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ChatGPT火了,但“拼接”的作品呢?

知产力
2024-08-26



AI的“”令人惊叹,但它的创作构成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吗?
编辑 | 墨客



(OpenAI  CEO Sam Altman ,ChatGPT上周三上线)


最近,人工智能Open AI开发的AI聊天机器人模型——chatGPT火了。



不仅上了推特热门话题,在知乎也引发了不小的关注。



据报道,ChatGPT是一种优化对话的语言模型,它以对话方式进行交互,既能够做到回答问题,也能承认错误、质疑不正确的前提以及拒绝不恰当的请求,能以更贴近一般人的对话方式与使用者互动。


  

它是百科全书,无所不知。你可以尝试问他一些冷门的专业问题。比如,什么是代数效应类型?



你也可以让他帮你出主意,应付一些“难搞”的问题,比如怎么写一份研究周报,或者如何交到男朋友?并且得到它“一本正经”的回答~


(以上问答结果来自均来自知乎答主)


当然,如果它回答的问题你还是不懂。那就继续追问,在聊天中发现“惊喜”。


ChatGPT看起来很“聪明”,但终究只是一个“懂”一些逻辑和常识的语言模型。它之所以能够回答不同领域的各类问题,是因为它有庞大的语料库和知识库做支撑。


这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拼接、整合得到的“答案”,如果从著作权法的角度上看,是否构成作品?如果构成,作品的权利归于谁?如果AI“拼接”的是仍在保护期内的作品,是否存在侵权风险?或许是ChatGPT爆火背后,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关于AI模型本身是否受到知识产权保护?2022年8月,FATE开源社区组织了一起线上公开课(点击蓝字查看公开课实录),讨论了这一话题。

据介绍,AI模型的诞生需要海量的数据、计算资源及人力成本。AI模型本身受到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保护。其中,算法较高的独创性,使其受到著作权法保护。


AI模型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的参数是客观规律的总结,表现形式是数据。与原始数据相比,“学习”得来的数据同样具有独创性。如果构成商业秘密,可以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同时,也可以考虑专利、软件著作权两种保护路径。


如果说,ChatGPT在与用户互动过程中,生成的“答案”,可以被视为AI模型的衍生品。但AI模型衍生品是否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范畴,目前尚无定论。


2019年,针对全国首例计算机软件智能生成内容著作权纠纷案,北京互联网法院一审判决,对某律师事务所关于采用法律统计数据分析软件智能生成的报告享有著作权的主张,予以驳回。


北京互联网法院认为,软件智能生成的“作品”虽日趋接近自然人,但现行法律权利保护体系已经可以对此类软件的智力、经济投入给予充分保护,不宜再对民法主体的基本规范予以突破,“自然人创作完成仍应是著作权法领域文字作品的必要条件”。虽然智能生成内容不构成作品,但仍然凝结了软件研发者和软件使用者的投入,具备传播价值,应当赋予投入者一定的权益保护。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二审维持了该院的判决结果。


(扫码查看二审判决)


而在一起涉及腾讯AI智能写作助手Dreamwriter的著作权纠纷案中,深圳南山区人民法院则认为,Dreamwriter软件生成的涉案作品,其外在表现符合文字作品的形式要求。“其表现的内容体现出对当日上午相关股市信息、数据的选择、分析、判断,文章结构合理、表达逻辑清晰,具有一定的独创性。”


近期网络上爆火的AI绘画,同样也引发了著作权保护的争议。有观点认为,AI创作的画作可以被视为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而且AI在学习他人画作的过程中是不具有主观抄袭意图的。但也有出版界人士认为,即便如此,AI创作的作品在其借鉴的地方需要标注引用来源,“画家不能白白成为资料库”。


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务孙文在知产力发表的文章中也提及了上述两件案例,并在这两件案例的基础上,讨论了人工智能生成物的保护路径(点击蓝字阅读文章)文章认为:


较少受到人类直接干预的生成物在判例上可以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在人工智能生成物以作品认定的前提下,赋予人工智能创造者以人工智能生成物的著作权,然后通过权利移转及权利调整的方式构造平台或外包型人工智能生成物权利利用模式。


……

需要注意的是,人工智能生成物为作品一方面可以促进人工智能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可能造成因人工智能大量创作而挤占公共资源、甚至造成自然人创作取材困难的现象。如何进一步平衡二者之间的矛盾,需要进一步等待产业给予新的答案和启示。


随着AI技术的发展,有关AI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的讨论仍将持续。关于这一话题,您有何高见,欢迎投稿分享您的看法。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知产力立场)封面来源 | 网络



往期热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知产力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