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们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1

学院介绍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前身可追溯到1956年创建的建筑工艺系,学院目前设置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纳米材料与技术4个本科专业。其中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和省级“名牌专业”,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2010年首批进入国家61所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的试点专业之一,2015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8年通过专业认证复评。材料科学与工程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培育项目,功能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入选校级“一流专业”项目。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为B。

学院规模

学院现有教职工107人,教授及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5人,副教授及高级工程师39人,此外还聘有一大批国内外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为学院兼职教授。学院下设粉体工程研究所、高温陶瓷研究所、建筑工程材料研究所、功能材料研究所和纳米材料研究所5个具有教学、科研和技术服务等职能的研究所。

研究方向 

学院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材料工程理论与装备、资源循环理论与技术、新型生态建筑材料、高温结构材料理论与应用、功能材料、纳米材料制备理论与技术等研究方向。

专业平台 

经过60余年来的建设与发展,目前,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和建筑材料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是(2013-2017年)教育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陕西省硅酸盐学会理事长单位。建设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生态建筑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教育部生态水泥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新型干法水泥工程研究中心、陕西省生态水泥混凝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建材冶金循环经济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中英水泥基材料联合实验室等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近五年,主持在研或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战略咨询研究项目、重大水专项课题合作单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面上/青年)基金项目及各类省部级科研计划项目等纵向项目169项,企业委托重大横向课题147项,项目合同金额14459万元,科研到款13164万元,专任教师人均科研经费126.8万元。与德国劳克斯塔尔大学、德累斯顿大学、英国女王大学、伦敦大学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等国外知名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02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可追溯到1956年开设的“混凝土及建筑制品工艺”专业及1970年开设的“水泥”及“耐火材料”专业,1983年统一调整为“硅酸盐工程”专业,1994年更名为“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2002年更名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目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和省级一流专业、“名牌专业”,是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位专业,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0年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试点专业之一,2015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工程专业认证复评,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和陕西省重点学科,目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级、省级特色专业和省级一流专业、“名牌专业”,是国家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位专业,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0年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高校试点专业之一,2015年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工程专业认证复评,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和陕西省重点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前30%(B等级)。本专业以学科为依托,经过数十年的建设,形成了按材料科学、材料工程、材料应用三个方向办学的人才培养模式,该培养模式获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材料工程领域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改革成果获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课程设置

本专业的主要课程包括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材料工艺学、材料工程设备、材料物理性能、结构化学、粉体工程、高温反应工程、建筑结构材料、材料检测技术等。

就业情况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养、强能力”作为学生培养目标,培养的学生深受企事业单位好评,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8.2%,在全校名列前茅;近年来不少的学生保送或考取了211、985重点高校的研究生,取得了优异成绩;学生进入世界或国家重点企业和行业知名民营企业工作,毕业生满意度为89.7%。

就业匹配度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是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的主干专业,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理科基础,注重专业素养和实验能力培养。选考科目为物理、化学、生物(与大化类招生一致),具有好奇心、探索精神和较强逻辑思维能力的考生适合本专业学习。2018年学生一次就业率高达98.33%。考取研究生和出国深造比例在全校名列前茅,所读高校为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就业地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陕西省、北京市、上海市、江苏省和广东省。

Q

专业的师资条件如何?

专业共有专任教师和实验人员68人,其中专业教师55人、专职实验技术人员13人,具有正高级职称12人、副高级职称19人,副高级职称以上人数占总人数的45.6%,师资队伍总体情况见表6-1。师资队伍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称号1人,陕西省优秀教师1人,宝钢教育奖获得者3人,济南泉城学者1人,以及一大批优秀教育科研工作者。

Q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根据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紧紧围绕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以国家和专业相关利益者的需求为牵引、科学技术发展为动力、专业建设为基础、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为根本、解决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为目的,符合学校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Q

什么是卓越工程师计划?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旨在培养面向未来国家建设需要,适应未来科技发展,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厚的专业知识和突出的实践能力,获得卓越工程师的基本训练,能胜任材料生产工艺及设备开发与利用、新材料的开发、生产组织管理以及应用等工作,具有较强的工程素质、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宽广视野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

Q

本专业的培养方向有哪些?

本专业培养人才可细分到三个方向:材料科学方向侧重于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科研与教学等领域,以高温结构材料为特色,主要服务于冶金、陶瓷、玻璃、化工等行业;材料工程方向侧重于材料生产、工艺设计和技术改造等领域,以过程工程与装备相关理论及技术为特色,主要服务于水泥的工艺优化设计、设备开发、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行业;材料应用方向侧重于材料应用和经营管理等领域,以建筑材料生产行业为背景,主要服务于建筑材料的研发、制备、施工、销售与管理。

Q

主要课程有哪些?

(1)主干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物理 

(2)相近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

(3)核心知识领域或课程:

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材料工艺学、材料工程设备、材料物理性能、结构化学、粉体工程、高温反应工程、建筑结构材料、材料检测技术。

Q

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1) 具有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复杂材料工程问题。

(2) 掌握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分析方法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应用技术,能够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具备设计、实施本专业领域工程实验的能力,并在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与解释的基础上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3) 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本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Q

本专业的优势在哪里?

专业覆盖面广,就业率比较稳定。

随着人类进入新世纪和科学的发展,无论是工业领域、建筑领域、医用领域还是航空领域,材料学都面临着技术突破和重大产业发展机遇。同时以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光电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及新能源材料等为代表的新材料技术创新也显得异常活跃。很多日用化工类、机械加工类、石油化工、钢铁制造类企业都需要材料及相关工程方面的人才。

Q

本专业的就业去向和就业前景?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经济发展对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的人才需求密切相关。我国从事本专业生产、研究与应用的企业数量多,提供的职位多,人才需求量大,能够为本专业毕业生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且我院毕业生以专业知识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全面,肯吃苦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深受众多研究所、材料研发单位、材料生产企业等相关单位的青睐。

03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是为了满足国家节能减排,低碳经济及循环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在2010年设立的新兴交叉学科专业,涉及环境科学、经济、管理等诸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主要学习循环资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理论知识,通过对循环经济工程技术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工程实训锻炼,了解我国资源分布、产业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状况,具备从事循环资源科学与工程基础理论研究与工程技术开发、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的能力。

建大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特色

经过多年建设,目前资源专业在全国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中排名第6,属于4星专业,专业领域包括:


(1)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

工业固体废弃物(矿渣、钢渣、粉煤灰、煤矸石、赤泥、磷石膏、尾矿等)的资源化理论基础研究及利用技术研究;城市生活垃圾及污水厂污泥的资源化技术研究及设备开发等。


(2)高耗能工业的节能减排

能源、冶金、化工和建材等高耗能工业的能量梯级利用、新型节能生产技术的开发和SOx、NOx的减排控制。

(3)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

企业和社会在发展循环经济产业过程中面临的政策、机制、管理问题和解决对策研究,区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研究


(4)工业系统CO2的富集、捕集与资源化利用

开发和研究适用的物理及化学方法对高载能工业排放尾气中的CO2进行富集、捕集,并开发资源化利用技术(驱油、化工产品)。


建大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优势

·拥有国家及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推广中心 4个

·拥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推广中心8个

·拥有校企合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

·陕西循环经济工程技术院(2009年成立)

·陕西省循环经济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012年成立)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立足资源的高效和再生利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满足未来科技进步需求,掌握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的多向式资源循环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规律,了解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发展动态和学科前沿,具备解决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科学与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从事该方面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开发、工艺流程设计、产业经营管理和政策咨询等方面工作的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学生就业领域

·冶金、化工企业从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研发和清洁生产的管理工作.

·科研院所从事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

·设计院从事资源综合利用工艺流程的设计工作。

·专门从事固废资源化利用的企业从事生产和管理工作。

·循环经济园区从事管理和服务工作。

·专门的咨询机构从事企业、园区和区域的循环经济规划、技术经济和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咨询工作。

·政府部门从事与资源循环相关的管理、决策工作。

·报考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

师资队伍

专业依托粉体工程研究所由徐德龙院士于1985年创建。为集科研、人才培养、工程设计与咨询、新技术开发及专利产品制造为一体的产、学、研实体。全所下设教学科研部、实验中心、设计院、设备开发部、计划经营部、工程总承包部和办公室7个部门,现有科研及工程设计人员共99人,其中陕西省百人计划学者1人,陕西省三秦学者1人,教授及教授级高工7人,副教授和高工12人。

专业核心课程

·核心基础课程

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物理、电工与电子技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

·核心专业基础课程

物理化学、循环经济概论、环境科学基础、材料科学基础、传递工程原理、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原理、工业生态学、过程工程单元操作、固体废弃物资源化

·核心专业课程

过程工艺及设备、工艺设计概论、分析测试技术

·专业选修课程

工业技术经济学、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材料、生态建筑材料、专业外语、计算机应用、循环经济法、大气污染防治

专业毕业生去向

专业2009 年在教育部备案,申请成立;2010年获准,2011年开始招生,每级设2个教学班,目前已毕业4届学生。大部分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考研人数逐年递增。

04

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专业主要涉及哪些方面?

 功能材料专业的师资队伍如何?

功能材料现有教师13人,教辅2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6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7人。其中1人入选陕西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功能材料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掌握功能材料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在功能材料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够解决本专业复杂工程问题、适应社会发展和跨文化交流需求的创新性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功能材料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哪些?


功能材料专业的毕业去向如何?

05

 纳米材料与技术


纳米材料与常见的介观材料不同,具有许多特殊的效应。

“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研究对象

纳米材料是指结构单元尺寸在1-100nm之间的材料,这种材料处在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的过渡区域,既非典型的微观系统亦非典型的宏观系统,而是一种典型的介观系统——尺寸接近电子相干长度,具有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和介电限域效应,与宏观材料有显著的不同。随着纳米材料技术的发展,在半导体芯片、新能源技术、纳米传感器、柔性器件、纳米医药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规模制备、微纳加工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纳米材料专业发展情况

纳米材料是指结构单元尺寸在1-100nm之间的材料,这种材料处在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的过渡区域,既非典型的微观系统亦非典型的宏观系统,而是一种典型的介观系统——尺寸接近电子相干长度,具有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和介电限域效应,与宏观材料有显著的不同。随着纳米材料技术的发展,在半导体芯片、新能源技术、纳米传感器、柔性器件、纳米医药等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规模制备、微纳加工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纳米材料专业的培养目标

纳米材料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与职业道德,系统掌握“纳米能源材料”与“纳米材料规模制备与应用”两大核心模块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在纳米材料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够解决本专业复杂工程问题、适应社会和国际化发展需求,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锂电池性能测试、真空干燥、磁控溅射等本科实验


纳米材料专业的核心课程与特色课程

核心课程:

材料概论、电化学基础、有机化学、材料科学基础、纳米材料研究方法、微纳制造技术、高分子材料、材料物理性能、低维材料性能与应用。

特色课程:

材料表面与界面、新型能源材料、纳米催化材料、锂离子电池、环境友好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太阳能光伏技术、薄膜材料制备技术及应用、纳米材料与技术实验、纳米科技研究进展讲座、微纳米加工工艺设计、纳米创新项目设计/实验。

锂电池电极材料结构设计及微观形貌

纳米材料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

纳米材料专业主要培养具备深厚实践基础及广阔视野的应用研究型高级技术人才,毕业生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制备等相关领域的生产、设计、管理、研发和检测技术工作,具有初步的开发能力。学生需要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知识和素质,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理论;了解材料科学尤其是纳米材料的发展趋势与应用前景,能够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并使用文字、图形等方式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掌握一门外国语且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具有初步的研究和应用开发能力。

纳米材料专业师资力量

纳米材料专业拥有博导2人,教授2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100%,平均年龄40岁左右,在读博士、硕士研究生规模30人左右。教师团队成员荣获西安青年科技之星、校雁塔学者、校青年教师标兵、教坛新秀等荣誉称号。纳米材料专业拥有“纳米功能与储能复合材料团队”学科建设团队与“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设计与应用”学科团队。

纳米材料专业教师及科研团队合影

获奖情况

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省级重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3项,厅局级项目和企业委托课题10余项,荣获陕西省科学技术奖、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和校科技进步奖6项。近年来出版教材、专著3部,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培养研究生50余名。

纳米材料专业近年来发表的论文及授权的发明专利


纳米材料专业教师近年来获得的部分奖励

纳米材料专业就业前景

纳米材料与技术专业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的领域。毕业后,可在能量存储与转换、半导体材料、化学合成、生物医药、电子技术等行业和研究机构从事相关产品研发、生产和技术管理等工作,在贸易公司、质检中心、政府部门等从事材料的检测工作,也可以在材料科学、化学化工、生命科学、生物医学、电子信息等领域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欢迎报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点击关键字,获取2019年招生资讯>


2019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招生简章


建筑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管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来源: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招办

编辑:翔子、曹立

校对:王瑶

审核:文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