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M访谈|用AR定义通讯未来,亮风台助力中国“智”造


先进制造业AMdaily

“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国家战略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会展 | 网站 | 微信 | 杂志 | 沙龙 | 咨询


编者按

亮风台成立于2012年,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增强现实(AR)产品与服务提供商,拥有自主研发的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智能交互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深度整合软硬件产品,构建平台级的行业解决方案。亮风台以“端云一体”为核心理念,在行业内率先推出SAAS模式的企业级AR云服务,并于国内首家发布AR智能眼镜HiAR Glasses,实现端云双引擎的无缝连接,助推技术、内容与商业场景的高效整合及循环进化,使AR更深入广泛地赋能行业、服务生活。目前,公司已服务于互联网、教育、工业、旅游、营销等众多领域,累积合作伙伴数百家,包括BAT、华为、格力、上汽、美图等知名企业与机构,覆盖用户超过10亿。


《先进制造业》全媒体在“AMC2018(第六届)先进制造业大会”期间访谈亮风台(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MO罗鸣先生,谈亮风台在增强现实领域于市场的一些新进展,以下为访谈内容:



:请介绍一下亮风台最新的增强现实(AR)产品或服务市场表现如何?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亮风台面向制造业的增强现实(AR)产品或服务有什么主要的竞争优势?


罗鸣:在CES 2018期间,亮风台发售了量产版本的AR眼镜 —— HiAR G100,搭载着AR实时通讯与协作产品HiLeia,不仅获得了德国红点奖和iF设计奖双料大奖,还成功落地于汽车、制造、电子等行业,为企业提供远程协作、操作指导等服务,合作伙伴包括中国华能、工信部、上汽、一汽等国内外工业企业。在“517电信日”期间,在合作伙伴华为的联合下,HiAR G100搭载HiLeia在5G网络下执行AR远程维修,成为首个运行在5G网络下运行的AR应用。



在整个AR行业中,亮风台入行最早,“踩过最多的坑,后来发现AR行业的问题,是个产业链的问题”,虽然目前公司已服务于互联网、教育、工业、旅游、营销等领域,累积合作伙伴数百家,包括BAT、华为、格力、上汽、美图等知名企业与机构,覆盖用户超过10亿,但是多年的经验告诉亮风台需要始终“以用户为中心”打磨产品。从产品来说,亮风台的产品优势在于“软硬结合、端云一体”,产品HiAR G100是行业最早的双目AR智能眼镜,同时斩获德国红点奖和iF设计奖两大“设计界奥斯卡”;从技术来说,亮风台做到了“行业最早、世界领先”,拥有自主研发的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智能交互等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不断地在核心算法上投入并拓展技术的边界,重视产学研,强大的技术基础保障了满足制造业行业产品的极端需求。近期,亮风台入选胡润百富“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新星企业百强”与中科院旗下媒体评选的“2017 年度人工智能企业百强”,均是唯一入选的AR企业。


:伴随着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亮风台在产品升级与创新上近年来有哪些改进,以满足客户与日俱增的需求?


罗鸣:量产并发售AR眼镜、推出AR行业解决方案、优化HiAR UI和HiLeia等,都是亮风台可以看得到的改进。产品的升级与创新与客户的需求是离不开的,但由于AR行业还是处于相对起步的阶段,有时候甚至需要预测需求和创造需求。所以作为一家AR科技公司,一方面在改进AR的硬件载体,从智能手机到AR智能眼镜;一方面在软件方面做相应的适配。亮风台希望通过深耕行业需求,与客户保持密切的沟通与引导的过程,在满足需求的同时也不断完善自身产品与服务。


:亮风台如何用其丰富的软硬件产品组合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应用体验?有哪些比较突出的应用案例或者成果值得分享?


罗鸣:亮风台坚持“软硬结合,秀外慧中”,致力于泛工业行业的商业落地,用AR定义通讯的未来。为了让用户可以与AR更近一步,我们自主研发的AR眼镜HiARG100在2018年初CES上开始发售,然而这仅仅是硬件方面的一个突破,为了更适用于各种场景,我们为眼镜深度定制了UI,以及各种不同的软件。例如为了解决用户进行远距离的技术支持或疑难排除的问题,我们打造了通讯与协作软件HiLeia,可以帮助用户解放双手、提高工作效率,HiLeia支持第一视角屏幕共享、多人多终端实时协作、多类型文件传输等功能,为了提升远程沟通的准确性,HiLeia还独创了一键冻屏与瞬时标注技术,具体来说,佩戴AR眼镜的现场人员,打开HiLeia联系远程“专家”,实现第一视角现场情况的共享后,专家可以瞬时固定现场人员视线中的画面,以AR标注的方式进行指导,即使相隔甚远,专家也仿佛亲临现场。亮风台AR云平台也在HiLeia产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为用户提供专属管理后台之外,还支持快速接入企业现有的办公与管理系统。



如果说更多的例子,还有与上汽合作“AR汽车说明书”,为汽车行业单独定制AR算法包,让AR深入上汽汽车的售前与售后服务环节。“AR说明书”升级现有的汽车说明方式,通过部件识别动态详解汽车的构造与功能,让用户快速上手并轻松获悉汽车“隐藏”技能,方便学习与处理突发问题,升级现有客户服务系统。


我们还可以与客户的产品进行深度融合,例如与格力合作“AR智能空调”,根据房间真实布局,随心调整风向,做到智能化的“风随人动”、“风避人吹”。先帮助用户测量房间的面积,使空调送风情况贴合房间真实情况;通过App获取房间中桌椅、门、窗等布局信息,则能根据用户喜好指定送风区域,如电脑桌附近等,最后仿真体验空调的温度、风速等。借此,格力表达了越来越人性化的产品理念,以及智能化的产品特性与品牌价值。


类似的案例还有与工信部合作的AR维修、与华能集团合作的AR电机维修指导等,正在工业4.0的各个环节进行渗透。


:请问您如何看待增强现实(AR)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与市场机遇?制造业应该如何更好地应用增强现实(AR)技术呢?


罗鸣:不少行研机构对AR的未来前景表示了乐观的态度,根据TMR报告称,2024年VR/AR市场价值达5470亿美元;IDC预测2021年AR市场规模达487亿美元,头盔发货量呈十倍增长……AR被普遍认为具有和智能手机媲美的市场价值,是下一代计算平台,AR的未来可以参考当下的智能手机市场。类似于《头号玩家》中描述的那样,VR、AR硬件取代了智能手机,在VR的虚拟环境中,融合着与人通讯以及取用装备时候的AR交互界面,AR/VR或许会融合一体,人们可以随时穿梭于虚拟和现实之间,全息通讯变得稀松平常。挥一挥手就可以支付、在家就可以和同事进行面对面的逼真会议,仪器设备的数据实时在设备表面显示解放工作双手等。亮风台曾在CCTV《未来架构师》节目中畅想过未来的AR科技,那个时候AR就是下一代计算平台。虚实融合、自然交互、突破屏幕。


在当下,AR虽然还未广泛走入C端市场,但已经在B端开始展现效益,例如制造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制造业如果想要应用AR,可以考虑下面几个方向:作业指导、远程协作、操作培训、巡检维护。例如波音公司,在AR的帮助下,装配飞机机翼的时间减少了35%,零基础培训成功率提升了90%。AR可以帮助制造业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培训与沟通成本。当然,制造业企业如果对AR并不是很了解,但希望尝试,从销售服务的角度入手,再慢慢结合到生产线中。

更多精彩


智能制造专题

产业链     智能生产    智能装备    智能产品    智能服务    产业模式    产业集群

智能制造典型案例

上汽通用    智能云科    上海发电机厂    正泰电气    三菱电梯    沪东重机    上飞    宝钢    光明乳业    晨讯    商发制造    上微    柯马

智能制造世界巡礼

美国    新西兰    韩国    印度    新加坡    俄罗斯    以色列   阿联酋    日本    德国   英国    西班牙    意大利    瑞典    挪威与芬兰     丹麦    荷兰    非洲与南美洲    亚洲拾

先进制造业百人谈

周济    朱森第    李杰    谭建荣    徐洪海    李伯虎   邬贺铨

产业链剖析

主机厂    新能源汽车    汽车注塑零部件    区块链    石墨烯    新材料上市企业名录    特斯拉供应商    独角兽    半导体

干货&PPT

商业巨头产业布局    工业互联网平台    人工智能    MES    物联网PaaS平台    

先进制造业大会

大会开幕    签约仪式    圆桌对话    服务型制造论坛    仪器仪表论坛    金融服务论坛    智能制造论坛    汽车与航空论坛

                               

声明

转载请注明,违权必究,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或做相关处理!本文编辑:王泽凰


温馨提示:

《先进制造业》全媒体读者及广告合作推广联络邮箱:zefeng.wang@wintimechina.com,电话: 021-51757723;欢迎各界人士投稿,与行业专家朋友共分享。


微信号:amdaily

更多资讯尽在《先进制造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