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师者: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教师是以爱支撑、用心体会的事业
三尺讲台,数十春秋,初心不改少年志,热爱更增荣与情。
十八年前,因为制图这门最爱的大学课程而选择了制图教师这个职业,从站在讲台上怯怯发抖到自如表达,十八个勤奋无悔的日月春秋,我已经深深爱上教师这个身份并为之自豪。
爱岗爱生是教师的根本也是快乐的源泉。每次踏进教室看见一张张青春求知的脸庞,心中不由生出一份责任感。源于对这份事业与对学生的喜爱,我不敢有丝毫懈怠。点播一粒、收获一穗,勤播一生、收获永恒。“亲其师,信其道”,投之以爱,报之以信任。我坚信爱是相互的,教师可以化作春雨,润物无声。我们不单单是教书匠,更要有自己的理想信念,并将这份理想信念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想结合,去影响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与鼓励。
教学方法与授课技能是教与学的关键,需要教师用心体会并在长期的实践中提高。三年抗疫共克时艰,网课对我们来说是艰难的挑战,尤其对于第一学期的投影理论课来说,如何隔着屏幕让学生理解是一大难题,也是一个契机,让我重新审视曾经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破旧立新,力求完美。
在教学过程中,同事是我们的灵感缪斯,一个团结的集体,相互学习、共同努力去建设好一门课程。督导老先生们就是灯塔,在我们偏航时适时给予正确的方向。感谢学校与学院对教学工作的保障与对教师的关爱,让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时不我待,争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我们一直在努力。
从师不可不谨也
“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每个教师从当老师的第一天起,就要慎之又慎,树立献身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才能真正热爱教师这个职业。坚定信念的树立,是一个逐步确立和不断加深巩固的过程。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经过实践锻炼和体验,承受各种挫折,吸取教训之后,不断加深认识,提高思想觉悟,从而建立起献身教育、甘为人梯的坚定信念。每次我在备课的时候,挑选例题的时候,总是反复斟酌,既希望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掌握题型,又希望学生能够抓住重要的知识点。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师德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品质之一,是对教师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作为一名高数老师,每年面对的学生都在不断更换,为适应新的对象,就需要不断调整教案和教学方式,需要不断提高和加强自身的知识体系。不仅要对所教课程精通,更要了解其他专业和本门课程的联系,才能使各个专业的学生有的放矢,了解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知识需要不断更新,赶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像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的一句话。师生之间的感情联系是一种纽带,是教育维系之所在。对每一个学生都要理解、尊重和期待,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决不能讽刺、挖苦学生,要看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鼓励学生多问问题,发现自己的不足,认真解答每一位同学提出的问题。
今后仍然要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在工作上再接再厉,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
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
教师或许不是一直伟大或崇高的,我们的一举一动,或许除了平凡还是平凡,但就在这平凡的一天天的教学工作中,让我体验到教育是如此崇高、严谨、多彩而美丽的一项事业!作为学年的优秀主讲教师中的一员,我倍感荣幸!
我讲授的高等数学课程,作为一门全校大范围的基础课,课时多、战线长、覆盖面广,学生和教师都极其重视。因为战线长,人就会疲劳,因此在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尤为重要。数学家的小故事、数学中的诗词大会等这些有趣的小环节,不但缓解了学生的疲劳,让他们的注意力重新集中起来,也让我的课堂教学多姿多彩。通过不断创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翻转课堂实践,都让我的教学工作越来越饱满。2021年,在学校号召争做“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政策下,我与几位老师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尝试,我们进行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改革,在课堂融合了一些教学创新活动。其中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当教师,让他们准备好题目来给我和其他同学讲解,同学们积极参与的热情和精心的准备深深地感动了我。其中有位同学在右手骨折的情况下,依然坚持讲解,用左手完成了板书的书写,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和掌声。在翻转课堂的教与学中,我也当了很多次学生,每一次都获益匪浅。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给予他们学习上的自由,他们也会让教与学的道路上开满一朵朵绚烂多彩的花朵。
踏上这个由智慧、理想、情感和信念汇集成的三尺讲台,会有一种自我升华的愉悦,正是你们那清纯的眼眸给了我力量,正是领导关心的话语给了我鼓励,正是同事无言的微笑给了我动力。三尺讲台育桃李,一支粉笔写春秋!同学们,过去的一年我们总结经验教训,新的一年让我们一起加油,共同努力!
播下正能量的种子
感谢再次有幸获得“优秀主讲教师奖”这项荣誉,我没有什么突出的贡献,只是在教学岗位上默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每堂课尽量做到讲得清楚明白。高数是很多学生都恐惧的一门课,每次上课我尽可能让课堂气氛轻松愉快。学生做题出现错误时,积极地去鼓励他们。我会用自己的随和爽朗让学生们很快地熟悉我、喜欢我。“爱屋及乌”,他们也就会很快喜欢上我的课。
老师不仅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课堂中我会用一些小事及时地告诉学生一些做人的道理。记得有一次叫两个同学上黑板做题,一个男生,一个女生,男生上来后把整块黑板擦得干干净净。我就跟学生们讲这个男生很绅士,做得很好,希望我们班的所有男生都像他一样有担当,同学们当时给了很多掌声。上课过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小插曲,及时发现并趁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不仅让他们学到知识,也让他们成就更好的自己。
作为大学老师,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是很重要的。上了大学,是第一次完全脱离父母的管束,有的学生就不能很好地适应,上课状态很不好。这时候我会及时引导他们,让他们合理规划大学四年,确定一个个小目标。在一年一年的努力下,我教过的很多学生都有了不错的发展,我用他们的成功又不断激励后面的一批批学生,让榜样的力量传承下去。
我尊重每一个学生,并给予他们足够多的关注。正是这份真心让我的学生在离别的时候一直都能记得我,有什么心事也愿意跟我讲。“润物细无声”,我相信只要播下正能量的种子,在学生的心里就会生根发芽。我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但只要我们所有的老师一起努力,一定会让我们的建大学子呈现出不一样的精神面貌。
焕发热情,陪伴成长
面对这份殊荣,我深知,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与很多优秀的同事相比,我要提升的还有很多。
荣誉是属于昨天的,责任却是终身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继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争做“四有”好老师,将自己全部的力量与激情奉献给党的教育事业,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学生的成长和学校的发展发一份光、尽一份力。
多投入、重交流、爱学生
今年是我在理学院任教的第十八年,教学期间,我始终牢记人民教师的根本宗旨,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心全意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作为一名教师,我深知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回顾多年的教学工作,我总结了几点教学体会予以分享:
一要多投入。教师要投入更多精力到课堂教学中,多选看一些优质教材作为参考教材,系统研究课程的逻辑结构和理论体系,博取众长。认真钻研业务,弄懂、弄精授课内容,不断拓展知识面,还要与时俱进,实时更新授课内容,不断创新授课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生动性。作为一名基础课教师,从教十几年来,不管是讲熟悉的“老课”,还是具有挑战的“新课”,我都会认认真真地反复备课。特别是在上课的前几天,不管多忙,都一定会把要讲的内容再过一遍,确保每个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
二要重交流。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我经常利用课间或午饭的时间跟同事们交流教学中的问题,比如教学难点的处理、混合式教学的开展等,还会抽时间去听优秀教师的课程。上学期有幸去听了燕列雅老师的高数课,觉得确实受益匪浅,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向优秀教师学习,也希望学校能给老师们提供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
三要爱学生。关心是情感激励的首要因素。关心学生就是胸中装着学生,心中想着学生,服务于学生。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及时答疑解惑。在课堂教学中,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做到由“教”向“学”的转变,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育是国家之本,教师是教育之本。我会时刻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诲,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上再接再厉,争取获得更好的成绩。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回顾走过的教学之路,是在期待、遇见、获得、成长、完结、希望中度过。每每想起初登讲台的时光,总觉得日月如梭,仿佛又回到了刚入职的那个春天,想起那个稚嫩的自己。任教几年间,我褪去青涩,学着诸多恩师前辈的样子,三尺讲台,教书育人。从教岁月,一半风尘仆仆,一半星辰大海。在担任《大学英语》课程期间,我一直用以下三句话勉励自己前行: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天职,我始终以严谨、务实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每一次备课,都尽力捕捉有意义的内容,每一堂教学,都努力让学生获取有益信息。始终坚持向优秀的同事、前辈请教他们的课堂教学及管理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我始终注重人文教育的相辅相成,树立自己的理想信念,培养好自己的道德情操,专注自己的一言一行,才能用实际行动来影响学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我看来,终身学习、追求卓越是教师的根本。在知识更新日益加快,知识获取途径更加多样的今天,作为教师,必须持续不断地学习、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针对当前学生学习碎片化、学习渠道多元化的特点,拓展和学生的互动空间,调整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
寒来暑往,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我相信教育是一场幸福的遇见,需要我们保持情怀、带着温度,热爱每一天的课堂,热爱每一位学生,成为一名“四有”好老师。
当好“四个引路人”激励 唤醒 鼓舞
一直以来都在思考,教师在教学中最重要的作用是什么?当好学生的“四个引路人”给了我们答案。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和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在“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下,学是活动的主体,教是活动的主导,主导的内涵就是引领。只有引领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最大效应,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作为教师,如何能够具有引领的能力,有以下几点思考。
教师饱满的精神状态是引领的前提。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非常欣赏和认同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的名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充沛的精力、活跃的思维才能感染学生,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发挥教师的影响力,起到引领的作用,从而引领学生想上课、爱上课、学好课。
教师讲授的内容是引领的核心。教学内容的准备是重中之重。教师需要在教学大纲的范围内使自己的教学内容富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满足学生对于新知识学习的渴望。用好学生的时间,让学生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有新的收获,有获得感和满足感。
教师讲授的方式是引领的关键。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要充分考虑和围绕我们的教学对象——00后大学生的学习特点,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教师需要耐心细致地引导和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新知识的构建,寻求掌握新知识所带来的满足感和兴奋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感受学习所带来的快乐,真正掌握知识。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书二十年有感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经在建大孜孜不倦地耕耘了二十多年。从坚定地选择了教书育人的道路,风雨兼程,砥砺前行,一路走来,酸甜苦辣萦绕心间,每每回望,百感交集。从入职伊始的忐忑不安,到初为人师的意气风发,再经过多年打磨至回归平淡,我真切体会到的是唯有真诚笃实,方能感召人心。
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素养,还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积累。我时常暗自汗颜自身知识储备过于单一,在课余时间尽量挤出时间对自己进行多方位充电。我坚信勤能补拙,也深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的道理。教学的同时我不忘坚持学习,积累专业知识、了解专业发展前沿,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科研培训,尝试申报、参与或主持各类教改、科研项目,投身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力所能及地发表论文、编纂教材。教学之余,我常常与学生分享学习经验、方法,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建立严谨的治学态度。
语言的教学不同于其他学科,除了英语听说读写译等能力之外,大学英语课程还承载了为学生打开通往世界之门的任务。我的英语教育理念是在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使中国传统文化以英语的形式在学生的知识海洋中再现,可以有效提高日后学生进行跨文化交流的程度和质量。除了专业知识外,我尽力帮助学生拓展视野,通过将古今中外的文化、历史、人物进行对比和思考,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立起强大的民族文化自信。
在当前大数据的时代,飞速进步的技术无处不在,我常常思考如何打破故步自封、停滞不前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通过对国内先进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学习了各种教学平台的使用,先后利用雨课堂、超星平台、U校园、ITEST等软件开展混合式教学,让技术赋能英语教学,让学生在线上、线下多方位获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体验。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除了用知识、技术“吸引”学生外,更需要以“情”打动学生。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教师做“四有”好老师,教师的爱与包容是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的基础。爱是尊重、理解、一视同仁。我常对学生说:“在英语学习的道路上,你从来不是一个人,有我一路与你们同行。”课前课后我时常在班级群里推送文章,批改作业时给学生个性化的建议,认可学生的任何“闪光点”,鼓励他们发挥自身的优势,取得更多的收获。对于学生的需求,从指导创新创业活动、竞赛辅导,到撰写推荐信、论文翻译,再到谈理想、谈人生,我从不推诿。虽然有时也会有疲惫,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默默奉献、心中充满向往和希冀,等待着桃李芬芳怀伟志,英才荟萃兴中华,这便是一位教师的赤子之心。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甘于平凡、心中有爱,用真情、真心、真诚对待学生、对待工作,找到坚持的方向,剩下的只需等待花开结果。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这些栋梁之材经历霜雪的洗礼,飓风的吹打以及时间的磨砺,必将脱颖而出,承担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在三尺教台已深耕近20载,以下几方面始终是我教学工作的职责所在。
一、德者师之魂
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不仅要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更要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在长期的一线教学中,我始终坚守高校教师的道德修养和底线,用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来换位思考学生的所思所想,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学生。
二、用“四心”架起“教”与“学”的桥梁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育人是爱心、关心,善心、良心的传递。课下我善于观察每一阶段大学生群体的学业和心理要求变化,“以学生为中心”,从尊重学生出发,学会倾听、理解、宽容、欣赏、赞美,用平等、建设性地沟通互动方式,帮助学生释放自己、缓解竞争压力,用积极、健康的心态去面对并克服大学学习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和问题,成为大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传递关爱建立新型和谐的现代师生关系。课上我重视学生学业个体差异并给出合理化建议,善心、良心地分享教学以及生活中的知识点,利用教师主讲和同年级同学之间、高年级为低年级同学分享学习经验等多种手段达成“以教为主”的教学目标。
三、坚持教学、科研的自我业务提升
“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创新的教学方法是我作为一线高校教师的自身要求。在外语教学中,我尝试电影、音乐、诗歌、演讲、手游等多样化手段和抖音、微视等APP的信息资源推荐来提升学生兴趣,积极研究和学习新的多媒体教学方法,以中国古代先哲的名言警句和国家现当代的金句翻译,探索课程思政教学的新方法;同时从教以来我发表了10余篇核心期刊和著作,“教学促科研,科研反哺教学”,实现潜心教研引领课堂教学的新突破。
尊校训 育人更育德
获此殊荣,倍感荣幸。转眼间来校工作已逾十载。每每进入校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自强、笃实、求源、创新”的校训。在教学工作中,我始终铭记这八个字,深觉这就是建大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有”好老师要求的具体行动。
唯德自强。作为理工科院校的英语教师,深知英语能力对于培养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抱负的建设人才的重要性。教学中注重把思政信仰和道德规范融入英语教学中,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塑造自强人格,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成。
唯实笃实。大学英语的课堂上,培养语言基本功和思辨能力是基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学中,注重摸清学生英语现状,因材施教。让基础好的学生夯实基础,学得圆满,打造利器;让英语底子相对薄弱的同学,练好基本功,不断提升整体水平。
唯本求源。英语课包罗万象,与同学们一起,就一个单词追本溯源,感受莎士比亚的幽默,体会拉丁语系的魅力;对一段翻译字斟句酌,让古今中外文明的辉煌在心间碰撞出知识的火花。课堂45分钟像一个万花筒,折射出多彩的世界,以兴趣为本,引源头活水。
唯新创新。创新的课堂里藏着教师的阅历,自身跨学科的深造让我反复探索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学术英语的交汇点,密切关注时事热点和学科前沿,建立高效的授课模式和及时的反馈机制,让英语课堂更具时效性和实用性,杜绝照本宣科。
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愿英语教学助力学生:青春肆意飞扬,功成建大疆场!
让课堂教学充盈生命活力
深受学生的喜爱,我无比荣幸和感动。此项荣誉承载着责任和压力,鞭策我心存敬畏,坚守初心,精进教学,做本科教育教学事业的合格引路人,争做优秀的“四有”好老师。
回首站立讲台的二十载,内心无比丰盈,对三尺讲台的激情和热爱从未有过一丝改变。不变的情怀和坚定的信念中,变化的是新时代课堂教学的理念。以下感悟和做法与各位同仁分享,共勉进步!
课堂教学要引领学生攀登知识、思维、情感、人格的高山。可是,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大大加强,如何守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引领学生勇攀高峰?那就是要积极推动人才培养范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在“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下,精心进行教学设计,让课堂活起来,学生深度参与,达到身心一体的“心流”巅峰状态,从而提升“获得感”。
我主讲的三门专业课程,都与《民法典》相关。为了解读好这部具有“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基础性法律,我用心设计教案(获得第四届优秀教案展示评比校级一等奖),以重难点问题为课程导向和教学目标,合理分配单位时间,规划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内容及方式,从而保证学生的参与度和获得感。到了课堂教学时间,认真执行教案的设计,把握好课堂节奏,运用案例式教学法,通过分组讨论、组队辩论、研讨汇报、上台讲解等其中一种或几种方式,引导学生们自主探究、深度学习,头脑中要形成一个或几个法律中的核心概念(big idea),达到高阶性目标。教师进行课堂组织和有效引导的同时,还要能发现学生知识、思维能力方面的偏差或惯性,纠偏的同时进行提升,有破有立,把长年累月的储备在瞬间爆发出来,展示知识魅力,从而把课堂教学引向高潮,努力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再者,要画好“课程思政”同心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法治思想、法律的人文关怀、法与情和理三者的关系,通过指导性案例融入到课堂之中,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师生真情交融,塑造学生的情感和人格,勿使技能超越良知,从而培养法律人较高的职业素养、人文素养和道德操守。
教育艺术的本质,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以生为本,让课堂教学充盈生命活力、提升价值,是我不懈的追求!
莫忘曾经是书生
感谢学生对我付出的认可,也是感谢这些年他们带给我很多东西。成年人的生活总是充满了琐碎与疲惫,“近来人事半消磨”,时间久了慢慢会变得失去赤诚和热情,然而因为这些20来岁的学生,我从没觉得自己丢掉了书生的意气。
他们上课的时候永远用充满求知欲的眼神看着老师,讲到有意思的地方他们永远笑得那么清澈,他们会为了一个形而上的问题打破砂锅问到底,会全情地投入到每一次课堂活动中——这份纯净和真诚让我一站上讲台就充满了力量,也让我无法容忍自己不努力,因为只有我不断地学习和自我提升,才能领着他们看到更丰富的世界,才能对得起学生对老师的期待。
当然,谁的青春不迷茫?学生也有难以走出的困境,每每有学生向我倾诉爱情的波澜、友情的挫折和对未来人生的不确定的时候,我都乐意且荣幸充当他们一名合格的听众,因为我也经历过同样的情境,那个时候我的老师曾经那样无私地关心、帮助过我,我想我需要传承,把我曾经从老师那里感受到的温暖传递出去,同时曾经的经历也让我明白,作为老师,我们的经验、资源也许并不一定能给学生解决实际的困难,但那份精神的支持和切实的指导对于逆境中的学生而言,是多么重要的前行力量。
毕竟我还年轻,自己成长的道路也还很长,感谢教师这个职业,它能让我和一群纯净的人朝夕相处,这些可爱的人总能时时提醒我:“莫忘曾经是书生”!
初心如磐 笃行致远努力当好学生的“引路人”
我出生于一个教育世家,从外公到舅舅到母亲,家里曾有过很多老师,从小耳濡目染,便立志将来一定要成为一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2012年秋天我的梦想实现,那一年我开启了人生的新征程。时光匆匆,从教已十余载,从刚开始的忐忑不安、焦虑,到现在的享受,享受挑战困难,攻克难关;享受备课,分享知识……教学工作虽辛苦,但有挑战有收获,也有很多别样的感悟。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教师当好学生的“四个引路人”,这一殷切期望与谆谆教导始终激励着我。十余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始终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引路人”标准要求自己:一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深知“先成人后成才”,学生良好的品格修养比成绩更重要,成绩只是暂时的,但品格的形成影响一生。作为老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潜移默化,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品格;二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老师是助学不是替学,面对已成年的大学生,更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日常的教学中,通过大量的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等不断启发学生心智,帮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三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在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开放性思考,打破学生的固化思维,将现实与理论相融合,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方式,不仅让学生们感知到理论的强大,也常常被学生天马行空而又理性有说服力的观点所惊叹折服;四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作为一名思政课老师,除了最基本的理论知识传授,更是承担着为祖国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大使命,树立好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人生规划与祖国的发展相统一,鼓励学生奉献祖国,是我始终贯彻的教学理念和坚守的教学原则。
初心如磐,笃行致远,我自己也一定不忘初心,以身作则,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和“四个相统一”的标准时刻审视自己,静心教书、潜心育人,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的教育事业,当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之队”的“筑梦人”。
课比天大
医生经常提“希波克拉底誓言”,作为教师来说,我以为,“课比天大”就是教师的职业精神。现在大家经常探讨未来教育教学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但我觉得有些东西一直没有也不应该发生变化,这其中,就包括“课比天大”。
“课比天大”,是因为上课是教师职业生涯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工作。我庆幸自己遇到了诸多前辈的指点,在刚刚留校任教的时候,老教师们就经常说“课比天大”,在他(她)们看来,“课比天大”就是按时上课,无论刮风下雨,无论天寒地冻,无论暑气冲天,无论身体不适,无论家里有事,只要能坚持上课,老师就应该准时地站在讲台上,把自己精心准备的课一丝不苟地讲给学生听。“不耽误上课”,作为一种朴素的理念就这样代代相传,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一旦接受了教学任务,就不能随意调停课,更不应该忘了上课;一旦开始上课,就要保持站立姿势,不能接打手机,课堂就是一切。在老教师们看来,“课比天大”还是精心备课。回忆自己初上讲台,老教师们提醒和要求我,讲稿要详细,详细到上课说的每一句话都要写到纸上。事实证明,备课越仔细,上课越自信,我上的第一门课《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足足写了7本讲稿,这7本讲稿为我以后从容自信地讲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到现在,尽管课程内容已经非常熟悉,但是每学期我仍会重新备课,对教学形式和内容呈现做出更多的尝试与摸索。坦率地说,思政课不好讲,在我能够阐述清楚基本理论的前提下,为了让学生能够领会马克思主义诸多深邃思想,我尽量把生动性以及更重要的现实性融入课程讲授之中。要做到思政课入脑入心,就必须结合我校理工科学生的特点进行一些针对性的设计。比如,在讨论“意识”问题时,我会尽我所知,给学生介绍当代人工智能发展对于意识和大脑的最新理解,探讨意识的本质。结合现实困惑,我会从学理和实践的角度,对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作出客观、深入的分析批判,引导同学们澄清谬误,明辨是非。
“课比天大”,是因为课堂是有生命的,既是生命活力彰显的地方,也是激发生命内在潜力的所在。在授课过程中,我很注重与同学们之间互动。互动的形式当然有很多。首先,不时地提问是一个与同学课堂交流的有效办法,但所提的问题不一定每每非要让同学来回答,也不一定都有所谓“标准答案”,提问的目的在于调动同学们的思考,以便保持大家“教与学”的节奏;其次,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讲案例,一方面,同学们通过收集和分析资料以及课堂展示,得到了初步的科研训练,有些同学在案例演讲后又主动要求改写自己的作业,希望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作为教师也有多方面的收获,促进了对难点问题的研究,积累了专题讲授和案例教学的经验,同时也扩大了我的知识面,通过交流也拉近了师生的情感。
最后,引用一位同学的评语吧,“张老师不仅讲课好,为人更是谦卑有礼,尊重学生,公平公正。只要认真上课,老师就会记住我们的名字!记得某一节课老师忽然叫出我的名字,给我感动得差点哭出来。我从未如此信任一个老师,因为张老师会认真看我们写的作业,只要认真写一定不会辜负高分!张老师的课幽默风趣,让略带枯乏的哲学变得易懂,真的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是肯定的,更重要的是,跟着张老师学习这门课让我对人生、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思考,眼界有所拓宽。我很敬佩张老师,也很喜欢他,谢谢张老师带我初步领略马克思主义的魅力,我会继续不断地学习,也感谢张老师对我的鼓励与教育。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教书育人!”
作为一名老师,能看到这样一段学生的评价,人生如此,夫复何求?
体育,是最好的挫折教育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教师不仅要传授专业知识,更要做学生的“引路人”。从教27年间,我始终牢记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坚持学习教育的最新政策,将体育运动的原理与技能相结合,并在强身健体的过程中去激发学生兴趣,享受体育锻炼。把培育高质量人才作为自己的目标与方向,脚踏实地,潜心育人。
蔡元培先生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而在鼓舞和唤醒。”教育不是单纯将书本内容教授于学生,更在于如何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学生发展为德才兼备之人。作为一名体育专业教师,我深知树立良好体育观念的重要性。在日常篮球教学中,篮球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教育:投篮——目标;传球——团队;运球——能力;突破——坚决;对抗——勇敢;战术——智慧;进攻——主动;放手——忍耐;训练——坚持;赢球——成功;输球——挫折;礼仪——尊重;规则——秩序。每节课我都会面对不同性格、不同类型、不同基础水平的学生,要做到因材施教,以“融入"学生的方式带动轻松丰富的课堂。时刻关心并鼓励学生,提升学生抗压能力,真正地把篮球的教育理念带入课堂。
体育是国家强盛的应有之义,也是人民幸福的体现象征。对于广大学生来说,体育的意义是强身健体、塑造人格。良好的体育锻炼能促进身体激素的分泌,使人感到心情愉悦,还能在不断挑战自己的过程中磨练心态,强化训练心理抗压能力,所以说"体育,是最好的挫折教育。”在日常篮球教学中,奋楫笃行,臻于至善。我深知,教育工作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不断摸索中得新知。秉承不忘初心,传授扎实知识;以身作则,传递体育精神。与学生们真诚互动,更好地充当他们的指导者、解惑者、引路人。
先育己后育人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一言一行,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影响,所以作为老师首先应该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和为人统一起来,才能有本领去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才能当好学生的引路人,为祖国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即所谓先育己后育人。
入校教学十余年,作为一线体育教师,我一直致力于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强化专业技术知识、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书育人本领。在大学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以关爱学生为出发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体现“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教学内容上,要注重专项技能的传授,凸显技术示范的专业性,让同学们有一个较好的视觉体验,增加学习兴趣,力求掌握一项体育特长;讲授科学锻炼知识和方法,争取让学生能自行锻炼,不受伤、强体质,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教学方法上,要线上和线下相结合,争取呈现更完善的教学内容,课程网络平台建设包括高水平比赛、运动小常识、技术视频等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方便学习。增加游戏与比赛等竞争要素,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竞争与表现的乐趣,实现从激发兴趣到体验成功,再形成运动志趣。
思政融入上,体育是天然的思政课,体育赛事、体育人物和体育精神的讲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结拼搏、吃苦耐劳等品质,培育他们的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个人品质。
多年来,我在教学过程中一直秉承着 “育体、育智、育心”综合育人的态度,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仍会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一份份稿件分享教学心得、总结教学经验,充分体现出获奖教师对教书育人的热情,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爱。他(她)们,坚持用渊博的学识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用真诚的关怀温暖学生。
希望获奖教师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号召全校教师以获奖教师为榜样,学习先进,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本领,为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作出更大贡献!
李雨娇,好样儿的!
赴约建大,“研”途有你!
揭秘研究生新生大数据!
筑梦建大,终于等到你!
建大·历史·文化
“西迁”故事 I 西迁大潮中的建大 I 校名更迭记 I 苏南工业专科学校 I 青岛工学院 I 西北工学院 I 东北工学院 I 梁思成雕像 I 欲栽大木柱长天 I 打开《筑梦之门》I 我的建大 I 德业双馨启后学 I 沧海襟怀报家国 I 启梦 · 筑梦 I 体育运动红旗院
长
期
征稿
西安建大官微
讲好建大故事
传播建大声音
弘扬建大文化
传承建大精神
欢迎提供图文/视频/创意作品等投稿方式:290046137@qq.com
审核:赵阿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