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次,苏州大学68名研究生“录而不读”

吴亚琦 光明日报 2021-01-26

文 | 吴亚琦

近日,苏州大学研究生院网站发布《关于对2019级68名研究生作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的决定》称,该校68名2019级研究生因未按学校规定办理入学手续,经学校审议,对他们作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研究生“录而不读”的现象再次引发热议。


有些人认为,这些准研究生“录而不读”属于失信行为,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从高校的立场看,这些学生占用了招生名额又放弃入学,最终造成入学名额空缺,高校的招生计划和导师课题研究招生安排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与此同时,仍有很多考研的学生未能获得研究生录取资格,部分准研究生被录取又弃读的行为也就不免引发争议了。


但对这些学生来说,放弃入学是他们个人的选择和权利。高校和学生是双向选择的关系,学校有“录不录”的权利,学生也有“读不读”的自由。如果有更合适的就业机会或者出国深造的机会,他们当然有另作他选的自由。

而且,法律法规并未有相关条款制约“录而不读”的行为,那这种自主选择权就是不可被剥夺的。如果以道德施压等方式倒逼学生“录就必读”,从某种角度说,也会造成学生个体前途和发展的另一种浪费。

其实,9月末湖南大学研究生院就发布过一则类似的公示。公示称,有部分研究生新生因出国、工作等个人原因申请放弃入学资格,另有少数新生逾期未报到,共计69人,研究生院拟取消其入学资格。可见,考生被录取后自动放弃研究生入学资格的现象绝并不只出现在一所学校。


或许,跳脱出对考生个人行为的审视,更应该思考的是这种现象反映出的高校招生、教育资源配置中出现的问题。

针对于此,高校等应结合实际情况,完善相关调剂补录通道,不断优化调整招录政策,一旦有录取者弃读,高校可以迅速反应,将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也可以给其他读研学生更多的机会,让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合理


在事关前途的选项中,部分准研究生放弃了国内高校读研这一项。可见,如何提高竞争力,也是高校应该努力的方向。

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提高科研教学水平、提高学校研究生含金量等,高校读研这个选项有了自身更强实力的加持才能对学生更有吸引力。


江南小镇,藏着什么秘密?

400多人去江南寻找“江南”,为什么?

“波波椰”去向“熊本熊”取经了

武汉大学“方言课”,火了

县长开始直播带货了




文字:吴亚琦
图片:网络等
朗诵:王茜
责编:王子墨
编辑:吴亚琦 常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