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郑富芝:教育科研务必在一线学校落地
郑富芝,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一个以提高质量为战略主题的时代。提升质量必须要有新的理念和思路。虽然经费投入、条件保障依旧是教育发展的基础,但是提高质量仅有物质基础远远不够,还必须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努力使我们的工作更加符合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更加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必须以课程改革为核心,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要求,不断优化课程目标、结构内容、实施方式等,充分发挥课程在学校育人中的核心作用,并协同推进教材编写、教学实施、考试评价等各环节的改革。必须以队伍建设为根本,加强教师培养和在职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全面提升育人能力。显然,抓质量、抓内涵比单纯抓规模和抓数量要复杂得多;抓质量、抓内涵必须坚持科研兴校之路,教育科研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必须在一线学校落地、生根、开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特别是科研兴校工作,已经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值得大家共享。2014年,教育部组织开展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共评选出417项成果奖。这是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的第一次。它不仅仅是评一个奖,更重要的是在国家层面上,建立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长效推进机制。全国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旨在引导各地和学校进一步总结提炼这些年来课程改革所积累的成果,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让更多的学校和教师能够分享这些好的经验、好的成果。
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公布以后,教育部委托中国教育学会等专业机构,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获奖成果的宣传、推广活动,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北京十一学校的“育人模式创新及学校转型实践”实验项目,获得此次教学成果特等奖,为一线学校开展教育科研、推进改革发展提供了极好的范例。该成果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进行课程设计、教学组织、学校管理等方面的整体性变革,努力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教学和发展指导,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符合时代要求的育人模式。学校的育人模式创新,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发展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这一成果又在边疆克拉玛依等地学校开花结果。实践证明,北京十一学校的改革理念是正确的,是符合立德树人方向的,是适应新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需要的;十一学校的经验和做法也具有可操作性,是值得认真学习和可以大力推广的。
强化学校教育科研、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对广大中小学校长和一线教师而言,既是工作目标,也是常规要求。首先,要加强理论研究,准确把握提高教育质量的时代要求。要紧紧围绕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把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具体化,明确搞清楚真正的、高端的质量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新时期的教育质量不是应试能力,不是单纯的升学率,不是单纯的学科知识和技能,是核心素养,是具有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的文化基础,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的自主发展能力,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的社会参与意识。其次,要加强实践创新,不断探索质量提升的有效方法。教育教学专业性强,提高教育质量没有什么捷径可走,非下苦功夫不可。他人的成果、经验,不能完全照搬,要结合自身实际,结合自己所面临的学情、教情、校情,在实践中再加工、再创造。提升民族地区教育质量,更要针对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进行丰富多样的实践探索,从而创造出富有本地特色、能够大面积提升本地区教育质量的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再次,要加强交流合作,着力打造优质教学团队。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需要集中大家的智慧,依靠团队的合作,发挥集体的力量。优秀教学成果往往是研究团队的集体创造,一流的教育质量是优质教学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要加强专业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的对话沟通,加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交流合作,使之结成广泛的教学改革研究共同体,互学互助,创造出更多的优秀教学成果。我们的优质学校要通过对口支援、网络教研等多种方式,建立优质资源共享机制,带动更多的地区、学校提升教育质量。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要指导、带动更多的教师一起学习和研讨,整体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水平和能力,使我国基础教育的质量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9期卷首语)
相关阅读链接
教育使命
∣点滴随行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