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魏公村,观察个体的时间,发现地方的历史 | 555 Found
“ 555 Found 创作者谈 ” 是三明治在地创作支持计划 ( 555 Found )的系列访谈。这个栏目会带你走进每一位入选者的创作过程和个人故事,持续关注和呈现创作的不同阶段,也希望我们与创作者的交流能给关注在地创作的读者们新鲜的视角。
同时,555 Found 组委会向创作者们提出了5个有关创作和个人生活的问题,你可以在“创作者快问快答”环节与创作者们快速“破冰”。
这次来到“ 555 Found 创作者谈 ” 的是郭宝婷。她将在本季555 Found探索有关北京魏公村的故事。在对附近走访与观察中,发出询问:个人的时间线是如何交汇成地方的历史?人与其所居住的空间的关系是如何被塑造、改变的?
郭宝婷
出生并现居在北京魏公村一带。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英文系、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研究所,对文学和社科理论的运用有一定基础。曾任职记者。主要作品有播客节目《不可理论》,散文散见于《萌芽》杂志。
项
目
简
介
受到简锦松教授《山川为证》的启发,我想对这一片自己已经生活多年、再熟悉不过的区域做一次现地研究。所谓现地研究,即通过古籍中有记载的诗文,进行考证后与此地现有景物做对照。明朝《帝京景物略》中关于万寿寺和广源渠的记载,以及学者周泓在《魏公村研究》一书中研究少数民族社区在魏公村的流动变迁所用的文献,都是在项目开端着手的资料。
另外,受到周鸿老师在《魏公村研究》中对魏公村居民的访谈记述式研究方法启发,在这项计划中我还会采访自己的比我年长一两代的亲属、邻里街坊,去探索的不仅仅维吾尔族的聚集史、宗教庙宇建造史、清朝的皇家园林史,又或近现代在魏公村发生的火灾、重建、拆迁等事件。此项目同时纪录在地的个人史。以此,我希望更好地理解自己生活的区域,也鼓励更多的人去探索他们与他们的「在地」。本项目计划以声音(播客节目)、文字、图像的形式呈现。
创作者谈
个体的时间,汇成地方历史
我从小在北京魏公村出生长大,在上初中的时候跟父母一起搬到了别的地方。直到研究生毕业,在25岁时才重新回到北京。不在北京的时候,曾去到香港的媒体实习,也在台北待过。在这两个地方我写过一些关于人和地方的文章。在香港写的叫大道中,记录了自己初到皇后大道做实习生的一个心态。到了台北之后,写过一篇散文叫台北故事,记录了当时到台北的一些心情。现在回想起来,这两篇文章也算是一点小的“在地”尝试
回来北京后,中间又住了其他地方,直到最近两年,我才回到魏公村。搬回来后,有时走在路上会很恍惚,可能某段路是过去上小学每天都会走的,但是那条路周围的风景已经很不一样了。比如买东西的地方,一些店来了,一些店离开了,无论如何,放学后买东西的那家店是再也找不到了。有时候在楼里面碰到一些街坊,会发现这是我小时候见过的大人,现在他们已经变成了老人。更小的时候,家里住的是平房,那个地方现在已经面目全非。过去我记得那里有院子,院子里有海棠树,香椿树,每家每户都离得很近,像是挨在一起。
“少小离家老大回”,多年后回家所带来的恍惚、陌生甚至违和感,让我想要探索魏公村,如果可以,能再深入了解它一些。
在魏公村眺望,高高低低的楼群,有着日常生活平缓行进的安稳感。曾经这个地方是荒地,随之是平房,楼房。也因少数民族聚落和人口流动造成的偷窃、贩毒混乱过一阵子,但成为了魏公村商业的繁盛期。
有一本书叫做《山川为证》,我受它的影响很大。作者简锦松发明了一种用地理信息系统探索地方的方法。这种方法会把地方先用系统算法定位到GPS后,再去实地探访。前期会收集相应的文字记载,在实地走访中进行古今的对照,比如杜甫写过的某个山,在观察的时候就会尽量还原诗里面的角度,从具体的哪个山头和位置去看这座山。
刚开始这种方法启发了我。我想用类似的方法,把魏公村有关的文献记载和现实进行比较,做一个对照的调查。不过,在最近做了几次实地调查后,我的想法发生了一点改变。我发现,我以为熟悉的这片区域,其实对我是相当陌生的。我没有真正了解过周围的环境和人,甚至包括我的家人。所以我现在想法转变的地方在于:相比于独自的探索观察,我想更多地去听一听居住在这个地区的人的声音。他们是怎么生活的,他们跟这个地方的关系是什么?
对于故乡的话题,我过去会觉得,每个人的出生都带着些偶然性。故乡每个人都一定有,但并不是自己去选择的。不过,虽然我们无法选择故乡,但我们可以去追根溯源:这个地方是怎么出现的,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因此,在这个项目中,我重点会关注两个角度。一是关于人和地方的关系,二是地方的历史。
魏公村,印象与往事
在收集信息时,我先询问了家人对魏公村的了解,得知魏公村以前其实是一片荒地。我们家搬来这里要从我姥姥那个家族说起。当年他们是农民,家并不在这里,后来因为农地被占,姥姥一家和当地其他农民便一起搬来了这片荒地上。再后来,经过人们一起的建立,才有了今天的魏公村。往上这样去追溯,我慢慢追溯到更多东西,也感受到人其实是有来处的,地方的出现并不是一个完全随机的事情。
在魏公村,有许多这样在这里生活了大半辈子的老人。在一个下雪的立冬,老人从社区菜场买回做饺子的原料。在平凡家常中,越是老一辈人越有遵循习俗的执念。辐射附近几个小区住户的社区菜场,是魏公村拆迁史中遗留的不多的平房之一。
我还了解到最初魏公村那一辈人的种种经历,比如饥荒、农村改革,在时代背景的流变中,他们的身份发生了变化,经过了从农民到工人的转型。那一代人的命运,多与宏大的社会政治背景、政策关联,某些来自其他人的安排,也许就会改变他们的一生,对一部分来说,其实是少有选择余地的。有这里的人对我感叹,当年工人转型的时候,身边人都进了好单位,得到了很好的分配机会,自己却没有这样的运气或者命运。他一直把这件事情记在心里,直到现在哪怕已经过去了几十年。
我也收集到关于这里的一些小故事。比如过去魏公村里有栋楼叫做寡妇楼,据说里面住的都是寡妇。但事实上,那个地方是一个解放军大院,因为军人大部分时间不在家,剩下老婆和儿女,大家才这么取了一个绰号。
一天下午我去那边看了一下,遇到三个老太太。我们聊了起来。她们告诉我,当年住在这里的人几乎都已经离开了,而她们也都八十多岁了,在这里住了五十多年。当年她们随丈夫和部队来到了这里,丈夫们很多年前就已经过世。过去,丈夫从部队退伍后,去了厂里做临时工,她们也跟随进入工厂,做各种活。这些年来她们的生活一直都比较穷困,住的房子没有厕所,只能上附近的公共厕所。房子是公家的,卖不掉,也没有多余的钱买其他地方的房子,所以一直留在这里。
当年随军而来的人,现在还住现存不多的平房里。因为腿脚不便,老太太们很少出门走动,只是天气好的时候,会约出来一起在门口晒太阳。
当围绕一个地点去看待事情的时候,我发现,每个人的生命成了时间线上的一个线段。而当把一个地方所有人的时间线段重叠在一起时,地方就有了历史。随着时间的变迁,个人的时间成为了地方历史的一部分。意识到这点,会带给我一种意义感:人并不只有自己,还属于更大的一部分。
“寡妇楼”所在院外,几位老奶奶晒太阳的地方。她们的50年人生都在此度过,抱怨着居住环境一点没有改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院外贴着文物保护的标志,旁边就是有着明清皇家历史的万寿寺。
为谁表达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做 The Meaning of Travel,旅行的意义。里面提到旅行的本质是人去找“他者性”。他者性是 otherness 翻译过来的,形容在本地人眼中习以为常的事物,在旅行者眼中就会变得稀奇,带来一种新鲜感。
很多时候我想写作也是这样,过去我在台北的时候会很有表达欲,写了不少东西。现在回看,当时我之所以会去写那样东西,其实就是受到他者性的冲击,非常急切的想去记录。
在自己的故土、生活了很多年的熟悉的地方找他者性是很反直觉的,但体会到他者性也是很惊喜的。这次在魏公村记录的心态有了很大的转变。我意识到,像我父辈,还有姥姥这一代人,他们其实是几乎没有机会或者渠道去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的。所以我很想从他们的角度,替他们去表达和记录,起到一个连接作用。在这样一个社区内,我觉得如果我不做的话,可能真的就没有人去做,所以也抱着一点这样的心态想要开始这件事情。
其实我和家里人一直交流不多,大家都比较克制表达,很少会开诚布公把自己的想法分享出来。这像是一道心理的屏障,我内心会一直觉得,搞好自己的事少让他们操心就好了,很少跟父母主动分享自己生活和想法。
但最近,因为在做这个项目,我会更多地和家里长辈聊天。这对我来说这其实是蛮大的挑战,但我也从中发现了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我发现了人与人之间存在那么多不同。而哪怕是在一个家庭里,人对生活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也是非常不一样的,因此我也更能感知个人视角的局限。我想,对所在的这片土地上其它人,家人或者邻里,我对他人生活模式实际上是很少真正理解过的,这是对我最近冲击很大的一件事。
每一代人都会有自己的内驱力模式,这种模式代表着一定的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对我们这代人来说,对经历世界的向往,实现自身的流动发展这样的内驱力可能是比较典型的。而长久在这种思维方式和内驱力的引导下,人们可能会忽略掉,还有很多人不是按照这种方式和愿景去生活的。包括身份认同这件事。我自己身边的人很少会去强调自己来自哪里,也不会刻意提及自己是北京人。
创作者快问快答
你对“地方”和“在地”的理解
我们所在的地方,可能是随机发生(出生在这里),也可能是主动选择(透过一定契机迁徙到这里),这没关系。理解“在地”,对我来说实际上是理解我或这片土地上的其他人如何出现在了这里,这里又如何塑造了我们。或许有些人是对地理、社区环境对他的影响很抗拒的,又或者觉得这种影响并不存在。甚至,我之前可能就属于这类人。试着先把自己抽离出来,带着观察的心态去和许多人聊过之后,这个东西多多少少是有的。比如从小就遵守的习俗,可能让人产生一些观念——在我妈妈、姥姥那一代,她们在选择结婚对象的时候,如果对方不是北京户口,她们是绝对不会考虑的;除此以外还要考虑对方是居民户口还是农民户口、土地及房产的情况,因为这些要素对当时的生活(一种跟随生产队、被政策主导的生活)来说是决定性的,并不能理解为地域优越感。
类似于这种残留在观念中的东西,“事情就该这么办”的先见观,其实都是有地域的传承性在的,我想让这些长久我们忽视去问“为什么”、过于习以为常的观念形成过程变得更清晰可见,这是我对“在地”以及在地项目的理解。
一个让你对“在地”有
更深感触的故事或瞬间
我住的这栋楼里面基本上都是老街坊,他们和我妈妈、姥姥会比较熟一些。现在跟我住同一层的有一个大爷,平时我们能遇见的机会其实很少,除了小时候就见过他,搬回来以后几次路上遇到,知道他还在开出租车,其他的我对他了解不多。而有一次我们碰到,他看见我后跟我招呼,说你怎么瘦了那么多。我当时很惊讶,他不仅认出我,还注意到我身上的变化。我的确瘦了一些,但每天周围身边的同事学生都不会这样对我指出。
后面他还邀请我去他家吃饺子,非常热情,邀请时对我说的话是“你嫂子今天做了饺子”。他直接把他的老婆称为“你嫂子”,我觉得这样的邻里关系其实还挺温暖的。
告诉我们一个你喜欢的观察和探知周围环境的方式
过去我出去喜欢戴着耳机,听音乐博客,但我最近出门要求自己完全不要戴耳机,主动看和听周围的环境。我家附近有一个紫竹院公园,我最近常去,发现了公园里一支很有意思的舞蹈队,而且它在短视频平台上还非常火。队员们平时会先在公园里排练,然后正式去录短视频,有时我也会跟着他们一起跳,还不时和队里或者来公园的人聊天。
紫竹院内,舞蹈队正在排练
本次创作计划中最让你期待的是?
(或者最有挑战性、最有趣的部分是?)
和附近的人深入的对话,特别是和家人敞开心扉。这个是最有挑战的,也是我比较期待的。
“在地创作”让你对现在的生活状态
有哪些新的认识?
因为自己每天做的事和住在哪里关系不大,所以住在魏公村这件事,在我的理解中,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被动的、权宜的结果,不是主动的选择。即使“被动”的事实没有改变,通过作在地创作项目,我感到开始重新理解这个被动的选择。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选择都是这样的,你对它没有倾注很多,你长久以来觉得它无关紧要,你甚至试着和它保持距离。但是当试着去抽丝剥茧地寻找这件事是如何出现在生活中的时候,会产生关于自己的、关于身边人的宝贵的发现。更何况,“在地”远不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
为了锻炼自己和陌生人说话,我主动为路人挑选角度,帮她拍了银杏树下的照片
采编:梓新
文稿整理: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