动购买的那些衣服,她和她的家人从来没有认真穿过,更没感到有任何价值。
为了更好地抵御诱惑,她退订了Old Navy、AE、维秘这些品牌会给她定期发送的推销邮件。一开始真的很难,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购物欲逐渐减弱,她成功了。
It worked. With the exception of a single pair of running shoes, Hedlund succeeded in not buying any clothing for anyone in her family for one year. Along the way, the exercise in frugality brought her attention to something else entirely: the clothing industry’s staggering wastefulness. This problem, Hedlund realized, was fueled in part by people like herself, who bought too many clothes they didn’t need or even really want.
她成功了,除了一双跑鞋之外,艾米莉没有再给自己和家人买任何东西。而且,随着这次“节俭活动”的进行,她发现了服装行业存在惊人浪费,而且最大的帮凶就是那些像她自己一样,买了太多并不需要也不想要的衣服的消费者。
(艾米莉穿着二手衣物的两个儿子)
而服装行业的浪费超出大家的想象——
Worldwide, people buy more than 80 billion pieces of clothing each year. Compared to other household expenses, Americans are buying more clothing than ever before but spending less. These purchases power a fashion industry where pollution, waste and unsafe working conditions are too often seen as simply the cost of doing business ― unsettling truths that Hedlund realized as her experiment progressed.
在世界范围内,人们每年购买超过800亿件衣服。相比其他家庭开支,美国人能花费更少的钱购买到比以往更多的衣服。这些消费,为将污染、浪费和不安全的工作环境当作生产成本的时装行业提供了发展动力。
“There’s this whole dark side of the fashion industry that I’d heard of but wasn’t really aware of,” Hedlund told The Huffington Post. “It definitely wasn’t at the forefront of my mind when I started the ban, but now it just makes me want to keep not buying clothing.”
“时装行业这黑暗的一面我听说过,但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它的存在。”艾米莉说,“这肯定不是我开始这项活动(一整年不买衣服)的初衷,但现在它让我很想继续坚持不买新衣服。”
(艾米莉一家)
随后,艾米莉邀请了一群朋友到她家进行衣物交换,而结果可以让人惊讶——
They arrived toting garbage bags full of unwanted items, many of which were from fast-fashion brands like H&M and Forever 21. When they’d finished picking over each other’s stuff, most of it remained unclaimed.
他们来时提着的垃圾袋里装满了不需要的衣物,其中许多来自诸如H&M、F21等时尚快消品牌。在挑拣认领完对方的衣物后,大部分仍然无人问津。
“There was so much left over,” Hedlund said. “I could not believe how much.” Afterward, the bulging trash bags sat in her dining room, waiting to be donated. “It just gives you an idea that there’s so much overconsumption going on.”
“那么多衣物被剩下来了,”艾米莉说。“我简直不敢相信有多少。”随后,鼓鼓囊囊的垃圾袋放在餐厅里,等待被捐献出去。“这只是让你发现生活中有这么多过度消费。”
看到这里,如果让你来做一项这样“一年不买新衣服的”活动,你能做得到吗?那些让你抢的面红耳赤的东西,你真的需要它们吗?
“I didn’t actually need those things,” Hedlund said. “I just thought I did.”
“我并不是真的需要那些东西,”海德伦说。“我只是以为我需要而已。”
买了那么多“自以为需要”的东西,造成那么多的浪费,可这种无穷的购物欲望,带来的何止是环境问题,还有我们的心灵问题。
豆瓣有个极简生活小组,小组成员燕麦小姐写过一篇文章《极简主义者的信仰》,上面有这么两段话说的很好:
物质的泛滥涉及的不仅是环保问题,还有我们的心灵问题。广告奴役与催化着我们的购买欲,购入我们并不需要的东西。为此,我们拼命工作。用100个小时的加班换来一只驴牌包包,然后再用更多的时间去换取钻石项链、豪华小车,也许只是为了广告里的一句宣传词。
曾经的曾经,当钻石还没有进入消费领域的时候,人们生活得也很好。后来,经过某家钻石公司的洗脑,说钻石是爱情的代言,于是我们的生活目标中多了一项:钻石。后来的后来,当越来越多的行业给人们洗脑,我们的生活目标开始变得无比庞大,包括服装、手机、香水、数码、小车、美容按摩、星级酒店、到此一游。唯独少了:理想。
在物质的层面上我们知道自己要这个要那个,什么都要。而一旦回归到本质的层面,却一片茫然。我们对于自己的生命观念和时间观念一无所知,我们对周遭的感知力日益减弱,有时候甚至还不如一只小猫。这一切全赖于物质的异化。
我们用生命和时间换取着并无意义的工业化复制品,而这些复制品全变成了负担,因为我们要用更多的时间来收拾、使用、打理这些复制品。当我们抱怨被生活的琐事埋没的时候,也许正是被自己的物品埋没了。这便是物对人的异化。
除了“一年不购买新衣服”的艾米莉,美国人斯科特受到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吉尔伯特对“人类幸福的获取并不依赖物质”研究理论的影响,从2013年1月1日开始和妻子约定全家一整年“不购物”的事例也广为人知。
(斯科特一家)
斯科特后来将这一年的心得体会写成了“The Year Without a Purchase"这本书,书中写道:“我们陷入了无止境的购物中,所以我们需要停下来,问一问自己,买这些东西究竟对我的生活带来什么了什么意义,并且我们应该更注重生活的体验而不是物质的享受。”
也就是说,不仅在物质领域,我们要学会克制自己的的购物欲,把自己从纷繁的物质中释放出来;在生活领域,我们同样要学会如何从数不清的欲望中解放出来:(以下内容同样来自《极简主义者的信仰》)
除了在物质领域,我们需要将自己从无穷无尽的物品中解放出来;在生活中,我们还需要精简自己的生活,从无穷无尽的欲望中解放出来。现代人没有太多的兴趣爱好(如果上网看电视购物聚会吃饭都能算兴趣爱好的话我就无语了),却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我们的时间除了用在加班赚钱和逛街花钱之外,全都耗在了开心微博肥皂剧上面。关了电脑,闭上眼睛,顿觉人生虚无。
只有在偏远的乡村,还能见到各种民间艺术带给生活的乐趣,那是一种可以细细品味的乐趣,那是一种可以与生命共长、与时间共舞的乐趣。而在都市,书法诗歌舞蹈美术,全都变成了少数人的专利,或是曾经拥有的过往。不仅是艺术,我们的理想,曾经的追求,全都败给了现代性。现代性催生了欲望,挤压了宁静自在的内心。
我们染上了各种隐,上网成瘾、游戏成瘾、购物成瘾、看电视成瘾。如果有人,没有以上种种的瘾,他该多么自在啊,能够专注于做自认为重要的事情,比如种花养鱼、比如研究摄影、比如专心创业,他的每一分钟都活得其所,不会感到人生蹉跎。
然而我们中的很多人都没有如此境界,因而生活杂乱无章。一会儿跳跳舞,一会儿学学小提琴,一会儿去教堂听弥撒,一会儿又跟人家烧香拜佛去了。欲望无穷无尽,什么都想做,最后什么都没有时间做。回想起来,觉得自己若有所失。
因此,不妨放下所有的事情,让生活回归空白,在没有任何事情干扰的情况下,我们的内心会显现出来,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以及这一生要如何度过。如此,才能遵从我们的内心,随心所欲地生活。
很多人对极简主义生活产生误解,认为这就是禁欲主义,极简生活并不是禁止我们的欲望,而是让我们不要成为了这些物的奴隶,正如斯科特所说:
“More than anything, we just want people to think about what is important in their lives and not let our mainstream culture decide that for us,” Gabby said.
“重要的是,我们想让人们明白他们生活中真正重要的是什么,而不是盲目追随主流文化,”盖比(斯科特的妻子)说道。
“We learned it’s not the stuff that’s bad. It’s the meaning that we give to that stuff. We wrap our identity up in that stuff. We judge others with that stuff. We create worry with our lack of stuff,” Scott added.
“我们要明白,不是说物质是坏的,而是我们能够赋予那些物品什么意义。我们通过这些物品来向外界展示自己,我们也通过这些物品来判断别人,而当物质缺乏时,我们就会感到焦虑。”斯科特补充到。
“The meaning of your stuff is: How can I use this to do some good in the world?”
“你所拥有的那些物品的意义是:我们能用它们对这个世界做些什么呢?”
极简主义也不是苦行僧般的生活,更不是买几件性冷淡的衣服把房子装成黑白灰。
极简主义者可能会花上万块钱买一副耳机,也不会花几千块去买一件不需要的衣服一个不需要的包包,因为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也能分辨的出自己不需要什么。正如燕麦小姐所说,“物品必须是为自己的生活理想服务,而不是为了物品去改变自己的生活理想”。
极简主义生活认为的是“少即是多,简就是美”,“断舍离”的是那些不需要的东西,通过减少这些无益的东西或事情,把时间、空间和精力都留给真正重要的东西,真正有价值的事情。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有些东西失去了才知道珍贵”,但也许在极简主义生活中,有些东西失去了才发现并没有多么珍贵,留下来的才是最重要的。
(记得转发分享哟么么哒(づ ̄ 3 ̄)づ)
猜你喜欢
点击阅读原文,去普特英语听力网获取更多精彩内容,下载更多实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