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央视财经”
“行军虫”入侵我国20个省区市,一只幼虫毁一株玉米?!农业农村部拨5亿元“虫口夺粮”
眼下,在安徽滁州定远县桑北村的田地里,玉米已经到了抽穗结实期。
49岁的高怀强种植的玉米地有1000亩,从6月17日发现草地贪夜蛾到现在,无论是玉米的叶片还是果穗,都有被草地贪夜蛾咬食过的孔洞。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玉米种植户 高怀强:草地贪夜蛾从玉米里面最嫩的部位开始吃,吃完以后,玉米上面就枯萎,死掉了。
高怀强说,草地贪夜蛾跟过去的玉米害虫相比,更隐蔽、更能吃、更能祸害,一个幼虫就能造成一株玉米绝收。
目前,他的玉米地有一半已经发现了草地贪夜蛾,如果不能有效防控,今年的损失可能达到数万元以上。
植保专家说,草地贪夜蛾可以导致玉米减产20%-70%,甚至绝收。而它还有一个外号叫“行军虫”,一个晚上随气流可迁飞100至500公里,最远可迁飞1500公里,还能在气温11℃至30℃的环境下生存和繁殖。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高级农艺师 雍其安:一个成虫最多能产两千粒卵,繁殖一代只需要30天左右。
在一些规模较小的玉米田块和丘陵地带,由于玉米种植比较分散,进行统防、统治的难度较大,几乎每一株都有被草地贪夜蛾啃食的痕迹。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玉米种植户 金怀龙:后期如果严重的话,有可能造成绝收。
安徽省滁州市植保站副站长 查明方:基本上滁州市所有地方都相继看到了草地贪夜蛾,发生面积一千一百亩左右,外来的虫源不断侵入,虫子的基数会越来越多,它会世代叠加,对后期的防控压力还是非常大的。
目前,安徽省16个市已经有13市67个县发现了草地贪夜蛾,以危害玉米为主,发生面积3万6千亩,防治面积6万5千亩。
安徽省是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800万亩。宿州市作为黄河、淮河、海河玉米主产区之一,为了应对草地贪夜蛾的侵入,投入人力、物力,建立监测预警体系,提升虫害的应急防控能力。
最近半个月,宿州植保站和安徽农业大学教授组成的专家组每天都会出现在田间地头,通过灯诱等措施,对全市的449万亩玉米地进行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警。
安徽省宿州市植保站站长 马书芳:全市采购了1万多套诱捕器,基本上每500亩就有一台诱捕器,大量投入使用以后,既便于诱杀成虫,也便于掌握害虫发生的动态、数量,为准确作出判断提供依据。
在确认了草地贪夜蛾入侵的地块以后,马书芳和玉米种植户商量后决定,利用无人机对发现虫情的100亩田块实施药物喷洒。
安徽省宿州市玉米种植户 杨晓龙:防治一亩地的成本是15到20块钱左右,只要能把虫情防治住,一亩地十几块钱也能接受,只要后期秋粮有个好收成。
植保专家表示,由于草地贪夜蛾属于入侵害虫,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的农药。不过,现在筛选出的一批用于应急防治的生物药剂和化学农药,效果也比较好。
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 李桂亭:幼虫的防治主要是利用药剂,抓住卵的孵化高峰到二龄幼虫的阶段进行控制。
目前,宿州市除了向种粮大户、合作社下发草地贪夜蛾识别图谱、技术防治措施。还安排了一百多名技术人员,通过增设虫情测报网点的方式,建立起一套病虫监测网络体系。
而安徽全省,更是设立了目标,要将草地贪夜蛾的危害控制在5%以内。
安徽省植保总站副站长 张启勇:中央财政拨付我们省2000万元资金,我们地方目前自筹1800多万元资金,这些资金主要用于购买药剂、防治服务,还有技术指导。
△央视财经《经济信息联播》栏目视频
草地贪夜蛾是今年首次入侵我国的迁飞性害虫。那么,草地贪夜蛾对秋粮生产威胁究竟有多大呢?
草地贪夜蛾目前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呈点片状发生,有向北扩展的态势,由于前期防控及时有力,目前扩散速度有所放缓。
专家分析,7-8月,黄淮海地区玉米将进入生长旺季,而此时正值西南季风最强的季节,也是草地贪夜蛾随季风向北迁徙的关键季节,因此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 习银生:重点防范黄淮海产区的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山西等省,以及东北产区的辽宁、内蒙古、吉林、黑龙江等主产区,确保草地贪夜蛾不大规模迁飞危害,确保玉米不大面积连片成灾。
6月下旬,农业农村部制定下发了《全国草地贪夜蛾防控方案》,公布了25种防治用药名录,并会同财政部紧急下拨了5亿元防控资金。
从前期防控情况和专家分析看,防治草地贪夜蛾有药剂可用,有技术可支撑,有力量可调配,有经验可借鉴,只要监测到位、防控及时,草地贪夜蛾还是可防可控的。
安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教授 李桂亭:目前这些药剂对草地贪夜蛾有比较好的防效,特别是甲维盐•茚虫威的防治效果、性价比是比较好的。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研究员 王振营: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弄清它的生物学特性、迁飞规律,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控,应付草地贪夜蛾也不会有多大问题。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按照“严密监测、全面扑杀、防治结合、分区施策”的要求,打好草地贪夜蛾防控攻坚战,实现“虫口夺粮”。
“
防治措施得力,
努力降低虫害损失!
产量增长不到1%,利润却飙涨24%!啤酒行业,今年为何这么“皮”?
臭香蕉+烂芒果+过期食材?号称全球2000家签约店的知名奶茶店,良心不会痛吗?
在这个一线城市,一个月20家关停!咱家门口的“银行”,为啥悄悄消失了?
央视财经评论丨减税红利不是唐僧肉!减税传导要通畅 督查必须“长牙齿”!
在北京,路边停车有了大变化!怎么停?咋缴费?缴多少?
来源:央视财经(ID:cctvyscj)
本文编辑:刘丽珂
在看点一下 大家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