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厂BA”晋级2.0,“球”如何传出长株潭

观潮君 观潮的螃蟹
2024-09-06
大家关注奥运会的同时,有一场历时2个多月的体育赛事,在株洲火热收官。
“赢啦!”株洲体育馆内,湘钢集团以89:65力克湖南建投,夺得2024年“厂BA”冠军。

▲颁奖现场。

贵州有“村BA”,湖南有“厂BA”。
“厂BA”自2023年5月在株洲横空出世并迅速走红,到如今已经持续火爆近2年。它已不单单是一场篮球竞赛,已成为彰显城市精神的宏大盛典,带动全民娱乐的文化IP,催发长株潭“三城共振”的新生力量。
升级为长株潭“厂BA”
5月31日晚,全国劳动模范、大国工匠易冉轻盈跃起,为2024“厂BA”揭幕战开球。
随着两队展开“厮杀”,篮球馆内呐喊声震耳欲聋。

▲2024“厂BA”决赛现场。
相比去年,今年“厂BA”的参赛队伍增加到14支,不仅球队来自长株潭三地,赛事活动也延展到了长株潭三地。
“厂BA”在正式开赛前,启动了季前赛。
5月17日晚,长沙乐运魔方NBA篮球公园,唐人神集团和三一智慧钢铁城两支球队初次交锋。
3天后,在拥有60多年历史的湘钢体育馆里,湘钢集团迎来了“老对手”高科集团,上演了精彩对决。

▲湘钢集团的队员上篮。
除了升级为长株潭“厂BA”,参赛球队也从国有企业,扩大到国家级、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湖南德智新材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碳基、陶瓷及其高端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董事长柴攀曾多次观赛。他说:“‘厂BA’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但我看到参加的大企业较多,小企业在球场的整体实力相对较弱。”
在今年“厂BA”报名阶段,德智新材料便向组委会提出“组队”的想法,园区内的企业也纷纷响应。
最终,德智新材料和株洲高新区内的其他7家企业,联合组建了“专精特新”队。

▲粉丝到赛场打卡助威。(株洲市天元区委宣传部供图)
“厂BA”起始于篮球,却又不止步于篮球;既有过往岁月的积淀,也有对美好未来的期待。
1960年5月31日至6月3日,贺龙元帅曾到株洲331厂考察,期间组织了企业职工篮球赛。
从那之后,株洲厂矿企业的篮球运动蓬勃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株洲厂矿体育文化”。辉煌时期,球队数量有七八十支。
“一拍球,哨子声、呐喊声震天响,我们都围拢来看。”株洲选矿药剂厂子弟肖双凤这样回忆当时的比赛场景。
1982年,株洲还在全国职工体育工作交流会上,介绍了经验。
这份历史积累和群众基础,给予株洲办“厂BA”的底气。
如今,“厂BA”不仅是厂矿文化、工业精神的传承,还推动着“厂”与“厂”切磋、“城”与“城”携手,焕发出更大的能量。
从1.0步入2.0
“‘厂BA’把一场厂赛,打造成为了夏日的狂欢盛宴。”株洲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邓莹璐对观潮君说。
为了让这场“盛宴”更加精彩,“厂BA”在环节设置方面可谓煞费苦心。品美食、捡瓷器、赏烟花、泼水节、摇滚表演等等,安排得满满当当……
“厂BA”还带动了餐饮、游乐等多种业态。
以比赛场馆为核心,设立“神农烟火巷”“神农市集”等,辐射形成“厂BA”夜间消费圈。
同时,赛事与湖南省工业旅游推广月活动、第三届株洲旅游发展大会有机衔接,争取更多文旅惠民消费政策。比如,发放了上百万元“厂BA”专场活动消费券,加大吸引力度。

▲“厂BA”赛场外有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株洲市天元区委宣传部供图)
“厂BA”增添了不少明星达人。去年,中国篮协主席姚明、中国男篮功勋球员“战神”刘玉栋为“厂BA”打call,奥运冠军龙清泉、向艳梅到现场为“厂BA”站台。
央视著名篮球评论员于嘉去年也做客株洲,解说“厂BA”两场精彩半决赛,并评论道:“其实株洲这座城市的落成,就像‘厂BA’一样,是当年很多热血青年把豪情壮志安插到一座原来不属于他们出生地的城市。”

▲汪涵等打卡“厂BA”。(株洲市天元区委宣传部供图)
今年,汪涵、马可、谢可寅、蔡程昱等也先后来株洲,感受了“厂BA”的热烈氛围。
此外,不少球员在网上收获了大批粉丝。比如醴陵华鑫电瓷科技有限公司的张俊杰等人,在全网的吸粉量都达到了10万级别。

▲醴陵华鑫电瓷科技有限公司张俊杰的抖音账号截图。
而在线上,单场比赛网络直播间的观看人次突破120万,为“厂BA”积攒了网络人气。
“厂BA”走向未来的三点思考
小小“厂赛”,何以持续爆火?答案绝非“机缘巧合”这么简单。
“只有夯实人人参与的深厚根基,才能一有机会,便大放光彩。”湖南工业大学教授蔡艺认为,正是由于此前几十年来的不懈蓄力,才有了今日“厂BA”的火爆场面。
还有人认为,“厂BA”并非一场单纯的球赛,更是工业城市文旅创新的有益探索。
那么,“厂BA”在面向未来的探索中,有哪些方面值得思考?
不仅要赚“面子”,更要赢“里子”。
在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当下,“厂BA”同样要追求高质量发展。因为这不仅事关当下,更事关未来。“厂BA”只有对周边发展产生足够的带动作用,甚至实现自我造血,才有持续办下去的动力,才会有越办越好的实力。
株洲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开赛以来,“厂BA”赛场外的200余个夜市摊位,交易总额超过1600万元。“厂BA”还刺激了周边住宿、商超、餐饮、文旅等业态,拉动消费超过1.5亿元。

▲“厂BA”“时尚芦淞 欧微之夜”专场。(株洲市天元区委宣传部供图)
值得注意的是,株洲还将“厂BA”与炎陵黄桃、芦淞区时尚服饰、醴陵美食烟花等IP品牌进行了本土联动,做足“赛事+”文章,做实株洲“文旅+”,吸引了大批游客。
从长远来看,还应跳出株洲,强化长株潭乃至全省、甚至全国的跨区域联动,以形成品牌集合效应,像贵州“村BA”“村超”一样,形成全国性、高辨识度的品牌。
但始终要坚持一点,“流量”只是面子,要转化为“留量”甚至“销量”,能给当地发展贡献能量、能给当地人的腰包贡献增量,才是真正的里子。
“厂BA”要保持“厂味”。
一个人的成长路上,往往要不断吸收思想和能量,才能不断强大。“厂BA”也是如此。无论是人的成长,还是“厂BA”的成长,都必须牢记自己为什么出发。

▲鼓点为比赛助阵。
如今,“厂BA”进入2.0时代,“朋友圈”不断扩大,赛事逐渐丰富。于是,有一种担忧随之出现:与赛事升格相匹配的规范管理、标准化操作,是否会削弱原本的“土味”?
在蔡艺教授看来,要想“不变味”,首先得明确何为“厂味”。
“简单说来,就是厂矿气、接地气、有人气;保持‘厂味’,就是真正以市民为中心,坚持社会效益优先。”蔡艺同时提醒,“厂味”的原生态,必须有严格的安全规程来保障,这是一切精彩的前提。
贵州“村BA”其实提供了借鉴,正因为保持了土味,所以更能打动受众,能承载更多乡愁。
以“流量池”思维破解“潮汐现象”。
同所有的赛事经济一样,“厂BA”也存在赛事“潮汐”现象。
比赛季热闹,非比赛季则可能冷清。阶段性“停摆”对赛事的社会热度、粉丝黏性、价值转化都存在挑战。

▲赛场外,一家四口逛夜市。
“赛事可以停,活动不能停。”湘潭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生导师陈素平给出建议,不能赛季一过就停摆,要注重创新,打造多元、成体系的赛事品牌,尽快丰富其他业态,让“厂BA”成为一个立体综合的硬核IP。
陈素平认为,政府部门要积极主导、完善规划,不断延展吃、住、玩、购、体产业链条,培育新业态,让“厂BA”从流量端口转化为“流量池”。
“有赛事时,‘厂BA’为其他业态引入流量;休赛时,其他业态则为‘厂BA’反哺流量,从而形成良性循环。”陈素平说。


一审|王义正

二审|李俊杰
三审|肖世锋
本文由观潮的螃蟹原创,转载请注明。
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
本周热文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观潮的螃蟹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