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民族艺术研究 · 全文推送】刘 军 | 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的建设任务

云南省艺研院 民族艺术研究杂志 2024-02-05

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的建设任务

刘  军


摘    要:近年来,中国电影学派理论建设和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作为一项基础性的理论研究活动,出于不同理论视点的学术分析,在“中国电影学派”概念的命名、研究内容、方法体系、研究目标等核心问题方面尚需达成共识。如果对中国电影学派理论的这些最本体和基础层面的属性内容设定存在分歧,这个理论的学术共同体力量将无法形成合力,更无法很好地对该理论在各个层面的问题进行延伸观察。全面推进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建设,有必要对照中国电影学派研究的各层面建设任务,从中国电影学派理论的总体框架、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四个方面进行整体分析,进一步检视其理论体系的完备性和建设进展情况,以期其后续研究的调整和前瞻。


关键词:中国电影学派;总体框架;历史发生学;结构主义;主体间性


作者简介:刘军,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科研处处长、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课题“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构建研究”(项目批准号:18ZD1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民族艺术研究》杂志2023年第1期“中国电影学派的理论建构研究”栏目刊出  2023年2月28日出刊


2016年7月,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中心获批成立,该中心将“建构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电影学派”作为建设的核心目标。2017年10月,中心专门成立了由贾磊磊教授领衔的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特聘了一批北京电影学院和全国其他高校学者组成的学术团队,以有组织的科研范式,开展了有声有色的关于中国电影学派的学术研究活动,包括首创出版了系列《中国电影批评年鉴》《中国电影创作年鉴》,建设了资源丰富的“中国电影学派学术资源总库”,进行了“江南电影”“西部电影”“特区电影”等地域电影研究,与其他高校联合开办了“中国电影伦理学论坛”“中国电影地缘文化研究论坛”等系列研究论坛。2018年,中心获批立项了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构建研究”的重大课题,发表了中国电影学派相关研究论文200多篇。


北京电影学院着力以上述研讨推进中国电影学派理论的建设,全国电影学术界积极响应,各类研究活动争相展开。但中国电影学派的研究作为一项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在不断产生基于不同理论视点的学术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概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目标等方面定位不够清晰、系统梳理不足等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在学术共同体内达成基本的共识,这个理论的学术建构力量将无法发挥其最佳效能,更无法很好地进行该理论在中观和微观层面的延伸观察。
基于这些考量,非常有必要明确中国电影学派研究在各个层面的建设任务,以利于其后续研究的调整和前瞻、进行其理论体系的完备性建构。


一、 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的总体框架建设任务    


大凡理论,都是一种人为对现实的合理化解释,人为的一套对现实的存在及其遵循规律的认识。在这一点上,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人文社会科学,其理论对现实存在的认识都是人以主观意识观察和分析现实存在的结果。


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的总体框架建设要求,来自于中国电影现实的历史发生学追问,在理论上要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解释。


(一)为什么我们需要中国电影学派?
这方面,目前的疑惑——一是觉得国家学派的称谓不合适,在电影史上没有采用这一称谓的先例;二是担心政治权力对学术专业研究的影响。但总体上,这个问题已经被大多数学者所排除:伟大的时代,呼唤一个重要电影力量影响的到来;中国电影已经在电影市场和影片规模上成为世界大国,同时中国电影发展经历了百余年的探索实践,积累了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精神和浓厚文化传统的电影精品,世界和中国都需要一个优秀中国电影的“品牌性”称号[1] 。至于政治上的意识形态影响,中国电影学派概念是基于中国电影“国际形象模糊”[2]现状的一种清晰建构,恰恰是对西方以其文化中心主义解构中国电影特色的一种反动。在国际上,“华语电影”概念的提出,尽管比殖民主义语境下的“华语语系电影(sinophone)[3]”概念的提出淡化了西方文化中心色彩,但也消解了中国电影的民族特色属性。推论一下,如果用“英语电影”的概念来指代“英国电影”,就是一个语言学上的文化议题了。


(二)中国电影学派的概念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缠绕性最强,迄今尚未有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概念。主要疑惑在于——“中国电影学派”是指代中国电影,比如“国家品牌”说?还是一种关于中国电影的理论,比如“中国民族电影理论”说?还是指一些创作了优秀作品的中国电影人,比如中国动画片的“中国学派”“第五代电影”?
这个方面的研究成果,从历史发生学的角度看,中国电影学派概念的第一层次指的就是中国电影百年来的优秀作品和他们的创作者代表。这从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优秀影片评选系列活动中,中国电影家协会的孟犁野提出20部“中国电影学派”代表作就可以理解——通常在国际上和学术界,也都是将具有类似艺术风格的作品归类于某一学派。2015年10月,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出席北京电影学院校庆65周年活动时,提出现在有“美流”“日流”“韩流”……为什么不能说“中流”“华流”呢?期待出现“能够影响世界的中国学派”。后来,北京电影学院侯光明教授采用的表述是“一股具有中国特色、能够形成世界性影响的电影力量”[4]。本人提出“中国电影学派不仅仅指作品,同时指能够创作出上述一大批经典作品的优秀艺术家”[5]。周星教授提出,“所谓‘中国电影学派’,正是在这一意义上来标志和世界电影形成差异性的其整体对象,是具有明显文化区分度而独具内涵的独特电影”“既指研究中国电影特定形态、风格、创作和精神文化内涵等内容的力量,也指中国电影的一种整体标识性”。[6]
同时,在电影学术界,大家对于中国电影学派的概念思考,进一步扩展到其作为一种理论学说和体系的指认。贾磊磊提出,“它是一种包括电影艺术的创作理念、电影文化的传播策略、电影产业的发展模式在内的中国电影的总体建构战略”。[7]侯光明的定义是“‘中国电影学派’是由理论体系、实践创作和人才培养三部分构成的,具有‘来自中国、体现中国、代表中国’电影创研体系。”[8]更多的学者,比如:饶曙光[9]、陈林侠[10]、陈晓云[11]、陈吉德[12]、张政文[13]、胡智锋[14]等,都对“中国电影学派”的概念进行了电影理论体系、理论主张和组织学派方面的扩展。
因此,借用我国文化传统的“体用之说”来看,中国电影学派的概念内涵包含了两个层面的内容,其“体”是指那些代表了中国优秀艺术文化的电影精品佳作及艺术家群体,其“用”则是对这些作品和艺术家风格的理论研究和战略分析。如果“体”是中国电影的“流派”,“用”则是中国电影的“学派”。中国电影学派概念包括“体”、 “用”一体两个方面的内容。[15]中国电影学派的概念可以定义为:代表中国精神,体现中国艺术美学的中国优秀电影作品及其理论体系建构的共同体。相应而言,中国电影学派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畴等规定性的内容就可得以明晰。


中国电影学派的入选作品,不是中国电影所有作品的集合,而是那些代表性非常强的经典。在中国电影学派的理论建构中,也不仅仅是指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艺术创作经验和理论,还应包括中国特色电影道路的市场方略和技术提升模式。


(三)中国电影学派的公认理论前提是什么?


建构中国电影学派理论的努力,基础的一项工作是要找到学术界公认的理论前提,从而在建构的起点处,就能统合和找到大家的学术初衷和探索方向。梳理近年来众多学者的观点,至少有几个方面的前提共识可以获得确认。
一是构建中国电影学派的核心要素——必须包含有对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历史经验的梳理,总结中国电影从外来商品和西洋科技发展为世界重要民族艺术品牌的“中国化”规律和特色;必须包含中国文化传统精神作用于中国电影学派作品精神境界的源流分析;必须包括对百年中国影人在电影艺术创作上不懈追求的总结提炼。
二是建构中国电影学派理论,是一种对于国家电影的顶层式设计,是对优秀中国电影整体标识度的设定,必须关注其国家属性的特点。陈犀禾等主张建构中国电影的“国家理论”,对此进行了很多思考。正如中国文化中的“国语”“国画”“国乐”等等,中国电影学派是国家电影的标识;在国际上,则是我们国家民族特色电影的标识。中国电影学派的作品,应该具有所处中国电影历史时期的文化高度和国家气概、引领当时的精神方向、标志当时的前沿艺术美学和技术制作质量。
三是构建中国电影学派要有世界视野。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的交流,必须用世界电影的话语来进行展示和言说;但内在的精神和意蕴,必须是民族的、独特的。饶曙光等学者在中国电影“共同体理论”的探索方面体现了这一原则。中国电影学派在民族特色方面的成就,向世界电影提供了一种有特色的比较体系,从而使人类电影能在比较的基础上,从共同体的整体发展中寻求到一种普遍性与规律性。
(四)中国电影学派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认识论是人文社科研究的整体知识观和信念,是采用方法论开展理论问题研究的前提框架。方法论则是在认识论的规定性前提下,分析、总结和归纳研究对象的方法体系。
在认识论方面,构建中国电影学派,必须解决关于中国电影学派的命名问题。
王一川在讨论中国艺术学领域的学派问题时从学科体系的角度进行了审慎的思考。对包含中国电影学派的艺术学派的“中国学派”建设问题,他提出了是否存在学派和学派指认命名的问题。[16]简单说是一个先有“派”,还是先有“学”的问题。
从艺术史的角度看,要先有了派,然后才可能有对派的研究,产生学派。但如果从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角度来看,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互动关系,“派”促生“学”,但学反过来也可以引导和催生更多“派”的艺术创作。中国电影学派基于中国电影百年的创作经验,在中国特色“派”的发展过程中,有了艺术界和学术界在“学”方面的指导和激发,可以发展出更自觉的中国“派”的意识,从而更可能成长为有明确主体意识的“派”。二者之间产生发展的动态关系。
至于“自证”和“他证”的问题,中国电影学派要积极向世界开放,也要有非常清醒的“自名”和自我建构意识。一些学者表达了对国家学派的命名担忧,说世界上没有先例。这是因为很多国家的电影业根本达不到整体力量的世界领先水平。目前世界上最主要的电影生产国,只有不多的20来个,大部分国家则只不过是其他国家出品电影的放映市场而已。中国电影随着国家和民族的复兴,来到了由大变强的历史阶段,在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猖獗的情形下,中国电影学派的自名和建构,有着从政治到文化、到学术的重大意义。至于建设“中国学派”的过程,王一川提出要先做好“中国学说”的观点,则是十分中肯的。
在方法论方面,构建中国电影学派的理论体系,要处理好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中国电影学派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其研究方法的多元性和本体性努力。有学者鉴于中国人文学术方法的传统,主张在学派理论建构中,多采取定量分析的方法。其实,自然科学的理论建构,都可以经由对客观现实的长期观察,总结归纳出一套可以通过他人验证的认识,其一种理论通常只对应一种现实背后的因果关系。而人文学科的理论建构,即使一些能够解释局部或者一定条件下问题的理论,其揭示的生活现象也是受到多种因素的社会和个体影响的,其理论观点容易多变和多元。自然科学视野下的实证和定量验证法,多用于进行其整体人文哲理思考的辅助研究。目前关于中国电影学派的研究,要采用艺术学、社会学及文化学、产业经济学乃至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综合理论进行多学科的交叉综合研究。同时,也要基于中国电影学派理论的本体来进行主体建构,探索学派本体理论的对象、方法、功能、价值等内容。
二是中国电影学派理论的中观理论建构要求。有学者把中国电影学派的理论建设称为“宏大理论”,这建议要冷思考。[17]其实,西方电影研究中的所谓“宏大理论”,是指那些关于从整体社会学、哲学、美学的理论高度来解释电影学的“外部大理论”,电影成为这些非艺术学科理论的载质,而非基于电影本体属性形成的理论。中国电影学派理论在现阶段的主要策略是引入外部的历史学、文化学、美学、经济学、艺术学等理论来进行构建,看起来像是“宏大理论”,实际上是一种交叉学科的应用研究,尚到到不了基础研究的宏观层面,只能说是一种中观理论的研究,与电影研究的“后理论”主张并不相悖。
(五)中国电影学派建设的目标和功能是什么?
关于中国电影学派的建设目标,因为对其研究内容的不同期待和预设,不同的视点会有不同的期待,但终归需要逐渐形成相应一致的建设评估指标。
在建设任务的完整性方面,有人提出的是要“建成中国电影的工业体系、美学体系、思想体系‘三位一体’的宏伟大厦”,[18]也有人提出是要完成“来自中国、体现中国、代表中国’的电影创研体系”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有的学者预期的则只是一项理论体系建构。
在理论体系的国际性和开放性方面,大家的期望基本一致,即获得国际关注和国际认同。但也强调要跳脱原有西方话语视角的民族性研究,在研究的主体性方面,从中国的电影实践和文化主张入手,完成其理论体系的建构。
在理论体系研究所采用的科学方法和方法论创新方面,要采用基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唯物主义和当代数字人文的最新学术研究方法,包括采用人工智能赋能质性和量化研究的新方法,以提供理论的学术性保证。
关于中国电影学派的功能研究,也是需要开展多维讨论的,仔细辨析其底层研究的社会学、文化学、艺术学等方面的作用。可以预期的有促进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塑造国家形象、提高中国故事讲述能力、传播中国文化美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生活需要等众多话题。


二、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的分层面建设任务  

  

构建中国电影学派离不开扎实的电影史研究、作品研究、艺术家研究,正如学者们主张中国电影学派的研究要从扎扎实实的电影理论批评实践做起。学派研究不能脱离和背弃中国电影艺术界和学界诸多前辈的既有成果。这时候“建构”研究的意义就体现出来了。建构是基于已有的艺术实践,采用新的学科思想和逻辑来建构起一个新的理论系统。
为了“建构”的“构建”工作,可以依循结构主义的思路,将整体的中国电影学派的理论构建,分设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任务。
(一)宏观层面的建设任务
在宏观层面,除了研究理论体系总体架构中关于中国电影学派最本体的概念、对象、范畴等问题,学派研究的任务主要定位于学派的核心关系、关键原则等方面问题的探讨。在宏观层面的研究中,要对理论体系建设的学术合法性进行论证,进而到达学派研究一定的理论高度。有学者称本层研究的内容为理论的思想体系。
第一,要回答关于“民族性”和“国家性”的关系问题。走民族化道路和民族化学科体系建构的努力,是中国电影学派的重要开端和长期实践,也是一条贯通中国电影不同发展时期的红线。电影作为一个来源于西方科技和商品生产的艺术形式来到中国后,正是早期中国影人民族自觉与文化自觉的努力,赋予其以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也成为其最重要的价值原则。但中国电影民族化道路和民族化艺术的探索之路,经历了不同时期历史链条的被撕裂,如今民族化的语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早期阶段,中国民族电影的努力,是争取作为世界民族之一的电影被西方看到的机会,接下来才是追求民族特有文化意蕴和审美风格的探索,包括中国电影服务对象和产业道路的探索。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电影的民族化努力,才逐渐加入了民族主体性的内容,要求以中国,而不是西方的文化经验和审美作为艺术价值的核心标准。民族性的概念逐渐为主体性的讨论所涵盖。“国家性”的概念,则是对以前中国电影艺术评价体系中对艺术家个体和小群体艺术家追求个人风格的反动,强调作为一个现代国家发展电影文化和产业的整体实力。“国家性”的特点更凸显了中国电影学派在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之外,作为现代工业生产和传播体系的属性。此外,“国家性”还隐藏了向“国际性”发展的空间。
第二,处理关于传承、借鉴和创新的关系。作为中国电影学派,一贯积极学习借鉴国际电影发展的先进理论经验,同时,持续更新创建中国特色电影理论的内容。比如,学习借鉴苏联时期的蒙太奇电影理论,林年同总结了“基于单镜头蒙太奇理论的中国特色电影理论”;学习借鉴欧洲的艺术电影理论,产生了中国诗电影、文艺电影的美学追求;学习借鉴美国工业电影理论,产生了中国武侠片等类型理论。中国的电影理论界,结合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和美学的自觉追求,陆续形成和提出了诸如“影戏论”“电影本体论”“电影与文学的关系”“谢晋模式”“西部电影”等理论和主张,在一个全球化的新时代,依然需要继续提炼和梳理中国电影发展的理论规律。
第三, 关于电影理论的不同侧面关键原则的界定和厘清。对于中国电影学派新本体性的认知,既要坚持活化中国文化传统和艺术美学的使命,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精神和美学,更要明确进行中国电影学派在当代的新发展定位,要探索和发现中国电影学派的新艺术属性。对于中国电影学派理论的学科发展认知,中国电影理论陆续接受过传统美学、接受美学、历史哲学、电影诗学等学科的营养,现代则要积极寻求科学哲学的学科支撑。对于中国电影学派的不同文化层面的认知,要分层面探寻中国电影从民族精神,到民族内容、民族形式、民族风格方面的核心要义。对于中国电影学派的艺术门类特性认知,既要梳理和吸收从诗歌、绘画、书法、雕刻、舞蹈、戏剧戏曲,到摄影、电视、游戏的多艺术门类营养,更要融汇凝练出富含电影艺术门类属性的规律。在这方面,贾磊磊老师提出的“影意”理论,是关于中国电影学派美学理论的重要创新。[21]
(二) 中观层面的建设任务
在中观层面,是基于中国电影学派内涵本体的纵向和横向研究。纵向上,研究学派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横向上,研究学派在创作、产业、教育等维度的平行发展规律。
学派在纵向层面的研究,是通过纵贯百余年的中国电影发展史,借鉴和吸取历史经验。在艺术发展的历史中,尽管历史的外部和内在条件有所不同,但其发展规律经常重复发挥作用。回顾过去,可以启示当下,展望未来,也可以溯源历史的起因。
学派在横向层面的研究,同样针对百余年的中国电影发展历史长卷,在电影创作、美学风格、产业发展、人才教育等多个维度,都可以条分缕析地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描绘出属于中国电影学派的历史轨迹。
中观层面,同样需要的是,开展学派在空间地缘、伦理、科技发展等专门“面向”上的问题研究。开展空间地缘研究,可以找到中国电影学派不同源流的传承和发展方向,也可以采用历史发生学的方法,通过对不同区域电影传统的传播与互动情况总结,跳出原来中国电影史论将地缘电影单纯当作类型风格电影研究的局限。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与陕西师范大学合作成立了中国电影地缘文化研究中心,同时与其他当地高校联合,分别开展过江南电影、西部电影、特区电影、丝路电影等基于地缘空间的学术交流,成果显著。
北京电影学院与西南大学合作,重点开展了中国电影伦理学的研究。通过电影伦理学的研究,可以直击中国电影学派价值体系的思想核心,以电影的伦理关系为研究对象,梳理中国电影伦理的思想谱系,从而明确弘扬东方美学、进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核心价值观。[22]
北京电影学院与中国电影科研所、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中影集团等行业龙头单位合作,创研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模式和保障体系。北京电影学院与北京大学智能学院、中科院自动化所、北京理工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的团队合作,进行电影科技支撑平台的研究。这些研究直面电影科学技术驱动属性的研究,完善了中国电影科学技术发展的体系研究,同时,更加明晰了面向未来影像发展的技术硬实力和产业新生态的规律认知。
(三) 微观层面的建设任务
在微观层面,中国电影学派理论要在学派概念的视角下,对中国电影作品和电影艺术家风格进行基础性的研究。但这不是原来中国电影史论研究的翻版,而是在原来中国电影史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电影在相应的不同侧面,对历史上的代表性作品、代表性艺术家、代表性的艺术风格谱系,进行的溯源研究。
从电影不同专业门类的角度,北京电影学院从2017年就开始了从电影编剧、表演、导演、摄影、美术、录音、制片管理,到动画创作的谱系项目研究,这是基于电影不同专业工种分工的谱系研究工程。
同时,北京电影学院还于2022年2月,特邀了100位国内专业大家,对中国影史上的100部中国电影学派代表作进行了推选。虽然这种整体性的作品研究,非常必要;但对于这些作品的个体理论关照,同样需要大规模的深度研究。

微观层面,对于电影艺术家的风格和电影理论家的学说进行个案研究,是从个体向度开掘的现实路径。饶曙光发表的中国电影理论家与中国电影学派的系列成果是典型的范例。[23]


三、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的层间建设原则  

  

依循结构主义的精神,对中国电影学派分层建设任务进行了分析之后,也要警惕结构主义的理论局限:过于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和封闭性,同时把系统的各个结构部分看作是边界分明的局部。这提示中国电影学派的理论体系建构,要保持其相应的开放性,同时,要重视不同层次间建设任务的关联和交叉关系。


一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想,来指导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的建构。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的建构,其本质任务要求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建构,要求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史观作为其理论体系的指导思想。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中,强调客观现实与思想意识之间的互动关系。陈龙和萧湛对朱光潜先生后期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分析,可以在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主体性理解方面发挥很好的借鉴作用。[24]在中国电影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中国电影学派理论的主体性在与电影实践这个客体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具备了社会性、历史性和人民性的特点。社会性强调理论体系的世界性、开放性和被构造性;历史性强调学派在不同世代间的共性和传承;人民性强调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电影理论体系之间的平等、对话和共同体构建关系。
二是要根据不同层面的任务,采用不同时期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来对不同点、线、面、体上的中国电影学派理论进行综合分析和深入分析。中国电影学派电影理论的革新,要破除以前用东方对西方、资本主义对共产主义、市场经济对国有体制等“二元论”的教条束缚,同时,要积极采取媒介考古学、历史发生学等学科的方法,思考:电影何时、何因发展成为今天的样子?电影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上的多次功能转移,如何保障民众公共文化权利?如何以标准化生产满足大规模商业推广复制的必须?如何发展相对别的观看技术的先进性,满足人类影像接受和思想表达的需要?
对于多学科理论的应用,还要警惕外部传统学科和宏大理论对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主体建构的压制作用。其他交叉学科成果的过多应用,容易使学派理论的本体研究相形弱小,使作为学派理论的学术合法性受到损害。
三是要在所有层间的建设任务中,特别强调电影作为一门科技和电影理论的发展性。电影理论在整体科学视野内,同样依循生物进化论和复杂系统论的规范。电影发展到今天,逐渐在数字化的新时代借由虚拟化的法宝,潜身赋能了游戏、微视频、元宇宙等多种媒介和影像艺术。前瞻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中国电影学派既要十分重视技术维度的研究,更要注重对于新时代文化背景下的人类文化反思。我们可能无法预测电影的未来,但可以知道我们自身的需求。需求将决定技术的发展!需求将推动理论的进一步创新!


结  语


中国电影学派建设和理论体系的建设十分重要、必要和可行。学派理论体系的建构,是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构建新的学科方法和理论范式,可以指导和促进中国电影实践的开展。


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的建设任务,在总体框架层面,要对学派理论建构的必要性、学派的概念、学派理论的前提、学派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核心问题、学派建设的目的和功能等问题进行体系化的阐释。
在宏观层面,学派研究的任务是关于学派的核心关系、关键原则等方面问题的讨论,要对理论体系建设的学术合法性进行论证。在中观层面,是关于中国电影学派内涵本体的纵向和横向研究。在微观层面,是在学派概念的视角下,对中国电影作品和电影艺术家风格进行的基础研究。


(责任编辑  彭慧媛)


参考文献:

[1] 贾磊磊.中国电影学派:一种基于国家电影品牌建构的战略设想[J].当代电影,2018(5):18-22.

[2] 周星.中国电影学派:多样性建设呈现的思考[J].电影艺术,2018(2):26-30.

[3] 张清芳.通过“华语电影”概念传播中国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8-11(5).

[4] 侯光明,支菲娜.构建“中国电影学派”——侯光明访谈[J].电影艺术,2018(2):108.

[5] 刘军.中国电影学派的概念内涵与建设路径[J].艺术学研究,2019(2):52.

[6] 周星.中国电影学派:多样性建设呈现的思考[J].电影艺术,2018(2):30.

[7] 贾磊磊.中国电影学派建构的反向命题[J].电影艺术,2018(2):22.

[8] 侯光明,支菲娜.构建“中国电影学派”——侯光明访谈[J].电影艺术,2018(2):109.

[9] 饶曙光.对话与商榷:中国电影学派的界定、主体建构与发展策略[J].社会科学文摘,2018(8):26-30.

[10] 陈林侠.中国电影学派:如何理论,怎样创新?——以国外改编理论研究为核心[J].社会科学,2018(9):174-182.

[11] 陈晓云,王之若.从“中国电影”到“中国学派”:一种基于电影实践层面的探讨[J].艺术百家,2018,34(5):67-70+231.

[12] 陈吉德.构建中国电影学派:研究现状、对象及意义[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5):123-131.

[13] 张政文.中心议题、话语领域、标识概念:在电影历史谱系与逻辑中构建中国电影学派[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9(3):77-80.

[14] 胡智锋.“新时代中国电影学派”的历史逻辑、现实依据与未来理念[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21(6):4-8.

[15] 王一川.作为问题的“艺术学中国学派”[J].艺术学研究, 2019(2):9-13.

[16] 王一川.作为问题的“艺术学中国学派”[J].艺术学研究, 2019(2):9-13.

[17] 朱晓军.国家意志与学术自觉的同归与殊途——对构建中国电影学派热的冷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7(6):49-59.

[18] 贾磊磊.中国电影学派建构的反向命题[J].电影艺术,2018(2):22.

[19] 侯光明,支菲娜.构建“中国电影学派”——侯光明访谈[J].电影艺术,2018(2):109.

[20] 王海洲.“中国电影学派”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核[J].电影艺术, 2018(2):3-8.

[21] 贾磊磊.影意论:中国电影美学的古典阐释[J].电影艺术, 2020(6):3-10.

[22] 袁智忠,田鹏.电影伦理学与中国电影学派[J].艺术百家,2021,37(1):85-91.

[23] 饶曙光,朱梦秋.夏衍与中国电影学派[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21(3):71-79;饶曙光. 罗艺军与中国电影学派[J]. 电影艺术, 2020(5):111-117;饶曙光,李国聪.钟惦棐与中国电影学派 [J].电影艺术,2018(3):86-93.

[24] 陈龙,萧湛.朱光潜后期美学的主体间性转向[N].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2-8-15(2).



_

注:1.本版文字为编辑版,请以正式出版的纸质刊物原文为准;2.本版图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人可与我们联系,以便标注作者姓名、支付报酬和完成相关事项。


_


订 阅 号:mzysyj88

主办单位: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

联系电话:0871-63161975,63807848

邮政编码:650021

投稿邮箱:mzysyj88@163.com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青年路371号文化科技大楼12楼《民族艺术研究》编辑部

邮发代码:64-86

国内统一刊号:CN53-1019/J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840X



民族艺术研究

mzysyj88@163.com

云南昆明青年路371号文化科技大楼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民族艺术研究 · 全文推送】刘 军 | 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的建设任务

云南省艺研院 民族艺术研究杂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