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南理,“院”向未来 | 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
NJUST
2023
筑梦南理 院向未来
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
学院招生专业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理说学院
01
学院简介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微电子学院院办
南京理工大学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成立于2022年9月,是南京理工大学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科技发展前沿,培养集成电路拔尖创新人才的战略举措。学院由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和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共建,由学校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部分系所及中心为基础组建而成。学院协调多方资源,凝聚优势力量,培养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拓宽科研合作渠道,旨在面向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制造强国、网络强国”、“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战略需求,力争建成“协同创新、产科教融合”的国内一流研究型学院,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助力我国集成电路事业自主创新、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电子科技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微电子学院揭牌仪式
学院设有微纳电子学系、集成电路工程系、微系统集成技术系、电磁仿真与微波技术中心、微纳电子器件及应用研究所等教学、科研机构。
学院机构图
学院召开理事会会议
02
学科专业优势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创新引领强国志
协力共筑中国“芯”
学科实力雄厚
学院拥有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该学科源自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炮兵工程系的雷达科,2011年、2016年、2021年入选江苏省重点学科,2013年入选工信部两化融合类重点学科,“十三五”省重点学科中期和终期考核验收均为优秀。二级学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是1981年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2007年入选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2016年入选国防特色学科。
学院聚焦微纳电子科学与技术、量子计算与量子芯片、射频集成电路设计与设计自动化、微系统集成与封装技术等前沿研究方向。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设有微纳电子学、集成电路设计、射频集成电路与微系统三个专业方向。
人才培养特色
学院积极探索建设新兴交叉学科人才培养的创新平台,建立产科教融合的协同育人机制。学院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设立“中国电科卓越工程师班”,设立“中电科-南理工”奖学金。由中国电科的首席科学家、首席专家等高层次人才与学院资深教授共同担任导师,实行全过程“双导师制”。校企共建课程,合作构建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实习实践平台,培养集成电路领域拔尖创新人才。
学院获批集成电路和集成系统工信部校企协同育人基地,并与中国电科第十三研究所、第五十五研究所、第五十八研究所、量子科技长三角产业创新中心等近20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利用企业高精尖的仪器设备,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开展实践课程、实验实训、科研训练、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
教学体系优越
学院构建了“基础+进阶”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阶梯式、组合式课程资源,深入推进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持续提高教学质量。学院针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三个本科专业方向实施项目式案例化教学改革。依托优渥的三方共建、产科教融合教学资源,将科学研究新进展、实践应用新成果、社会需求新变化融入课程教学内容,融合高校基础研究、应用研发能力和集成电路行业产业前沿技术、产品研发经验与成果。坚持“理论-实践-创新”教学资源和“名师-名课-名教材”一体化建设。
科研平台丰富
学院拥有中国电科联合微电子实验中心、近程射频感知芯片与微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高效电磁仿真与射频感知工信部重点实验室、电磁计算与射频感知江苏省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重要科研平台,在量子计算与量子芯片、微纳电子器件与集成、射频集成电路设计与设计自动化、微波毫米波器件与系统、阵列天线、目标特性与智能识别、电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电磁兼容与电子对抗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优势。
03
师资队伍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教师近60人,其中正高职称27人,副高职称17人;博导17人,硕导30人。专任教师和科研人员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达到100%,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超过70%。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四青人才”4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获得者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1个。形成了以院士领衔的一支结构优化、团结协作、富有创新和活力的团队。
04
学院风采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科研实力强劲
学院以国家战略重大需求和科技前沿为导向,不断加强基础研究,深化与中国电科集团和行业优势企业的科技合作与开放协同,组建联合科研团队,在量子芯片、射频集成电路EDA、三维异构集成芯片、目标特性与智能识别、毫米波探测、干扰与抗干扰等研究方向,加大科研攻关力度。2022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优秀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高层次项目十余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奖1项。
创新成果丰硕
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Letters、Applied Physics Reviews、Nano Letters、IEEE Transactions on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等国际顶级综合期刊和行业顶级期刊发表大量论文,其中多篇论文进入ESI top 1%。以陆军院士领衔的科研团队近年突破了20比特量子芯片设计与制造,9mK级极低温制冷、量子-电子混合算力控制等核心技术,成功研制了全自主可控的20比特超导量子计算机。学院与中国电科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华为、德科立、联发科、蔚来等企业进行学生联合培养和科研项目合作,转化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其中研发的射频集成电路及阵列天线仿真系统转化服务于各军种30余个型号项目,研制出多维电磁特征调制模块、DoA 估计模块、被动应答模块成功应用在航天航空和国防科技等领域,大规模阵列天线高效、仿真与优化软件运算未知量500亿以上、阵列规模10万单元以上,高精度静电喷印设备和透光射频器件突破原有技术瓶颈、应用于多家单位和多种场景。学院成立以来,承担重大重点科研项目能力不断加强,人均科研合同经费约150万元/年。
教育成效显著
学院专业主干课“半导体技术导论”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学子在论文发表、科研竞赛等方面屡创佳绩。2022年,获得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揭榜挂帅”擂主(全国第一);全国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FPGA创新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1项;全国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全国优胜奖1项,国际学术会议最佳学生论文奖3项等奖项。
获得第十七届挑战杯“揭榜挂帅”专项赛全国擂主
05
国际交流与合作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与海外高校合作紧密。学院强化与世界一流大学的交流合作,大力引入国际化教育资源,不断加强国际科研合作。与都灵理工大学和罗马第三大学签订了电子信息类博士生联合培养协议;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获批电磁计算与射频感知江苏省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组织间合作研究—NSFC-MAECI(中-意))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中国-白俄罗斯)。
邀请外国专家开展学术交流
对外学术交流不断扩大。学院积极主办和联合主办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不断提升学院和学科的国际影响力。与比利时鲁汶大学、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英国赫瑞瓦特大学、巴黎高等电子与电工技术工程师学院等国际知名院校深入合作,成功主办了首届集成电路国际学术论坛(ICIC2022),联合主办了2022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2022年ICMMT、2022年ACES-China、2022年GSMM等7个国际会议,总参会人数超过2000人,外国专家超过450人。学院应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做特邀报告10余次。
学院主办2022年首届集成电路国际学术论坛
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学院超过70%的师资具有海外研学经历,聘请海外专家开设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在线课程,举办各类线上学术报告和研讨会议。学院拥有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和“电磁计算与射频感知”江苏省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已建立了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长期友好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通过联合培养、短期访学、暑期交流、交换学生、本科生到国(境)外大学做毕业设计等多种形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微波展
06
毕业去向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毕业生多数进入中国电科、中国电子、航天科技等研究所以及国家电网、华为、比亚迪等世界500强单位,从事集成电路设计、光电子技术、半导体工艺和设计、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的研究、设计与开发等工作。
2022年,本科生就业率97.4%,升学出国率53.8%。近年来,升学主要去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双一流”高校。
往期回顾
理说专业 | 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筑梦南理,“院”向未来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理说专业 | 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工业设计(中英合作办学项目)
出品 | 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
来源 | 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
编辑 | 黄欣妍
初审 | 韶阿俊
审核 | 王 渤
关注南京理工大学招生办公众号
获取更多资讯信息
南理工招生办
微信公众号
南理工招生办
QQ小程序
南理工招生办
微信视频号
南理工招生办
官方B站号
南理工招生办
官方抖音号
南理工招生办
官方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