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剖析▏解读新闻的背后,走近获奖的院士们
12月13日,国家海洋局在京召开全国海洋科技创新大会,会议宣读了《国家海洋局关于向刘光鼎等29位资深院士颁发“终身奉献海洋”纪念奖章的决定》,并现场向获奖的院士或代表颁发了奖章。此次颁奖旨在弘扬彰显老一辈院士、专家在推动海洋科技创新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和奉献精神,号召全体海洋科技工作者向老一辈院士学习,在新时期海洋科技创新中奉献自己的才华与力量。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曹卫星在大会致辞中进一步指出,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建设海洋强国和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海洋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在认知海洋、支撑海洋经济和引领海洋事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海洋科技工作要进一步聚焦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实施深海探测战略,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激发海洋科技创新活力。
在此次“全国海洋科技创新大会”中,传递最多的一个词是创新。创新来源于认真细致的观察,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考,含有更新、改变和超越三层含义。从认识的角度创新是更有广度、深度地观察和思考世界,从实践的角度创新就是将这种认识作为一种日常习惯贯穿于具体实践活动中,科技创新永无止境。我们不妨先来认识一下此次荣获纪念奖章的院士名单,再来逐一梳理这些获奖的院士们,从他们身上能够感受科技创新的力量。
表1 荣获“终身奉献海洋”纪念奖章的院士基本信息表
序号 | 姓名 | 单位 | 职称 |
1 | 刘光鼎 |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 | 科学院院士 |
2 | 任新民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 科学院院士 |
3 | 杨槱 | 上海交通大学 | 科学院院士 |
4 | 孙家栋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 科学院院士 |
5 | 孙枢 |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 | 科学院院士 |
6 | 邱大洪 | 大连理工大学 | 科学院院士 |
7 | 苏纪兰 |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科学院院士 |
8 | 汪品先 | 同济大学 | 科学院院士 |
9 | 张仁和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科学院院士 |
10 | 文圣常 | 中国海洋大学 | 科学院院士 |
11 | 王希季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所 | 科学院院士 |
12 | 李廷栋 | 中国地质科学院 | 科学院院士 |
13 | 侯朝焕 |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 科学院院士 |
14 | 巢纪平 |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 | 科学院院士 |
15 | 王颖 | 南京大学 | 科学院院士 |
16 | 郑守仪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科学院院士 |
17 | 胡敦欣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 科学院院士 |
18 | 陆建勋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 工程院院士 |
19 | 杨士莪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工程院院士 |
20 | 赵法箴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工程院院士 |
21 | 卢耀如 | 中国地质科学院 | 工程院院士 |
22 | 沈闻孙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 工程院院士 |
23 | 金庆焕 |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 | 工程院院士 |
24 | 金翔龙 |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 工程院院士 |
25 | 陈吉余 | 华东师范大学 | 工程院院士 |
26 | 姜景山 |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中心 | 工程院院士 |
27 | 徐洵 |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 工程院院士 |
28 | 谢世楞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工程院院士 |
29 | 徐芑南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 工程院院士 |
在获奖的29位资深院士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12位,中科院院士占比约59%(见表1)。获奖的资深院士分属14个科研机构和7所高校,14个科研机构分别是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中心、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和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7所高校分别是上海交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同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南京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
其中中国船舶重工集团获奖人数最多,共计有3人进入榜单,分别是陆建勋院士、沈闻孙院士和徐芑南院士;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等6家科研机构则有2人进入榜单。其余的科研机构及高校均为1人进入榜单。
除了以上的表格,我们还准备了另外一个表格,分别谈谈获奖的29位资深院士的出生年月与研究领域,详见表2。
表2 获奖院士出生与研究领域信息表
序号 | 姓名 | 出生年月 | 研究领域 |
1 | 刘光鼎 | 1929.12 | 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 |
2 | 任新民 | 1915.12 | 航天与导弹 |
3 | 杨槱 | 1917.10 | 船舶设计 |
4 | 孙家栋 | 1929.4 | 深空探测 |
5 | 孙枢 | 1933 7 | 沉积大地构造 |
6 | 邱大洪 | 1930.4 | 海岸与港口工程 |
7 | 苏纪兰 | 1935.12 | 物理海洋 |
8 | 汪品先 | 1936.11 | 海洋地质 |
9 | 张仁和 | 1936.11 | 水声物理 |
10 | 文圣常 | 1921.11 | 物理海洋 |
11 | 王希季 | 1921.7 | 卫星与返回技术 |
12 | 李廷栋 | 1930.0 | 区域地质 |
13 | 侯朝焕 | 1936.9 | 信号处理和声学 |
14 | 巢纪平 | 1932.10 | 海洋环境气候 |
15 | 王颖 | 1935 | 海洋地质 |
16 | 郑守仪 | 1931.5 | 海洋生物 |
17 | 胡敦欣 | 1936 | 物理海洋 |
18 | 陆建勋 | 1929.9 | 舰艇通信工程 |
19 | 杨士莪 | 1931.8 | 水声工程 |
20 | 赵法箴 | 1935.5 | 海水养殖 |
21 | 卢耀如 | 1931.5 | 工程和环境地质 |
22 | 沈闻孙 | 1930.5 | 船舶设计 |
23 | 金庆焕 | 1934.10 | 海洋地质 |
24 | 金翔龙 | 1934.11 | 海底科学和地球物理 |
25 | 陈吉余 | 1921.9 | 河口海岸 |
26 | 姜景山 | 1936.2 | 微波遥感和航天应用 |
27 | 徐洵 | 1934.10 | 海洋环境生物 |
28 | 谢世楞 | 1935.5 | 海岸及海岸 |
29 | 徐芑南 | 1936.3 | 深潜技术 |
打开这份表彰名单中表2不难看出,最年长的是上海交通大学杨槱院士,出生于1917年,已近百岁高龄,最年轻的是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出生于1936年11月14日,晚于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张仁和院士9天,至今也已八十高龄。这里女性科学家3位,分别是南京大学的王颖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郑守仪院士和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的徐洵院士,女性在榜单中占比超过10%。
从获奖的29位资深院士所学专业分布情况看,如果把刘光鼎院士和金翔龙院士归为海洋地质领域,那么本次入选名单中海洋地质类获奖院士最多,共计5位,分别是刘光鼎、汪品先、王颖、金庆焕和金翔龙5位院士;如果从大的学科方向上分类,涉及航天领域的院士共有4位据第二,分别是任新民、孙家栋、王希季和姜景山4位院士;并列第三位的专业学科较多,有物理海洋专业、水声专业及海岸与港工专业,均为3位院士入榜,其中苏纪兰、文圣常和胡敦欣3位院士从事物理海洋研究,张仁和、侯朝焕和杨士莪3位院士从事水声探测方向研究,邱大洪、陈吉余和谢世楞3位院士从事海岸与港口工程专业领域;从事船舶设计专业领域的院士有2位,杨槱院士和沈闻孙院士,排在第四位。
另外我们可以欣喜的看到,本次入选的院士涉海领域广泛,海洋环境气候、沉积大地构造、区域地质、海洋生物、舰艇通信、海水养殖、海洋生物和深潜技术领域均有院士入选,间接反映了我国在海洋科学与海洋技术领域的多点开花与枝繁叶茂。
从获奖院士的分析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入选的院士地域与他们早年所研读的大学,这里我们再提供一个榜单,见表3,大家不妨看看。需要说明的是,有些院士早年就读多个大学,这里提供的所读大学信息以最后毕业的大学为准。考虑到院士们多出生在动荡年代,所以这里反映的是籍贯或出生地。
表3 获奖院士籍贯与所读大学
序号 | 姓名 | 籍贯或出生地 | 所读大学 |
1 | 刘光鼎 | 山东 | |
2 | 任新民 | 安徽宁国 | 美国密执安大学 |
3 | 杨槱 | 江苏镇江 | 英国格拉斯哥大学 |
4 | 孙家栋 | 辽宁瓦房店 | 苏联茹科夫斯基工程学院 |
5 | 孙枢 | 江苏金坛 | |
6 | 邱大洪 | 浙江吴兴 | 清华大学 |
7 | 苏纪兰 | 湖南 | 美国 |
8 | 汪品先 | 江苏苏州 | 莫斯科大学 |
9 | 张仁和 | ||
10 | 文圣常 | 光山 | 美国航空机械学校 |
11 | 王希季 | 云南昆明 |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 |
12 | 李廷栋 | 河北栾城 | 北京地质学院 |
13 | 侯朝焕 | 四川自贡 | |
14 | 巢纪平 | 江苏无锡 | 南京大学 |
15 | 王颖 | 辽宁康平 | 北京大学 |
16 | 郑守仪 | ||
17 | 胡敦欣 | 山东即墨 | |
18 | 陆建勋 | 浙江杭州 | 清华大学 |
19 | 杨士莪 | 河南 | |
20 | 赵法箴 | 山东莱州 | |
21 | 卢耀如 | 福建 | |
22 | 沈闻孙 | 浙江海盐 | 上海交通大学 |
23 | 金庆焕 | 浙江临海 | 莫斯科大学 |
24 | 金翔龙 | 江苏南京 | 中国地质大学 |
25 | 陈吉余 | 江苏灌云 | 浙江大学 |
26 | 姜景山 | 苏联鸟利亚诺夫电工学院 | |
27 | 徐洵 | 福建建瓯 | 中国医科大学 |
28 | 谢世楞 | 浙江 | |
29 | 徐芑南 | 上海交通大学 |
通过以上表格不能看出,在29名获奖的院士中有10位有过留学背景,除了郑守仪院士因早年出生在菲律宾以外,其他的均就读于美国或前苏联的大学,有留学背景的院士占比超过三成。这与他们所处的40~50年代社会时代背景有关,就读于美国的院士均是学成归国的爱国人士,就读于前苏联的院士则与当时中苏关系处于蜜月期有关。在国内就读的院士中以名校为主,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平分秋色,各有4位;另外出东大学与南京大学各有2位外,其余院士就读大学较为分散,与所学专业选择方向不同有关。
从29名获奖的院士的籍贯或出生地看,江苏籍院士最多共有6位,浙江籍院士次之共有5位,山东籍院士有3位排名第三,其他院士的籍贯分布较为零星。应该说这与江浙与山东等沿海省市经济较为发达、家庭更有能力供养子女上学有关,也与这些地域的人文环境有关,似乎可以用人杰地灵来形容。
看了上述榜单上表彰的29名获得“终身奉献海洋”纪念奖章的院士,他们均是过了古稀之年的耄耋老人,基本都已退出科研一线,多数还担任着顾问的角色,还在为中国的海洋事业奔波着、操劳着,要为他们对海洋事业的大爱而点赞。深入分析这29名获得“终身奉献海洋”纪念奖章的院士不难发现,他们都是国内在这些领域的奠基人与领航者,中国的海洋事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他们多年来得努力与奉献,离不开他们的传帮带作用,他们都是新中国海洋事业的弄潮儿。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目前在国内海洋界,40~60岁之间年富力壮的海洋界院士们还屈指可数,新一代海洋科技的领军人物太少,与当今这个海洋创新时代很不相符,我国未来的海洋强国之路还很长,加油,行走在海洋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们!最后要向获奖的各位院士们表示祝贺,并祝福您们身体健康、永远年轻!
相关阅读推荐:
投稿邮箱:452218808@qq.com,请您在留言中标注为投稿,并提供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