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相差15岁的弟弟出生后,我却比独生女时期更加孤独|三明治

十〧 三明治 2021-02-01

写在前面

全面放开二胎意味着着独生子女政策走向终结。事实上,非独生子女家庭一直是中国家庭的主流结构,这样的形态似乎才是彰显中国社会状态的某种本质。


主流对家庭的叙事也往往聚焦在一种表面上的“和平”,通过“文明”与“理性”去合理化家庭内部与外部的结构。遭受父母的打压,反过来又利用自己的权力去压制弟弟妹妹,但同时,又无法逃脱它的道德上的折磨;反抗父母,但又维护与合理化父母的行为,意识到除了反抗却找不到另外一种逃离的方式。


这些图景构成了一些真实的非独家庭状态,它所揭示的,正是这个社会结构内部的普遍精神压抑。

——胖粒



文|十〧

编辑|二维酱



2020年,疫情的爆发使这个庚子年的开头不同寻常。自八年前我离家上大学,还没有和家人在爷爷奶奶的村子里同住这么久过。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和小侄子,父母和弟弟,还有我——饭桌上一家九口人哗哗排开,壮观得很。


有一回晚饭后,见我放下碗筷起身,母亲在后头追了一句:“我看别人家姐姐和弟弟怎么那么要好啊,恨不得粘在一起。你好不容易和弟弟在家这么久,怎么连句话也不说?他都不敢接近你,有题目不会也不愿意去问你。”


我头也不回:“我不是最开始就说不想你们生二胎了吗?我说了我不喜欢,你们不信,还说生了我就会喜欢。”


“现在说这些话有什么用呀,生都生了。”


我被呛了一下:“那没有办法,我就是这样的性格,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是你们不信。”


“不是不喜欢,估计是年龄差太大了,而且又是一男一女,没什么共同语言。”叔叔在旁插了一句。


“哎,是吧。”母亲叹了口气。





这个家本来只有我一个孩子。


糖醋排骨、咖喱土豆、罗宋汤……做完作业,餐桌上摆着的都是我爱吃的菜。


卧室的白墙上竖着几排我的临摹涂鸦画,客厅的墙壁上三好学生、大会表扬或是各种比赛奖状塞得满满当当。


翻开相簿,能看到父母是如何不吝啬胶卷地拍下各种抗拒拍照的我,让我在柯达相片里慢慢长大。


《淘气包马小跳》、《冒险小虎队》、《草房子》……家里所有的书都是我的书。所有的玩具也都是我的玩具,尽管很多时候都是我孤零零地一个人玩耍。


只有我一个孩子的时候,是我牵引着全家的喜怒哀乐。


初二那年,我们搬了家。


初三那年,家里又添了一个人。


差我十五岁的弟弟,用他的哭号、尿不湿、奶瓶还有一切父母认为他需要的小玩意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侵占了原先属于我的家。


一切似乎是从一个问句开始的。


“你想不想要个弟弟?”


我初二那年,发生了很多事情。雪灾、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神七飞天……我记得最清楚的却是母亲在年初小心翼翼的试探。


面对母亲的试探,我不多想便发话:“我不想要你们生二胎,你们生下来我就把他掐死。”


母亲笑嗔:“怎么会呢,你只是现在这么说,等生下来了你就喜欢了。”


“我跟他年纪差这么大,我三十岁的时候他才十五岁,你们肯定需要我来照料他,我不愿意。”


父亲凑过来帮衬:“我们不需要你来照顾他,我们自己来,你只要当个姐姐就行了。”


“我说不许就是不许,你们就是重男轻女!”


我恶狠狠的一句,吐出了一直以来对村里重男轻女文化的不屑,也夹带着家里添人而导致自己失宠的恐慌。


母亲在我这里碰壁两三次后,没有再提生弟弟的事情。


时间转至5月下旬,祥云火炬到苏州传递,我和母亲决定上街支持陪跑。在等待火炬经过的时候,我踩在路边花坛的石阶上,踮起脚试图把视线抬离前面密不透风的人墙。汶川地震带来的阵痛还未离开,团在一起的人群很默契地挥着五星红旗欢呼,为哭了大半个月的祖国和自己加油。


我的视线没有穿透人墙,却被一位小女孩拽过去了。扎着双马尾的她正骑在父亲的肩上,右手抓着小巧的国旗,身子被父亲拱得上下摆荡,笑声也断断续续。身边人看见了,低声说:“快看,那个小女孩好可爱啊。”


其实家里添个小孩也挺好的。被这个念头吓了一跳,我连甩头:不行!小孩子是麻烦精。





我的父母不是完美的父母,但一直是他们陪着我长大,宠爱着我。


上世纪70年代,他们在常熟的一个普通农村长大。婚后,他们搬去苏州过日子,想着日子兴许能有点盼头。我出生后,父亲不允许母亲外出工作,她唯一要操心的便是家里的柴米油盐,包括我的生活起居。


而我呢,打小就是麻烦精。


约莫三年级以前,我得摸着母亲的嘴才能睡着。我最喜欢的触感是她唇上起皮时的粗糙沙砾感。等我睡着了,忍了半天的母亲才终于解脱,起身溜回隔壁卧室,躺在父亲的枕边。


我会把家人“你真是比男孩还要皮”的控诉当作赞美。放暑假回村里,白天我和一群男孩结成帮团,浩浩荡荡地往河滩边跑,做些违逆大人的事情。到了晚上,我教唆外公打着手电到田里帮我一起捉蛤蟆,好让我两手拎着四只蛤蟆甩到母亲打麻将的棋牌室,听她哇哇大叫,以宣泄我对她“麻将优先,孩子靠边”行为的愤怒。


性格乖张的我喜爱同管束着我的母亲对着干,她说东,我偏要指西。用母亲的话说,好言好语不听,我是非要“吃生活”不可的。这个词是苏州话里的“挨打”,听上去充满了生活气息,实际上也如此。母亲的“刑具”是家里随处可见的东西:衣架、铁锅,或是父亲的皮带。我最讨厌的还要数“吃毛栗子”。无需借助任何“刑具”,母亲只需要屈起她紧绷的食指和中指,像钩子般出其不意地砸向我脑壳,我就会感到头骨疼得发麻,胸腔里涌动酸溜溜的屈辱感,却不好发作。


不过很快,她就不再只为我操心了。


母亲的肚子渐渐大起来。在城里,二胎政策还未彻底松开,为了避人闲话,母亲抛下正准备中考的我,在村子里躲了一阵。十五年前生我时,母亲难产,不得不剖宫产。为了给父亲生儿子,三十八岁的母亲把那蛰伏已久的刀疤又划开了。


村里人惊叹母亲“这么大年纪了真敢生”,一些只有独生女的人家满目艳羡。


有一回,母亲边喂奶边对我说:“你爷爷奶奶就两个儿子。你叔叔又入赘,不算家里的,你爸就成了独子。村里老有人跟我说,不给你爸生个儿子,家门就要‘绝种’啰!我几年前想过,当时不愿意生,现在倒也想通了。”


母亲不说我也明白,他们企盼一个儿子已久。只是我先前刻意无视爷爷奶奶在我耳边的叨叨罢了。待弟弟降生,老是和母亲不对盘的奶奶也喜笑颜开:“你妈倒也争气,生了个男孩,你爸终于有儿子了。”





我和弟弟也有过短暂的“蜜月期”。怪他天真无暇的眼神,让我招架不住。最初因为好玩,给他取了个绰号“毕山”,苏州话念起来音同“瘪三”。每次这么喊他,他还乐呵呵地答应的时候,我心中会升起扭曲的满足感。


初中时期,QQ空间还正在兴头上,我隔三岔五就会发表篇日志或是条心情说说,也会追问“跑堂”的好友为什么不留言。我家添了弟弟这件事,足以让我单独开一篇日志“秀恩爱”。


2009/12/9 

这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嗯,毕山会无意识地发出“姐姐”这个音了~


2010/4/1

哎呀,我真是个不称职的人。昨天猛然发现毕山居然会走路了耶!


2011/3/19

我回家,就会习惯地用亲切的吴侬软语喊:“毕山毕山毕山~”


然后就听到毕山的回应:“放屁放屁放屁~”

于是饭桌上,有人问:“姐姐叫你什么?”

毕山就习惯地接道:“放~屁~”

……


原本在我肩膀上傻笑着流口水的弟弟,给我一种温良无害的错觉。待他能开口说话、真实表达自己的时候,我才发现他一不顺心就六亲不认。时间真是理性得可怕,抹杀一切残存着情感因素的幻念空想。


在我小时候经常打麻将,把我丢给奶奶或者外婆照看的母亲,自弟弟出生后再也没摸过牌,一心一意地侍奉着这位小皇帝。家里为他连换了几位保姆。他的哭、他的笑,仿佛都比新闻联播里放着的头条重要得多。在餐桌上,最初我还兴致勃勃地将从高中同学那儿听闻的各种八卦轶事倒出来给父母乐一乐,可往往没说几句,母亲的眼神就飘到弟弟那里,父亲的应诺背后是机械的潜台词“你开心就好”。我的自尊让我学会了闭嘴。


就这样,“蜜月期”很快迎来了终结。2012年夏,父亲为了庆祝我考上一本,在爷爷奶奶家办酒席庆祝。那天早晨,我在楼上忙活,下去晚了,母亲一直在看弟弟,以为我用好了早餐,已经把剩下的丢尽了垃圾桶。


“你还没吃饭啊?我刚刚倒掉了。”她耸了耸肩膀,又去看弟弟了。


又是弟弟!


这一幕刺进我的眼里,让我压了三年的恶意冲撞而出。我飞快地转身跑回自己的卧室,赌气再也不出来,拒绝下楼向宾客敬酒,丝毫不给父亲和他请来的宾客们面子。我坐在房间里足足气了半天,开始还是奶奶站在门外劝,接着是父亲和母亲,最后他们竟然搬来了宾客劝我,教我不得不开门。我完全不记得他们说了哪些话,只知道,他们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丢进我心中那座烧得正旺的灶台里的柴火。可惜烧得再旺,也没人真正施以宽慰,多以“大局为重”之类的言辞劝诫我。我只好在沮丧中将它熄灭。直到现在,父亲还会拿这件事嚼舌根,数落我“不成熟”。





弟弟从来没听我喊过他“弟弟”,只有“毕山”。谁知这绰号灵验得很,唤得多了,他真的长成了“瘪三”。三岁以后,他有了自己的想法,性格张扬起来,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我喜欢还是不喜欢的。


弟弟和我一样爱“作骨头”,发起狠劲来软硬不吃,难缠得很,把母亲或父亲惹急了,也得“吃生活”。我们是一根筋,大人讲道理没用。内向又窝里横,在学校里又服服帖帖的,在家随便放肆大闹。我们都不爱叫人,没规没矩的,也不知像谁。我爱摸母亲的嘴睡觉,弟弟偏要摸她的耳朵,都得摸个什么才能睡着。


就这样,我不情不愿地随着弟弟又开始过了遍童年。


我的童年过得战战兢兢。父母常看不对眼。母亲总说父亲好面子,喜欢听别人夸赞他,将抚养孩子的功劳都往身上揽。父亲嫌弃母亲说话太冲,说一句顶十句,让他有时不得不拒绝沟通。矛盾压抑久了,免不得爆发一通。父母会当着年幼的我的面辱骂彼此,也会在拳打脚踢后各自流泪。之后几天,母亲会木着脸偷偷问我:“如果我和你爸离婚了,你跟谁?”根据我在学校过得如何,回答会有所不同:“当然跟你”、“别瞎说”抑或“谁有钱我跟谁!”那几天我会天塌下来一般找我好友诉苦,生怕哪天回家没人做饭洗衣服,只剩父亲的烟味。我的心会悬几天,待他们冷冰冰的模样渐渐消去,又莫名其妙地热络起来。虽然再隔一阵,同样的矛盾又会被抛出来。


弟弟加入我们家时,父母已经不是生养我时的新手夫妇了。父亲已经为弟弟做了些许妥协,愿意揽下一些家务活,但已变得更自主独立的母亲(兴许和我离家读大学有关),并不买账,也不再掖着积攒的委屈。他们之间的矛盾没有缓和,反而变本加厉了。


“我真不想说你爸,生你弟前,说得好好的,什么你只管生,生下来了家里事我来做!你不知道他还是老样子,什么都不管。有次我生病发烧了,躺在床上难受,弟弟又还小,半夜在哭闹,你爸喝醉酒回来澡也不洗就瘫床上,弟弟一直在哭,他理也不理只顾呼呼大睡,我只好爬起来一个人照顾弟弟,我真是怨死了。”


“如果不是有你们,我早就离婚了。我现在是在为你们而活。”


“如果我和你爸离婚了,你跟谁?”


类似的话语,类似的闷疼,在我心里滚了一遍又一遍。不同的是,牵引全家情绪的人变成了弟弟。


幸好,步入大学后的我能够时不时地“逃离”家庭,不纠结于自己这个不称职的姐姐身份。





在我眼里,弟弟永远处在能肆意撒野的年纪。


他的外套和裤腿永远沾着不知何处蹭来的脏渍,浓密粗亮的头发偏要攒到在额前拱起来才想到要剃,却会在临出门时思量一番当天穿的鞋够不够“帅”。时常在电子屏前放纵的他,眼袋快比他的黑眼珠都突出了,底下的塌鼻梁随母亲,厚嘴唇随父亲,倒是把父母的特色都乘了下来。


弟弟的“花头经”足得很,能够变戏法式的让一切都遂他的愿。若妄图和他讲道理,他会一句顶十句,塞给你似是而非的话,气得你闭嘴冷哼。没过多久,他又会挤眉弄眼,吐出的每个字都像抹了蜜,把你哄得摇头直笑。


只要弟弟在屋里,就没有冷清的说法。他总是故意逗弄大家,好让所有人的目光都打在他身上。特别是升入小学,褪去几分懵懂后,他张口闭口就是从网络游戏或社交媒体上抄来的浑话。餐桌上,他会只用大拇指和食指虚虚捏着汤勺柄最末端舀汤,让众人揪着心盯着他颤巍巍的手从桌中央的砂锅移到桌边缘的碗,往复三四回,任由汤水洒了一路。如果因为类似的不规矩而被呵斥了,弟弟又会开始摆“花头经”,证明他才是占理的那个。


弟弟升小学那年,我恰好开始出国留学,更少回家。


偶尔和母亲打电话,她会笑着说:“弟弟一直在问姐姐什么时候回来,他想你了。”我嘴上冷淡,心里一阵雀跃。待我抱着几分期待拖着箱子回到家,依旧是热脸凑冷屁股。我在家一暑假,弟弟不闻不问,翘着二郎腿紧盯面前的iPad,而那还是在我出国前,父亲向我讨来给弟弟的。这比小时候吃母亲的“毛栗子”还要令我感到屈辱。我恼弟弟一心只顾玩乐,我难得从学校回家一回,也当我不存在。可我拉不下脸找他搭话。我开始赌气:即使我“消失”,也是没关系的吧?


留学这几年,弟弟在我眼里变得陌生了,我们还没有亲密过,就落入了疏离。这一阶段,我更关注自己的成长发展,几乎不主动打电话回家,也不视频,极少参与家庭事务。他们三口出去旅游,我往往是最后一个知晓的。暑假回来,难得一家四口出门,遇上邻居打照面,只闻:“哦,这个是姐姐呀?从来没见过!”





2018年夏,我研究生毕业,回国进入一家位于上海的公益机构工作。工作很忙碌,偶尔得空回家,我和弟弟也不说话,各做各的事。他愈来愈沉迷电子游戏,性格也越发乖张,家里常常鸡飞狗跳。


“你小时候就爱拿着本书看,这小子就是捧着iPad打游戏,买了那么多书也不见他怎么翻。”


“你是省得要死,在上海连水果都不舍得买,有钱宁愿买书。现在这个小子倒是反过来了!每次出去都要缠着买东西,买玩具枪、陀螺、汽车杂志还有乐高模型。”


每每父亲背地里向我打弟弟的小报告,我只得摇着头说:“他是他,我是我,别拿我跟他比。”


母亲对弟弟的成瘾性游戏行为深恶痛绝,更令她头疼的是,父亲无法在弟弟执拗的纠缠下坚守原则,没多久就会松口让弟弟继续玩乐,只为得耳根的一时清净。我多次近距离感受父母教育观念的撕扯,他们在弟弟面前吵架,甚至狠烈地动手教训他,让我不知所措。每当我对父母的管教方式提出质疑时,他们会甩出“有本事你来管啊”、“你是姐姐,弟弟就靠你了”之类的话,让我有深深的无力感。我虽然嘴上会犟一句“我是姐姐,不是他的父母”,内心却开始塌陷:自己数年的刻意“缺席”,终究是错了吗?


2019年中秋节那天,我崩溃了,粘在床上不吃不喝一天。父母吓坏了,也无法理解,只觉得有些“丢人”,在我床边反复说着 “你挺成熟的,我们本来对你很放心的,怎么现在这样了”、 “多大人了还这样,多丢脸啊”之类的劝慰。


隔了一周,我在精神科挂了号。在诊室里,医生问起家庭情况,我听见自己说:“我有个差十五岁的弟弟,尽管先前很强烈地不让生,父母还是生了……”


“一个当了那么久独生女的人,家里忽然来了一个弟弟,是会有些不习惯的。”医生轻描淡写的一句,像一声惊雷。从心底泛起的酸涩又冲上了鼻翼,我顿感狼狈。


委屈、悔恨、羞惭、焦虑……情绪倒灌,身体再也承受不了了。


我的初诊报告单上面写着: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





一直以来,我和弟弟都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


当我为人生第一场决定命运的初升高考试焦头烂额之时,别说“姐姐”俩字,五个多月的他连自己的名字怎么写也不知道。


当我情窦初开,在高中校园和第一任男友偷偷牵手的时候,他才两岁多,说不清也道不明爱究竟是啥。


当我在大学里咬着笔杆做全英文的微积分试卷时,他还是那个哭了半年不愿上幼儿园的鼻涕虫,刚开始认26个英文字母。


当我回国进入公益机构工作,跑到农村学校出差,看着那些一年和父母见不上几面的孩子直心疼的时候,他唯一的烦恼也许就是小学老师作业布置得太多,以及不知道他的iPad又被母亲藏在了哪里。


我和弟弟没有正儿八经地聊过关于彼此的事。在他面前,我从来都不是一个温柔的人,生硬、冷淡、固执。我能想象他在小学三年级义愤填膺地挥笔写《我的姐姐是母老虎》的样子。整整十五年只需要料理我一个孩子的父母,也是第一回面对家有二娃的情况,在培养姐弟情感方面可谓零经验。我身边一批又一批同龄人,同学或是同事,八九成都没有弟弟或妹妹,是家里的独苗,也很难同理我的苦恼。


有时,我觉得自己比独生女时期还要孤独。



* 这是“非独家庭”系列的第二篇文章




作者后记

小时候写作文,像做填空题,写下“标准答案”拿去哄老师,也能骗来一个满意的分数。长大了,愈发觉得,若能将回忆洒在纸上,耐下性子涂抹一番,哄哄自己,是很幸福的事啊。想要通过写作来和自己对话,重建自我,这便是我选择参加这期的三明治短故事课程的缘由了。


我没想到的是,以自己为素材的写作会这么难。写作中途我数次易稿,在回忆里筛选素材,尝试将它们付诸笔端的时候,我生出迷茫与疑惑:我和弟弟的关系真的如我笔下所述吗?原本信心满满的自己开始动摇了,宛如被舔了上百次的“绿舌头”棒冰(暴露年龄的比喻……)。后来我慢慢意识到,妄图借助写作,将生活中的非理性因子一一剔除,本身就是不理性之为。


感谢三明治开辟的这个写作空间,让我发现了人生中的矛盾与未知,看似是逻辑或确定性的最大敌人,却也正是生活的奇妙之处。自己文中的最后一句话,也是下一个故事的开始。



本文由短故事学院辅导完成。导师会在15天时间里,指导你完成一个故事。如果头条发表,将全部退还学费。点击了解短故事学院,或直接咨询三明治小治(little30s)。下期短故事将于4月16开课,正在报名中。







我的弟弟像父亲,是一个反叛者




用14天,向时间抛下一只故事的锚

三明治短故事学院4月16日新一期开班课程全面升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