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研究》杂志2023年第1期“跨门类艺术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专题刊出 2023年2月28日出刊
《民族艺术研究》刊物2021年第4期针对“跨门类艺术史”研究推出了3篇专题论文,此次再推4篇专题论文作为对这一专题讨论的继续。所谓“跨门类”,强调的是“跨”,自然也包含“融”,即“跨出去”和“融进去”,目的是打破过往各门类艺术史学研究的壁垒与局域,重视针对跨门类艺术史学的交互融通研究。当然,跨门类艺术史学研究有其难点,比如,论证并确立跨门类艺术史学理论与方法的合理性,就需要有大量的治史实践来支撑。目前,围绕“跨门类艺术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基本形成两条进路:一条是由各艺术门类的史论研究,至一般艺术史学理论上来,进行跨门类的连通与聚合研究;二是跨门类艺术史学理论形成内核裂变,即以“公共史学”的整体意识来观照艺术史及艺术史学理论研究。本专题其中两篇,立足于艺术史学形而上的观念进行探讨,还有两篇则着眼于门类艺术转向“公共”艺术史学方法论阐释,以印证两条研究进路。夏燕靖的《艺术史研究中的史学观念问题探讨》一文,递进式阐发了艺术史研究中的史学观念问题,提出艺术史治史理路中的自洽性原则、传统艺术史观升格为大艺术史观、艺术史跨界域研究三个问题,从而认为艺术史学研究视角得以循序转变,这是关乎中国艺术史学观的建构问题。钱志中的《20世纪上半叶中国戏曲史的跨学科书写》一文,通过分析20世纪上半叶中国戏曲史书写与著者直接或间接接受西方学术思想的关系问题,梳理出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话语的戏曲史书写特色。这种借鉴跨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强化戏曲史体例结构整体性的做法,加深了对戏剧史实的比较阐释,最终呈现戏曲形态演化的基本规律。刘文荣的《证事与证史:中国石窟壁画音乐形象史料认识的方法论视角》一文以音乐史料中记载的龟兹鸡篓鼓与鼗鼓的兼奏、横笛等为例,“以史挖图”,挖掘石窟壁画乐器图像存在的真正价值,挖掘石窟壁画乐器图像研究的新取向和新意义,获取石窟壁画乐器图像研究方法的新启示,从而探究跨门类艺术史学研究中的方法问题。许欣悦的《南宋事功学派艺术视野中的物用思想》一文,关注事功学派作为儒学发展到南宋,在思想上突破了将“道”奉为“形而上者”的理学束缚,主张“道原于一而成于两”,强调道器相依。在此思想命题基础上,发展出了事功思想和义利观。文章挖掘事功学派“道器”认知中的艺术观、物用观及致用观,以及结合南宋艺术史料,揭示南宋艺术中的功用与儒学伦理交互形成的艺术认识。本专题4篇论文均为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跨门类艺术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专题主持人:夏燕靖)
【专题】跨门类艺术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二)
1. 艺术史研究中的史学观念问题探讨 / 夏燕靖
2.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戏曲史的跨学科书写 / 钱志中
3. 证事与证史:中国石窟壁画音乐形象史料认识的方法论视角 / 刘文荣
4. 南宋事功学派艺术视野中的物用思想 / 许欣悦
| 注:1.本版文字为编辑版,请以正式出版的纸质刊物原文为准;2.本版图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人可与我们联系,以便标注作者姓名、支付报酬和完成相关事项。 |
| |
订 阅 号:mzysyj88
主办单位: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
联系电话:0871-63161975,63807848
邮政编码:650021
投稿邮箱:mzysyj88@163.com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青年路371号文化科技大楼12楼《民族艺术研究》编辑部
邮发代码:64-86
国内统一刊号:CN53-1019/J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840X
民族艺术研究
mzysyj88@163.com
云南昆明青年路371号文化科技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