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史回眸:时光里的西安建大——校名更迭记

百廿五年薪火相承
六十五载劈浪前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将迎来

办学125年并校65周年


让我们一起回顾历史

感受深厚底蕴

俯拾岁月荣光

回眸校史岁月

一起走进时光里的西安建大


校名更迭记
1955年,古城西安迎来了她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黄金阶段,高等学校及国家重点中等专业技术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热潮在整个南郊掀起。在新中国第三次高校院系调整中,当时的建筑工程部拟在西安建设一所以土木建筑专业为主的高校,校名定为西安建筑工程学院。西安建筑工程学院仿照当时苏联莫斯科建筑工程学院的规模来规划筹建,按照当时高等教育部下发的方案,新校区一期征地900亩,二期规划为2000亩,学校的发展规模为8000人。按照当时的情况,如此庞大的规模,很是了不起。


就在新校全面筹建之时,1956年7月,高等教育部应冶金部要求,上报国务院批准,同意将西安建筑工程学院由隶属建工部改为隶属冶金部领导,同时将隶属高教部的同济大学划归建工部。
让一所以土建类学科和专业为主的工科高校去为国家冶金工业服务,进而兴办矿冶类专业,并让这些传统专业去调整适应新形势的需求,站在今天的角度看,不能不说是这所大学肩负使命,为国家冶金工业的发展需要而作出的巨大牺牲。这,也许就注定了西安建筑工程学院从并校之时起,就不会走一条寻常路。
四所母体院校的师生,响应祖国号召,从大江南北投身于建设大西北的宏伟征程中。1956年9月12日,西安建筑工程学院正式开学。“西安建筑工程学院”的校牌挂在教学主楼的门柱上。
时至今日,这座学校最早落成的教学主楼上依然留有当时的痕迹。在正面入口的几根高大的柱子上,可以看到几个锈迹斑斑的钉孔,那是学校当年数易校名的见证:西安建筑工程学院——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
当时,中央提出了国民经济“以钢为纲”的口号。冶金工业部于1958年7月决定,在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增设钢铁冶金、钢铁压力加工和采矿三个专业,组成“矿冶系”,当年招生。由于“计划”较晚,矿冶系原计划招收五个班,结果只招收了30人。学校决定从建筑学专业抽调30人,从工民建专业抽调90人,转入矿冶系。毕业后留校任教的路迪民就是当年从建筑学专业转入钢铁冶金专业的学生之一。
为矿冶系调剂学生的过程颇有意思。90名建筑学新生在教学主楼402教室开会分班,系主任刘鸿典宣读了一班、二班各30人的学生名单,接着说,“没有念到名字的同学,都转入矿冶系,请到对面401教室开会。”路迪民属于未被念到之列,就到了对面教室。此时,矿冶系党总支书记武宝炽早就在教室里迎接他们的到来了。后来大家才知道,此时的矿冶系,只有武书记这一位抗日时期曾担任武工队长的光杆司令。
1959年,为适应国家国民经济建设调整的需要,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在继续加强建筑类专业的同时,大力发展采矿和冶金方面的新专业。经冶金工业部与中共陕西省委共同商定,西安建筑工程学院从3月1日起,更名为西安冶金学院。
学校更名了,当时的在校生入学时进的是西安建筑工程学院的门,毕业时,出的却是西安冶金学院的门,可学的还不是冶金,仍然是建筑、土木。这也使社会上的许多人不明就里,西安冶金学院还培养建筑师?
不管怎样,服从国家建设需要的大局,为行业服务,创办新专业,这是光荣任务;行业服务中,传统优势学科仍能发挥重要作用,这是积淀。到1960年,西安冶金学院的专业数量达到了24个,学院逐渐由原来的单一建筑类专门学院,发展成为兼有冶金、采矿、机电及部分理科类专业的多科性学院。
矿冶系建系初期,钢铁冶金专业、钢铁压力加工专业(简称“轧钢”)各两个班,采矿专业一个班。轧钢专业同学炼过“炒钢”,就是把废钢铁放在窑状炉子里一边烧一边搅拌(炒),然后锻打成块,叫做“小土群”(小型土法群众性),质量很差。
1960年,因提倡“小洋群”,冶金58级两个班停课,办了个小钢厂。小钢厂坐落在学校东北角现被解放军451医院所占的地方。当时,有个半吨的侧吹小转炉,化铁炉是用一节节炉壳和耐火砖砌成,用一次就要拆掉另砌。第一次开炉,因为化铁炉的炉底潮湿,铁水在炉底冻结了,没有成功,化铁炉组组长程登伟伤心得痛哭流涕。第二次开炉,又因为温度不够而使钢水冻结。直到第三次才浇成了第一根钢锭。有一次干了整个通宵,拆完化铁炉已经上午十点了。几个师生头发太长去理发,居然都在理发时睡着了。

1961年,根据党中央关于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学院在专业设置方面又进行了较大调整,明确学院仍以土建类专业为主,并兼有采矿、冶金类专业。因此,学院于1963年8月更名为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校名便在很长一个时期内稳定了下来。
“文化大革命”期间,“红卫兵”“造反”,学校南北院大门之间的路被一座东方红广场代替。1967年7月1日,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46周年,这里立起了西北地区第一座室外的毛主席全身雕像,雕像以白色混凝土精心塑就,从基座底部到雕像头顶,高12.26米,这象征着毛泽东同志的生日,雕像主体高7.1米,又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的生日。




1994年3月8日,西安冶金建筑学院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校再次将学科发展确定为以建筑类为核心,并带动周边相关学科,使学科建设更具特色。此后,学校的简称一般都为“西安建大”,可是在西安,“冶院”的称谓则更为影响深远。如果你打车,跟司机师傅说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很多师傅都会下意识地说:“哦,就是原来的冶院啊。”





西安建大的校名更迭,体现了这所学校既坚持发挥自身特色,又始终服务行业需求的办学历程。正是因为坚持了行业特色,与时代同行,这所学校的校名,无论是哪一个,都以其丰富内涵和社会影响力,得到了社会认同,并深入广大学子和社会各界的心中。
——本文选自“漫游中国大学”丛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之《校名更迭记》


峥嵘岁月,与国同梦

擘画宏猷,再谱华章




往期精彩推荐

校史回眸:时光里的西安建大——母体院校东北工学院
校史回眸:时光里的西安建大——母体院校西北工学院
校史回眸:时光里的西安建大——母体院校青岛工学院
校史回眸:时光里的西安建大——母体院校苏南工业专科学校

建大·历史·文化

建大西迁史书信见证西迁文明校园创建丨 开学第一课 丨 建大史上第一丨 建大先生丨 青春为祖国歌唱 被”你暖到 丨 青春战疫 建大藏宝图 丨 打开《筑梦之门》丨 我的名字叫建大 丨 师德丰碑陈绍蕃 深切缅怀徐德龙丨 古文版建大赋 《建筑生僻字》



稿

西安建大官微

讲好建大故事

传播建大声音

弘扬建大文化

传承建大精神


欢迎提供图文/视频/创意作品等投稿方式:290046137@qq.com




出品:党委宣传部素材来源:校史馆编辑:王俊 翔子审核:宋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