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几千块买支钢笔的年轻人,到底是为了什么?| 症常青年
2018年11月的一个周末,18岁的天辰专程从山西赶到北京,参加一场由万宝龙组织的钢笔品鉴会。在钢笔爱好者圈子里,来自欧洲的万宝龙钢笔被称为“龙笔”,属于笔中的奢侈品。
万宝龙新推出的康熙系列限量钢笔是这次品鉴活动的焦点,天辰隔着玻璃窗望向里面金光闪闪的展品,端着手机从各个角度狂拍一通照片:笔身犹如黄袍加身,镶满华丽的宝石、钻石。标价最高达八位数人民币。
他晒完照片感叹了一句,买不起看看可还行。
天辰能获得入场券,是因为一位笔圈好友买过万宝龙的高端限量款,收到活动邀请后带上了他。主办方承包机票食宿,安排他们住进一晚两千的华尔道夫酒店。两人来的时候,各自携带了一些收藏的钢笔,见房间挺大的,决定把原本私下的笔聚扩大规模。天辰在贴吧发布笔聚招募帖,找来十个左右笔友。
来的人年纪都不大,没有超过30岁的,清一色的男生。他们把装钢笔的笔帘铺开,放在茶几和桌子上,一边聊天一边把玩彼此的藏品。豪华客房顿时布置出了一个小型钢笔展,100多支笔,总价超过150万。
笔聚现场 (by天辰)
天辰兴奋地用手机拍摄大家带来的钢笔,“螺钿真好看”,“羡慕地拍着莳绘”,他给照片配上文字发到贴吧,引来一串“瑟瑟发抖围观大佬”的跟帖。
钢笔圈里流传着一句口诀,“龙鸟派犀水”,分别指的是世界五大钢笔品牌,万宝龙(Montblanc)、百利金(Pelikan)、派克(Parker)、犀飞利(Sheaffer)和威迪文(Waterman)。它们以悠久的品牌历史和极致工艺闻名,通常价格不菲,一支限量款钢笔动辄几千甚至上万。而花高价购买它们的钢笔发烧友,已经不仅把钢笔看作单纯的书写工具,更在乎的是背后的收藏价值,以及在小圈子里开箱晒图的自我满足心理。
被称为“鸟笔”的百利金(by天辰)
这部分群体并非都是想象中的中年人,实际上有越来越多家境优渥的年轻人加入其中。在百度钢笔吧以及被称为“笔坛”的中国钢笔论坛,可以发现很多十几二十多岁的年轻身影,他们一边羡慕“大佬”晒出的“龙笔”“鸟笔”,一边默默观望,准备为种草已久的那支笔剁手。
而另一边,近几年火热起来的手帐圈,让更多年轻的手帐爱好者一脚踏入了钢笔的深坑。对生活品质的精细把控,促使他们愿意在一支小小的钢笔上倾注精力和金钱。
既然拥有了漂亮的本子,自然需要同样高颜值的钢笔来搭配。纤细、美观的日系钢笔如百乐、写乐等品牌成为手帐女孩们的心头所爱,时尚的德系钢笔凌美(Lamy)在年轻群体中流行起来,而国产新兴新品牌也不甘落后,比如棠钢笔,以精美外观俘获了一批粉丝。消费升级浪潮已席卷文具圈,几百甚至上千元一支的钢笔成了入坑的标准配置。
诚然,对于更大范围的人群来说,钢笔已经消失在日常生活中,仿佛被这个随时在线的时代甩在身后,遗忘在积灰的角落里。
当我随机问身边的朋友是否还使用钢笔时,很多人摇摇头,“钢笔太麻烦,还要灌墨水,实在要写字的话中性笔就够用。”“我字太丑,配不上钢笔,而且现在办公都电子化了。”诸如此类的理由,为钢笔打上了衰落的印记。但这并不妨碍另一部分人对钢笔的执着,在他们眼里,不同的钢笔能给人不同的感受,是生活中的仪式感和愉悦感的一种来源。如果稍有了解文具爱好圈子的火热,你就会发现这部分群体比你想象的更多。
钢笔,这个曾在2015年被微软CEO预言十年内会消失的事物,如今正在以新的姿态介入这些年轻人的生活中。
钢笔的“坑”有多深?
很多人对于钢笔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小时候学校门口文具店里,几块钱一支的英雄牌钢笔。 那时,钢笔只是纯粹的书写、练字工具,英雄牌钢笔配上碳素墨水,是一代人关于纸质书写的共同回忆。
英雄钢笔616,图源网络
绵羊是一位西文书法创业者,也是20岁的大学在校生。高一的时候,绵羊突然对钢笔着了迷,一开始他会翻遍所有测评,去挑选英雄616、329之类的极其低价的笔。“有时真的会有一支五块钱的616写出了心动的手感。”绵羊说。
钢笔圈里有种说法“买一盒选一支”,指的就是英雄最经典的款式616钢笔,因为品控不稳定,买一盒笔才能选出一支好用的。英雄钢笔似乎已经是上世纪的记忆,但至今贴吧论坛里仍有人乐此不疲地惊呼自己寻到了一支手感上等的良品。
对于从小练字的年轻人,提到英雄钢笔还是会有一丝怀旧情结。95年出生的新媒体编辑小埋记得,小时候语文老师要求每天交两张练字字帖,妈妈给她买了当时市面上最主流的英雄牌钢笔。很长一段时间,她坚持对着颜真卿或者柳公权的字帖写钢笔字。后来回学校看望老师时,老师居然从桌子里翻出了她以前的钢笔字帖作品。
到了大学里,小埋重新拾起了练字这件事,还掉进了手帐坑。这时市场上已经涌入了琳琅满目的海外钢笔品牌,从欧美到日系,打开了一个崭新的世界。通过网络可以便捷购买以及查看各款钢笔的测评,比如笔尖粗细,软弹度,顺滑程度,阻尼感等等,尝试几次就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品牌。
小埋偏爱日系的钢笔,尤其是百乐,她觉得日系钢笔在设计上非常人性化,笔尖粗细也符合日常使用。
她最近手头的钢笔有7支,使用钢笔最理想的场景是晚上在书桌旁,一边看书一边抄写书中喜欢的语句。“从开始用钢笔起,在我心里用钢笔写字就是一种仪式感。”
虽然很喜欢钢笔,但小埋说不敢说自己“玩钢笔”,在她看来,真正玩钢笔的大佬是一掷千金都不眨眼的,而她为了一支种草已久的百利金钢笔,默默攒了几个月钱。这支被称为“白乌龟”的14k金尖的百利金M400,标价1500元左右,是小埋目前买过最贵的一支笔。“当拿到手的时候,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百利金M400和凌美2000被钢笔爱好者赋予了“白乌龟”和“杜康”的代号,并称“解毒双雄”。因为价格过千,名气也响亮,大家开始把入手这两支钢笔看作是新人入坑的标志。原本是赞扬,传播过程中渐渐有了调侃的意味,“解毒”相当于“拔草”,指产生兴趣后失去了购买欲,觉得也不过如此。
不过小埋对钢笔的“毒”还没戒掉,她心中已经有了一个新的目标,价值5000多元的万宝龙红蛇,一提到那支钢笔就不禁感叹,“真的超级好看。”
绵羊也比较青睐百乐的钢笔,一方面品控在日系三家里技术实力较强,也出了一些高端的设计款,“既有越烧越深的动力,也可以无脑买,基本都好用。”
入笔坑之后,绵羊买过的钢笔已经数不清了。“烧”的时候一两星期就会倒手一次旧笔和新笔。虽然买笔、收笔的时候很有感觉,“就像买完东西等快递一样”,但他其实很清楚这些投入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和回报。
绵羊接触到西文书法,跟之前玩钢笔的经历有关。绵羊发现在贴吧或者论坛的二手钢笔交易帖子里,有发帖人为了吸引大家的眼球,把写出来带有粗细变化、弧度的英文字放在图上。因为好奇这些字体是怎么写出来的,绵羊钻进了这个垂直小众的领域,如今他成为西文书法的推广者,还开设了线下课程。
将兴趣转移到更有成长性的写字上之后,绵羊对钢笔的“烧”自然而然退了下来。还在手上的钢笔只剩了10支左右。
近距离围观过八位数龙笔的天辰现在是一名高三学生,两年多前他一不小心踏进钢笔“坑”里,那时他只是想买支好点的钢笔来练练字,同学的一支凌美钢笔引起了他的好奇心。没想到深入了解后,钢笔越买越多,越陷越深。到目前为止天辰已经买过一百多支钢笔,最疯狂的时候一周就能买好几支。
他的QQ空间背景图是万宝龙的钢笔笔尖,发布的动态也大多跟钢笔有关,每当入手新钢笔时都会拍摄精致的照片晒出来。
为了匹配买来的高端钢笔,天辰在沉迷钢笔的同时也掉进彩墨的坑里,成套买来的彩墨装满了一整个柜子。文具爱好者通常都在不止一个坑里,比如手帐爱好者常常也是钢笔、彩墨、纸胶带的狂热用户。这背后一方面是年轻人对生活品质要求的全方位提高,另一方面他们也愿意在喜欢的事物上投入更多时间金钱。而很多小众爱好的圈子比如Lo装、BJD娃娃等,到最后都是在比拼经济实力。
和其他烧钱的爱好一样,钢笔这个“坑”可深可浅。有人能从找到一支手感良好的平价钢笔中收获乐趣,也有人出手阔绰将钢笔玩成了奢侈品。共同之处是在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当道的时代,他们仍然把钢笔当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钢笔圈的两种生态
手帐爱好者迎新有段时间对钢笔很痴迷,她和朋友运营着一个手帐类的自媒体,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文具同好。据她的观察,喜爱钢笔的年轻人里,存在着两种不太一样的群体。
一种是数量较多的手帐圈用户,钢笔作为重要的配套文具,自然获得了足够的重视。相比功能性,这个群体更注重品牌和外观。
迎新比较容易被好看的、有设计感兼具实用性的钢笔种草。她最喜欢的也是比较适合东方人书写的百乐,常用的一支笔是百乐elite95s,尝试过一些笔之后她发现这是最适合自己的,跟价格或是收藏价值都没有关系。在她心中关于钢笔最理想的场景,是夜深人静时一个人写着日记。“有时候只想把秘密留在纸上,并不想对着白天已经看腻的电脑屏幕。”
而另一类则是收藏爱好者,通常混迹于钢笔论坛,更关注工艺和钢笔诞生的历史文化背景,这个群体相对小众,却是高端钢笔的强有力的消费者。
在济南上学的大四学生圣歌是15年左右入坑的,他不练字,对钢笔只是单纯的喜欢。在他眼里,这个圈子里的人大部分就是为了收藏,“比如你喜欢青花瓷,就买个瓶子放那摆着,也不会用来插花。”
圣歌加了当地的钢笔群之后,参加过几次笔聚,也就是钢笔爱好者的线下聚会。他感觉参加笔聚是一个种草拔草的过程,可以省下很多钱收自己真正喜欢的笔,另外笔聚也是很好的社交机会,“有点像西方中世纪沙龙”。
通常是群里三五好友相约,带上各自的笔去星巴克聚一聚,点的东西还没上来,大家掏出来的钢笔就摆满了一桌。刚入坑时的圣歌有很多笔不认识,所以也没觉得特别惊讶。
他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到北京找一个网上认识的哥们玩,去对方家里看了他收藏的钢笔,“那次真的是amazing”。圣歌记得当时一边吃饭一边看对方往外掏钢笔盒子,从开吃一直掏到吃完。哥们家里甚至有一个恒温箱,专门来存放比较有年代感的钢笔。这类钢笔,又贵又稀罕,想要收过来不仅得有钱,还要经常蹲守国外的各大拍卖行。
圣歌手里最贵的一支笔是Waterman man100,也叫罗马贵族。他被这支笔种草了大半年,一直持币观望着,有天早晨起来刷闲鱼正好看到一个标价3000的,就赶紧入手了,现在这支笔市价在4000左右。他说,像这种停产几十年的老家伙,价格会根据颜色、品相、盒子等等因素有很大浮动。
当然也有一些钢爱好者是实用与收藏兼顾。比如写得一手漂亮西文书法的绵羊,他对于钢笔的要求首先是性能,他从不购买自诩顺滑适合写英文,其实控墨一塌糊涂导致出水大的笔。用性能筛选之后,选择指标之一是外观,而另一个就是时代背景。
绵羊买过最贵的钢笔是万宝龙meister 149中白18k,但从来没有蘸墨书写过,只因为这支笔的生产时间正好是两德统一的节点,加上笔尖的花饰配色在当时看来华丽至极,他就买了一个全新库存收着。
玩了20年钢笔、如今向年轻人卖钢笔的余奔,人称Q叔,也许是最了解钢笔圈生态的人之一。70后的Q叔,称自己是“穷得只剩钢笔的大叔”,他收藏的钢笔超过1000支。Q叔玩钢笔的爱好是从父辈那里传承过来的,20年前,父亲和叔叔把珍藏的钢笔交给他,入坑之后就像集邮一样走上了收藏之路。
Q叔的钢笔里拥有上百年历史的有十多支,一些是从国外的收藏夹和百年老号的笔店里淘回来的。他把部分特别贵重的钢笔存放在香港的银行保险柜里,温度和湿度都是恒定的,一年会去看一次,做做保养。
Q叔说,钢笔最吸引它的一点是能反映出不同时代的状况,从钢笔的各种材料、品牌历史,能体现出不同时代的工业成就和制造水平,不同年代的人的喜好和口味。而所谓入坑,并不意味着单纯的“买买买”,而需要对钢笔背后的文化有逐渐深入的认识。“喜欢一件事,我觉得应该是细水长流的感觉,看到一些年轻人两三年就入坑出坑,我就会说,慢慢来嘛。”
Q叔的部分收藏
为了吸引年轻人,钢笔品牌有什么玩法?
2016年,Q叔在深圳钢笔群里认识了群主傅碧聪,两人合伙创业做了一个中国自己的钢笔品牌,名为“棠”。此前不少国产钢笔都喜欢取“洋名字”,但Q叔觉得一定要做有高辨识度的、一看就是中国的钢笔品牌。
创业前,Q叔已经在文具行业里摸爬滚打了好多年,他发现如今是一个“颜值即正义”的时代,钢笔不仅是一种书写工具,更是一种小资情调、仪式感的象征,代表对自己喜欢的事物的追求。就像口红一样,消费者会不断地被各种资讯信息种草拔草。据Q叔的观察,如今钢笔市场上最主力的消费者群体是18-30岁的年轻女性,对审美有追求也舍得花钱。
为了制作出让年轻人心动的高颜值钢笔,他们在选材上花了不少心思。比如“星野”,采用的是赛璐珞材质,色泽通透,仿佛蕴藏着一片银河星空。
而已经绝版的“沉玉”,是在仓库里翻出的一种放置了6年的材料,经过岁月洗礼呈现出微微泛黄的复古质感。因为加工难度很大,最后一共只做出了47支。
虽然成本高、数量少,Q叔他们却没有抬高价格,“沉玉”的定价跟其他颜色一样,于是一经发售就卖断货了。被棠钢笔种草了很久的小埋说,这支“沉玉”一直是她心中的白月光。
棠钢笔的定价在国产钢笔里偏高,两条产品线分别是300多和700多元,Q叔说他们也想打破大家对国产钢笔“贱卖”和“山寨”的印象。2017年,棠钢笔卖了近2000根,而今年已经卖了超过5000根。
在Q叔看来,电子产品永远无法代替书写的感觉。“有人说它更有温度,有人说更有感情,有人说更有仪式感。总之笔和纸,不会被任何一样东西替代,只会被自己同行的新产品去更新换代。”
实际上从全球市场环境来看,钢笔的销量并没有因为电子化的冲击而下降,据欧睿国际的数据,2016年全球钢笔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1%,预计2020年能达到15亿。对于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无论是新兴还是老牌的钢笔品牌都想多分一杯羹,使出浑身解数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今年10月,Lamy凌美做了支很二次元的钢笔:皮卡丘限定款,在中国发行的限定礼盒售价为478元。刚刚过去的双12,百年钢笔老牌派克跟王者荣耀达成了IP合作,推出四款联名钢笔,定价最低339元,最高3588元。
这些看似混搭的营销玩法,显示出钢笔公司浓浓的“求生欲”。想要在电子化的时代生存下来,单纯想唤醒年轻人的书写欲望是不够的,还要赋予钢笔更多的文化属性,让年轻人觉得这件东西能够展现自己的生活态度。知乎网友Wong Lazy得知凌美推出皮卡丘套装后,说自己感觉热血沸腾,惊呼“这是我离皮卡丘最近的一次”。
钢笔没有过时,也没有老去,只是从一种曾经普及性极高的必备工具,变成了年轻群体中的小众爱好。在结束一天疲惫的工作学习后,他们坐在桌前握住心爱的钢笔,感受着笔尖与纸面摩擦时的美妙触感,在轻微的沙沙声中,夜晚和内心都变得更加宁静。
本文作者
阅读更多“症常青年”故事
捂捂手,拿起笔,进行一场复古写作
每日纸书首次出现6项奖品
全天候图书流水市集
12月30日欢迎来参加
灵感商店上新,集结文创好物
上海建国西路691-1号2楼,近徐家汇
让每一个人开始写作
▽ 点击进入“灵感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