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谈谈北京HR新印象

陈祖鑫 HR实名俱乐部 2024-03-29

实不完全是HR的印象,更多的也是对北京的新印象。

9月5日做完走进百度的活动,我开始非常密集拜访HR伙伴、以前的朋友、两天总共跑7个地方,西二旗、昌平、亚运村、青年路、大望路、十八里河、宣武门

从1999年到2016年,我都在北京上学和工作,2016年下半年开始在上海,除了北上,也经常出差到杭州、深圳等地,跟大家简单分享最新感想。


 01 

仪式感


在北京约见朋友非常简单,不用寒暄,微信分享个地理位置,约个时间,就可以“双向奔赴”,上午约,最快中午就能见。

这可能跟我比较熟悉北京的交通有关,地铁出口从不迷路,出门到见人的时间误差可以控制在5分钟,在北京,我可以一天在不同地方见4-5波朋友,这在上海还做不到。

上两个月,我在上海持续外出去见朋友,首先,预约时间都比较长,至少要提前1-2天,不太可能出现当天约当天见的情况,其次,上海见人仪式感还是比较强的,大家总要花点心思去找一个“好一点”地方见面,在上海,估计不太能接受,两个职场人随随便便在麦当劳见面。

在北京、杭州、深圳,很凑巧,最近跟很多朋友都在麦当劳或肯德基见面的,一是地方好找,他们一般都是临街商铺,二是点餐超简单,去星巴克还要琢磨冷咖啡还是热咖啡,加不加糖。

当然,这里谈的规则感和仪式感,主要还是你跟“朋友”的熟悉程度有关。越是熟悉,自然不在乎那些。我这里定义的朋友,不是老同事和客户,更多是在线上微信认识的,大多也是第一次见的。

小结一下,在北京见人,重点是人,见到人比什么都重要(时间、地点不太重要),在上海,见人,还是要有一点氛围感(人依然是中心,但环境能更加分)。


 02 

生活感

昨天在大望路、东方梅地亚中心附近见了两拨朋友,中午自己外出吃饭,时间紧,随便找了一个东北饭馆,点了一个西红柿盖浇饭,17块,管饱且实惠,这一片应该也算朝阳CBD地区,寸土寸金,写字楼临街商铺,有20块以下的午餐太难得了。

在上海中心市区工作的朋友,每次都抱怨,无论是外卖还是堂食,很难找到30块钱以下的午餐,死贵死贵的,每天光吃饭就要小100块,大家的反馈,同样的地理位置,上海市区vs北京市区,北京的水果、蔬菜、日常餐食,价格要比上海更低一些。

不过,必须重点说一下,上海、杭州、深圳等南方城市的便利店要比北京简直太方便了,在北京,你找到一个便利店的时间,在上海,你可能已经经过4-5家罗森、全家和7-11。而且,上海等地方的便利店的午餐热食种类也是非常丰富的,价格区间20-30,只是很多人吃不惯。

另外,上海很多街道有“xx大食堂”那种饭馆,就跟学校食堂一样,包括“老乡鸡”、“大米先生”一些连锁品牌也都在搞这种食堂,价格也很亲民的。

小结一下,比起很多城市,北京吃饭成本不高,但是,论便利店、咖啡店、奶茶店的密集度,北京在南方城市面前,基本没有话语权


 03 

视野感


北京呆过的人大概都知道,北京是一个方位感很强的城市,大部分的路东西南北很板正。而上海、天津、广州这类城市,因受过境江河的影响,市区很多道路蜿蜒曲折,很难保持正南正北,因此,网上经常有南方同学到北京问路的陈年老梗。

刚从上海过来的HR伙伴,问我,在北京,怎么能判断哪条路的朝向是南,那个朝向是东。我说,一看太阳,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东边,反之是西边,也可以看自己的影子。二看路牌,北京大多路牌,都有标记朝向的,或看很多大厦、小区门牌,一般都标南门、北门。

简单的说,在北京判断自己的方位,一个有效信息就够了(位置点)。如果你在上海,天津等在非正南正北的城市,一般定位自己,至少需要两个信息(两条路交叉点)

进一步去说,很多北京的HR的脑子是“自带地图”(视野),就是老出租车司机一样,大家一起聊天的时候,但凡有人提到一个位置,他们都会自动打开“颅内地图”,快速定位位置、然后跟你展开相关话题聊天。

举个小例子,我从上海回京,北京的HR跟我见面,都会主动问到“疫情期间,上海到底是什么样的……上海有什么变化?”如果在上海跟HR聊天,除非公司总部在北京,否则他们几乎从不关心北京,无论北京发生什么事情,他们兴趣都很寡淡。

在深圳,深圳HR也几乎从不关心广州,在杭州,杭州HR也极少去关心上海怎么样。他们更关心“自己”。当然,上海HR除了关心自己,也会关心外资大厂的动向。

所以,有人就总结,北京HR更“局气”(大气),上海HR更“洋气”


 04 

虚实感


还有一个发现,北京的HR对信息差更敏感,上海深圳杭州的HR,对效率差更敏感。

什么是信息差?

举个例子,跟北京朋友HR聊天,如果预计要谈1小时时间,前面至少会有30分钟“务虚”的话题,从家长里短到职场八卦,从全国各地社会新闻到国际政治,都会有一搭没一搭纯聊天。

这种“务虚”聊天通常有几个目的,一信息交换,我知道的你不一定知道,你知道的我不一定知道。二寻找共识,我们都知道的,去找话题背后的价值认同,观点有分歧也没关系,确认各自的立场,寻找最大公约数。

简单的说,北京朋友之间山南海北的聊天,有一个主要目的,要形成“价值观认同”。

什么是效率差?

跟很多上海深圳HR聊天,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大家会快速的进入主题,“务虚”的话题一笔带过,很多人觉得“务虚”的内容“没有营养”,既没有表达欲望,也没有倾听需求。

很多上海深圳HR跟你聊天,都是冲着解决问题来的恨不得脑门都有一个大写的问号——这个问题怎么办?这个事情,这么做对不对?非常务实,干脆利落。

上次深圳线下活动,HR谈“搞钱”,上海活动,HR谈“副业”都是直奔主题的。

或者说,很多上海深圳HR对参加线下活动、聊天见面,是有“明确预期”的,是讲究“效率”的。即使上海深圳HR一开始见面,大家难免有一些客套话,如果条件允许,他们其实是希望连客套环节都要省掉。

这样就会让人有一种感觉,很多北京HR天生善于处理大量的信息,视野开阔,但是,最后一公里的交付和落地能力往往不如深圳的HR

以上只是个人感受,不一定对,分享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相关文章」

说说真实HRBP的四个特点

杭州HR是什么样的?

HR未来出路,上海HR这样说

谈谈深圳HR印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