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测史记▏苏北海域测量会战

2016-04-16 龙凤桐 溪流的海洋人生


1979年年初,全党全国深入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结束文化大革命,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为此,部队党委提出:“以测量为中心,全面提高海测科学技术水平”的口号。在这种形势下,上级下达了苏北海域大面积水深测量任务,由相关海测单位各派出测量中队共同完成,由属地部队负责组织“苏北海域测量会战”。部队党委和首长对完成这次任务非常重视,军政领导多次到我们中队作指示,检查落实情况,机关各部门给予了帮助和配合。中队党委和各支部进行了深入的思想动员,制订了完整周密的测量计划和出测安排,作好了技术,器材和后勤各方面的准备。全体指战员热情很高,一致表示,在和友邻海测单位共同完成会战任务中,要高标准、严要求,在进度、质量、安全、组织纪律、部队管理各方面都做得更好,虚心向友邻单位学习,为大队争光。
在春节放假期间,我请没有回老家休假的吴金标副中队长,水深技术助理员凌谟顺,无线电导航技术助理员武泉水等人来家里吃饭。虽然没有什么山珍海味,但喝的是茅台。那时茅台酒每瓶只有8元钱,鱼虾海鲜,沙锅肘子等也只是家常菜,我们图的是一个欢乐的气氛,自己为带领部队出发执行艰巨的任务喝壮行酒,都非常高兴,表示一定把这次任务完成好,大有一种豪壮之感。当时效天顺已经上调机关,中队行政工作由吴金标主持。出测准备工作抓得早,抓得紧,抓得好,春节后即已就绪,中队召开了出测誓师大会,各分队,各台组,以及技术人员纷纷表示要园满完成入伍的决心,我和吴金标提出了具体工作要求,部队随时准备出发,奔赴测区。3月12日,我和吴金标带领中队乘“黄河”登陆舰去江北南通,14日到达,在那里上岸后换乘汽车向北驶去,到如东县小洋河口停了下来,中队部和内业潮汐分队的驻地就在这里,安排在一所废弃的小学校里,两排平房。测区总指挥部设在我们附近的一个小院子里,属地部队刘副参谋长任总指挥,我们单位和友邻单位的军事主管任副总指挥。指挥部设有指挥组,技术组,后勤组和政工组。因为中队长空缺,由我参加指挥部班子,吴金标负责测量工作。他入伍后就从事测量工作,原任二分队长,年轻有为,聪明好学,测量业务和无线电技术都非常好,工作勤奋负责,组织能力强,群众威信高,我们配合得很好。
我中队投入三个分队,下设水深组、检查台、内业组、验潮组、导航岸台,及“304”导航台。配属我中队工作的有测量艇6条,冲锋舟2艘,租用供验潮使用的地方机帆船5条。近海测量用导航仪定位,回声测深仪测深;沿岸测量,因为海岸平坦缺少控制点,而且水浅滩长,因此采用“304”定位仪定位,使用微型测深仪测深。友邻单位住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他们配属测量艇6条,租用机帆船4条。我们中队的任务是测图9幅,其中1:5万6幅;1:2.5万1幅;1:20万2幅。经过一个多月努力,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4月底开始测量。由于测区水浅,滩阔,浪大,流急,给工作带来很多困难。首先是验潮站的设立就是很大难题。从北部的废黄河口到吕泗港,潮差逐渐增大又逐渐减小,小洋河口最大为7.7米。为解决这个难题,我们采用钢管水尺,船上验潮。用直径20公分的钢管,焊接成长10米,重350公斤的大钢管,涂上油漆,画好刻度,打入海中作验潮标尺,共做了20根。由于海底坡度太大,从岸边到海里,一般是10公里之间均匀打上4至5根这样的钢管水尺才能保证观测潮汐涨落的连续性,因此,验潮的工作量非常大。首先,要把那么大的钢管打入海底并拉好四根固定钢揽是非常不容易的,战士们和船老大密切配合,有时要潜入冰冷的海中去固定位置。4月初,第一次连续打桩7根,桠子港站顶着风浪用80分钟打好第一根桩。由于海底地质的原因,钢管会下沉,因此,要定期检测,如果下沉超过10公分就要修复。由于潮差大,风浪大,往来时间长,船上验潮非常辛苦和危险。十船珩站站长李光富、小洋口站站长李灵杰等同志战胜了严重的晕船呕吐,常常几天吃不好饭坚持工作。庄家沙站站长姚俊羽,在凌晨4点观测时,风大流急,为稳定船,他帮船老大拉钢揽,手指被揽绳绞伤,送往海安医院锯去右手指一节。桠子港站有一次机帆船搁浅,站长任遵福等战士和船老大一起摇舢舨一个多小时,往返15公里保证了按时验潮记录。
为解决沿岸水深测量的难题,中队单独组建了一个岸滩测量组,大家称为“爬泥滩组”,他们也是起早贪黑,穿荒野,跨河沟,吃不好,睡不好,奔波在百里岸线上。同时,经请示上级同意,大队领导派我到丹东购买4部半导体微型测深仪。我5月11日从小洋口出发到上海,次日到总部机关办事,16日到丹东,住大众旅社。17日在丹东航道处见到老同学于凤先、李恒有和曹树春,他们立即帮助我联系好曙光仪器厂办理有关事宜。18日上午,于凤先带船,4部仪器在鸭绿江试验,同时游览鸭绿江中朝两岸风光,下午办理好托运手续直运测区,在老同学的帮助下,一切进行非常顺利和快速。22日晚11时我从沈阳乘火车去上海,直接回到苏北小洋河口。由于测区水浅沙洲多,风浪大,测量艇很容易搁浅或触礁,尤其没有好的蔽风场所。每当大风来临,测量艇经常是到锚地蔽风,又要放下桅杆过水闸进河道避风,进出非常麻烦,还存在不安全因素。再一个问题是,测区面积大,部队高度分散,给指挥、管理和政治教育、思想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为此,中队和分队两级领导和工程师技术员多次随船艇出海,到分散在北起废黄河口南到吕泗港的导航台,验潮站,水深组检查指导工作,发现问题就地解决,同时召开各类会议或个别谈话了解人员思想动态,加强组织纪律,处理好军民关系。
在第一阶段的北部海域测量中,很多人长时间集中在小洋河口,每天晚上回来的登陆艇挤满了河沟。由于不是一个单位,还有民船老百姓,互相不熟悉,非常难以管理,一片乱糟糟的。当时天气很热,很多人下河游泳捞螃蟹。苏北的螃蟹很大很肥很多,可以统称“大闸蟹”,正是稻黄蟹肥的季节,捞起来非常方便,我们几乎每天都有这个菜。难于管理的问题还有,当时正直改革开放之初,人们的思想无规则地解放,带来社会风气不好,加上部队高度分散,思想工作和管理工作很难做到位。有的战士常常傍晚走街串户,与附近女青年拉拉扯扯,有的发生了生活作风问题。苏北是个好地方。广阔的大平原,河岔纵横,水闸星罗棋布。海边有一条沿海岸走向的海防坝,坝顶可以并开两辆汽车,两面长满了密密的灌木,郁郁葱葱。交织成网的人工河,常年发挥排涝和抗旱的作用。这里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一直流传着当年陶勇将军率领部队英勇杀敌的传奇故事。人们质朴淳厚,勤劳热情,对我们部队非常关心,很多人,尤其是船老大把完成测量会战任务当成自己的事,和我们战士一样起早贪黑、忍饥挨饿、风里来浪里去。在这里的每一天,我都受到群众的热情关怀和光荣传统的洗礼。夏秋之际,我们帮助社员摘棉花割水蹈。9月23日,我们驻地海边的海安县“水公02”号渔船失火,中队部和二、三分队的31名干部战士奋勇参加救火,有的战士被火烤的一时失去了视力,有的顾不得甩掉自己的衣物,战士郭华军从船上背下昏迷的船员,群众见了非常感动。每当我们放电影,群众都会携儿带女空屋空巷前来观看。有一次放新片“甜蜜的事业”,第二天就有许多人哼起了“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我自己就曾经经历这样一件事。8月8日早6点,我乘公共汽车离开小洋口经过岔河、如皋、射阳,打算到新洋港登陆艇了解岸滩测量情况并解决“304”2号台加油问题。当时正是夏天,天气非常热,当地红眼病流行,我也在路上患了这种病并发了高烧。下午5点,我只好在黄沙河停了下来,带着一付墨镜走进了一位姓萧的农家,打算在这里吃晚饭并休息一下。主人是一对年轻夫妇和一个小女孩,很热情地接待了我。女主人给我熬了姜汤和绿豆稀饭,男主人请来了大队的医生,给我拿了退烧药和眼药水。当晚我在大队部住了一夜,第二天又休息了一天。10日早上感到浑身轻松了许多,早饭后,我告别了热情的主人到新洋公社东南大队2号台继续完成我的任务。想到这里生活并不富裕,虽然盛产水稻棉花,鲜鱼肥蟹,由于地少人多,多数家庭只是解决温饱问题。这件事情虽然已经过去了30多年,但至今回想起来,还是历历在目,我常想,亲爱的朋友,你们现在还好吗?国家1977年全面恢复高考,全国兴起学知识学文化的热潮,1979年更是不断高涨。中队党委为满足干部战士的求知欲望,除了支持鼓励参加广播学习外,还要求有条件的分散单位如水深组、内业组、岸台等结合工作开办学习班。水深二组开办数学课,每周2至3次,每次2小时,由干部缪金龙讲课。沙州主台台长陈二山从4月到9月组织数学课23次,由高中生战士高鸣和陈立华担任教员。应部分同志要求,中队部和内业组一起开办高等数学课,每周2个晚上上课,由我当教员。技术助理员凌谟顺、中队部书记胡根才和三分队文书陆惠龙等坚持每天早上跟着广播学英语,并且进步很快。我虽然有时也学一点,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什么成绩。这种热情高涨的琅琅讲课声、读书声和讨论声在我们繁忙的工作间隙中弥漫着,有如春风,吹开心扉,扬起风帆,鼓起翅膀,那真是令人难以忘怀的美好岁月。
8月27日,我带领中队部技术人员赶到启东县吕泗港,利用大风浪天不能出海工作,很多船艇在这里蔽风之机,我召开水深分队和配属舰艇全体干部会,首先听取各单位工作汇报,了解测量进度,测图质量,舰艇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然后给大家讲了国内政治经济形势,重点讲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宣传贯彻中央精神,通报了我们全队当前的任务进展情况,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要求,号召大家在最后阶段艇组密切配合,再接再厉,排出万难,保进度,保质量,报安全,提前园满完成任务,凌谟顺技术助理员讲评了测图质量,提出了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10月24日,测量工作全部结束。圆满完成测图9幅,测水深34201公里。尤其重要的是,我们发现了苏北大陆沿伸部分五条沙,为具体测定大陆架,扩大海洋领土打下了基础。11月5日,我和吴金标奉命带领部队从苏北到上海蜈淞集结。当我们从南通乘渡船过长江到南岸的十一圩时,望着宽阔的江面和滔滔的江水,我感慨完成任务后的一身轻松,信口念出四句诗:“如苦含辛酬壮志,烟波浩渺过长江。天险自能从容渡,何惧征途万里长。”到达上海蜈淞,包括友邻部队在内的所有参测部队都在这里集结,部队休整一周。整个蜈淞码头上到处是海军,水兵大楼住得满满的。不光是友邻部队的不相识,而且由于常年分散,一个分队里各岸台、各验潮站的当年入伍的新战士都互不认识,闹出许多笑话。 理员凌谟顺、中队部书记胡根才和三分队文书陆惠龙等坚持每天早上跟着广播学英语,并且进步很快。我虽然有时也学一点,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什么成绩。这种热情高涨的琅琅讲课声、读书声和讨论声在我们繁忙的工作间隙中弥漫着,有如春风,吹开心扉,扬起风帆,鼓起翅膀,那真是令人难以忘怀的美好岁月。
我们按指挥部要求抓紧进行工作总结和评比,除了部分干部战士可以休闲一下,外出到市里逛逛,我们各级干部都非常繁忙。部队常年分散带来的组织纪律松懈和各类思想问题比较多,为此,我和吴金标要求各级领导和党员骨干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多和战士谈心,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部队管理。11月14日,属地单位召开隆重的“苏北海域测量会战总结表彰大会”。属地单位首长作总结报告,宣布受奖名单。我们中队受到集体嘉奖,20人荣立三等功,91人受大队首长嘉奖,我受到属地单位首长嘉奖。15日我们怀着胜利者的心情,乘923登陆舰回驻地,次日到达,结束了我们长达8个多月的苏北海域测量会战。我作“凯旋”诗总结:“轻骑驰怒海,风雨作烟霞。呕我肝肠裂,问君可曾暇?谁知其中苦,星月伴年华。耕海三万五,英雄二百八。”,以此作为本篇回忆文章的结束。
■作者简介:龙凤桐,辽宁营口人,1941年1月生,1960年7月入伍,1962年8月入北京解放军测绘学院海测系学习海道测量专业。1966年8月毕业,1967年8月分配到海军东海舰队某部工作。历任技术员、干事、中队政委,政治处主任,大队副政委、政委。1984年9月转业到辽宁大连交通部一航局三公司,历任公司工会主席,党委书记,党委书记兼总经理。2001年2月退休。

相关阅读推荐:

随笔︱藏区测绘工作杂忆

随笔▏上世纪八十年代海洋测绘追忆之内业篇

我的军旅往事----1987温州记忆

椒江往事---我的1989流年记忆

我的军旅往事----1992东山记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