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助力家长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教师需做这些事!


又到一年升学季,紧张与焦虑的情绪已在家长群体中弥漫,担心孩子入学后不适应。那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呢?上个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出“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幼小衔接这件事,除了学前阶段做好相关准备,也需要小学做好入学适应工作。

尽管文件传达了“双向衔接”的理念,即幼小协同,小学低年段也应向幼儿园靠拢。但在幼小衔接方面,“幼儿园不可能‘躺赢’,学前阶段依旧需要为实现幼小无缝衔接做出思考与行动。幼儿园和家庭都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除了在园做好入学准备教育,更应建立有效的家园共育机制,促进家长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转变。那么为了助力家长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老师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本期推文从理念、认知与行为方面整理了幼小衔接的相关资源,供老师们参考。




明晰理念,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

《指导意见》在主要举措中明确指出,“要及时了解家长在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方面的困惑问题及意见建议,积极宣传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政策要求,宣传展示幼小双向衔接的科学理念和做法,帮助家长认识过度强化知识准备、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容的危害,缓解家长的压力和焦虑,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积极配合幼儿园和小学做好衔接。” 帮助家长明晰“幼小衔接”的科学理念,是家园共育“幼小衔接”中基础且重要的工作。教师可通过调查问卷、专题家长会、线上线下座谈会、专家讲座等形式,帮助家长避开误区、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


提醒家长避开这些观念误区

误区一:幼小衔接是大班的事情

对幼儿来说,幼小衔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整个幼儿园阶段的“学习”不仅是帮幼儿掌握知识经验,还包括其智力与能力的发展、学习兴趣的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与策略的掌握等,这是儿童学习能力发展与提高的实质。而这些是不能一蹴而就的,更不是进入大班之后才开始的。幼儿园不同年龄阶段的培养目标不同,这一年龄阶段为下一年龄阶段的发展做准备,只有不断积累才能够由量变引发质变。因此,无论幼儿处在哪个年龄阶段,幼小衔接的内容应渗透在在幼儿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当然,根据大班幼儿即将步入小学的特殊需要,围绕社会交往、自我调控、规则意识、专注坚持等进入小学所需的关键素质,家长可开展针对性的入学准备教育。

误区二:幼小衔接就是要多学习知识

在幼小衔接阶段,“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深深地扎根在部分家长心中。这些家长在幼小衔接阶段就会给孩子报班提前学习小学知识。在重视幼儿知识的增长时,一定程度上却忽视了儿童学习品质的培养。
事实上,学习品质对儿童在学校能否取得成功尤其重要。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学习品质体现在不同的方面,在学习态度方面聚焦于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学习兴趣与动力;在学习行为和习惯方面则关注儿童的注意力、专注力、目标性、合作性等;在学习方法层面重视儿童的观察、探究、分享与展示等。”这些学习品质的养成既是幼小衔接的关键或重要领域,也直接影响着儿童未来的学习质量与效能。

误区三:幼小衔接就是为孩子选所好学校

有些父母以为,为孩子找一所理想的寄宿制小学、私立小学或名牌小学是最重要的一项衔接工作,并且抱着“一定要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这样的想法,对此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当家长将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物质方面的准备时,难免会忽视了幼儿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准备。对于即将上小学的幼儿,由于角色、学习任务、环境等的变化,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这就需要帮助孩子提前做好适应这些变化的心理准备和能力准备。

误区四:幼小衔接是孩子的事情

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很多大班家长、老师都意识到了孩子角色身份的变化,因此会在孩子的角色身份转变上做很多的准备工作,但是有些家长却是没有意识到自己也从一个幼儿家长转变成了一名小学生的家长;而部分幼儿老师在与家长共同促进幼小衔接时,关注的也是孩子的准备,未能与幼儿家长在自身角色变化的准备工作上进行讲解和沟通,以至于家长未重视自身的角色变化,忽略了自己也要做出相应准备提前适应角色变化。因此,在幼小衔接这个阶段中,家长在为幼儿做好相关准备的同时,自己也要做出相应的准备提前适应小学生家长的角色变化

误区五:“零起点”等于“零准备”

“零起点”教学强调小学起始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的零起点,以及课程实施的“零”起点这两方面。但“零起点”并不等于零准备。小学是系统化学校教育的起点,有着与幼儿园教育不同的特点与要求。与幼儿园相比,孩子的角色、学习任务、学习方式以及环境等都有很大的变化。这样的大变化需要儿童在进入小学前有一个的平缓的过渡和充分的入学准备。儿童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一定程度上是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做准备的。坚持“零起点”教学,不是让我们不做任何准备,而是告诉我们如何避免一些幼小衔接的误区,如何更好地使幼儿园与小学在教育教学上实现双向衔接,如何正确地做好入学准备。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家长应持什么观念

家长的态度既要积极,也要讲究策略。我们都非常期望家长认识到,“儿童连续的、不间断的、渐进的社会性、心理、身体发展和经验的衔接”才是真正的衔接。为助力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小衔接观念,小编整理了一些权威专家关于幼小衔接的专业解读,教师可推荐给家长阅读了解。

专家解读

《吴正宪、武维民:帮助儿童迈好关键的第一步》

《华爱华:入学准备≠提前教育》

《郭力平:分科学习不能提高孩子解决问题能力》

《苏令:学前班不能成“小学化”温床》

《丁海东:“小学化”倾向根在功利诉求》

《发育行为儿科教授江帆:睡觉比择校更重要》


提升认知,助家长明确“幼小衔接”怎么接

幼儿园与小学到底有哪些区别?进入小学孩子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针对家长的此类疑问,教师应帮助家长提升认知,明确科学的“幼小衔接”究竟需要接什么,具体应该怎么接。


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

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模式是游戏模式而小学是课堂模式

▲图片来源:新华网

小学和幼儿园的学习方式也很不相同,因此,对幼儿园阶段孩子的培养,应该坚持从游戏与生活中积累经验和培养兴趣,反对过早地对幼儿进行“填鸭式”的知识教育


家长应做哪些心理准备?

01

清楚认识自己的角色转变

告诉自己即将成为一名小学生的父(母)亲了,并积极获得与此相关的经验积累,如:主动向周围家有小学生的亲友询问和请教,了解他们作为小学生父(母)亲的心理感受和各类教育问题的处理经验等。

02

尽量调整好自己的生活节奏和作息时间

孩子要入小学了,每天的作息要有序、有规律,如:用餐、学习、休息都应安排在相对稳定的时间。为此,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新的家庭作息时间表,在原来的作息时间中增加和孩子共同学习的时间。最重要的是,家长要带头按新的作息时间生活,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03

清楚了解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

客观分析自己孩子的特点,即自己的孩子在个性、能力和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长处和短处。家长还应对孩子入小学后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并分析自身的优势,结合孩子的情况,帮助他扬长避短,做有针对性的调整和补救。


孩子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01

身心准备

身心准备是指幼儿需要在心理方面和身体动作发展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喜欢运动、动作协调等。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有上小学的愿望,是幼儿开启小学学习生活的情感动力,也是重要的入学心理准备。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具备一定的情绪调控能力,有助于幼儿积极适应小学新的环境和人际关系。喜欢运动,初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有利于幼儿增强体质,保持充沛精力和良好情绪,少生病、少缺勤。动作协调,能够让幼儿更好地参与小学相关的学习活动。

02

生活准备

生活准备是指幼儿需要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及安全防护能力,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日常劳动。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有利于孩子较快适应小学的作息和生活;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有助于幼儿做好入学后学习和生活的自我管理和服务,增强独立性和自信心;较强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有助于幼儿适应新环境,避免发生危险和伤害;参与劳动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劳动习惯,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和动手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初步的责任感。

03

社会准备

社会准备是指幼儿需要为适应小学特点的团体生活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交往合作、诚实守规、任务意识、热爱集体等。良好的交往和合作能力有利于幼儿入学后结交新朋友、认识新老师,逐步适应小学新的人际关系。具有一定的规则意识、自觉遵守各项活动规则,有利于幼儿入学后积极遵守小学的班规、校规,赢得同伴、老师的接纳和认可,较快融入新集体。具备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的能力,有助于幼儿适应小学学习生活的要求,逐步做到独立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对集体的热爱有助于幼儿适应班级和学校的环境,初步建立对集体、家乡和祖国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04

学习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幼儿需要在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呵护幼儿的好奇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基础学习能力。好奇心是终身学习的原动力。呵护幼儿的好奇心,尊重幼儿好问的天性,有助于幼儿对周围世界保持持续的探究欲望,不怕困难,积极主动学习。专注力、坚持性、计划性等学习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幼儿入学后更好胜任新的学习任务,且受益终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幼儿喜欢学习、爱上学习,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比学到多少知识更重要。幼儿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基础学习能力有助于入学后适应不同学科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更加主动、持久、投入地学习。

看更多

《幼小衔接从何时、何处着手》

《幼小衔接怎么做?推荐阅读这份手册》

《科学做好入学准备,从尊重儿童学习方式开始》


推送锦囊,为家长提供切实可行的行动建议

幼小衔接,只有帮助孩子全面做好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学习准备,才能真正做到顺利衔接。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向上滑动阅览全文


帮孩子做好身心准备

01

帮助孩子建立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建议家长在家和孩子们多聊聊关于小学的事,比如小学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自己小时候上小学的趣事等;也可以让孩子接触身边的小学生,帮助孩子初步了解小学生活,建立积极的入学期待。请家长注意用负面的话来吓唬孩子(如 “你就淘吧,过些日子上学了让老师治你”之类的话),让孩子对小学生活有压力感和负面感受。

02

帮助孩子提升情绪调控能力

建议家长帮助孩子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学会情绪管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保持自身良好的情绪状态,与孩子保持亲密友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也受到积极的情绪影响。此外,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情绪表达和调控能力,可借助绘本故事、谈话等方式引导孩子认识和应对自己的情绪。

03

鼓励孩子积极运动,提升孩子动作协调能力

建议家长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运动,根据幼儿个体情况适当增加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提升动作协调能力,增强幼儿体质。此外,注意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幼儿的精细动作能力,例如让幼儿多动手,参与一些诸如画、剪、折、撕、粘、拼等方面的活动。


帮孩子做好生活准备

01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建议家长配合幼儿园调整作息安排,提醒幼儿早睡早起、按时入园;同时以身作则,以规律作息的习惯影响幼儿。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重引导幼儿养成自觉洗手的习惯,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中读写画,连续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

02

提升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建议家长引导幼儿做好个人生活管理,提高自我服务能力。首先,可通过语言提示等方式,帮助幼儿逐步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喝水、如厕,根据天气变化和活动需要增减衣物。其次,为孩子提供专用的个人物品存放设备,引导幼儿自己分类整理和存放自己的衣物、图书、玩具、学习用品等。最后,引导幼儿逐步树立时间观念。家长可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知时间(例如“1分钟挑战”游戏,10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等),学会按时作息,养成守时、不拖沓的好习惯。

03

增强孩子安全防护意识

建议家长加强幼儿安全教育,如校园、社区、交通安全等,增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可向家长推荐相关教育资源,如绘本和视频等。

04

培养孩子良好的劳动习惯

建议家长鼓励幼儿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摆放碗筷、餐后整理餐桌、洗碗、扫地、扔垃圾等,并指导他们学习正确的方法。家长以身作则,分工做好家务劳动。同时,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尊重身边的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帮孩子做好社会准备

01

帮助孩子扩展幼儿的交往范围

教师要帮助家长,使他们认识到社会交往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为孩子创设良好的交往条件,支持孩子获得一些好的社会交往技能,帮助孩子学会交往。例如,家长可让孩子参与社区活动,多带孩子出去玩,鼓励幼儿和不同年龄的伙伴、成人交往,认识新伙伴,扩大其交往范围。

02

帮孩子养成规则意识和诚实守信品质

提醒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可以在家庭中制定一些基本规则,如引导孩子在别人讲话时认真倾听、不随意打断等等。同时,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品质,当幼儿表现出对诚实和守信的行为时,应及时予以肯定,当发现幼儿说谎时要耐心了解原因,积极引导。

03

帮孩子培养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能力

建议家长结合孩子的年龄的特点,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有意识地给孩子布置一些小任务。例如,早晨起床后叠被子、整理自己的玩具物品等。需要注意的是,培养孩子完成任务时要有耐心,重方法,少训斥,以鼓励的方式支持孩子,让孩子体验成就感。

04

帮助孩子形成热爱集体的情感

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当幼儿进入小学时,也需要融入新的班集体。教师可建议家长平时可以和孩子聊聊幼儿园班级的事情,让孩子获得初步的集体归属感。同时,可通过参观博物馆、科技馆等当地文化场馆,帮助幼儿感受与体验家乡和祖国的发展变化,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帮助孩子做好学习准备

01

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和好问的天性

好奇心和好问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品质。家长应守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及时回应孩子的提问,接纳、鼓励幼儿对新事物的观察、提问等探究行为,并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丰富的材料支持幼儿持续、深入进行探究,寻找问题的答案。

02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专注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计划能力都是很好的学习能力。到了大班下学期,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增加需要一定专注力和坚持性才能完成的游戏和活动,比如玩拼图、迷宫、积木游戏,或是阅读、画画等。此外,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时间思考、讨论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支持幼儿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家长可引导幼儿有计划地做事,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制定一些活动计划,如尝试安排周末的活动或日程安排。

03

保护孩子学习兴趣,提升孩子学习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为幼儿提供广泛接触自然和社会的机会,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能力,保护幼儿的前书写兴趣,做好必要的书写准备,引导幼儿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看更多

《幼儿园入学准备指导要点》

《茅红美:幼小衔接不等于读写算能力靠积累 不是一天长成(附给家长的行动建议)》

《科学做好入学准备 | 专家访谈专题片回顾》

《沪上幼儿园老师为孩子们准备的“幼小衔接”资源包,值得收藏!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科学的幼小衔接,关键是什么?


     结语                   


无论作为教师还是家长,都需要在幼小衔接教育的过程中积累经验智慧、摸索最适合孩子的方式方法,并在此基础上科学介入、密切配合、共同协作,助力幼儿做好步入新阶段的准备,快乐升学,健康成长!


如果觉得本公众号的推送服务对大家有意义、有价值,星标「上海学前教育网」,就能第一时间看到我们!方法见下👇


内容来源:上海学前教育网、上海科学育儿指导平台、上海托幼、学前云教研、学前教育杂志社

指导:向青、如一

主编:吉页

责编:古月

我知道你“在看”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学前教育网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