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派“胡“言】邻家警示我们,类7-11式的便利店在中国更像个过客

龙商网 超市周刊 2019-05-17



作者:胡宗利

————


成也资本败也资本。靠资本催化的邻家也因资本坍塌。


8月1日,邻家便利在给供应商的告知函中称,由于无法与公司法人及股东取得联系,供应商与邻家便利的债务债权,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诉讼保全。


告知函显示,由于公司背后唯一出资方受到上海警方调查,导致公司银户账户被冻结。因为公司处于发展阶段,尚未真正实现盈利,依旧需要投资方注资经营,靠店铺自身销售收入仍然入不敷出,且目前公司账户已被部分供应商诉讼至法院进行了财产保全,账户资金已被冻结,公司账户内已无可支配资金。公司将于8月1日起停止总部各项业务,并陆续停止门店营业。


这昭示着邻家便利退出零售舞台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邻家的退场让这个处在风口的业态成为焦点,但我们更应该深思的是,在日本火的一塌糊涂的便利店为什么在国内却一直不温不火?


任何新业态想要大受欢迎,总会伴随着一场对固有生活方式的革命。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伴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日本人的收入剧增,生活节奏加快,时间变得宝贵起来,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愿意为便利买单,生活方式也随之而变,方便和快成了多数人的刚需。 


 “日本的便利店更像是哆啦A梦的魔法口袋,只要是生活中人们所需要的,它几乎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它就像一个24小时不宕机的满分全能男友,不但提供寄快递、交水电费、交税、交保险、出售各种商品卡甚至处理垃圾等服务,而且还无处不在。”


有钱、没时间的日本人的生活方式让便利店在日本火了起来。


当经济开始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时,更适合我们生活方式和消费需求的电商平台出现了,细究起来,日本的便利店和我们手机上的电商平台颇为相像。


资本的意图也佐证了这一点。


梳理分析那些拿到投资的便利店企业,他们讲的故事已经脱离了单纯的便利店,而是以便利店为载体的外向延伸,每天惠以“便利店+电子商务+移动智能终端+会员体系”为商业模式,Today想要做成一个平台,对便利蜂来说,便利店只是前期业务,这些悬浮于便利店门店之上的业务以及这些业务带来的想象力成为便利店吸引资本最重要的原因。


便利店正在被改造成不是便利店的样子,或者换句话说,资本并不看好便利店现在的模样。这当然怪不得资本,投资追求的本就是利润,但国内很多传统便利店盈利者却不多见,即便是进入中国十多年的三大日系便利店也只有全家开始盈利,罗森预计2019年整体盈利,7-11中国还不知道什么时间开始盈利。


便利店在合适的时间成为了多数日本人生活中的标配,但这不意味这个业态在中国必须也走这样的发展路径。


在电商平台横行的今天,实体店出路应该是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点上做到极致,极致的商业需要的是简单,但我们在便利店上加了太多的东西。


在中国便利店注定是个要变异的业态。崩溃的邻家警示我们,类7-11式的便利店在中国更像个过客。



◎ 编辑:艾米  执行主编:王彩霞

◎ 热点投稿:cszkpdl@163.com

◎ 广告策划:18611185635(邢忱)

◎ 专业培训:15010621527(陈敏)

◎ 咨询项目:13810589361(高伟)

◎ 国际考察:15010621527(陈敏)


1、创新获取流量+用心经营流量=百货店重生?

2、3100平超市年销1.3亿元,百货年销3亿40%是自营!探访惠友钻石广场旗舰店+物流配送“大本营”

3、又一县域龙头逆袭大城市  家家利打造“太原胖东来”

4、1700平门店日销超过12万,探访生鲜占比50%的惠友超市盛和社区生鲜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