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落下帷幕,而围绕马王堆汉墓的整理保护研究、活化利用、文化传播等,以此为起点,开启下一个新篇。
▲会议现场。
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马王堆汉墓,经历了从初生到重生的传奇之旅。其历程可用一个“合”字来概括:它是天人合一的杰作,是在合作中成就的文保奇迹,也正在“文化+科技”融合背景下,成为历久弥新的文化传承样本。除了“合”,还有一个关键字——“活”。全程参加研讨会的观潮君,在会场听到、感受到最多的,是人们对于未来博物馆,以及馆中文物活化利用的期待。2024年,是马王堆汉墓完成考古发掘50周年。50年,可以说长,也可以说短。
在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四位老专家白荣金、彭隆祥、傅举有、单先进的出现令人惊喜,更让人动容。50年前,他们参与了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发掘工作,曾亲眼见证、亲手发掘了这座震惊世界的中国汉代墓葬。从1972年1月到1974年1月,马王堆1-3号墓葬陆续现世,一大批珍贵文物被抢救性发掘。其中一号墓保存得最为完整,让人如雷贯耳的马王堆女尸就是在这里被发现的。
马王堆汉墓中,究竟出土了多少珍贵文物?就在本次研讨会召开前夕,相关数据的更新引发了诸多关注。从3000多件(套)到26937件!这是研究人员对马王堆汉墓出土文物完成系统性清库后,作出的数据变更。1017件漆木器,24490件纺织品,1430件包括帛书、帛画、木牌、竹简等在内的简帛文物,数十载的努力,让笼统走向清晰。“内棺中的丝织品因为部分浸泡在棺液里,出土时呈现豆腐渣样,我们在揭裱过程中,留下了数以万计的残片。”研讨会期间,湖南博物院马王堆汉墓及藏品研究展示中心主任、研究馆员喻燕姣,回顾了研究马王堆汉墓出土纺织品时面临的情况。这些残片主要集中来自于辛追夫人身上穿的22层衣服。难以想象,仅仅是对这些衣物的整理研究,研究者们的工作量有多大。
文物海量,涉学科面广,整理、保护、研究马王堆出土文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从马王堆1号汉墓发掘起,就汇聚了全国各学科顶级学者,最终成就了我国考古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多学科、多单位协作研究的科技考古范例。研讨会开幕式上,《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长沙马王堆汉墓文库》《中国丝绸大系·湖南博物院卷(战国至汉代)》三套书籍出版发布。这三套书籍是马王堆汉墓研究最新成果的集成之作,是对马王堆汉墓简帛及一号汉墓纺织品文物最全面的整理和释读。整理研究是文物保护利用之基。这些研究成果,对于马王堆汉墓文物的活化利用、马王堆文化的传播推广将产生深远影响。50年中,代际更迭,这让“在传承中创新”成为了马王堆汉墓发掘研究成果走向未来的必经之路。
在“文物创新与传播利用”论坛上,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计算机科学及工程学系讲座教授郭毅可的演讲,让人“脑洞”大开。在人工智能5.0时代的博物馆里,身临其境地走进辛追夫人的府邸,与辛追夫人来场跨时空的对话,甚至对唱,兴许都不是问题。而这一切的背后,是“文化+科技”带来的生机。
▲8月18日,马王堆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文物传播利用创新论坛”专题论坛在湖南博物院举办。“AI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博物馆的数字化转型注入了强大动力,能够使历史真正地活过来。”郭毅可说。 研讨会活动间隙,湖南博物院党委书记、院长段晓明面对“网生代”记者关于“文博数字化”的提问时说,“不光你在期待,我们也在期待”。作为当下文物活化利用的热门方向,“文博数字化”其实也需要跨学科合作。以马王堆帛书为例,很多篇目涉及天文、地理、医等等方面的知识,要把它们研究清楚并加以活化利用,让更多专业机构或个人的力量加入,是为上策。8月18日的研讨会开幕式上,马王堆研究院宣告成立,同步公布了首批特聘研究员,美国哈佛大学洛克菲勒亚洲艺术专席终身教授汪悦进,日本岩手大学平泉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广濑薰雄,浙江大学教授贺西林等来自美国、日本以及省内外的专家学者位列其中。
▲8月18日,马王堆研究院成立暨名誉院长聘任仪式现场。据观潮君了解,该研究院是高端学术平台,将以开放式的学术平台和柔性人才政策,集结国内外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学术力量进行院校科研合作。在马王堆研究院成立之前,位于湖南博物院四楼的“数字汉生活”博物馆线下新场景——博物馆公园,于8月9日正式对外开放。
▲这是在湖南博物院拍摄的博物馆公园。(图源:新华社)素纱单衣慕斯蛋糕、漆盘模样的湖南大辣条、按马王堆《养生方》打造的古法线香、“君幸食”“君幸酒”餐具……在这里,你可以手捧以马王堆出土漆器为原型设计的甜品杯,品尝汉代蒸味美食、挑选充满西汉元素的伴手礼。截至目前,参观马王堆汉墓文物的人数累计突破1亿人次,近年年均参观人次达到400余万。“马王堆汉墓”已成为湖南乃至全国的一张闪亮文化名片。
正如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馆长许杰在论坛期间所言,“科技和艺术融合的关键还是叙事”。如何持续讲好“马王堆”的故事?或许,需要进一步挖掘“马王堆”的内涵。悠久历史的证明。考古的意义,并不只是为获得惊世文物,而是要理清这些遗址和文物在整个中华民族文明中的发展脉络,并从物理层面进行佐证,并进行最大程度地解读、还原和传承。我们说,湖南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如何证明?史书的文字或许可能有人为编辑的因素,但地底下挖出来的文物却难有作假的空间。比如,现在越来越多的“脆皮”青年开始练习八段锦,但鲜为人知的是被称为“千年长寿操”的八段锦,过去多是根据文字记载或者口耳相传的内容进行主观复原的,缺少所谓“官方正版”。因此,是否真的传承千年,也一直存疑。直到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导引图》,证实了早在西汉之前,八段锦就已经真实存在。
▲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画《导引图》。(图源:湖南博物院)再比如,《五十二病方》的出土,填补了《内经》以来我国未有临床医学著作的空白;《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关经络学说和灸治法的医学文献。因此,考古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补全那些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丢失的记忆”,让文明脉络更加清晰、立体、可信。某种意义上来说,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发掘,是对湖南悠久历史文化的有力证明,也是对中华文明宝库的极大丰富。古为今用的实践。考古发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对于大多数地方的考古来说,发掘出来的文物更多是用于历史研究和文化展示。而马王堆出土的文物,却被进行了二次“发掘”,即很好地实现了古为今用。日常中,许多灵感往往是一瞬间的突发奇想,而历史上的许多精巧发明和奇妙创造往往也会因为战乱、自然灾害等原因,无法传承至今。然而,“祖宗严选”自有其道理,一些已经失传的瑰宝,一经复活,往往就会迅速显示出强大生命力。比如,已持续畅销30多年的古汉养生精,就是源自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养生方》,1986年投产后,古汉养生精旋即畅销全国。
谁能想到,一张泥巴堆里挖出来的古方,甚至一度催生出一家上市公司。马王堆医书中的不少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都被后世医学所继承与发展,甚至还有不少在中国乃至世界医药史上,属“首次发现”或“首次发明”,并对今天人类医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活起来”到“火起来”的范本。在过去,文物从地下被发掘出土,进入文物库房、博物馆展柜,实际仍是以沉睡的姿态出现在我们面前,认知它们的门槛很高,很难让人感受到它们曾所处的时代。如今,在数字化浪潮中,以马王堆汉墓文物为代表,经历着从“静态保护”转向“动态传承”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路径,也缔造着持续的“博物馆热”。数字化时代,数据是根本。对于文物来说,“活起来”的前提,是让文物以数据形式存在,并让这些数据跑起来。围绕马王堆汉墓文物,目前共完成948件马王堆藏品的高清数字化采集,共包含7779张图片和285件三维模型,初步形成马王堆汉墓文物知识库。未来一年时间内,马王堆汉墓文物还将完成包括残片在内的100%数字化采集,并形成马王堆汉墓文物的知识图谱。湖南博物院也正在推进包括马王堆汉墓文物在内的院藏103万余件藏品中重要文物的数字化采集工作,为建立全民共享的数字化平台做前期准备。马王堆汉墓文物及其背后的文化,将会得到怎样的展示和诠释,是下一个50年以至更长的时间里,令人期待的未来。(PS:目前正在湖南卫视和芒果TV双平台同步播出的纪录片《马王堆·岁月不朽》,以五十年前马王堆汉墓发掘的文物为线索,将用8期内容,带你探寻这些文物背后的历史。对马王堆文物及其背后文化内涵感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
一审|王义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