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博物馆“不给吃东西,又不让孩子跑”,还有人抗议

王远方 光明日报 2021-01-26

 
文 | 王远方

近日,有参观者在广东省博物馆观众留言本上留言,质疑馆内工作人员“管得好多啊”,还质问:“不给吃东西,又不给孩子跑!跑怎么了跳怎么了?碰恐龙又怎么了?观众不是上帝吗……”对此,广东省博物馆回应:遵循相关礼仪规范,也是对他人的尊重,并提醒:博物馆礼仪应从娃娃抓起。

 
到了暑假,与其它室外场所相比,博物馆凉快的环境,加上免费开放的福利让不少家长把这里当成了带孩子的好地方。


不过,博物馆作为文化场所,功能在于向更多的人展示当地的历史与文化。来到这里的参观者,更像是选修了一门历史课。博物馆的性质定位决定了这里不是一个娱乐场,喧嚣和吵闹不该是这里的标签。

 
在博物馆里,与文物对话的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秩序体现了我们对历史的尊重,同时也是应有的礼仪规范。在这里,家长们的言传身教显得十分重要。在博物馆里,家长不仅应当做好孩子的历史老师,更应当做好孩子的文明礼仪的导师。毕竟,历史的课堂上需要安静,文明的规范也应该是家长教给孩子们的一门课。
 
同时,博物馆其实也可以做的更多。博物馆除了文物的展示,也是普及文化的场所。在一些博物馆里,简略粗糙的文字介绍,让参观者与眼前的文物产生了隔阂。原本的涨知识的计划,最后只能变成拍拍照片,打卡留念。

 
收费讲解的高费用、免费讲解的可遇不可求,让不少人在博物馆历史课没能上明白。而对于小朋友来说,要想通过文字介绍和专业讲解了解历史,更是“不得其门”。久而久之,人们对博物馆的期待也发生了变化,打打闹闹、跑跑跳跳……孩子们就把这里当成了游乐场。
 
这个时候,博物馆不妨让充满历史味儿的讲解更接地气些。对于孩子们来说,针对他们特点设计互动性项目,寓教于乐的方式或许会比单纯的参观更有效。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让孩子们也能对历史听得懂、感兴趣,这样不仅仅拉近了亲子关系,还让博物馆的作用发挥到位。

 
在炎热的夏天里,不少博物馆的入口处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人们愿意顶着烈日排队许久进馆,说明对博物馆是有期待的。


博物馆也应当回应参观者的期待,让这里成为文化大众热爱、向往的地方,能够以它的深厚的历史、丰富的知识、多样的文化、悠久的文明这些内涵,感染每一位参观者的心灵,从而真正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地标。
 
而对于家长们来说,进入博物馆后,不妨把这里当成教育孩子的课堂。家长们用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孩子们既学到了历史,也能养成好的礼仪规范,孩子们的人生答卷上也会多一个“优秀”。
 


这不是电影:小行星擦过地球,差点出大事烟熏妆的哪吒,怎么就票房第一了?“谁更了解东北大米”,这也能打起来?孤独,可耻吗?
网红萝莉变58岁大妈,但之后有点出乎意料逃避式考研,能逃到什么时候?



文字:王远方
图片:网络朗诵:王茜
责编:王子墨编辑:孙小婷 王远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