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毁容式修复”?它们,不需要“美颜” | 光明夜读
在甘肃炳灵寺石窟,一座27米高的唐代大佛在修复后“宛若新装”。这一尊佛像原本两手均损毁严重,而在修复后,一只佛手修复如新,而另一只佛手却全然不同。
知名文物专家、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杨晓能在对比修复前后的佛像后表示,这是一种“伪的修旧如旧”。一位文物修复界学者则表示,这一修复并没有按照中国古代佛像雕刻风格特征去处理,不尊重审美的常识,更把原有的古味给篡改了。
四川一处宋代佛教造像被人刷上彩漆来修复、“最美野长城”的辽宁省绥中县小河口长城被修缮成了一堵蜿蜒的“白灰墙”……近年来,“毁容式修复”“农家乐审美”的文物维修保护方式,让很多业内人士和网友们深感痛心。
数千载的中华文明的原貌无法重现,但是我们依然能够从那些凝聚着古代人智慧结晶的文物和遗存上,来了解过去。无论是当年的敦煌文书,还是殷墟甲骨,文物的出现甚至能够重构人们的历史观。
因此,面对“肩负”重任的文物来说,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修复更得慎之又慎。一不小心,毁掉的可能就是引以为傲的历史。
文物的珍贵在于其不可再生性,文物的修复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需要掌握一定的历史常识。修复者需要充分思考,仔细推敲工艺和材料的使用,才能更好地让饱经沧桑的文物得以精致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四川一处建于宋代的佛教造像,遭到了毁容式修复
此前,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走红网络。人们看到,在故宫的屋檐下,原来有这么一群身怀绝技、妙手回春的文物修复师,日复一日地打理着价值连城的“国宝”。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修复故宫文物却依然需要靠师傅们的双手来进行。“耐得住寂寞”的他们能够用数年的时间修复一件文物。
与其说是修文物,从花费的功夫来看,何尝不是一次再造呢?可以说,时代的进步为人们创造新的成就提供了条件,然而过往的历史却需要我们用心地保护和修复。
文物的背后是沉淀着的历史,历久弥新是最好的呈现方式。我们对于文物的修复,宁可慢一些,谨慎一些,也不能操之过急。
总之,对待文物,需要遵循古朴、厚重的美学风格,而不是让文物去符合“美颜式”的现代审美。
文字:王远方
图片:网络
朗诵:王茜
责编:王子墨
编辑:王远方 常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