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到底是谁赢了?” | 我和我的经纪人

音乐财经编辑部 音乐财经 2021-01-24


△成都。(摄影: 一拾柒


新时期的音乐人和经纪人常常以更平衡的合伙方式维持工作的状态。


2015年,陈鸿宇创办音乐厂牌“众乐纪”,当时提出的口号之一便是“不要偶像,要众创”,音乐人与众乐纪的关系也并非传统唱片公司的签约,而是定制化的深度合作。


2018年辞去警察工作,以全职音乐人身份加入众乐纪的柳爽,建筑、工程专业留学归来却在众乐纪当起了经纪人的陈岑,两位“转行”新人向我们共同讲述了这一年磨合碰撞又相互支撑的心得。


以下口述内容根据音乐财经专访资料整理:



1

柳爽


加入众乐纪的过程很偶然。


有一天陈鸿宇在微博上私信问我,创建一个音乐厂牌,要不要一起来玩?我还挺纳闷,因为当时我没有正式的歌曲,都是自己用手机录的Demo。据说是他在“搭车+沙发客”的巡演中,一位观众向他推荐的。而我那时候已经知道他了,所以很快就答应了。只不过2016年加入的时候,我还不是全职音乐人,仍然有公职在身。


下定决心全职做音乐,是在2018年初。和家人商量后正式辞职,开始规划新专辑和巡演。



不要美化梦想


其实我也常沮丧,也会迷茫,我不知道这条路到底能走成什么样。


加上我家里从小到大给我传输的观念都非常传统,偶尔我自己也会怀疑这种不确定性极强的路是不是走错了?


可能在大家印象里,我是为了爱好特别坚定,放弃稳定的职业,然后选择音乐这条路。


其实根本不是。也有飘忽不定的时候。


所以包括那天参加音乐财经博览会的时候,就在台上说,尤其是已经在做音乐的人,不要去和还在上学、还没毕业的人说,要坚持自己的梦想,要为了梦想牺牲?


这看似正能量的话,可能每个人听到都会很振奋,但不一定适合每个人。


包括我直到现在,我都不知道音乐这条路到底是不是适合我?可能我五年、十年之后才发现不适合。但那时候,要是再想转行已经晚了。可能,我现在想转行都已经晚了。我已经发现我现在除了音乐,别的什么也不会。所以千万不要去美化梦想这个东西。


只能说我因为喜欢音乐这件事,到现在还是想试试看。


△摄影:困困



打赌


最近和经纪人岑哥最大的冲突,是关于巡演的周边。


去年一巡的周边虽然整体挺好,但到第二年了我希望周边的设计能达到我自己就特别喜欢的标准,而不仅仅是一件普通、质量合格的衣服。


所以我说今年的东西我自己要很喜欢,就从面料到设计都参与了。标准在提升的过程中,成本就越来越高,超出了预算。


而超出预算的同时,确实也可能超出受众的消费能力。岑哥就说你需要考虑一下你的听众以学生为主。但我就觉得试一下说不定效果很好。首先我认为周边设计必须是我喜欢、符合我审美追求的;其次,一件外套3-400元的价格,在市面上也还是平均价格;而且众筹是绑着我的名字,如果它不够好,以后的众筹可能就没有人会信。所以这个事情我们一直在争。


其实,我觉得再多几次类似于这次众筹的争执,可能会磨合得更好更全面。因为我会更了解他的思维逻辑,他会更了解我想要什么。


所以,我还挺喜欢我们俩打赌。比如说这次众筹我说坚持我的,看看能达到什么效果。然后他跟我说行,如果没有达到效果,下次就听我的,我说没问题,那我们就等。


我觉得这样很好的一点是,我会开始期待结果到底是谁赢了。如果我赢了,那证明我对了,下回我还能提供更多自己的意见;如果我输的话,至少我看到了你的思维的闪光点,以后我可能会多听你的一点。


△摄影: 一拾柒



人设


说实话,我特别讨厌这两个字。因为我在没有进入这个行业之前,我就听过人设,一想到人设这个词,我就能联想到崩塌,只要是人设就能崩塌,感觉这个东西好像是由积木搭成的。


所以我一开始就说就不要有人设,他们也尊重我的意见。但是我近期突然也觉得,不管你想不想有人设,大家都会对你自动有一个印象。这个印象是你拦不住别人的。如果你是一个完全没有人设的人,你是不会被人记住的,就像过往云烟一样。


比如说很多听众都知道,我之前做警察,然后再跳到音乐人这个身份,他们不会说你的人设就是一个文艺警察。但是他们的印象里就记得,你曾经是一个从警穿制服的人。


所以,就算我个人讨厌人设的存在,但我也抵不住别人会对我有各种各样的印象。与其说塑造人设,不如说我努力在做自己的过程中,不让这个印象一会往东,一会往西。


△摄影:贵阳草莓音乐节



 控制狂


有的音乐人可能认为非音乐的事务会挤压创作时间。但我正好相反,因为我这个人是急性子。我从1月份的时候,就开始想这个专辑设计得赶紧开始。然后众筹的周边设计,我也一直在催,说岑哥快点,来不及,没时间了。你要不弄我弄了。


因为整个公司他主要负责我的经纪工作,但是也有一些其他的业务需要他。我太着急了,有时候他们就会说,你安心创作,这个交给我们你放心。


岑哥偶尔也会笑我“控制狂”,但我觉得,创作这方面是我会给自己的压力,我会做好时间安排,比如要求我出多少首歌,或者我自己想写一首歌,我肯定会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写完。如果没有写完或是没有好的想法,也会相应想出解决的办法。


除此之外,有些东西是我担心的,我想看见进度条,这样我心里踏实。


所以在没有影响我作品提交、精力允许的情况下,我特别喜欢参与他们的工作,至少是能常常看见它正在进行。


△摄影:一拾柒



2

陈岑


我2017年年中回国,之前在国外工作做建筑、工程这一块。回国之后先是在一家公司做执行经纪,偶然看到众乐纪在招聘,就在朋友推荐下作为经纪人的身份加入了。


18年年初的时候,在新榜(音)与柳爽第一次见面。柳爽那时候还是警察,聊起来感觉他还没有做好要在音乐方面长足发展的准备。


等到四五月,规划专场演出的时候,他突然跟我说,下定决心,还是想当全职音乐人。


柳爽刚刚转行,一开始还不熟悉的时候,他更像是一个学习、接受的状态。团队开完会后,分配任务给他:比如柳爽同学,音乐制作这块是你要包的,你和陈鸿宇去讨论,而团队其他人做其他执行的事情。


但是,第一年这样运行下来之后,我觉得我们现在算是一个平行工作的系统。


因为最终柳爽他作为一个品牌也好,一个音乐人也好,他要去哪里,其实我觉得有很大部分个人因素在里面,经纪人乃至整个团队最终还是需要尊重音乐人的意见。




也说打赌


比如说柳爽刚才提到、巡演周边的“打赌”。


第一年专辑众筹的定价和周边产品,可能团队觉得什么样合适,然后为柳爽来定制出一套方案。


但今年他参与更多,我们也有更多讨论。团队基于合格产品和预算收益的角度提出建议,而柳爽则坚持精益求精。发生意见冲突的时候,我们都尽可能用事实和数据去说服彼此,最后谁有理就听谁的。


因为,在设计一些非音乐内容去辅助音乐表达的时候,艺人自然也会希望做到尽善尽美,但经纪人的职责就是需要去平衡艺人的意愿、有限的预算、宣传效果、收益等等。


最后在艺人能接受,然后损失的程度公司也能够接受的情况下,团队觉得可以试错,那我们就去做。


另外,现在我们公司重新组织了更细分的架构,比如说某一位老师专门负责版权运营,一位专门负责内容运营,相当于整个公司分成几大部分,然后同时来服务所有艺人。


因为我同时也是柳爽的乐手,情况比较特殊,和他私人的连接会比较紧密。总的来说,我算是一个接入口。由我和柳爽沟通,然后分发到公司各个项目的团队上,然后团队给我反馈,我再给柳爽反馈。


以前是公司需要这样一个艺人,填补市场这样一个空白。现在做法是,我们觉得你这个音乐人是什么样的,我们要放大你本身音乐人的特质,你本身想要去到哪里,然后我们尊重你,我们来一起扶持彼此,进入到那个区域。我们更像是平行、合伙关系中互相监督的机制。


△摄影: 一拾柒



也说人设


说到“人设”,我们能做的仅仅是引导和放大。比如做影子计划的时候,放大的就是柳爽坚毅、持之以恒和温暖的特点。


因为柳爽本身就是非常自律的人,他每天吃多少,花多少时间健身,又花多少时间在哪件事情上,他有自己的表格。我们知道柳爽是这样的人,但是这些不一定能够被大家知道,或者和大众产生影响。


所以就希望能够有一些内容来展现柳爽本身的一些特点,后来主要选择自律这一点来。而现在要与听众互动,其实有很多载体,可以在微博、微信等等,最后我们选择了微信的小程序。


这其实也有一些思考。因为小程序在微信里面比较方便,大家每天微信的使用率非常高。而且比如一天的饮食、运动,许多人通常也会发朋友圈。那么发在我们设计的小程序里,也是比较相似的替代和互动。


另外,我们也进行了更私人化的设计。比如打卡后,会跳出来一个柳爽亲手写的小句子或者是柳爽自己拍的照片,给听众一个鼓励。


最后的效果我们当然还不知道,这要到年底的时候,看看大家各自坚持住了一些什么样的习惯。我们只能说做到我们能做的,其他的就留给大家。


△摄影:贵阳草莓音乐节



职业规划


至于我自己的职业规划,我一开始进入行业的时候,会觉得经纪人这份工作的职业(空间)会被比如平台方、演出方挤压得非常大。


但是现在细看下来,我认为,未来可能经纪人会更像合伙人的方向来发展,你和某个艺人人产生比较深层次的关系。凭借你对TA和市场的了解,更像是一个合伙人一起合作的模式。


而说到如何职业成长和学习,我觉得疯狂加(行业内)各个经纪人的微信,不会有太多实质性的帮助。因为那只能代表你进入这个行业里了,大家知道你了。


但是,真正的帮助我觉得应该是—我的商业逻辑是成立的、行之有效的。如果我们把(经纪的商业逻辑)提炼得高一点,作为一个模型来看的话,柳爽的音乐内容和辅助的周边产品等,都是一个长期(规划)的产品线。


做一个产品,在其他行业,比如说快消,每个项目是要有项目经理,要有专门的团队来做宣传,要做定价和策略分析,然后收集意见反馈,是有一整个回路的。


但现在我们这个行业,我觉得这些环节是非常不清晰乃至缺失的。


目前,我仍是通过感性层面的方法来工作,比如我觉得我的受众可能是这样。


但更往后,我希望可以提炼出(一套)科学的管理方式。比如说今天不是柳爽,而假设是某个乐队,我可以提炼出TA的受众是怎么样的,怎么来细分到每一个年龄层、性别、消费习惯?然后,我用什么样的内容可以去和这些受众做连接?


以上这些(缺失),我觉得可能需要从其他行业借鉴经验。




乐队背后的人 | “最疯狂的一年,我有200天都在出差”

乐队背后的人系列访谈第一期——乐队经纪人。

长文章 | 混沌中成长的独立音乐经纪人(上)

经纪人应当如何与艺人相处?如何自律并建立起团队之间基本的信任?如何做好战略规划,落地执行,更好的“呈现”并“放大”艺人的影响力?


小鹿角APP——音娱产业数据终端

媒体、报告、教育、招聘、问答、社区


左右滑动 了解小鹿角APP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