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艺术研究 · 全文推送】慕 羽,刘唯嘉 | 新时代十年中国舞蹈批评述评
新时代十年中国舞蹈批评述评
慕 羽,刘唯嘉
摘 要:2012年至2022年是新时代十年中国舞蹈批评快速发展的时期。在新文科维度下,中国舞蹈批评由原发性、继发性和元研究构成,对象分别是舞蹈作品或事象、舞评文章以及舞评理论等。舞评作者和研究者可分为公众型、学者型和艺术家型。这段时间内,公众型舞评人、学者型舞评研究者队伍不断壮大,三类舞评研究也获得了关键性进展。原发性舞评呈现出多元化、丰富性、灵活性的全媒体即时舞评生态现象,其中报刊舞评的可读性、有效性、即时性有所提升,起到了一定的价值引导、审美启迪作用。理论批评不断深化着舞蹈本体研究,舞蹈形态分析等薄弱环节得到加强;经由跨学科的启发和触动,理论批评也拓宽着研究视野,更新着研究理念。在继发性舞蹈批评和元理论研究中,一些代表性论著和高水平论文取得了重要突破,一些“元研究”舞蹈批评理论也有了雏形。不过,中国舞蹈批评仍处于不成熟的阶段,还有许多基础性工作亟待开展,“三大体系”更有待完善,这需要相关从业者和学术共同体的努力,协同创新,共同推进。
关键词:新时代十年;中国舞蹈批评;原发性舞蹈批评;继发性舞蹈批评;舞蹈批评元研究
作者简介:慕羽,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民族舞蹈文化研究基地特聘研究员;刘唯嘉,北京舞蹈学院2021级舞蹈理论与批评专业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本文是文化和旅游部科技教育司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北京舞蹈学院项目“舞蹈学十年发展研究报告(2012-2022)”之“舞蹈批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民族艺术研究》杂志2023年第1期“舞蹈学”栏目刊出 2023年2月28日出刊
一般说来,文艺“评论”和“批评”的基本含义是一致的,但也有其侧重的适用范围。相对而言,“评论”是“文艺工作的规范性词语及当代中国文化艺术行业的规范化概念”[3],而“批评”多用于学科和学术语境。
“舞蹈批评”是对当前舞蹈创作和事象(各种有规律的理念、活动、事件和现象)进行阐释、评价的主体性、公共性、当下性的艺术探讨活动。[4]在新文科维度下,舞蹈批评研究由原发性研究、继发性研究和元研究共同构成。“原发性”舞蹈批评的对象主要是舞蹈作品或事象,涵盖了“即时媒体批评”与“学院派理论批评”,当然,也存在兼而有之的文章。舞蹈批评史实际上是“继发性”研究,对象是舞评文章;“元研究”则指舞蹈批评的理论研究,探讨的是舞蹈批评学(研究)理论议题。[5]
本文调研的是新时代十年中国舞蹈批评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代表性论著、学术论文等。重点关注中国舞蹈批评在人员构成、关注议题、批评视角、研究方法上取得的突破和发展;同时总结研究瓶颈与原因,尝试提出解决路径;并在“新文科”和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下,对舞蹈批评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中国舞蹈批评的写作和研究队伍构成
(一)原发性舞蹈批评写作者的类型和代际划分
第一类公众型舞评人是报刊记者和(普通)观众,他们通常写作的是即时媒体舞评。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文艺评论的日益重视,中央媒体《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地方媒体《北京日报》,文艺行业媒体《中国艺术报》,都市媒体《文汇报》《新京报》《北京青年报》等各类媒体都发出过相对独立的舞评声音,舞评写作者身份也逐渐多元起来。
在报刊记者的舞评专业性逐渐提升的同时,微信、微博、豆瓣、知乎、抖音、大麦、小红书、B站等新媒体平台的兴起,也为普通(非舞蹈专业)舞蹈观众发表即时“口头批评”提供了重要“话语场”。豆瓣、大麦的评分、B站的弹幕等都是最直接的“口碑”,比如新型舞蹈网络综艺《舞千年》在B站开播两月内高达76673条的弹幕评论[7]和8.6分的豆瓣评分(豆瓣评分8.6则为2023年1月1日豆瓣网所显示的评分数据),成为观众与创作者交流的重要桥梁。而微信公众号上的网络舞评则提供了不少较为优质的舞评文章,微信公众号既有“刃舞塾”“漫舞评”“亦文亦舞”等“个人号”,也有“舞蹈中国”“舞林秘籍”等“企业号”,还有“中国舞蹈家协会”等“其他组织号”,以及“舞蹈杂志”等“媒体号”等不同类型。作者大致由三类观众构成:1.非舞蹈专业观众,如一名“爱舞蹈的律师”在其公众号“喜乐观舞”上,至今撰写了百余篇原创舞评。2.在“舞林秘籍”“刃舞塾”“亦文亦舞”“漫舞评”等平台上,舞蹈专业观众(不一定是教授)也积极开展新媒体舞评写作。其中,梁戈逻在其所创办的“舞林秘籍”上发表多篇即时舞评,凭借犀利文风和尖锐观点,在界内产生一定影响。3.戏剧等艺术相关行业的跨界观众在“北小京看话剧”“押沙龙在1966”“剧场大实话”等公众号上所写的舞评文章同样具有不俗的艺术水平。舞蹈观众批评通常呈现出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具有较高的互动性、传播力和真实性等优势,为近十年的舞蹈批评生态注入了诸多活力。
第二类舞蹈批评写作者是教授、学者,总体上可以分为舞蹈专业学者和跨学科学者两类,发表的阵地主要是艺术类学术期刊《艺术评论》《民族艺术研究》《中国文艺评论》以及舞蹈行业期刊《舞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等。
以“舞剧”主题的文章为例,十年来“中国知网”共收录相关文章4576篇。发表“舞剧”相关文章数量最多的前十位作者分别是:于平、慕羽、江东、许薇、冯双白、张麟、董丽、邱晓晨、欧建平、黄凯迪、龚倩(与前两位并列)。以上作者均是来自于舞蹈行业的教授、学者(见图1)。不过,“中国知网”主要收录的是学术期刊或行业刊物,有一些在报刊等多类型媒体中积极发声的教授、学者,并未在该数据中得到体现。
图1 中国知网收录“舞剧”相关文章作者分布图(2012-2022年)
(图1 截自于中国知网2022.12.31.)
另外,在这四千余篇关于舞剧的文章中,共有278篇来自北京舞蹈学院、186篇来自南京艺术学院、126篇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包含其舞蹈研究所)。沈阳音乐学院、广西艺术学院、湖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吉林艺术学院、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师范大学的发文量均在40篇以上(见图2)。
其中,北京舞蹈学院慕羽、田湉等学者对新文艺群体的新型演出、事象比较重视。慕羽教授从2013年开始观察陶身体剧场,相继在《人民日报》《艺术评论》《都市快报》《北京日报》《当代舞蹈艺术研究》等不同媒体发表了多篇舞评,她撰写的《中国现代舞者的“舞蹈剧场”意识初探》《中国舞蹈创作“体制外”的崛起——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与中国舞蹈创作探讨》等文章对中国“舞蹈剧场”的实践也给予较多关注。田湉副教授2018年以来发表了多篇有关“舞蹈戏剧构作”“数字交互舞蹈”的文章,如《舞蹈戏剧构作在中国》《舞蹈剧场的中国历程:特征、风格与形式》《身体“不纯”——当代舞蹈剧场中的身体实践》《跨界的身体表达及其交互模式初探》等,对跨媒介舞蹈艺术等前沿议题进行探讨。
图2 中国知网收录“舞剧”相关文章作者机构分布图(2012-2022年)
(图2 截自于中国知网2022.12.31.)
第三类舞蹈批评写作者是艺术家。近十年,舞蹈批评中的“艺术家批评”并不多见。仅有肖苏华、王玫、苏时进、应萼定等编舞家,对国际芭蕾舞比赛和中国舞蹈“荷花奖”“桃李杯”等顶级赛事,以及出圈舞剧展开过少数评论。此类舞评写作者的普遍“缺席”,是值得关注并探讨的现象。不过,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刘春副研究员、北京舞蹈学院的田湉副教授是近年为数不多的兼具学者和艺术家气质的写作者。
(二)舞蹈批评研究者的类型和代际划分
舞蹈批评研究者主要指进行舞蹈批评继发性研究和元理论研究的学者,其研究成果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学术期刊论文、硕博学位论文和专著。
表1 新时代十年“继发性”舞蹈批评代表论文(2012-2022年)
2012-2022年间,在学术期刊先后发表继发性研究论文的有于平、曾婕、慕羽、仝妍、唐白晶、张延杰等(见表1)。先后发表元理论研究论文的有田丽萍、吕艺生、周志强、吴海清、许锐、慕羽、姬宁、方辛、夏志伟、邓佑玲、魏盼盼、孟梦、张顺、刘晓真、孙文娟等(见表2),其中既有资深专家,也有中生代、新生代舞评人。
表2 新时代十年“元理论”舞蹈批评代表论文(2012-2022年)
在舞评专著、文集方面,也初步呈现出了研究梯队阵型。比如有2012年出版了《舞蹈批评学研究》(上、下两册)的舞蹈理论家吕艺生教授,2016年出版了《舞蹈批评导论及精品赏析》的贾安林教授,2018年《舞蹈评论形态分析教程》(上、下两册)则是由舞蹈理论家于平协同两位青年学者叶笛、邱宇共同编写的。2020年作为中青年舞评人之一的北京舞蹈学院慕羽教授出版了《中国舞蹈批评》一书。
二、原发性全媒体舞蹈批评的研究
(一)即时媒体舞评写作
即时媒体舞评,通常针对当前舞蹈创作和事象,除了部分行业媒体外,主要面向大众读者。2012-2022年期间各代表性刊物发表即时舞评数量大致如下:《舞蹈》350篇、《人民日报》35篇、《中国艺术报》203篇、《文汇报》38篇(见图3)。在其他行业期刊中,也含有部分在学理性突出的前提下,兼具一定“即时性”的文章,但由于此类期刊的媒体性质偏向于面向专业读者的学术理论刊物,故在此不做详细探讨。
新时代十年间,即时舞评写作者们关注的舞蹈类型主要有两类:1.“正在上演”的舞剧。此类文章通常以即时的观后感受为基础,对舞蹈动作语言、结构、题材、主题等方面进行描述、阐释与评价,舞剧形态分析是其中的亮点。2.大型舞蹈比赛或展演。如“荷花奖”“桃李杯”“国家大剧院舞蹈节”“北京现代舞双周”和春晚舞蹈节目等。此类文章大多以“综述”为基调,对舞蹈创作现状进行评价与反思,往往可以同时起到“报道”与“评论”作用。
图3 代表性报刊“即时舞评”发表数量(2012-2022年)
不过,在全媒体时代下,部分写作即时舞评的专家学者逐渐增强为全类型读者而写作的“媒体意识”,在保证学理性的基础上同时注重文章可读性与普适性。例如,2021年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舞台艺术委员会,曾委约来自不同艺术领域的专家,对“建党百年展演优秀舞剧”展开即时性舞评。该系列专家的即时舞评,被艺评中国[8]、光明网、中国文艺网、中国文艺评论网等转载(见表3)。
与此同时,多家报刊虽不直接设有“职业舞评人”职位,但部分报社记者逐渐彰显出“舞蹈专栏评论人”般的专业素养,写出多篇具有专业洞察力的报刊评论。比如《中国艺术报》的记者乔燕冰,她的《街舞咋有那么多“冠军” ?——2017中国街舞巡回赛为冠军正名》等“报道式评论”均具有鲜明的观点表达、《少儿舞蹈创作何以走出“魔咒”?——第九届“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展演观察》等文章则不逊色于专家学者所写的即时批评。上海《文汇报》记者宣晶写作《〈闪闪的红星〉能否为芭蕾舞“中国学派”探寻新路径?》《〈舞千年〉火爆出“圈”,中国舞让Z世代一秒“入坑”》等,都不乏有一定报道性与批评性的推介文。
表3 2021年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舞台艺术委员会委约“建党百年展演优秀舞剧观摩”舞评
(表3阅读量数据截止于2021.10.15. )
表4 即时舞评文集(2012-2022年)
舞蹈理论批评一类,主要面向专业读者群。2012-2022年代表性学术期刊发表舞蹈理论批评数量大致如下(见图4):《舞蹈》157篇、《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14篇、《当代舞蹈艺术研究》63篇、《艺术评论》110篇、《中国文艺评论》10篇、《民族艺术研究》44篇,一共565篇。此外,理论批评型硕士学位论文共130篇、博士学位论文13篇、专著23部、文集21部。总体看来,理论舞评不断深化着本体研究,舞蹈形态分析等薄弱环节得到加强;经由跨学科的启发和触动,舞蹈理论批评也拓宽着研究视野,更新着研究理念。
图4 代表性学术期刊舞蹈“理论批评”发表数量(2012-2022年)
另外,若以著名文艺批评理论家艾布拉姆斯所提出的“文学四要素”(作品、世界、艺术家、观众)关系作为观察角度,可以发现大多数舞蹈理论批评文章,不常以纯粹的“模仿论”(作品—世界)或“表现论”(作品—艺术家)为单一立足点,而是将两者融合(作品—世界—艺术家)作为批评底层逻辑,这与中国提倡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艺创作导向有关。但相对来说,“观众”作为生态链中的重要一端,还未受到舞蹈理论批评者足够的重视。
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方面,属于原发性舞蹈理论批评成果的较为丰富。主题内容基本可以分为三类。1.教育专题型:对中外著名舞蹈教育家、重大舞蹈教育现象的梳理与总结。2.实践阐释型:或以某位舞蹈编导为中心,或通过对一部或多部舞蹈作品的细读与分析,从形式结构、立意表达、艺术价值、历史影响等层面进行阐释与评价。3.学者研究型:对舞蹈学术事业有重要贡献的学者展开研究。研究方法方面,以形态分析法、历史研究法最为常见。总体上,中西古今均有涉猎,呈现出涉及视野的广泛、内容丰富的局面。
专著和文集方面,有40余部属于舞蹈理论批评。聚焦舞蹈创作和鉴赏理论的著作最为普遍,如冯双白的《中外舞蹈作品鉴赏》、于平的《中国当代舞剧创作综论》、李蒙和李炜合著的《中国优秀舞蹈作品赏析及国际标准舞史话》等。刘柳的《足尖上的意志》着眼对《红色娘子军》进行“人类学”方面的研究,特点在于以田野民族志方法为主要资料搜集方式。慕羽在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润物之道:文化力与中国舞蹈创作思潮》,注重对中国舞蹈创作作品、现象和思潮进行阐释和评析。强调跨学科研究视野的有张莉的《舒巧舞剧创作评析》、车骁的《历史与记忆:论南京大屠杀和舞剧〈南京1937〉》等。此外,陈家年、李海霞、张麟、周志强、满运喜、吕艺生、刘青弋、江东、隆荫培、李绪、邓佑玲、仝妍、欧建平、胡尔岩、资华筠、赵国政、宫宝荣、李杰明、门文元、金浩等人都曾先后撰写或主编了理论批评文集(见表5)。
表5 舞蹈理论批评文集(2012-2022年)
三、中国舞蹈批评理论研究:对批评的批评
(一)继发性舞蹈批评研究
期刊论文方面,虽然数量并不多,但也不乏高质量的代表。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于平所写的《形态分析的舞蹈评论——新时期舞蹈评论的职业化取向》分上、中、下三篇在《北京舞蹈学院学报》上连载。他总共用40小节的篇幅详尽梳理了改革开放30多年来舞蹈评论的形态分析特征及其发展脉络,包括具有代表性的作者和相关文章,以此强调舞蹈评论中形态分析能力的重要性,借以推动舞蹈评论的职业化进程。[10]正是在这期间,中国舞蹈批评研究的前辈资华筠先生于2014年12月9日与世长辞。2015年1月,于平在《艺术评论》上发表《资华筠“讲真话”的执著与担当》纪念文章,不仅回顾了资华筠所写过的经典舞评文章,更提出“资华筠大力倡导的文艺批评‘三真’精神,成了她留给舞蹈评论界最后的叮咛,而铭记并传扬先生的精神遗产,投入并献身我们的舞蹈文化建设,是对先生最好的追思和缅怀”。[11]
2017年,慕羽发表的《从孔子“起舞”看舞蹈批评应有的态度》,从文化论、乐舞观、本体论分析中外媒体上公开发表的舞剧《孔子》相关舞评文本,提出一位真正出色的舞评人需要具有“诗人的视觉”“舞蹈家的眼睛”和“哲学家的头脑”,合格的学者型舞评人起码应该具有一种“文化审美观”。[12]2019年,仝妍撰写的《舞蹈批评与当代舞蹈发展的历史书写》,从学科建设的宏观视野出发,指出应将舞蹈批评系统化、整体化、宏观化,真正使“史”与“论”相融合。[13]此外,曾婕、茅慧、唐白晶、张延杰、金浩等人也先后以某年度舞蹈批评现象述评的方式展开写作,往往兼具学理性与即时性。
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方面,对“乐舞诗”“乐舞赋”等中国古代舞评文本展开研究的更多,其作者大多数来自文学专业,这符合在“新文科”背景下进行“文文互鉴”的跨学科研究新思路,同时为舞蹈学研究与舞蹈批评的理论构建提供更多思路与可能性。
著作方面,2020 年 8 月,慕羽出版的《中国舞蹈批评》标志着近年来中国舞蹈批评研究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吕艺生教授在此书序言中称这部舞蹈批评并非广义的舞蹈批评学,它涉及的是“中国舞蹈批评学”。在舞蹈批评史学层面,该书通过追溯与中国舞蹈创作历程相依存的舞评文本范例,探索中国舞蹈批评的文脉,力求建构中国舞蹈批评的史实语境。在舞蹈批评理论层面,以史带论、史论结合,探讨舞评人如何在“世界(社会)—编导—作品—观众”的关系链中去审视舞蹈创作,并进行中国舞蹈批评模式的类型划分。在舞蹈批评的评论层面,作者表达了其“国际视野,立足本土”的写作态度,对中国舞蹈批评史上的各类文本、事象进行分析、阐释和评价,对中国舞蹈批评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学理性的总结与展望。该书属于继发性研究的重要成果,其中也渗透着“元批评”理论建构意识。
(二)舞蹈批评元研究
元研究探讨的是批评学(研究)理论议题。近十年里,学者们虽然对建设舞蹈批评学的关注逐渐增强,但因起步较晚等原因,这仍是较为薄弱的领域。涉及元理论研究的专著较少,成果主要散见于期刊论文和少数硕士学位论文当中。
2015年2月,《北京舞蹈学院学报》上的“舞蹈批评研究专栏”呈现出2015-2016年度对舞蹈批评元研究的强调。其中,吕艺生通过《中国舞蹈批评的文化自觉》一文,从文化自觉、文化意义与文化引导三方面分析中国舞蹈批评落后于舞蹈实践的现状,提出舞蹈批评在新时期应着重发挥自身的社会学功能,在当前纷繁的舞蹈现状中担负起引导责任。周志强在《舞蹈批评如何可能》中提出身体的直接感染力是舞蹈独特魅力,但基于肉身的体验性艺术在批评方面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困境,应构建一种以身体感染力为基础、形式批评与社会批评相结合的舞蹈批评方式。吴海清的《身体在世性:被舞蹈批评遗忘的起点——现象学视野中的舞蹈批评之反思》则认为“身体”是人存在的基础,从现象学视野中“身体在世性”出发,重新追问舞蹈批评的本源,乃是展开关于舞蹈价值的根基之问和批评之旅的起点。
紧接2015年初的集中讨论,2016年出现了多篇舞蹈批评元研究论文。譬如,邓佑玲的《关于舞蹈艺术评论问题的思考》一文,从创作者、表演者、评论者与接受者的闭环关系入手,提出作为舞蹈理论和评论工作者,应秉持严肃的批评态度,构建跨学科的理论知识框架,激发舞蹈艺术创作的活力。许锐在《舞蹈评论是通达生命隐喻的路径》文中提出舞蹈评论应充分利用当代传媒技术与传播渠道,同时在语言表达与舞蹈身体经验之间找到相互融合、互为激发的有效路径。慕羽的《舞蹈批评四问》一文通过“舞评为谁”“何为舞评”“为何舞评”“谁来舞评”四个层面,对当下的舞蹈评论现状进行了概要综述,特别是对舞评的动力机制、舞评的接受群体、舞评人的职业素养与能力等进行了细致分析。
2016年以后,舞蹈批评元研究开始显露出纵横古今、面向多元的发展态势。夏志伟在《对微信舞蹈评论及其传播的探讨》一文中以微信平台为依托的“微”舞评为研究对象,对“微”舞评的概念,传统舞蹈评论的类型与特点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慕羽的《中国传统舞蹈批评特征及模式刍议》,通过把握中国传统艺术批评模式的特殊性,对中国传统舞蹈批评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梳理,总结出伦理道德批评、“泛宇宙生命化”批评、“本体论”批评、“人化”批评、社会批评五种批评模式。此外,中国艺术研究院李晓媛的硕士学位论文《论舞蹈批评的类型划分与定位》和王敏的硕士学位论文《自媒体平台下的舞蹈评论》也是难得的元研究成果。
专著、文集方面。吕艺生2012年12月出版的《舞蹈批评学研究》是一本综合性文集,涵盖了原发性舞评和元理论研究两方面,内容分为上、下两册,共有四编:文艺批评的理论与方法、舞蹈批评的理论与方法研究、舞蹈批评与舞蹈创作研究、舞蹈评论与作品分析。其中,舞蹈批评理论与方法包括舞蹈本体论批评、舞蹈美学批评和心理学批评等,为今后舞蹈元理论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四、舞蹈批评研究瓶颈、原因和解决路径
新时代十年,中国舞蹈批评发展呈现出生机勃勃、阔步向前的良好趋势。不过,中国舞蹈批评仍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在舞评写作与研究上,还有许多基础性工作亟待改善和开展,涉及舞蹈批评生态链上舞评主体(作者)、客体(对象)、媒介等诸多面向,它们构成了舞评写作共同体。(一)优化舞评写作共同体生态
其一,在近十年的中国舞蹈批评中,较为常见的是公众型和学者型舞评,“艺术家批评”十分少见。一方面,不同于吴晓邦、戴爱莲、资华筠、舒巧等前辈舞蹈艺术家既积极从事舞蹈创作,也经常进行舞蹈批评写作。当下大部分中青年编舞家鲜少评论他人,至多谈谈自己的创作经历和理念。此种“失语”现象,或许是“没有批评”“不敢批评”和“不能批评”等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也与舞蹈人才培养机制的改革历程相关,应当引起舞蹈学界重视。另一方面,其他文艺门类的大家,也常常以“不懂舞蹈”为由对舞蹈避之不提,这也不是艺术史“遗传”下来的问题。当然,其他艺术家不谈舞蹈,应首先从舞蹈和舞蹈界内部寻找根源。就舞蹈批评而言,舞评人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用文字向全类型读者述说舞蹈的“可言说”和“难以言说”。
其二,舞评客体视野有所局限。张延杰曾在《2021舞蹈:跨界“破圈”中的身体舞动》一文中指出舞评在对象和视野上存在的问题,可总结为三点:对红色题材和主旋律舞蹈舞剧作品青睐有加,但对非叙事性的或抽象的当代舞蹈作品经常处于“失语”状态;对国际舞蹈动态缺乏关注和了解,只有充分了解和理解当代国际艺术创作和发展动态,才能更加清晰界定“中国气派”的属性与内涵;大多数舞评对象仍局限于舞台作品,在积极发挥专业主体优势、提升舞蹈门类艺术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表现依然有所不足。[14]
同时,就国内舞蹈批评对象的地区分布来看,近十年舞评以北京、上海地区的舞蹈事象为主要对象。其次,关注岭南地区舞蹈的相对较多,而中西部、东北部地区的相关舞评则是极少数。当然,此种现象虽然与北京、上海本就是中国舞蹈创作与理论的中心地分不开,但中国舞评多元化生态还需要从上至下、从下至少的合力来改善。一方面是政策支持工作需继续增强区域均衡发展意识,在舞蹈评论人才培训项目和课题项目中贯彻落实;另一方面是舞评人可以进一步拓宽视野,充分利用线上演出等互联网优势资源,持续关注多地区的舞蹈创作现象。
其三,全媒体时代,媒介素养亟待提升,这是舞评人越来越需要具备的素质、能力和修养。舞蹈批评是一种公开性艺术探讨活动,舞评人与“世界—编导—作品—观众”的互动离不开媒介参与。许锐在《舞蹈评论是通达生命隐喻的路径》文中谈及影像与文字双重媒介对舞蹈信息传播的重要性,同时提出舞评又不能落入媒体和文字的“圈套”中。舞评需要找到用语言表达和传递舞蹈身体经验的方式。[15]全媒体时代下,舞评文章的传播问题尤为重要,需要公众、学者、艺术家共建,增强融媒体意识,提升新媒介素养。
(二)舞评主体提高写作和研究能力
其一,重视文风问题,秉持批评精神。文风表面是文字风格,背后则是批评精神。《中国舞蹈批评》一书的结语曾谈及“如何优化中国舞蹈批评的生态”,重点回顾了资华筠先生在2002年针对文艺批评文风问题写过的文章——《反思文艺批评之七戒》。而资华筠也曾提出舞蹈批评“三真精神”:对作品的真实感受、心口如一的真诚表达、对艺术真谛的求索和揭示。[16]以“三真”应对“七戒”(“腻”“套”“泛”“涩”“讳”“花”“霸”),仍是值得所有舞蹈批评者共勉并竭力追求的。
其二,纠正脱离舞蹈的立场误区,拓展文化格局。一方面,舞蹈批评写作应如何用身体去思考,如何把身体经验转化为语言表述,成为舞蹈和舞蹈评论面临的重大课题。许锐在《舞蹈评论是通达生命隐喻的路径》中指出舞蹈评论中存在的身体与文字之争、叙事与形式之争,这除了有舞蹈艺术自身特性等客观原因,更有舞评写作常常陷入三种立场误区的主观原因:将舞蹈审美停留在感官层面,把舞蹈之“象”肤浅化和娱乐化;媚俗地迎合市场需求,强化女性身体感官刺激;常常抛离舞蹈自身艺术语境,按照文字思维对“意”进行误读或过度解读。[17]另一方面,舞蹈批评也应进一步打开文化格局,从审美中看文化,从文化中看审美。
其三,深化理论方法,提升思想锐度。面对新时期到新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国舞蹈批评虽然已经形成自身模式,但在方法与批评视野上略显单一,引入新理论角度、深化理论方法成为舞蹈批评在当代舞蹈艺术领域持续发挥作用的关键。[18]在与其他艺术门类的批评体系对比下,舞蹈在批评理论建设与贡献方面,还任重而道远。对此,应当加强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改善多数舞评文章依然停留在作品细节描述或重复编导创作理念的现状,写出更多有思想、有锐气的舞评。
其四,助力批评研究,服务舞蹈发展。从舞蹈批评的理论研究现状来看,继发性研究和元理论研究方面,具备学科建设性意义的重大成果较少。虽然原发性舞蹈批评中的即时媒体批评、学术期刊论文、硕博论文、专著文集等均呈现出生机勃勃的良好生态,但还需要更多的舞蹈学者共同助力中国舞蹈批评的理论研究,只有发挥众人力量,才能更好地实现舞蹈批评的功能,服务于舞蹈艺术文化的发展。
结 语
中国舞蹈批评学科体系建设方面,既要借鉴艺术学学科和其他门类艺术批评学科建设中的共性经验,如方法论原则、核心标准、批评者的生态位等;也要充分考量舞蹈批评的特殊个性,如舞蹈批评需要折射出对舞蹈技法和形式发展的敏锐洞察力,以及“身体智慧”的感受力,特有的感知身心灵的理论体系,并向外延伸建立起社会联系。[20]在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思路下,让原发性批评、继发性研究、元理论研究齐头并进。中国舞蹈批评学术体系建设方面,会通古今中西才是理性之路。舞蹈批评要充分运用中华传统哲学和美学,重塑中国传统艺术批评中“六观说”“形神论”“气象说”“意象说”等学说的当代价值。中国舞蹈批评话语体系建设方面,邓佑玲在《舞蹈学中国学派的构成及其方向》一文中指出“中国学派”的内涵体现之一就在于“有独特而系统的概念、范畴、核心理论和方法等构成的学术话语体系。”[21]中国舞蹈批评话语体系则应以舞蹈和舞评的特性为核心,针对丰富而明确的研究对象,运用独特的研究方法,通过专门且稳定的学术交流平台,由具有共同学术旨趣的舞蹈批评人群体共同建设。
如何在“新文科”舞蹈学体系下谈论舞蹈批评,并进行相关教学?“一方面要继续强调:舞蹈批评与舞蹈实践应紧密结合,重视并突出舞蹈艺术的特性,对作品和编导进行到位的艺术分析和本体阐释。另一方面,舞蹈批评也需要深入浅出地向人文社会科学、舞蹈科学和前沿科技拓展。”[22]
基于国家近五年来对“新文科”建设工作的大力提倡,以及舞蹈创作高频“出圈”等多方面原因,当前中国舞蹈批评已经迎来了新阶段。哲学、美学、文学、社会学等领域人士对舞蹈的关注和探讨均有增强趋势,为舞蹈批评带来了新思路、新方法、新可能。舞蹈批评者也在跨学科研究的思路下,追求多元角度和宽阔视野,不断丰富方法与方法论。相信在未来,中国舞蹈批评将在这一良好发展态势下,不断走向体系化,并与其他学界形成双向交替、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共同助力中国艺术与文化的繁荣发展。
(责任编辑 唐白晶)
参考文献:
[1] 2018年8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正式提出“新文科”这一概念。2019年“新文科”正式实施。
[2]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002).
[3]王一川.“批评”与“评论”间的修辞调适——当代中国文艺评论的由来[J].艺术百家,2020,36(2).
[4]慕羽.中国舞蹈批评[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20:17.
[5]赵奎英.艺术学理论的名称、对象、边界与谱系[J].艺术百家,2017,33(1):125-132.
[6]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M].赵坚,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46.
[7]石蓉蓉,杜银转.文化传播视域下地方卫视文化类节目的叙事创新——以河南卫视《舞千年》为例[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8(2):104-111.
[8]《生态舞剧〈大河之源〉:为善念起舞》一文被“艺评中国”新华号转载,截止于2021年10月15日,其阅读量已达17万以上,并在2021年“‘艺评中国’新华号阅读Top20”中名列第五。
[9]张萍.求上得中,求中得下——“歌舞演故事”的逻辑起点与终点[J].当代舞蹈艺术研究,2017,2(4):98-102、111.
[10]王一川.中国艺术学年度报告(2015~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115.
[11]于平.资华筠“讲真话”的执著与担当[J].艺术评论,2015,13(1):44-51.
[12]慕羽.从孔子“起舞”看舞蹈批评应有的态度[J].中国文艺评论,2017,3(8):84-92.
[13]仝妍.舞蹈批评与当代舞蹈发展的历史书写[J].艺术评论,2019,17(4):58-65.
[14]张延杰.2021舞蹈:跨界“破圈”中的身体舞动[J].中国文艺评论,2022,8(2):38-50.
[15]许锐.舞蹈评论是通达生命隐喻的路径[J].中国文艺评论,2016,2(1):98-102.
[16]资华筠.舞蹈批评的文化品格与规律性[J].舞蹈,2008,52(3):23-25.
[17]许锐.舞蹈评论是通达生命隐喻的路径[J].中国文艺评论,2016,2(1):98-102.
[18]王一川.中国艺术学年度报告(2017~201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106.
[19]文旅部科技教育司.艺术科学“十三五”研究状况与“十四五”发展趋势调研报告[R].2021-02.
[20]慕羽.中国舞蹈批评[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20:12.
[21]邓佑玲.舞蹈学中国学派的构成及其方向[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9,32(1):1-11.
[22]慕羽.主体间与学科间的交互:在“双一流”和“新文科”背景下创建舞蹈批评学[N].中国艺术报,2021-01-27(003).
|
订 阅 号:mzysyj88
主办单位:云南省民族艺术研究院
联系电话:0871-63161975,63807848
邮政编码:650021
投稿邮箱:mzysyj88@163.com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青年路371号文化科技大楼12楼《民族艺术研究》编辑部
邮发代码:64-86
国内统一刊号:CN53-1019/J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3-840X
民族艺术研究
mzysyj88@163.com
云南昆明青年路371号文化科技大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