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党史 讲农史 | 建党百年忆党史,赓续传承促振兴(二)

请关注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24-04-1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深刻理解了“三农”问题,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这个党、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讲清农史是学好党史的重要内容,我们特开设"学党史 讲农史"专栏,从《中国共产党农史纲要》中摘录精彩篇章,以飨读者。


第五期



往期精彩:
1.学党史 讲农史 | 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领域的百年成就及其历史经验(一)
2.学党史 讲农史 | 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领域的百年成就及其历史经验(二)
3.学党史 讲农史 | 中国共产党在“三农”领域的百年成就及其历史经验(三)
4.学党史 讲农史 | 建党百年忆党史,赓续传承促振兴(一)

音频随时听
👇 👇 👇

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要在感悟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和党领导“三农”工作取得的成就中学出看“三农”的大视野、抓“三农”的精气神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奋勇救国、奋斗兴国、奋力富国、奋发强国的光辉历史,也是一部紧紧依靠农民、始终重视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的光荣历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鲜明坚定地将镰刀和锤头镌刻在神圣的旗帜上,每一步的成功也都离不开农民的拥护、农业的支撑、农村的贡献。我们学习党的历史,就要紧密结合“三农”实际,深刻认识“三农”在党史中的重要地位,深刻把握党在领导“三农”发展过程中探寻到的历史规律,从中学习宝贵经验、汲取前进动力。


(一)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深刻认识党紧紧依靠工农联盟,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缔造新中国的光辉历程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无产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国民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毛泽东曾讲,“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了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赢得农民”。之所以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因为党深刻认识到,农民问题是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把解决农民问题与解决革命出路问题结合起来,赢得了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农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开展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最广泛地团结和发动了农民群众,成功解决了革命的战略空间、人力物力资源问题,为壮大革命力量、赢得全民族抗战胜利乃至夺取全国政权,提供了坚强保障。三大战役中,农民群众出动支前大小车辆 141万辆、提供粮食 8.5亿斤,支援前线的民工达 880余万人次。当时流行这样的说法,“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这就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党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生动写照。
党的这段历史充分表明,什么时候党和人民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党的力量就无坚不摧,党的事业就顺利兴旺。我们学习党史,要深刻认识和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宝贵经验。目前,有的地区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出现一些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偏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偏了群众工作路线。做好新阶段“三农”工作,要落实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把 农民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千方百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使农民群众不但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而且成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积极参与者、有力推动者和成果受益者,切实巩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


(二)学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深刻认识党领导全国人民率先完成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规模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非凡业绩


从 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先后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启了大规模建设社会主义和探索前进道路的历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很快完成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从“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到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原因在于打牢了农业的社会主义基础,率先实现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开展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完成从农民土地所有制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转变,使全国农民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道德上得到全面彻底的改变。大兴农田水利,实行统购统销,开展供销信用合作,我国农业长期为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原料、广阔的市场、充足的劳动力和源源不断的资金积累,为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作出巨大贡献。但同时也要看到,“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极大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特别是这期间出现的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标志的“左”倾错误,对农村生产力造成了严重破坏。

回顾党的这段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什么时候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得好,党和国家的事业就能够不断取得胜利;反之,就会受到损失,甚至出现严重曲折。学习党史,要牢牢把握这条实践真理。新阶段“三农”问题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复杂性、动态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作为贯彻落实党中央“三农”决策部署的第一方阵和“最先一公里”,我们在研究政策、推进工作时,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好工作力度、推进速度和农民接受程度,顺应农业农村发展规律,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避免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错误,确保政策措施符合基层实际,符合中央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三)学习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深刻认识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从农村改革起步实行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经过两年徘徊中前进和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1978年党中央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改革开放的序幕是从农村拉开的,农村改革的伟大实践推动我国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重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6年4月考察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时,重温签订大包干协议的情景,深情感慨道:“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20世纪 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产品一度占据中国普通消费品的半壁江山,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致富愿望,推动了经营体制改革和农产品购销市场化。农民群众把富起来归因于党制定的统筹城乡发展、强农惠农富农的好政策。特别是 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使农民历史性地告别了历时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中国农业博物馆有一尊“告别田赋鼎”,是河北省灵寿县农民王三妮自发打造,鼎上铭文写道:“我是农民的儿子,祖上几代耕织,辈辈纳税,今朝告别了田赋,我要代表农民,铸鼎刻铭,告知后人,万代歌颂,永世不忘。”读起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纵观这一时期的历史,正是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的发展,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因势利导建立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系,统筹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极大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激发了农民群众的创造性,进而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我们学习党史,要牢牢把握改革这条重要经验。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开启,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形势更复杂、矛盾更集中、任务更艰巨,仅仅依靠常规的套路、按部就班的工作步骤是做不到的、做不好的,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牵头部门,我们要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用改革法宝破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深化新一轮农村改革,加强改革的系统集成,疏通堵点、攻克难点、消除痛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推动乡村振兴体制机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走得更顺、行得更稳。


(四)学习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历史,深刻认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党对“三农”等一切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农业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十三五”时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了大台阶,农民收入较 2010年翻了一番多,农村民生显著改善,乡村面貌焕然一新。贫困地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段历史充分表明,做好“三农”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党的领导是“三农”事业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党中央制定出台《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核心内容就是全面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我们学习党史,要深刻认识和理解党的领导的重大意义,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带头践行“两个维护”。作为农业农村部的党员干部,要时刻认识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首要职责是为党工作,首要任务是为“三农”服务。在工作中,要始终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围绕国之大者抓主抓重,围绕中央部署落细落小,不断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


(未完待续)


唐仁健  主编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购买

本篇选自《中国共产党农史纲要》序言“建党百年忆党史,赓续传承促振兴“中的第二部分内容。作者是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兼办公室副主任,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国家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焕鑫。


关注我们

下期精彩,敬请期待



责编:刘   叶

好消息



我们开通了读者交流群

凡扫码进群的读者

有机会免费获得我社的新书哦

👇 👇 👇


👇  点击图片 看近期精彩  👇 


学党史、讲农史必备参考《中国共产党农史纲要》出版发行!

  中国惊艳世界的浪漫,24节气美到骨髓

家乡,每个中国孩子都值得拥有的情感记忆

👇  点击关键词 获取往期推送  👇 

院士书单 | 乡村振兴制度与政策 | 南极磷虾 

春季赏花鉴赏指南 | 吴觉农集

水产动物 | 花的精细解剖

联合国粮农组织中文出版计划 | 趣读漫画名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