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大夜读 | 书意师大,翰墨传薪——陕师大书法文化履迹
书意师大,翰墨传薪
——陕师大书法文化履迹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书法以文化底蕴为后盾,亦反哺文化,以心灵思想为指向,滋养心灵。学在师大,书在师大,作为师大别具一格的文化传统,书法融进每位师大学子成长、成才、成人的过程,也形成了以书载道、以书育人的独特气象。
往昔何来
饮水当思源,桃李自成蹊
滋兰树慧,泽被群芳。师大建校75年来,先后孕育出卫俊秀、霍松林、黄永年、郭子直、斯维至、曹伯庸、刘念先等著名书法家,留存下灿如繁星的书法艺术佳品。他们不仅学养丰赡、学术卓越,在书法上更是颇有建树。这些师大书法史上的先行者,树立了师大书法的风标。
卫俊秀先生,一生境遇坎坷,其书法远师汉晋,近法傅山,融汇碑帖,注重将天地精神、家国命运与个人际遇抒发于自己的书写当中,形成他屈梗盘结、涩辣高古、绵里藏针的书法风格。
▲卫俊秀书
霍松林先生是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文艺理论家、诗人、书法家。其书法精妙多样,自成一格。2013年,将自己创作手书的百余件书法精品及大批散见于全国各地先生题写书法艺术作品碑刻拓本捐赠给学校,设立“霍松林艺术馆”。
黄永年先生是我国古籍版本学界的一代大师,又是唐史研究学者。博学之余,游艺翰墨。其篆书或金文,或小篆,笔法精谨,书卷气浓郁;其行书远仰二王行书,近察明清学人墨迹,形成了其温文儒雅,精谨舒逸的个人风格。
郭子直先生一生陶醉于吉金文字和古籍碑版,所作金文书法用笔古拙,精气内敛,富有青铜铸刻之韵;其行书远取章草,近师晋唐,笔法及结体奇拙有趣,远离凡尘。
斯维至先生是我国先秦史学界著名的史学家,远涉钟鼎,上师晋唐,对宋人苏东坡及米芾的字用功尤深,从而形成他风流儒雅、潇洒自如、含法度于自然当中的行书风格,在当代书坛亦堪称卓越之大家。
曹伯庸先生首先是陕西的一位著名的收藏家和鉴定家,其书法发轫于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在熟练掌握《九成宫》的基础上金蝉脱壳,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楷书风格。在二十世纪后半叶的陕西书坛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曹伯庸书
刘念先先生虽然是历史文化学院英国史教授,但在国学上也有很深的学养。其书法远涉秦汉,用功于晋唐,行书用笔劲健,结构平中见奇,具有强烈的个人面貌,生前为我校书画研究会会长,在学校书法文化建设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75年,老一辈书者的身影渐渐远去,但他们蕙颖清正的书香仍滋养着今日师大,气象更新,墨韵迭茂。
从师大出发,一生与书为伴。多年来,师大校友中也涌现出钟明善、茹桂、张红春、孙稼阜、白锐、李小明、王元军、杨晓辉、金鑫、何慧斌、温中良、孙晓涛等书法名流,如散落的明珠,串联起完整的师大书法“地图”。
▲黄永年书
何清谷、李甫运、张学忠、张政飚、马歌东、李继凯、刘星、徐步、张岩、江锦世、微末等如今活跃在书坛的师大书家,以笔为道,传承师大书法的悠悠脉络;以身为范,引导下一代师大书法新人的萌芽。
2017年11月,我校教育博物馆在长安校区正式落成,原图书馆字画收藏室变成了书画艺术分馆。经历代师生收集、校友捐赠,现有宋至民国的书画藏品500余件,28000余通石刻拓片,包括唐释怀素草书《千字文碑》《开成石经》等精品,总数达千幅以上的“千唐志斋藏石”拓片等,展示了我校深厚的书法文化积淀。
“许多许多的历史,才可以培养一点点传统,许多许多的传统,才可以培养一点点文化。”师大的精神内涵,文化底蕴,决非一朝一夕形成。数十载积蓄,数代人坚守,一纵一横,一字一句,写下师大的“书法史”,形成了现今师大的郁郁文风,泱泱书意。
今日何存
人书皆繁茂,润物细无声
学在师大,深厚的人文沉淀培植了师大人的气质品格,他们或专注探索,自得其乐,亦伯牙子期,结伴同行。从进入师大第一站的军训投稿,到刚刚落幕的爱国主题三笔字大赛,总能涌现出不少书法佳作。闪star们不仅胸中藏锦绣,还能笔下走龙蛇。这其中有人是自幼蒙教,有人是书坛新妍,但不论资历,毋论专业,他们都对书法怀着无比真挚的感情。2018级文学院李继斌同学获得了今年三笔字大赛一等奖,他说:“我从小就喜欢汉字。写写画画,观摹书法,都让我舒适且平静,慢慢地,这也就成了一种生活习惯。”
散是满天星,聚是一团火。成立于1985年的砚友书画社三十载游笔不辍,将一代代爱书、好书的师大人凝聚起来,形成一股师大书脉,生生不息。砚友书画社始终秉承着“为书不为生,修心不修利,养性不养名”的宗旨,先后得到我校数位书法名家和优秀教师的指导,至今已连续五次被评为学校“十佳社团”,在师大开拓了一片书法天地。“书法文化不是浮于表面的事物,需要人耐下性子与之长久共处,让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指导老师杨国庆如是说。
每到周末,同学们为赶研友课堂会起个大早,一期一会,他们在执笔挥毫中忘却疲惫,做半日忙中偷闲的“翰墨小神仙”。书画展、碑林行、送春联、练笔交流会、古籍函套书写等,砚友社师生总能以书为媒,度过诗意四季。除日常教习外,书画社还同图书馆、国学社、国际汉学院等联合开展各项活动,播撒书法的种子,也将书法深沉、质朴、广博的精神内核付诸实践。社长王佳新说:“我们视书画为爱好,更是借其来传达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敬意。”新故相推,社员们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是那份热爱和坚守始终不改。砚友书画社作为师大书法传承的重要力量,初心不改,墨香正浓。
行于师大校园,不止有古朴建筑,百卉绿植,橘猫萌宠,只要留心观察,入眼皆是墨痕雅韵。雁塔雅地,学在崇鋈楼,憩有磊乐苑,游于曲江流饮,名蕴逸趣,均是由曹伯庸提写。而满藏珍馐的“墨香斋”则来自黄永年书法。若再细心些,便能在嘉木葱郁中寻到一座属于师大的书法乐园——畅志园,由书法大师启功题写园名,校内众多书法家在这里刻碑勒石,被誉为“长安第九景,师大的碑林”。长安新址,自北门而入,一方盎然绿荫上立着师大的学风石,由卫俊秀书“抱道不曲,拥书自雄”八个大字,成为激励一代代师大人的孜孜箴言。移步向校园深处走去,图书馆南侧六角亭内为由霍松林书《师大赋》碑,巍然而立,风雨难侵。这许多建筑,它们承载着师大的历史情怀、精神品格,陪伴着师大一路走过,证岁月沧桑,待来日方长。
▲张政飚书
步入教学楼,轩窗明,案几净,教室的四面墙壁悬以校内师生的各类书法佳作,篆书欹正相生,隶书厚重典雅,真书严整飘扬,草书灵动流畅,作者大多非名家大师,而是身边的良师益友,故让人多了一番亲近与自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字与意、乐与学、智与美,相随左右,润物无声。
明朝何去
水流而愈深,火传而不息
传承文化,向来不是纸上谈兵,而更多要在身体力行中完成接续,师大从历史中接来书法的火种,点燃现在,更要照亮未来。
在师大,每位大一新生在下半学年都要接受人文科技艺术专题教育公开课,书法是其中当之无愧的第一课。书法专题公开课授课团队由党怀兴副校长、书法研究院院长李继凯教授和常务副院长江锦世副教授等多位书法造诣深厚的教师组成,线下开设系列讲座、报告会,线上依托“智慧树”教育平台,通过混合教学模式展开,以打破专业壁垒,拓宽知识视野,丰富人文素养,培育创新意识。
学校还将书法课纳入面向全体本科生的通识选修课程。新闻与传播学院余志海老师自2015年开设“中国书法艺术”通识教育选修课,于2018年新开设“碑刻拓片鉴赏与临摹”课程,一向是公认“实在太难抢!”“秒没!”的热门课程。每到周四晚上,文津楼1526教室就坐得满满当当,灯光下俱是认真临写的身影。书法,正在最大程度上与全体师大人形成共振。文学院杨国庆老师在本学院专业课中讲授书法课程,学院也建立了书法实训室。学生在感受书法的形式之美、韵律之美、神采之美和意蕴之美的同时,其性情、态度、审美趣味也潜移默化得到滋养。
语言文字是国家历史文化的依托。在如今新媒体的冲击下,“汉字危机”日益加重。作为师范院校,陕师大扎根西部,是培养基层教育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而中小学又值书写的奠基阶段,所以师大的“准教师”们,不仅要能做出漂亮的PPT,更要写出规范的板书。我校在未来教师训练营中加入了专业的三笔字训练,在教师技能大赛中,板书测试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不论文理术科,“书法”都是全体师范生的必修课,理论实践并重,以教授书法发展史和书写方法为主,考核也以卷考知识和每日书法作业结合。副校长党怀兴说:“师大的目标在培养合格的教师,更在培养高素质的教育人才。书法是追求,更是从一点一滴,一撇一捺中践行‘行为世范’的责任。”
▲刘星书
山川添秀诗书润,教染银河笔砚香。2017年,我校美术学院创建了书法学专业,开始正式招收本科生,打开了专业化系统化培养书法人才的大门,开辟了通识教育模块、学科基础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专业技能模块、实践教学模块五大课程模块,涵盖中国书法史、书论选读、书法创作论、书法美学等理论课程和各种书体临摹等实践课程。对于热爱书法的莘莘学子来说,有了专业系统的书法学习,更是书山有径,杏园有路。2018级书法专业本科生王晗同学说:“师大坐落古都西安,人文气氛浓郁,来这里让我内心很静,对于学习书法再好不过了。”书法学专业的设立不仅完成了卫俊秀、刘念先等先生在世时的宏愿,还有其更加深刻的意义。对此,刘星教授说:“书法不只是写字,它还关乎民族认同感、民族向心力。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书法的文化价值、政治价值。陕西师范大学作为当代大学的一份子,书法专业作为新的学科增长点应当毫无疑问地在文化建设中发挥一份作用。”
多年薪火相传的历史渊源,培植了师大书化育人的传统。师大人和笔砚作友,同纸墨相恋,与古书为徒,修习书法既是一场陶然忘忧的旅行,也是一场锤炼品格的漫长修行。追往昔,荡胸生层云;思未来,扬帆但信风。希望在师大的深厚沃土和盈盈翰墨中,槐李常青郁,每秋收硕果。
(本文原载于《陕西师大报》)
「师大夜读」
我们希望依托这个栏目能够让师大人通过文字激励前行,通过思考启迪人生。欢迎师生、校友及网友们分享那些感动过自己、激励过自己、影响过自己的文章,深度阅读,思考人生,做一个向阳而生的闪Star。
「投稿方式」
投稿邮箱:
weshare2013@qq.com
xinmeiti@snnu.edu.cn
要求:提供图文、作者简介以及联系方式。
微尚工作室
文/ 石萍 周健 朱婷
编辑/ 钟美怡 刘书芳
责任编辑/ 张莹
内容来源于《陕西师大报》
投稿邮箱
weshare2013@qq.com
xinmeiti@snnu.edu.cn
大家都在看
师大夜读 | 陈宝生:新时代高等学校工作要从八个维度正确看待,抓牢抓好
快来为书香师大点亮100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