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期待爱情的你:努力没多大用,也不能放弃努力
以前的歌里唱,“只要爱对了人,情人节每天都过。”
现在是不管爱没爱对人,情人节都能天天过。脱团的朋友们总是能找出各种理由大发狗粮——情人节么,西方的要过,东方的也要过;有传统的要过,没传统的照样要过:情人节是情人节,圣诞节、儿童节、光棍节还是情人节。连5月20号这么一个稀松平常并无别事的日子,都加上了真情告白的华丽标签,汹涌澎湃地掀起又一阵虐狗狂潮。
至于那些一个人忙忙碌碌好像也活得足够充实的单身狗们,平时总说着“无所谓”“要随缘”,到这个时候好像还是不免在心里泛起一层涟漪。
美好的爱情,多少还是有点渴望。那么你为什么还不脱单呢?
你为什么还不脱单?
“没有合适的”
这大概是最常见的理由了吧,说着“没有合适的”的人也未必说得清什么叫“合适的”,总之就是“没感觉”。
“平时都很忙,圈子也不大,来来去去见到的就那么几个人。”
“我们专业本来就没几个男生,稍微好一点点的都有女朋友了。”
“我觉得找对象最重要的是谈得来,但是真的没有。”
不认识多少目标性别群体,大多数都是泛泛之交。没加社团学工的人过着n点一线的生活,平时三两好友为伴,虽然没认识多少新朋友,倒也并不孤独;看起来交际广泛人脉广的人有时只是多了很多玩伴,知心者不过二三,也不一定能发展成恋人。
很多时候我们认识的人没有好看到让人一见钟情,也没有有趣到令人日久生情。就算觉得不错,往往还没开始喜欢就知道对方已经有主,也就作罢。
“柏拉图不是说人被劈成两半,终生都在寻找另一半么?也许我就是那种孤独的灵魂,只有真正的另一半才能与我共鸣吧。”
“谁喜欢我都没用,我只喜欢学习”
“你论文写完了吗?想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刚说完“520要到了”,下一句“你怎么还没有男朋友”还没出口,就收到了一句无法反驳的答案。有万千DDL追赶,生活的确已经满满当当,“余下放空自我的时间都不多,真的不知道怎么塞个对象进来。”
忙学习,忙社团,忙学工……永远有看不完的书、写不完的题、做不完的事情。忙忙碌碌的我们还没脱单就已经焚膏继晷坐以待旦,好不容易得一时喘气的空闲,“只想做点自由而无用的事情放空自我,要是有女朋友这时候就还得陪她哄她,光是想想就觉得好麻烦。”
也不一定都是为了学习,但觉得追求和谈恋爱“麻烦”的人并不是个例。毕竟追求是几乎不计回报的付出,也是风险极大的投资,花了时间和精力去追,也难免真心被消费。谈了恋爱之后,不论之前的习惯是否容许第二个人加入,都要为两个人的日子编制新的计划,“整个生活会翻天覆地”。
“要多一个人去关心去照顾,还要花时间去交互去陪伴,万一吵个架分个手还要撕心裂肺肝肠寸断,何必呢?”
“有时羡慕别人出双入对卿卿我我,有时又觉得单身挺好,至少自由自在。所以总嚷嚷着找对象,既不愿意主动勾搭,也懒得接受别人的追求,整日在慵懒和纠结中徘徊,日子就这么耗着。”
“白月光,你是我不能言说的伤”
“我不是不想谈恋爱,我只是爱上了不可能的人。”
“不是这么句话吗,‘如果世界上曾经有那个人出现过,其他人都会变成将就,而我不愿意将就。’”
单恋这么痛苦,为什么你还要坚持呢?
也许是因为ta真的太好,你真的太认真,从此之后真的无法再心动。也许是因为爱着ta的你谨慎又冲动、慷慨又自私,矫情又深情,有铠甲又有软肋,有满腔的爱与热情,能够不计得失不求回报,能够爱得奋不顾身爱得轰轰烈烈———你喜欢那个喜欢ta的你,真实、纯粹、动人。
再科学一点地说,想要成为对方恋人的人总是被不大愿意的对象强烈吸引,他们想当然地认为与对方的爱情关系值得努力和等待;而且过于乐观地高估了对方喜欢自己的程度(Aron et al. ,1998);最后,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单恋虽然痛苦,但仍有奖赏价值。想要成为对方恋人的人体验到的感受除了沮丧之外,还有身陷情爱而实实在在体验到的激动、得意和兴奋(Baumeister et al. ,1993)。
到底是为什么,好像谁也说不清。有那么多无奈的情歌,可想有多少人在分享这份执念。也许你也会偶尔自嘲,这份爱而不得的感情只是在感动自己,但依然无可奈何。
“没关系你也不用给我机会,反正我还有一生可以浪费。”
“或许是我不够好,奈何眼界那么高”
总体上来说,单身的时间越长,对自己的评价越低。换位思考一下,你愿意跟自己在一起吗?
学校里优秀的好看的甚至又优秀又好看的人那么多,成绩、相貌、身材、才艺,甚至是平常的待人接物、举止谈吐,总有人在你之上,你喜欢的人那么特别,为什么不能找个更好的?
现实的同辈压力已经很残酷,再加上原生家庭、依恋类型等诸多因素,单身贵族们自卑、内向,认为“我就是不够好才单身”也不足为奇。既然对自己评价不高,也就不会认为自己“够资格”拥有爱情,也就自然而然地懒得争取。
麻烦的是,对自己评价低并不一定意味着标准低。很多时候,这种标准还非常浅薄和苛刻——俗话说得好,大学里90%爱情是看脸的。
长相吸引力对亲密关系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有很多研究都可以佐证这个观点。人只需要1/25秒就可以在长相好看与否上做出判断,并且无法克制地开始对好看的人进行正面评价(Cheng et al., 2003)。人们倾向于认为“美的就是好的”,即长相上有吸引力的人也有令人满意的其他特质,以与其俊美的面容相匹配(Langlois et.al. , 2000),比如更讨人喜欢、更好相处、更有趣、更善于社会交往或是在生活和爱情方面更容易获得成功(Brewer & Archer,2007)——而事实上可能确实如此。好看的人能得到更多微笑、交谈和积极情感,由于更受欢迎,往往也不怎么孤独,拥有更好的社交技能、比其他人更快乐更吸引人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评判美丑的标准也是显示基因好坏的标准,体型匀称、面孔好看的人往往更加健康、更有生殖能力,喜欢他们的精神冲动是我们的生理使然——即使没有接受社会规范影响的新生儿也会偏好成人认为漂亮的那些面孔(Slater et al., 2000),人们对美的判断的一致性也要远大于分歧性(Cunninghamet al., 1995)。
尽管听起来似乎很不浪漫,但脱单要“看脸”确实是真实的。
尽管知道“人人都想得到俊美的伴侣,但最终结果通常是与自己容貌相当的人相配”,但在“好看的看不上我,难看的我看不上”的泥潭里挣扎也是真实的。或者就算长相没那么重要,找到相配的平衡总归还是很困难:“我很希望我爱的人也爱我,或者让我爱上爱我的人。但是二者都做不到。”
“你说你好累,已无法再爱上谁”
“认真谈过一段感情、最后分手了,后来就很难再喜欢一个人了。”
“你没经历过不知道有多累,从最开始的相遇、好感、每日心心念念,到后来小心翼翼试探、费心尽力接近、鼓起勇气表白,再到几年相互陪伴、朝夕共处、共享了不知道多少回忆,最后却越吵越远,一点一点地疏离、分裂……很难,真的很难。我的爱已经给完了,能量已经耗光了,没有气力再来一遍了。”
“就好比写了一篇文章,快写完了,老师却说你字迹潦草然后把它给撕了,让你重新写一遍。虽然你记得开头和内容,但是也很难落笔了。那篇文章花光了你所有的耐心、热情和精力,只差一个结局,哪有那么容易从头再来?”
曾受重创的人也许是最能体会爱情的人,也是最难重新爱一次的人。按照塞利格曼的习得性无助理论,过久陷在糟糕的亲密关系之中就会丧失希望,认为在别的关系之中也不会表现出色。在爱情面前,受挫的个体对目前环境变化完全无法控制,对将要发生的事情完全无法预测,个体的认知功能势必因无法解决困难而解体。这种状况的长期延续,将导致个体丧失求生斗志,放弃一切追求,进而陷入绝望的心理困境——即使下一次能轻而易举触碰幸福,也意识不到,更不想再尝试了。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我们曾相爱,想到就心酸。”
“坚强的自己不需要抱抱”
@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少年:你才没对象呢,我女朋友石原里美。
@芝士海盐糖:追星女孩不需要男朋友。
@NIKI:生性内向,社交恐惧,我可能是爱无能。
@menhera酱:混二次元久了真的对三次元没兴趣。
@我已经是老阿姨了:年纪大了,不好骗了,看什么追求都像是套路。
@岂敢:习惯性单身,已经成瘾。放弃单身的成本很高,脱单也已经成了一个迟迟得不到反馈的愿望,越来越失望怀疑,最后心死绝望。
@并不知道是谁说的:爱会唤醒我的占有欲、控制欲、疑心病,也会勾出我的狭隘、自私、敏感,然而这每一种情绪都足以令我和与我相爱的人痛苦。为了避免痛苦的结束,我宁愿不要开始。
那些坚强的智慧的独立的女孩子,那些有理想有抱负有追求有个性的男孩子,好像已经给自己漂移的心找到了归宿。某种意义上,他们已经放弃了对脱单的追求,而这种放弃并不是消极的。就像那位追星女孩分享给我的一段话:“每个人的生命里都会爱上一些触不可及的人,他们遥远到让你放弃拥有的念头。可在生命中无数个昏暗的瞬间,他们却依然可以像星星一样照亮甚至指引我们。”
也许你要找的是一种归属,并不一定非要是爱情。
所以,你渴望脱单吗?
想脱单的人为什么想脱单呢?因为渴望爱情的体验?因为遇到了想在一起的人?因为周遭的同学朋友纷纷有了另一半?因为想找一个可以随时随地倾诉的、召唤的、撒娇的、撒气的人?或者纯粹是出于对恋爱本身的憧憬和向往?又还是仅仅挂在嘴上说说而已?
从科学的角度说,脱单的渴望本质上是建立亲密关系的渴望,是一种归属需要。这种归属具有演化学上的适应意义:早期人类的生存环境恶劣,孤僻的人比合群的人更难繁衍子女和养育后代,归属需要作为人类长期演化的产物,逐渐成为所有人共同的自然倾向(Baumeister & Leary, 1995)。
对我们而言,建立亲密关系的需要是一种强烈而又普遍的内驱力,是我们生而为人的一种本性,既是生理需求又是心理需求。生理上,亲密关系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Cohen, 2004),比如孤独无伴时,人的免疫反应会变弱、更易患上感冒或流感(Pressmanet al. ,2005);缺乏亲密关系甚至会缩短我们的寿命,使我们在同等条件下面临高出2~3倍的死亡概率(Berkman & Glass, 2000)。心理上,亲密关系的质量影响人们的心理健康(Kim & McKenry, 2002),与缺乏这种社会联系的人相比,那些拥有亲密关系的人对生活更为满意(Nezlek et al, 2002)。
此外,社会学家Erich Fromm认为,人们之所以如此重视爱,是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逃避孤独。一个真正成熟的人唯有通过爱,才能长久地、保持独立地和其他个体建立心的结合。
至于我听到的最动人的一句,应该是这样:
“我只是心里有很多爱,很想对一个人好。可我却连一个可以给的人都没有。”
也不是非要脱单:正视孤独
“我常常静下来问自己:我可以更孤独一点吗?
我渴望孤独;珍惜孤独。
好像只有孤独,生命可以变得丰富而华丽。
我拥抱着一个挚爱的身体时,我知道,自己是彻底的孤独的,我所有的情欲只是无可奈何的占有。
我试图用各种语言与人沟通,但我也同时知道,语言的终极只是更大的孤独。”
——蒋勋
蒋勋先生在《孤独六讲》里说:其实美学的本质或许是孤独。
“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想要快速打破孤独的动作,正是造成巨大孤独感的原因。”
“孤独和寂寞不一样,寂寞会发慌,孤独则是饱满的,是庄子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是确定生命与宇宙间的对话,已经到了最完美的状态。又好比你面对汪洋大海或是登山到了顶峰,会产生一种‘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的感觉,没有任何事情会打扰,那是一种很圆满的状态。”
你一定要脱单吗?
好像也没有什么一定不一定的,爱情总归还是要讲点缘分,在你遇到真爱之前,总归还是要学会孤独。
“你要足够完整,才能健康地去爱其他的人,去照顾和负担其他的人。孤独的核心价值是——跟自己在一起。”
“孤独是生命圆满的开始,没有与自己独处的经验,不会懂得和别人相处。”
单身不可怕,可怕的是单身焦虑;孤独不可怕,可怕的是孤独腐化成了空虚。
“有时候你会发现,速度和深远似乎是冲突的,当你可以和自己对话,慢慢地储蓄一种情感、酝酿一种情感时,你便不再孤独。而当你不能这么做时,即使最后终于找到‘对的’另外一半,也失去耐心,匆匆就走了。”
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还会有谁不相信爱情的力量吗?
仔细想想,有趣的灵魂也没那么少,好看的皮囊也没那么重要。
你所求虽然很多,自己也不是一无所有。你想要一个高山流水的知音,你自己也有着一样珍贵的、值得被认识和欣赏的灵魂啊。
总有一天,你也会穿过汹涌的人潮,拉住爱人的手,成为万千幸福眷侣中的一个。也许这次相遇姗姗来迟,但如果是对的人,晚一点又如何呢?
毕竟,爱情这么美好的事,值得用心等待呀。
不过,今天是520,首先是告白日,其次才是情人节。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
记者 | 沈新湜 陈靛靛 王欣怡
文 | 沈新湜
编辑 | 钟晨洲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