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动物园里堆肥种地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大湾区气候行动 千禾社区基金会
2024-11-22


堆肥,是人与自然互动,让种植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古老智慧。在广州动物园新建的“自然小区”里,工作人员通过共建活动与科普,让这个自然演替的过程重新回到市民的视野,在促进资源循环的同时,为气候议题的讨论和传播另辟蹊径。


6月29日上午,在广州动物园雁鸣湖畔的高大灌木丛下,工作人员莫嘉琪和几位志愿者忙着为柠檬树和桑树修剪杂草。果树苗是一年前志愿者们一起种下的。今年广州连续下了几个月雨,树下的野草疯长到一尺高。割下来的草被放在一旁晒干,等待着在隔天放入堆肥箱。旁边几垄地被雨冲刷得快不成形,小萝卜苗窸窸窣窣冒出头来。倚靠在架子上的百香果藤上,新挂了几个油亮亮的果子……

稻草人、竹栏杆、田垄、堆肥箱、蔬菜、果树这些农耕元素打破人们对动物园的固有印象。入口处的木牌匾写着“自然保护小区养护中”。它的建设者,是广州动物园科普教育部的工作人员和市民志愿者。

一年以前,这块地还是一片人工草坪。

把人工绿地还原成荒野

莫嘉琪早期从事动物保育工作,一直关注环境变化和环境保护相关的热点。涉足自然教育,成为广州动物园的科普导师后,她的工作是开展公众教育活动,把动物及其栖息地保护的理念传递出去,使人们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让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得以持续。

在这个意义上,广州动物园不仅是城市公园,更是公众自然教育基地。她和部门的“动物老师们”感慨于城市化下荒地野地快速消失,使得由它们衍生的生态系统和繁衍其间的野生动植物随之消失,于是决定做有趣的尝试,把园区内一些整齐规划的人工园艺绿地恢复成原来可能的样子。

“自然小区保护项目”在广州动物园获批成立。项目希望营造一个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小生态,为城市的本土动植物创造合适的生存空间,并以此作为公众教育的阵地,持续举办改造活动,给生活在城市里的大小孩子提供认识本土植物和动物邻居的自然观察窗口,在理解身边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培养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自觉,例如自来水循环利用、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等。
项目陆续发起志愿者招募。前前后后有近一百位市民加入开荒行动群。大家挖坑锄地,把秩序的园林绿化地带一点一滴地变“野”。园区里废弃的木头、木板、木桩和绿化工作清理下来的树枝树叶,经过志愿者们的搬运和加工,成为小区的天然栅栏。

自然小区建设中


给昆虫鸟儿种上食物

在农耕时代,农作物的种植遵循时令和地方水土,农田里的各种生物和谐共生,人类从大自然得到的馈赠也与生灵共享。与动物园的园林绿化管理不同,“自然小区”里的植被更多地选择本地物种,遵循多样化的原则,且不施农药化肥。水稻、菜心、豆角、西葫芦、黄瓜、益母草、鱼腥草、紫苏、艾草、车前草、广藿香、金不换、马齿苋、桑树、柠檬树、百香果树……这些广东人家食谱上常出现的食材,在这里被选择更多是出于动物需求的考虑。按莫嘉琪的话讲,我们不是建造自己心中的桃花源,而是花鸟草虫的“乌托邦”
这片众人耕耘的土地慢慢吸引来不同的小生灵,七星瓢虫、蚯蚓、蜻蜓、各种鸟类……人工蓄水池也为蛙类、蜥蜴等两栖动物创造了合适的生境。


一起做土壤“三明治”

为了让土壤恢复活力,更好地滋养栖息其间的生灵,并进一步提升“自然小区”的可持续性和教育价值,今年5月,在“粤港澳大湾区气候行动小额资助计划”的支持下,项目引入堆肥系统,希望因地制宜,回应气候变化的同时,也通过这些媒介邀请公众一起认识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倡导从生活出发的环保行动。
“动物园的动物和我们一样,每天的吃喝拉撒过程中都会产生各种‘废物’,像动物饲料里淘汰的部分食材、动物的粪便。这些垃圾如果丢进垃圾桶,那只能是废物,但如果给大家一个机会愿不愿意让它们变宝物呢?”
颜旭妍是科普教育部的另一位科普导师——翻车鱼老师,与莫嘉琪一起运作“自然小区”。她带着广州协和小学科学自然兴趣组的小学生、广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大学生参观动物厨房,了解动物吃的食物是如何处理的,观察草食动物的粪便里面丰富的纤维以及其发酵的状态。在真实地看到每日大量产生的“垃圾”后,旭妍引导大家思考垃圾处理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关系,意识到垃圾需要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观察土壤时发现当中的垃圾碎片

“堆肥是一种古老的肥料制作和有机废弃物处理方法,是一个天然的过程。”莫嘉琪说,“动物园每天都会产生数以吨计的粑粑,大部分被运至动物粪便处理车间,通过粪便处理机变成植物肥料,用于园区绿化带。除了动物粑粑,园区还有大量的枯枝落叶和动物饲料制作时产生的厨余垃圾。堆肥能将它们转化为有益的肥料施用于土壤,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生物量和储碳能力,促进植物健康生长。这样不仅减少废弃物被送往填埋场或焚烧、化肥农药生产和运输等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更促进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继而保护生态环境。堆肥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合适的选址可以确保堆肥顺利进行,方便日常管理维护以及搬运,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5月中旬,两位伙伴与开荒志愿者共同劳作,在“自然小区”内距离人行参观道较远,通风、排水条件良好的低洼处建造堆肥箱。根据堆肥的环境需求和环保性,堆肥箱采用多孔空心砖堆砌。
大伙一块搬砖、和水泥,还邀请园区绿化工作人员加入搭建。建设完毕的堆肥箱经过一番堆肥试验后,正式投入使用。项目由此开启一系列的公众教育活动。

最初,项目邀请小学生、大学生,通过上述的参观交流,了解土壤的秘密,初步理解堆肥的意义,再亲自动手制作“土壤三明治”:大家一起割草、收集枯枝落叶,将从家里带来的厨余垃圾连同动物园的食草动物粑粑、厨房残渣放入堆肥箱。
旭妍观察到不少人对堆肥有负面印象,认为味道重,惹虫子,到现场会下意识地捂住鼻子。当他们发现,其实有氧堆肥非但没有什么虫子,也不会产生很大味道,便为此感到意外。
一位四年级的男孩这学期刚好学习土壤岩石主题的课程。参加土壤与堆肥活动让他找到现实生活中相对应的“知识”,觉得很有意思,在班会课上给同学分享自己在“自然小区”的经历。
一些自然爱好者将自己在家堆肥的经验带到“自然小区”分享,一些新入门者又把在“自然小区”的体悟带回家庭实践。大家时不时在志愿者群里交流不同场景下或用不同堆肥箱堆肥的特点,相互改进。

志愿者的家庭堆肥箱

有志愿者反馈,自己的堆肥引来大量的黑水虻幼虫。旭妍便夸她养黑水虻天赋异禀,然后在群里讨论导致黑水虻幼虫滋生的原因。后来,大家一起找到可能的原因——淘米水浇得多,加上每天加的菜也多导致堆肥湿度太高。旭妍趁机科普,“事实上,黑水虻自带抑菌酶,它的存在既可以加速分解进程,还有助于抑制苍蝇繁殖。”这些讨论一点点打开社群对堆肥的认知,支持他们的日常实践。

“堆肥是一个可以持续做下去的事。”自堆肥箱搭建以来,项目已开展30多场相关的活动。每个周末,旭妍和嘉琪都组织志愿者维护“自然小区”、监测堆肥的腐熟情况。

监测温度、气味、颜色、质地和体积的变化,评估有机物分解程度和堆肥成熟度

在近距离观察有机废物的自然转化后,大家把自己参与制作的天然肥料埋进土里,给小区内的植物加餐,照料它们的同时认识周围与之相依存的昆虫等小动物,感受“变废为宝”的价值。

嘉琪和旭妍还与志愿者在“自然小区”外围的种植区混种紫云英、苜蓿、荞麦等绿肥植物,逐渐改良土壤。

在此基础上,结合动物园的观鸟、昆虫等不同主题的研学和参观活动,她们一次次向参加者介绍“自然小区”里关于堆肥、土壤改良与气候行动的故事,也通过科普牌向游客介绍这个自然演替的过程,让人们看到生物的转化如何给其他动物创造更友善的环境、个体对生活有机废物的妥善处理是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行为。







接下来,项目将继续尝试不同堆肥材料与配比,和志愿者定期做肥力检测,摸索堆出更优质的有机肥,施用在已经开垦的菜地中。尽管堆肥箱的产出不足以充分支持小区内的植物生长,但相信这片土地在众人的耕耘下会慢慢恢复原有的生机活力,与鸟兽虫木共同生长。而更重大的意义是,它在持续地影响一个个走近“自然小区”的个体。


备注:以上图片、视频由广州动物园科普教育部项目伙伴提供。



项目背景

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社区应该团结起来,互相帮助,应对气候变化。2024年3月23日,在第64个世界气象日,阿拉善SEE珠江项目中心、广东省珠水云山自然保护基金会、广东省千禾社区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粤港澳大湾区气候行动小额资助计划”,寻找基于城市常见空间场景的气候行动案例,希望为环保公益项目设计及开展提供新视野、新想法、新信息,同时提升公众的气候意识,激发更多的公众气候行动,推动全民共建解决气候议题的氛围营造,并为企业绿色行动建立舆论基础。
“小额资助计划”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关注环保的个体、企业、商铺、兴趣小组、业委会、工会、社团,招募在城市社区里、湿地、办公楼能够直接或间接助力于减少碳排放的开展的公共行动。“广州动物园自然小区-土壤三明治项目”为“粤港澳大湾区气候行动小额资助计划”期间的支持项目。

相关链接:
重走水路,一群“水上邻居”的气候行动与艺术共创
一场意图让环保与关系持续的旧物改造之旅
为这些即将开启的气候行动喝彩!

行动征集 | 寻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里关心气候的你

小额资助开放申请倒计时6天 | 气候告急,欢迎不完美的微小行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千禾社区基金会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