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年春耕,农民在大幅缩减种植规模?小种子成为农业“绊脚石”?

2017-03-28 《瞭望》新闻周刊 瞭望


◆ 一个十年前打工返乡、“见田就拿,有地就要”的江西种粮大户,这两年在不断缩减种植规模,已从2015年的839亩,减至今年的300亩

◆ 大户调整规模和种植管理方式的同时,一些小规模户也在退出

◆ 种粮大户的规模效益变成“规模亏损”,纷纷调整种植规模,与我国粮食面临的高成本、高库存、高进口“三高”困局有关

◆ “逆规模化”的出现,也是农业生产从粗放式的规模扩张转为精细化管理的结果,其背后是“适度规模”经营理念的回归,更是成本管控的需要

文《小种子缘何成农业“绊脚石”》

此为瞭望《春耕问农》专题中的两篇,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获取整组报道


破解农业“规模亏损”悖论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 郭远明 郭强


  春耕时节,几轮降雨应时而至,滋润万物。


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湖南乡车家村,当地种粮大户李石同 38 39366 38 14941 0 0 3642 0 0:00:10 0:00:04 0:00:06 3642早就把田翻耕好了,唉,今年只种了300亩,比上年少了一半多,希望收成能更好。”

  十年前,在外打工的他回到村里,流转了20亩土地成为种粮大户。当时,正值我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快速推进阶段。在强农惠农政策支持下,粮食生产领域掀起一股规模扩张热潮,一些种粮大户“见田就拿,有地就要”,流转土地面积动辄成千上万亩,涌现出一大批种粮大户甚至是超级种粮大户。和他们一样,李石同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到2015年已达839亩。

  
  然而,从2016年开始李石同却主动缩减规模,面积从最高时的839亩逐步减至今年的300亩。“前几年粮价持续上涨,不管种多少田,只要保证一定产量就能赚钱。这两年粮食行情不行,天气有时也不给力,管理稍有跟不上,就容易出现亏损。”李石同想把规模降一点,把效益搞上去。在他看来,种田已经过了完全靠规模赚钱的阶段,今后必须靠管理增收。
  
  当前,像李石同这样调整种植规模的大户并非个案。


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中,江西农业大学“三农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朱述斌表示,前些年,一些地方种粮大户靠规模种植拼产量,赚取了可观的收益。但近两年,我国粮食市场持续低迷,一些种粮大户的规模效益变为“规模亏损”,纷纷回过头来调整种植规模。


《瞭望》记者在春耕一线调研中发现,在国内粮食市场持续低迷背景下,一些主产区在粮食播种面积整体稳定的背景下出现超级大户“化整为零”、部分大户缩减规模、小规模户大量退出的“逆规模”现象。业内人士认为,在经历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和一味求规模粗放发展后,粮食生产开始进入更加注重适度规模的新阶段。与之相伴而来的是,许多地方的粮食生产开始主动自发拉开了影响深远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规模效益变“规模亏损”
  
  今年50多岁的胡广辉是江西省进贤县三里乡种粮大户。2001年返乡种田后,他通过贷款甚至民间借贷不断扩张,到2010年种田规模已突破1万亩,被评为全国种粮大户“十大标兵”。前几年,粮食行情好,胡广辉靠种田,年收入稳定在200万元左右。

  
  但这两年市场行情下行,胡广辉立即陷入亏损,并在多家银行有贷款无法偿还。“没办法,别人种500亩田,每亩亏个百十来块钱,也就亏个几万块。而我就要亏一两百万元。”他叹息道。今年他把规模缩减到了2000亩。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春耕调查中发现,除直接减少种植面积外,一些超大规模种粮户通过土地切块、“化整为零”等方式创新种植管理
  
  鄱阳湖畔的高彩霞是江西省有名的种粮大户。1999年,一直在外做泥工的高彩霞尝试着从邻近的珠湖农场承包了300亩水田,踏上了规模种粮之路。到2010年,他的种植面积达到1.4万亩,成为全国种粮售粮大户。


  然而,随着规模不断扩大,高彩霞逐渐发现管理人员多、开支大、资金借贷量大、财务成本高等问题。于是,他开始探索出一套规模化种田新模式将承包的上万亩农田划分成100至两三百亩一块,交由其他农民种植管理。他则提供统一的种子、农药、化肥和集中育秧、机耕机收、统防统治、粮食销售等服务,最终种田收益85%归农户,15%归他自己
  
  “这一模式既保持了规模优势,又分散种植管理,做到精耕细作。”高彩霞说,在当地,一亩田种两季水稻的净收益为1000元左右。如果一户农民管理100亩田,年收入可达到8万多元,比打工更划得来。
  
  大户调整规模和种植管理方式的同时,一些小规模户也在退出。在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江西省吉水县,种了20多亩田的种粮户邓近洪过完年就出去打工了,把田丢给了同是种粮大户的弟弟耕种。
  
  “我以前就在广东打工,七八年前回去种田,20多亩田,正常情况下能挣两三万块钱。”邓近洪说,去年粮价和天气都不好,亏了3万元,“种几十亩田主要就靠自己精耕细作,但现在粮食行情不好,辛辛苦苦一年下来不仅没挣到钱,还亏了。这样种田还不如出去打工。”
  
粗放扩张倒逼“适度规模”
  
  专家认为,“逆规模化”的出现,是农业生产从粗放式的规模扩张转为精细化管理的结果,其背后是“适度规模”经营理念的回归,更是成本管控的需要
  
  朱述斌为《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解释说,与传统的小农分散经营相比,种粮大户由于种植规模较大,需租用别人的田,并聘请人员管理,其土地、人工、资金等成本将大大增加。同时,其在管理中也相对粗放,亩均收益偏低。
  
  江西省南昌县农业局局长章运新为本刊记者举例说,同样一亩田,农民可以挣五六百元钱,但种粮大户却只能挣两百元左右。
  
  今年,南昌县蒋巷镇种粮大户刘和平的种植规模从500多亩减至300多亩。他给《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算了一笔账,种粮大户种一亩一季水稻,田租300元,人工200元,拖拉机100元,收割机100元,农药化肥约150元,种子约50元,“也就是说,我们种一亩粮食成本至少要900元,以亩产1000斤粮食、价格1.2元/斤计算,正常年份,我们每亩田也就挣300元左右。”
  
  在正常年份尤其是前几年粮价较为稳定时,种粮大户亩均收益虽然偏低,但规模效益却十分可观。但这两年,受国外低价进口米和天气等因素影响,我国粮食市场持续低迷,粮食生产风险加大,种植规模越大就意味着风险越高。
  
  2015年早稻生产期间,由于雨水偏多、管理没跟上,刘和平家500亩早稻亩产才800多斤,基本没钱赚。2016年,“双抢”时又赶上持续阴雨天气,他家数万斤稻谷又因无法及时晾晒发了芽,只能以0.7元/斤的价格售出,亏损10多万元。“今年我下决心要少种些田,要把管理跟上去。”他说。
  
  一些小规模种粮户的退出也有其必然性。西省社科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尹小健为《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分析说,和大规模经营主体相比,小规模经营主体虽然管理更为精细、种植成本更低,但在粮食市场持续低迷、自然灾害频发的大背景下,下降后的种田收益无法抗衡农户的外出务工收入
  
  在吉水县文峰镇龙田村,村党支部副书记易长圣是种粮大户。这两年,他一直在被动地“逆势扩张”,种植规模从前几年的二三十亩增加到一百二三十亩。这种“扩张”背后却有着许多无奈。
  
  易长圣说,过去,一户人家种一二十亩田能维持生计,村里600多亩田也一直是10多个种粮大户在种。这两年,粮食行情不好,种田收益相对低,遇到天气不好还会亏本,一些种粮户选择了弃耕。“作为村干部,我们不能看着田荒在那里,所以我就把他们的田捡起代耕,随时等村民回来,再还给他们耕作。”
  
供给侧展现三大改革新趋势
  
  业内人士指出,在经历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和一味求规模粗放发展后,部分地区粮食生产开始进入更加注重适度规模经营的新阶段。与之相伴而来的是,许多地方的粮食生产开始主动自发拉开了影响深远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其一,更加注重与市场的对接,实行“以销定产”。  
  由于粮食市场持续低迷,今年春耕期间,不少农民都在为还种不种粮、种什么品种而烦恼。但对于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晨炚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陶金华来说,这种烦恼却不存在。这两年,他和广东及当地的几家粮食加工企业签订合同实行订单生产,按照企业需要种出来的稻谷以1.75元/斤的价格收购。
  
  “现在市场上,一般稻谷价格是1.2~1.3元/斤,还没什么企业愿收。而我们提前找好市场,不仅销路不愁,价格还有保障。”陶金华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合作社社员已超过100人,面积达到4000多亩,“最近还有很多农民过来咨询,想加入我们合作社”。
  
  其二,从追求产量转向质量,生产优质稻米。 
  春耕时节,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鼎湖镇,种粮大户凌继河正忙着组织农民播种。“今年继续种优质稻,销路好,效益高!”今年50多岁的他流转了1.9万亩农田,是江西省有名的职业化“新农人”。
  
  为了把田种好,他和高彩霞一样“化整为零”,聘请了数十位种粮能手帮他管理,年终根据产量给这些种粮能手发放年终奖。2016年,在国内粮食市场持续低迷、南方粮食主产区又遭遇历史罕见洪灾的背景下,凌继河给农民颁发的年终奖仍达到308万元,创下历史新高。
  
  这几年,很多种粮大户都在亏损,为什么还能给农民发这么高的奖金?面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的疑问,凌继河解释说,这是因为调整了种植结构,提高了稻米质量,“当前,人们的消费观念已经发生了转变,对稻米的口感、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种田也不能再像过去一样一味追求产量,而要转向质量,种优质稻,生产优质米,才能卖出好价钱。”
  
  其三,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农民市场定价权。 
  1978年出生的魏仕连是全国种粮大户。走进他位于江西省新干县金川镇长港村的种植基地,本刊记者感觉走入了一座现代化的农业企业,工厂化育秧流水线、联排的大型烘干设备、宽敞的标准化仓库等现代化生产设施设备映入眼帘。
  
  “我们种粮大户粮食多,收上来后没地方晾晒,只能扎堆压价卖给粮贩子;而现在我们收上来的粮可以自己烘干、储存,等价格高时再卖。”魏仕连说,下一步,他还要用自己的粮食代加工,贴上自己的品牌,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全程化的推销,进一步提升粮农的定价权。
  
  “通俗点说,我们要把生产过程放在阳光下,比如种的什么品种、用了什么农药都放到网上,让消费者看到,这样可以让粮食卖出更高价钱。”他自信地说。LW
 



小种子缘何成农业“绊脚石”

记者/郭远明 郭强


  3月下旬,春分过后,江西南昌下起小雨。在南昌县塔城乡北洲村,种了700多亩田的种粮大户罗福玉已备好种子,准备再过几天就播种了。这两年,由于粮食行情不好,一直种普通稻的他改种了优质稻。
 

  近日《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春耕调研中发现,当前,像罗福玉这样的改种优质稻的农民不在少数。业内人士介绍,过去,农民种粮主要追求产量,但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受国外低价进口米影响,国内中低端稻米价格持续低迷,加上国家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很多农民倾向于改种市场行情更好的优质稻。
  
  然而,本刊记者同时了解到,与农业种植者这种需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以高产为导向,水稻育种偏向产量更高的杂交稻,南方一些地方的优质常规稻品种退化严重,成为当前制约粮食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绊脚石”
  
农民改种优质稻需求爆发
  
  《瞭望》记者在江西多个粮食主产县走访发现,今年春耕生产中,各地农民种植优质稻的意向明显增强。在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江西吉水县,当地种粮大户易章海也准备将自己的100亩田全部改种优质稻,“现在,种普通稻基本没什么利润,不改不行了。”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先就要从品种结构开始调整。”吉水县委农工部部长李长生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今年,当地将大力推广优质稻,力争优质稻播种面积达到15万亩,占全县水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
  
  “一个高产,一个好吃。”这是农民对杂交稻和常规稻的普遍印象。本刊记者调查发现,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背景下,种杂交稻还是常规稻,这个问题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农民重新考虑。
  
  罗福玉改种的就是一个名为“926”的常规稻品种。南昌县农业局粮油站站长胡友发为《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介绍说,相比杂交稻,常规稻往往更为娇贵,抗性较差,产量较低,“以前,粮食好卖,高产就意味着高收益,所以农民都愿种杂交稻。但这两年粮食行情不好,消费者对米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很多农民都倾向于种常规稻。”
  
  罗福玉说,当前,一般杂交稻的价格在1.2~1.3元/斤,而且加工企业都不收,只能通过托市卖给国家;而“926”的价格却卖到1.8元/斤,加工企业还抢着要。他给本刊记者算了笔账:“杂交稻按当前亩产1000斤算,一亩毛收入为1200~1300元,‘926’亩产虽然低点,约为900斤,但按其价格一亩毛收入为1620元。”
  

  “这两年,粮食生产中常规稻面积增加势头明显。”江西省种子管理局局长盛根龙告诉《瞭望》记者,当前,江西省粮食生产中,常规稻和杂交稻所占的比重约为4:6,其中早稻生产中常规稻比重更高,约占60%。
  
品种退化“劣种难产好粮”
  
  常规稻能加工出好米,但品种却会退化。《瞭望》新闻周刊记者调查发现,当前我国常规稻品种退化严重,已成为制约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大“瓶颈”。
  
  虽然春耕在即,但许凯敏还没找到他想要的良种。今年40多岁的他是江西省吉水县金田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他告诉本刊记者,“公司一直经营优质米,但这两年,由于品种退化,公司的销量减少了三分之一。”
  
  “品种退化是正常的生物现象。”吉水县粮油站站长肖火根解释说,与杂交稻每年都需买种不同,农民种常规稻主要是自己留种,这样种了几年后品种都会退化,因此农民有“三年不换种,累得背拱拱”之说。
  
  许凯敏说,他加工的是一个叫“马坝油粘”的常规稻品种,原产于广东省韶关市,上世纪90年代被引入吉水后,至今已种了20多年,退化在所难免。随手抓起一把大米,许凯敏一边拨弄一边向记者展示:“你看,这个米本该是修长剔透的,但现在粒型变短粗了,垩白也多了,影响外观和口感。”
  
  南昌县顺发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国金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当地以前也有很多不错的常规稻品种,奠定了南昌大米在沿海市场的地位,可如今这些品种都消失了,“这并不是说这些品种不行,而是种的时间长了以后,没有种子公司去提纯复壮,这些品种慢慢退化了。”
  
  “923”就是这些消失的品种之一,这是江西省农科院上世纪90年代培育的一个常规稻品种,因其加工出来的大米耐嚼软滑而深受农民欢迎。可如今,市场上已找不到其踪迹。“提纯复壮没有跟上,退化了。”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陈大洲惋惜地说道。
  
  《瞭望》记者调查发现,种子公司之所以不愿对常规稻品种进行提纯复壮,主要在于市场效益太低,甚至有一部分水稻育种单位和企业已放弃常规稻育种
  
  江西天仁种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范燕波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介绍说:“提纯复壮花费很高,而常规稻大多又是农民自己留种,作为企业来说,我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提纯复壮了一个品种,结果卖了一年,农民自己留种三年,肯定不划算。而且在这过程中还可能被其他企业套牌侵权。”
  
  为了找到“马坝油粘”退化前的母种,这一年来,许凯敏先后辗转江西、广东、湖南等地,找了江西省农科院、广东省农科院和国内多家种子公司,但始终未能找到。最终,他只好找了一家公司合作重新育种。
  
  但培育一个品种通常要几年时间,在此之前,许凯敏只能先找了一个类似品种替代,“这也是无奈之举。”
  
供给侧改革不能忽视种子
  
  2016年,我国出台《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杂交稻与常规稻并重”的品种结构调整方向。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生产,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
  
  业内人士希望,要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加大对常规稻及优质杂交稻的研发、推广力度,从源头上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保障。
  
  一是加大对优质常规稻的提纯复壮和研发力度。  
  陈大洲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杂交稻市场化程度较高,种子公司每年都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而常规稻由于市场回报低,企业大多不愿投入,希望国家能加大投入力度,对现有优质常规稻进行提纯复壮,并培育更多新品种。
  
  “和杂交稻不同,常规稻稻种投入市场后,别人只要买到就可以自繁。”盛根龙向本刊记者建议,国家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常规稻育种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是政府应加强引导,更好推广优质稻种。  
  范燕波说,杂交稻和常规稻的量与质的差距在缩小,常规稻的产量越来越高,杂交稻的米质也在改善。“现在,市场上有一些杂交稻的米质不比常规稻差,但农民的观念很难转变,就是认为常规稻米质更好,希望政府能加大引导力度,推广高产优质的杂交稻品种”。
  
  同时,在推广优质品种的过程中应做到相对集中。江西新干杨盛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秋生向本刊记者表示,按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大米加工企业要打造品牌,生产优质大米。
  
  “对大米加工来说,这就需要有稳定的优质粮源,而现在我们水稻种植品种太杂,一个地方什么品种都有,这对一个想做品牌的企业来说,就等于是什么品种都没有。”他希望,政府在推广优质稻品种的过程中,应做到相对集中、大面积推广。
  
  三是加强种业市场监管,防劣质种以次充好。 
  余国金说,现在,市场上如果某个品种销售比较好,一些非法种子公司就会用相似的品种去顶替,“这些种子颗粒差不多,但口感相差甚远。而种子不像其他商品一看就知道是假的,农民根本无法辨别。
  
  江西天涯种业有限公司张少虎最后向《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建议,希望国家能进一步加大力度,对种业市场进行规范,从源头上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保障。LW  
 

刊于《瞭望》新闻周刊2017年第13期

推荐阅读

瞭望关注 | 缘何农村多地频现种粮大户“毁约退地”?

春耕至,农户却不知该种啥

瞭望|种粮大户面临“职业危机”

供给侧|什么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号文件带来什么实惠?

瞭望专访 |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谈“十三五”农业大布局什么吞噬粮农收入增长空间

瞭望|“大学生农民”新生态

答记者问 | 集体土地经营权流转,须经2/3村民代表同意

瞭望|东北粮食收储改革一线目击


扫描二维码,关注瞭望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整组专题

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觉得不错,请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