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潜入水面之下 | 三明治 · 个体实验剧场

依蔓 三明治 2022-04-07



文 | 依蔓

海报设计 | Luyang

 


开门见山,这篇文章是一个作品的邀请函,它的名字是《水面之下 Underneath》。

 

《水面之下》不是一个戏,不是。一定要给它一个定义的话,姑且可以把它称作一个需要在剧场里被阅读的,现场作品。因为它无法付诸纸面。如果你想看它,就必须来到线下,和创作者们真实地面对面。

 

《水面之下》也不想讲一个具体的故事,它是一场关于“感觉”的旅行。我甚至希望参与者在这段旅程结束之后,可以什么情节都没记住,但模模糊糊地让一些感觉在脑海中或身体上留下痕迹。这些“感觉”可能是现场发生的,也可能是一些过往的回响,它们可能汹涌而至,也可能缓缓平滑地掠过。

 

赤脚踩在刚擦净的瓷砖地面上的感觉。

骑着自行车穿过晚风的感觉。

绵密的洗手液泡泡簇拥在手背上的感觉。

流水沿着头发滑向脊背的感觉。

坐在噼啪作响的炭火炉边的感觉。

食指指腹狠狠划过一张白纸边缘的感觉。

被一只毛绒绒的白色小猫轻轻舔舐的感觉。

站在山谷之间晃荡的吊桥之上的感觉。

被欺骗的感觉。

被拥抱的感觉。

把头埋在被阳光晒过的被套里的感觉。

宿醉的感觉。

快迟到了的感觉。

一切被安排得井井有条的感觉。

穿新衣服的感觉。

往下坠的感觉。

失眠的感觉。

亲吻的感觉。

一整天没有吃饭的感觉。

整个人缓缓潜进水里,然后慢慢睁开眼睛的感觉。


我想借它来探讨和“感觉”有关的一些问题。

 

我们在一些时候、一些情景,身体或内在精神世界会产生什么样的感觉?我们是否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产生了什么样的感觉?我们又是否能够有足够的意识去觉察,并且描述清楚不同的感觉?它们各自的特质,以及它们之间细微的差别。

 

我们什么样的行动,在给自己制造什么样的感觉,又会给他人带来什么样的感觉?什么程度的什么感觉,是在我们承受范围之内,可以言说的?什么样的感觉会被埋在身体的最深处,连自己都不易察觉,发不出声音,也无法向外传达?

 

我们是否能够知晓,不同的感觉抑或没有感觉,何以而至,又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这个作品由我,苏苏、小苏、Luyang、备备和ziyi共同完成。

 

一开始,这个作品的源头是几年前,属于我个人的,非常私人的一个表达冲动。因为一些让我困惑的感觉在尝试用文字反复书写之后,我仍然感到无力,即便文字已经是我相对熟悉的表达形式,它仍然无法替我安放一些难以消化的感受和情绪。于是我开始思考和尝试,去和我的身体对话,和我的情绪对话,去参加不同的工作坊,肢体、现代舞、音乐、戏剧,想要学习更多不同的表达和创作方法。它们就像我一个个去收集而来的工具,用来了解我自己,在我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有我难以理解和面对的“感觉”,它们对我究竟意味着什么。

 

好像一个开凿矿坑的工人,我小心翼翼地学习不同工具的使用方法,并用它们凿开岩壁的表面,往下不停地凿,想要知道藏在岩石深处的那一小块,是什么东西。我知道非得把它完整地凿出来,和它赤诚地面对面。

 

在“开凿”的过程中,这个源头原本只属于我的私人冲动,变成了更多伙伴一起加入的即兴创作。我们基于各自的经历和文本有了更多探讨,关于“感觉”,关于身体与情绪的关系,关于情感,关于爱,等等。

 

我们没有一开始就预设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甚至没有把握它一定会成为一个与陌生参与者见面的作品。讨论的微信群小组取名叫“不知道会搞出什么来”。在过去的两个月里我们在工作之外的时间仅仅碰面了7、8次,每次两三个小时,一起书写,读彼此的文本,做一些呈现的实验。我们战战兢兢地陆续邀请一些朋友们来看,和他们再讨论,得到反馈,再去解决问题和继续尝试。谢谢所有来看我们不成熟的尝试并给出珍贵建议的朋友们,千千、Double、坏狗、Mia、Emily、宋羽、Vivian、嘉亮,你们的鼓励和批评都很重要。

 

因此它是一个实验。是有个体局限性的,我们探索个体表达可能的实验。

 

当然所有的表达都是个体实验。这里“实验”的意思是,一种突破安全区的冲撞,对走一走熟悉道路之外小径的冒险欲望。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唯一确定的是,直觉觉得这是想要创作和表达的内容和形式,有点,不是有点,是很多害怕和不确定,但还是想试一试,把自己抛出去,去表达,去探讨,去面对和其他个体之间的,包含巨大不确定性的反馈和连接。

 

目前《水面之下》生长成为我们认为可以呈现的样子(虽然它不完美,也不可能完美)。12月29日(周三)晚上19:30-21:00,《水面之下》将在三明治文化中心The Dome Space进行三场呈现,作为三明治 · 个体实验剧场的一个作品。

 

邀请你来,和我们一起潜入水面之下。




👆一个无人剧透,是因为我们什么好看照片,压根没往那想,只能放空景




关于《水面之下》


《水面之下》的内容基于三段真实的个体生命经验,从不同角度讨论了“感觉”这件事。

 

最开始它们只是三段各自独立的文本,是关于一段经历或一种感觉的文字记录,其中一段文本在三明治短故事学院书写完成。在这个作品中,三位写作者从安全的文字背后走出来,用身体、声音、行动,去进行再创作,展现她们想要传递的一段经历、一种情绪、一种感觉。并期待这种“传递”,可以产生更多可以讨论的涟漪。

 

因此这个作品的创作者不是在“表演”,她们是写作者,同时也是属于她们个体生命经验、生命能量最好的讲述者和显现者。她们不是在“演戏”,而是作为她们自己,在进行写作之外另一种形式的个体表达。目前这个作品的创作者都是女性,但我们认为它不是一个“女性主义”的作品,我们欢迎任何性别的参与者来到现场。

 

这个现场作品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创作者们的呈现,大约一个小时,第二个部分是创作者与参与者关于“感觉”的讨论对话。对于我们来说,两个部分同样重要。



创作团队




苏苏

 

写下来,讲出去,本是这样简单的两个动作,在和外界的联结中却产生了不可预料的效果。这是一次谁都不知道会怎样的尝试,因为每一场的观众都带着自己的能量来和讲述者联结。走进天顶,下潜至内心的更幽深处。




小苏

 

记录是怀旧,保存,还是困惑?再现是还原,复刻,还是创造?姑且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走进所谓“stage”的我,身后拖着厚厚一天积滞下来的,感觉的影子。早已写好的文字替我招魂,“在场”的简单动作里,暗暗蛰伏着含糊成一团的什么。

 

然而我是那什么的一部分,而且我是不定因素的源头,因此我回答不上来,只能倾身融入。所以你才是总揽全局的旁观者,我们索性把它们捧成手指间不断泄出的水,整个泼给你。





依蔓

 

如果一些感觉可以说得出来,用文字写出来,那就不需要借助其他力量了。有的感觉是埋在身体和意识的深处,表面上毫无痕迹,平静,不可见,但只有正在经历那种感觉的个体自己,才知道在她/他的身体内部正在发生什么。尝试去看见并描述清楚一些难以言明的感觉。它们是关于人之所以为人的秘密。




备备

 

不需要负重,在感觉之中,我们可以轻盈地下潜。进入洋流和漩涡,没有水压,光照逐渐稀薄,你听到了沉默的声音,触摸着一滴水的锋利,看见时间慢慢融化。去更深处,忘记感觉原来名字吧。



Luyang


来潜入未知的水域吧,即使心中抱着怀疑和不安。来潜入他人也潜入自己吧,随着寒流与暖流在表面之下相互冲撞、融合。




ziyi


感觉穿针引线,以某种名叫现场的气为存在方式,在空间内飘荡,将彼此连结。共情是最简单,也是最难的事,但我们拥有打开自己的自由,牢记这一点,就可以选择沉入水底,重回内心。



呈现时间


2021年12月29日(周三)

19:30-21:00



呈现地点


上海市长宁区凯旋路1398号

IM长宁国际,T11,2楼

三明治文化中心,The Dome Space



适合谁来看


· 正在经历某些感觉,却觉得说不出来;

· 对“感觉”这件事有感觉,想聊聊;

· 对很多事情没什么“感觉”;

· 对“感觉”有感觉或没感觉;



参与形式


本场呈现仅限25人

扫描下方二维码

购买参与入场券

*收入用于支付作品的制作成本





- 近期活动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