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由“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所想到的
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11月30日通过审议,正式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在国际气象界,这一已有千年历史的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在此,热烈祝贺“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
对此,参与此次评审的文化部外联局国际处处长张玲在大会现场致辞感谢,她表示:中国“二十四节气”充分体现了中国尊重自然以及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同时,反映了农业生产和相关仪式以及民间活动的平衡管理,以符合季节的变化,“二十四节气”不仅增强有关社区和团体的文化认同,而且还有助于加强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性的认识,中国重申将和利益攸关方共同参与,一起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马盛德也表示:“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表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该遗产项目的一致认可,同时体现出国家、社会对保护传统知识与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将文化融入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力、想象力、智慧和劳动的结晶,是珍贵的传统文化记忆和精神血脉的延续。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多次不同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不同地域孕育了不同的民族,滋养着多样的文化传统。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拥有名目繁多的文化遗产,优先选择哪些推向世界来申遗?以此次申遗的二十四节气为例,它将天文、物候、农事、民俗完美结合,千百年来一直被我国人民所沿用,尤其在追求“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力求建设美丽中国的今天,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古老智慧深有价值。
中国政府的“二十四节气”申遗工作至今算来已经走过了十年,早在2006年,“二十四节气”就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项目,这期间,端午节等多项中国元素成为世界“非遗”。2011年,九华立春祭、班春劝农、石阡说春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2014年,三门祭冬、壮族霜降节、苗族赶秋、安仁赶分社被列入该遗产项目的扩展名录。一步步走来,“二十四节气”从中国“非遗”到世界“非遗”,整整走过了十年。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对首节气歌谣都会感到很熟悉,它就是中国经典的二十四节气歌谣。我国的“”,将天文、物候、农事和民俗完美结合,千百年来一直被我国人民所沿用,是我国古人创造的宝贵财富。正是这样的点滴传承,传递着非遗保护的实践诉求,通过唤起一代代年轻人的文化自觉,从而渐渐确立文化自信,走向文化自强。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二十四节气”可以说是中国人思考和自然之关系的结晶,从春秋时代到清朝,“二十四节气”也在不断完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最早出现的,早在《吕氏春秋》中就有记载,因为这几个节气最容易观察到,这几天的昼夜变化最有特点:春分、秋分日夜平分,而冬至日最短夜最长,夏至则相反。
二十四节气的完整名单,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淮南子》中,即在西汉时期,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用途,体现在“置闰”上。根据月相而定的阴历,一年只有355~356天,与实际一年的长度相差太大,所以就需要添加闰月来平衡。西汉经学家刘歆在他的“三统历”中,就使用了“无中置闰”的规则。到隋代,历法家将二十四节气进行完善,推出了“定气”——它一般只被专业人士使用,来精确推算日月食。到了清代,西方传教士进一步提高了二十四节气所代表的太阳历的精度,他们将从地球上看太阳所经过的轨道——黄道,分成了24等分,从而定出了各节气的准确时刻:当太阳走到某一位置时,就代表某个节气的到来。
中国古代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历法中一个很重要的标志物是月亮的变化,根据月亮的变化来划分一年12个月,古时称月为“太阴”。那么阴阳历中的“阳”是什么呢?“阳”主要就在“二十四节气”中体现出来。二十四节气分别以夏至、冬至作为阳气最盛、阴气最盛的点,以春分、秋分作为阴阳最平衡的点,这样就把一年分成了四部分。每个部分各有6个节气,一共就有24个节气。因此,这是以太阳的变化为基础,形成的一套时间认知体系,这套时间体系对农业生产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华夏民族的先祖生活在黄淮流域,所以这些随季节变化的物候,主要符合这一地区的气候特点,如果引用到江南或华南就会感觉节气物候与身边的环境感知并不合拍。还需要说明的是,古代天文学家心目中的“正月”其实是有冬至节气的那个月,因为在中国古人的观念中,这天阴气极盛而“一阳生”,应该作为一年的发端。而老百姓心中的新年元月,则应是立春所在的那个月,这点有所不同。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二十四节气”标示出的一年的气候变化,虽然对今天生活在城市的人来说不再是生产方面的指导性知识,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也在逐渐减弱,但它仍然是中国人和自然之间漫长的农耕关系的续演,其中的传承意义深远。只要我们还想去亲近自然,“二十四节气” 就是值得我们保护到未来的遗产,它作为一种文化,是中国人思考和自然之关系的结晶,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彰显出中国人对宇宙和自然界认知的独特性及其实践活动的丰富性,无论对今天还是未来的中国人来说,都是有价值的。
二十四节气的申遗成功,也意味着它将在世界范围内有更大的影响,除了中国以外,会有更多的国家和人民认识并了解它。下面就逐一介绍各个节气的英语表达及对应的气候特征,并以此来结束本文的谈论。
立春Spring begins,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雨水The rains,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惊蛰Insects awaken,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春分Vernal Equinox,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Clear and bright,每年的4月4日或5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谷雨Grain rain,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立夏Summer begins,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小满Grain buds,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芒种Grain in ear,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夏至Summer solstice,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小暑Slight heat,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大暑Great heat,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立秋Autumn begins,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处暑Stopping the heat,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白露White dews,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秋分Autumn Equinox,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寒露Cold dews,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霜降Hoar-frost falls,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立冬Winter begins,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冬季开始。
小雪Light snow,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大雪Heavy snow,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冬至Winter Solstice,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小寒Slight cold,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大寒Great cold,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数九严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本文依据网络资料综合撰写
相关阅读推荐:
投稿邮箱:452218808@qq.com,请您在留言中标注为投稿,并提供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