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读“巨浪与余音”展|总目录
在“巨浪与余音”展期间,我们历时半载,定期按不同主题分享展览中的具体内容,为观众进行展览“导读”。借助展览中对具体作品、文献的描写,带领大家对1987年前后中国艺术的个案、现场及思潮进行“重访”,回溯1980年代中后期的艺术话语和艺术现场。
本周“巨浪与余音”主展览将于北京中间美术馆闭幕,我们特别整理了细读总目录,以供观众、读者、研究同仁们阅读参考、批评指正。
细读栏目的工作基础建立在展前策展团队严谨细致的研究工作之上,策展人为每一幅作品都撰写了便于观众理解的文字介绍。如果将细读的工作比喻成身体的话,那么这些文字则构成了丰满的肉身。但是,我们的细读没有止步于此,细读的“骨骼”随着实践的展开愈发鲜明和坚挺。
作为论述展开的基础,我们所说的“细读”乍看上去是对文学理论中“新批评派”方法的借用。“close reading”(细读方法的英文原文,采用小写)中的close带有靠近、贴近的意涵,此种距离感也呼应着展览题目中的“重访”。被认为是细读的另一种英文表述“Careful Reading”其中的careful更强调认真仔细的程度方面,这样同样符合我们研究的要求。前述之“肉”即对具体艺术家、某一艺术作品的细致分析,它不再是饱含宏大概念的夸夸其谈。而所谓“骨”,不仅仅是对于既有历史叙述的重新考察,还包含着让细读方法本身从模糊走向清晰的努力。
需要特殊强调的是,我们使用“细读”一词在立场及具体操作上意图和文学研究拉开一定的距离(并非孰前孰后的纵向距离,而是平行的)。我们所作的细读始终要克服一些文学研究的弊病,即“没有用处的烦琐的历史考证,干巴巴的事实罗列,... ...以及它所特有的批评趣味的缺乏等等。”[1] 此番努力不仅仅是当代艺术研究者将自身兴趣、知识背景不断揉入细读骨架的实践,也得益于美术馆组织的其他学术活动。艺术家的到场、漫谈将干瘪的叙述再次激活为鲜活的现场。细读及时地将亲历者所提供的信息、经验反馈在“肉身”当中。
细读之“骨”的强健尤为感谢其他领域研究工作者的到访、交流探讨与批评。他们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充分的方法选择与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重要的是,学术同仁提供给我们不同的观察者位置,而观察位置的挪移制造了新的视线,新视线下的客体发生着显而易见的位移——某种“视差”由此发生了。
“视差之见”(parallax view),齐泽克在其同名著作的开篇谈及柄谷行人(Karatani)的《跨越性批判》(Transcritique)。齐泽克认为柄谷行人从康德出发致力于张扬视差之见的批判潜能。这里所谓的批判姿态就是“既不从自己的视点,也不从别人的视点审视事物,而是直面通过差异(视差)暴露出来的现实。”——我们尚且达不到如此至上的目标,但这却是我们在研究、写作及编辑进程中真实的遭遇。
“细读”在体量上难以与既有关于1987年前后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叙述相匹敌,我们的工作也不是为了推翻前人的判断,恰是这些判断制造出“视差”。“细读”亦无意于纠缠在故事细节的真实程度之上,却意在通过各种版本、各位叙述者之间的异同比对勇敢地面向潜藏着的“现实”。细读还内嵌在我们所言及的“再当代”工作中,它是动态的、不停止的。所以今天的目录总结只是“重访”的阶段性回望,它们仍有待被不断拓展、修正。
总目录列表
细读“巨浪与余音”展一 | 1986至1987年的四个激进案例
- - - - - - - - - - -
注释:
[1] [美] 韦勒克,批评的诸种概念,四川文艺出版社,1987
正在展出:
欢迎订阅 YouTube 线上讲座回放
Subscribe to Our Online Talks Re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