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交大文科生都能拿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最高奖?

今年四月底,2020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交叉学科建模竞赛(MCM/ICM)成绩揭晓,交大学子取得辉煌成绩:

最高奖Outstanding Winner奖4项、次高奖Finalist奖10项、Meritorious Winner奖13项、Honorable Mention奖52项,Outstanding Winner奖获奖数量居全球第一。

同时,荣获3项冠名奖(COMAP Scholarship Award,Vilfredo Pareto Award,INFORMS Award),冠名奖数量居全球第一。


查看获奖同学名字时,我们发现一个稍显特殊之处,Outstanding Winner奖获奖学生中有一位人文学院社会学专业的同学苏晓欣。这虽不至于说前无古人,但确实挺少见。


要知道,2020年美赛有20948支队伍参赛,O奖的获奖概率仅有0.18%,可谓千里选一。很多工科、甚至数学专业的同学,大学四年也很难获得一次。

01
偶然中有必然

我们再次查看了其他几项大赛的获奖名单,发现这并非偶然。

2020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人文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桂玥同学获得了Meritorious Winner奖。

2019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人文学院社会学专业王若霖同学获得了Honorable Mentions奖。

2019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人文学院环境设计专业桂玥同学获得了国家级二等奖,哲学专业郭睿东获得了省级一等奖,外国语学院侯青成、陈志康、王子彰三位同学组成的队伍获得了省级二等奖。

2019年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人文学院雕塑专业马嘉谊同学所在的团队以“脑控康复机器人——智慧引领社区城乡康养新时代”项目获得国家级金奖。


人文学院社会学专业邓敏航同学所在的团队以“金镶钻-芯片热沉材料领跑者”项目获得国家级银奖。

新媒体学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张昊淇、谢逸飞同学所在的团队以“云析智造——现代工业仿真分析的云计算平台”项目获得省部级金奖。


人文学院社会学专业滕玉洁和研究生杨靖文同学所在的团队以“雷特GIL——先进管道输电技术的引领者”项目获得省部级银奖。

人文学院社会学专业青辰同学所在的团队以“臻泰智能——脑控医疗康复行业领导者”项目获得省部级银奖。

2019年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人文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隋晓彤同学所在的团队以"构建一种改善睡眠问题的气味生物合成系统及其发生装置"项目获得金奖

学生蝉联2019年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金奖

2019年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的吕方为同学所在的团队以“相变耦合仿生翅片型汽车尾气余热梯级发电系统”项目获得全国一等奖。

在纯文科的高校,几乎不可能出现这种情况。这一定是有原因的。

交大对学生的理科基础和理科思维的培养有多重视?数学建模在交大有多火?在许多高校图书馆借阅排行榜上都是《白夜行》《平凡的世界》等书籍时,交大图书馆借阅排行榜独占鳌头的竟然是《正确写作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论文》


事实上,再看上面这张表,会发现很多同学都来自管理、经济等非典型理工科专业。金禾中心数量经济与金融专业的几位同学全部是大一结束后从理工科新生中选拔的。王辰扬高考录取专业是工科试验班(机类),入校后通过公开选拔进入了数学试验班。这实际上正是交大一直倡导的“先理后工、先工后管、文理交融、综合发展”人才培养理念的一个缩影。

在交大人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学习和科学研究逐步从学科导向转向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通专融合、学科交叉、文理交融的培养模式,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一转向,更好地适应和满足现代和未来社会对创新型人才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

02
让理念真正落地

交大历年录取分数最高的钱学森班,很大程度上就遵循和实践了这种培养理念。钱学森班遵循最受交大人崇敬的钱学森学长“大成智慧学”的教育理念,采用开放式、启发式、先理后工、文理交融的培养模式,突出文理渗透与理工交叉,增大学科跨度,加强通专融合,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和主动性,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强化学生心智培养。

课程体系以数学科学、自然科学、系统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为主干知识,以社会科学、人文艺术、军事科学为辅助性知识,以其他科学技术部门为常识性知识,实现专博相济、深专广博的统一,形成了“筑工科基础、强人文素养、建系统思维、育领军人才”的独特的培养特色。


交大今年开始招生的强基计划,也非常强调“先理后工,综合发展”的培养理念。学校瞄准国家高端芯片与软件、智能科技、新材料、先进制造和国家安全等关键领域及人才紧缺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以学校强大的工科优势牵引数理化生及哲学等基础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基础学科+优势工科”“基础学科+医科”的理工、理医结合双学位和本-硕-博衔接的学科交叉培养模式,尊重学生个性,一人一策,夯实基础学科素质和能力,为国家关键领域培养输送复合型优秀后备人才。



再比如,交大传统的优势专业,管理学院工业工程专业,坚持“拓宽基础,分类指导,强化实践,引导创新”的培养理念,实施“先理工后管理”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既懂技术又具备管理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学生在大一大二会学习很多机械、电子、生产系统方面的工科课程,大三开始深入学习管理学、经济学方面的课程。这与纯经管类的高校管理学科的培养模式有较大区别。

我们熟知的交大杰出校友,360董事长周鸿祎当年就是本科读完计算机专业,然后进入工业工程专业(当时称系统工程)完成研究生学业的。几乎可以肯定地说,工管结合的专业背景对他以后的创业有积极的意义。他后来回忆,研究生期间的创业虽然不是特别成功,但让他单纯工程师思维有了改变。

周鸿祎校友回母校与师生交流

在做客央视《百家讲坛》时,周鸿祎表示:

交大有打破常规的做法,我曾经被保送到西安交大教学改革试点班,刚进校的时候不分专业,我们可以跨专业学习多个专业的课程,正是因为当时的培养模式,给我打下了很好的专业基础。


03
平台有了,机会要自己把握

回到开头的例子。当我们问苏晓欣,作为文科生怎们会想起参加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时,她表示,正是因为交大浓厚的数学建模氛围,才使她有了这个想法同时,在学校的公开课上,她正好认识了另外一位工科专业的同学,两个人商量之后,决定组队,并借助学校信息公开平台,找到了第三位队友加入。


苏晓欣表示,他们团队的论文主要研究海平面上升对相关国家人口、文化的影响,航天学院和金禾经济中心的两位队友主要负责数学建模和计算,而她主要负责论文逻辑框架的确定和撰写,并且承担了制表、绘图的工作。三人小团队配合非常默契,最终拿下美赛最高奖。“由于疫情影响,建模都是线上完成的”,苏晓欣表示,“最近我们三人才一起面了基”。

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的桂玥,情况类似,但也有不同。她的主修专业是环境设计,同时,又辅修了工商管理专业。正是在工商管理专业,她认识了她的两位队友,工商管理专业的张文逸和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的林可可。


她表示,正是由于交大提供了宽松辅修机会,才让她有了这样一次难得的数学建模经历。桂玥表示,从校内赛、国赛、美赛一路走下来,她收获很大。遇到关于港口、候车厅的设计等主题,她既能从工商管理的角度思考建模中的经济问题,又多了从环境设计角度思考环境保护和人居环境建设的视角。

雕塑专业的马嘉谊同学参加互联网+大赛的经历也很有代表性。他先是认识了事先已经参与到项目中的管理学院研究生王荟晅同学,了解到项目正好缺少设计,便自荐加入了团队,成为团队的设计总监,负责各项设计事务,并与团队进行实地考察。马嘉谊表示,


不管是理科、工科还是文科生,都有自身独有的特色,当这样的特色汇聚到一起时产生的化学效应非常浓烈。


获得2019年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金奖的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隋晓彤则是通过公开竞聘进入队伍的。隋晓彤通过了学姐得知了队伍公开招募设计组员的消息,并报名参加,通过竞争性答辩后加入了队伍。队伍由化生试验班、计算机、微电子、数学等不同专业的同学组成,她是唯一的文科生,主要负责了项目网页的平面设计、队服、交流礼品等各类形象设计。

可以看到,这些学生团队无一例外都是由多学科和专业的同学组成的。为了实现既定目标或解决特定问题,不同学科的同学密切配合,分工负责,融合思路,推进实施,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实现了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发展。

正如钱学森班杰出校友曹祥坤所说,

钱学森班的培养模式使得我能够有勇气去打破学科的壁垒,没有被自己本身的专业所圈囿,而是被一颗愿意尝试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驱使。这些年,让我更加体会到交叉和跨界带给我的无限可能


获奖无数的曹祥坤

曹祥坤是典型的跨界大神,本科期间曾获得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科技竞赛特等奖和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竞赛特等奖,先后师从中、加、美三国三位院士,读了四所大学,取得包括康奈尔大学博士在内的五个学位,接受了能源、材料、机械、核工、英语文学、创新创业学六门学科的教育。

再恰当不过,他的经历与成绩,证明了交大通专融合、学科交叉、文理交融的人才培养理念的前瞻与科学。







追随他们↑的脚步,


文理交融,通专融合!

成就自我,奉献时代!


世界不大,@交大!


点击阅读原文,各省招生组为您答疑解惑。



来源 |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网
策划、整理 | 招生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