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被催婚”,为什么引发全网共鸣?
文 | 常莹
春节刚过,有网友感慨“每逢佳节被催婚”。年轻人该如何应对催婚催恋?日前,有媒体一项调查显示,68.2%的受访未婚青年都经历过“催婚催恋”。80.6%的受访未婚青年坦言被“催”增加了春节走亲访友的压力。面对催婚催恋,59.2%的受访未婚青年会转移话题和注意力,53.0%的受访未婚青年会无论对方说啥都表示赞同。
这个数据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催婚这个春节聚会的必谈话题,俨然成为不少年轻人的春节焦虑。本来是个团圆节日,催婚让一些人变得近乡情怯,甚至逃避团聚。年轻人对于被催婚产生共鸣,网络上不少“防催指南”躺在了年轻人的收藏夹里。春节过后,网络上也有不少人分享自己的反催婚经验之谈,诸如转移话题、硬气互怼甚至有人租另一半上门。近年来,关于催婚的讨论也从私人领域走向公共领域,成为困扰在未婚子女与其家长间的社会症候。
“每逢佳节被催婚”不再是个人的问题,也不能将建议仅停留在“父母与子女的多沟通多理解”。催婚之所以出现,与代际差距不无关系。催婚的本质是来自家长的关心。而这种关心之所以蔓延到焦虑,本质上是两代人婚恋观与价值观的差异。代际鸿沟让年轻人与父辈在催与被催的两端拥有不同的婚恋焦虑。
在催婚父母的眼中,孩子的完婚与否仿佛自己和孩子人生路上的打卡任务。而在被催的过程中,年轻人既担心自己无法满足家人的期待,也不愿被传统的价值标准给束缚,更不愿自己的恋爱结婚被他人左右。
除了代际差距,社会变迁的因素也不能忽视。部分父母的婚恋观还停留在传统婚姻的模式,在父辈的思维惯性中,他们对于孩子的婚恋焦虑或来自于“按时成长”的习惯。在这样的思维中,家长们又担心又焦虑,又面临中老年人的同辈压力,于是便很难理解早已长大的孩子越来越强的个人意识和对婚姻的独立态度。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区域的加速流动,年龄的符号意义与父母的固有习惯不再吻合。曾经的“到什么年纪干什么事”已被年轻人的个人选择所替代。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延长、人生历程的丰富,当代年轻人的人生时间表与过去几十年不同,晚婚或成普遍现象。除此之外,很多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实现了婚恋家庭之外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自我满足。
催婚之所以能引起全网共鸣,在于孩子与父母的价值观摩擦导致的无效沟通,双方在这个话题的讨论上各有各的情绪,各有各的苦闷。其实,无论是否被催,父母婚恋焦虑的压力转移并无法真正解决孩子的婚恋问题,婚姻缔结的主动权仍旧在孩子手里。
过度的催婚可能会加剧两代人相处的不快,父母和子女都很难聆听对方的真实想法,甚至导致恐婚。幸福不在早晚,父母不妨去理解和尊重孩子的选择。孩子也可以试着理性看待父母的催婚,从中去发现父母隐晦的爱的表达。每逢佳节,恰是一个弥合代际差距的沟通契机,与其无奈催与被催,不如彼此袒露心声,让爱与温度充满欢聚时刻。
“快递春节不打烊”,真做到了吗?
第八次征战冬奥,50岁了又怎样?
从“冰墩墩”大火到科普帖刷屏,北京冬奥也是全民盛会
一“墩”难求?“冰墩墩”为何火出圈
再次破圈,国潮节目靠什么?文字:常莹朗诵:王茜图片: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