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抗疫也要防“心病”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 面对疫情出现部分紧张焦虑心态属正常,要理解和接纳自己,告诉自己这是面对不正常情境的正常情绪反应
◆ 当心理危机严重到干扰正常人际交流、生活并带来痛苦感时,则需寻求精神科和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帮助
◆ 要从合理关注疫情入手,“定时”关注而非“时时”关注
◆ 规律、掌控感是应对焦虑恐慌的良药
◆ 附:人民卫生出版社出品的《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调适指南》
◆ 本期《瞭望》推出抗疫特别报道,此为其中一篇,此前已播发:
抗疫也要防“心病”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扈永顺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面对铺天盖地的疫情信息“轰炸”,部分人出现压力过大、焦虑、躁郁等情绪,甚至影响身体免疫力,引起很多人关注。
针对此,我国多家机构正组织专业的心理咨询队伍,为需要心理援助的群体提供服务,缓解大众对心理咨询服务的需求。
在阻击疫情“心病”的战役中,需要开出哪些治疗“心病”的药方?又该如何实现分级干预?
心理影响有轻有重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工作委员会委员、南京医科大学附属逸夫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郑爱明指出,疫情对公众的心理影响一般表现为焦虑、恐慌、抑郁以及由此导致的行为异常等。
以人群中发生率最高的焦虑为例,通常表现为紧张和担忧,担心自己和家人会被感染,情绪因此变得不稳定,甚至出现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出汗、口干等神经功能紊乱。
也有一些人表现出行为异常——行为过度或不足。有人不断关注手机、不断刷屏,害怕错过任何一个相关消息;还有人会反复洗手,哪怕手被洗破;有人不敢出门,即便家里食物短缺;还有人担心飞沫传播病毒不敢在家里讲话,也不希望家人讲话;等等。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咨询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姜长青等专家认为,面对疫情出现部分紧张焦虑心态属正常,要理解和接纳自己,告诉自己这是面对不正常情境的正常情绪反应,而且这种消极情绪还可能持续一段时间,但程度会逐渐减轻,所以不要对这种状态过于焦虑。
真正值得注意的,是比较严重的焦虑症状,如出现失眠、早醒、噩梦等睡眠问题,或烦躁,频繁与亲朋发生冲突等。也就是说,当心理危机已严重到干扰正常人际交流、生活并带来痛苦感时,就需要寻求精神科和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帮助。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专家、中科院心理所全国心理援助联盟理事李慧杰告诉记者,当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个体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这就进入了一种失衡状态,即心理危机状态。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这些反应会有好转。及时让民众了解这些,可以淡化其恐惧、焦虑心态,让情绪稳定下来。
规律、掌控感是良药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王斌认为,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建立起自己的健康免疫力十分重要,而保持乐观自信的内心是最好和最强大的免疫力。
姜长青和该院临床心理中心心理治疗师王鹏翀建议,公众做好疫情的心理应对,要从合理关注疫情入手,“定时”关注而非“时时”关注。如果注意力一直在手机、电视不断推送的信息上,情绪就会随着信息起伏波动,即使有了暂时的“掌控感”,代价也会是“心累”和正常生活节奏的紊乱。他们建议设定“信息闹钟”,每隔1~2个小时用较短时间关注疫情信息,其他时间安排运动、工作、家务或休闲娱乐等日常活动,掌握疫情的同时,获得正常的休息和愉悦情绪。在必要防护的情况下,丰富且规律的生活能增强“心理免疫力”,能使公众更有力量和信心面对不断变化且未知的风险。
受访专家认为,虽然民众目前活动范围受到限制,但仍要积极看待生活,尽可能维持原有作息规律,按时起床、吃饭、休息,让自己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规律、掌控感是应对焦虑恐慌的良药。在此基础上,还要建立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注意饮食,保证睡眠,不要试图通过使用烟酒来缓解紧张情绪。
北京回龙观医院院长杨甫德建议,如果感到难以放松,做一做深呼吸、跟着音乐活动身体、做一些平时可以使自己感到愉悦的事情,利用这次待在家中的空闲时间做自己原来没时间做的事情,如读本小说、追部好剧等,都可以缓解心理压力。
分级确定干预重点
1月26日,国家有关部门发布《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的通知》(下称《通知》),指出普通公众、居家隔离人员、密切接触者、疑似患者、确诊患者、一线防疫工作人员等不同群体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干预。
具体而言,其影响人群分为四级。第一级人群最需要重点干预,他们包括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住院治疗的重症及以上患者)、疫情防控一线医护人员、疾控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干预重点从第一级人群开始,逐步扩展。第四级人群包括疫区相关人群、易感人群和普通群众。一般性宣传教育要覆盖到这四级人群。
针对确诊患者,《通知》根据其在隔离治疗初期、治疗期等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提出了不同的干预方式。例如以支持、安慰为主的原则,宽容对待患者,稳定患者情绪,及早评估自杀、自伤、攻击风险等。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党委书记、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委员孟馥介绍,医务人员与普通人一样,面对心理应激时,也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培训,增强心理干预基本知识,提高医护人员整体的心理危机意识,提高救援能力;同时合理评估,辨识跨危机中的医护人员的潜在心理问题;进行有力指导,相互提供最基本的心理支持,增强危机心理干预知识。
北京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副主任徐凯文提出,抗疫工作中,领导抗疫工作的公务人员容易被忽略。他们工作压力大,除了一线人员被感染的威胁、一时无法控制疫情的失控感、长期疲劳无休外,还有被问责的压力和不能得到理解等难题,也需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培训。
新冠肺炎疫情容易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不信任。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沟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文忠建议,疫情严重地区的心理重建,需从多方面着手,包括普及应对疾病的卫生常识,保证疫区人民的基本健康;政府合理调配保障生活物资;各部门通过实际服务,与疫区人民心连心;全国各地的心理工作者,通过网络等通讯手段,与疫区人民互相陪伴关照等。
目前,全国各地的心理援助机构、工作者已积极行动起来。中国心理学会对专业心理咨询队伍发出倡议书,中国心理学会与中科院心理所等迅速组建抗击疫情安心行动的网络直播。中国科协、中国心理学会还联合为媒体组织线上采访,就大众关心的心理问题请专家解答,为公众提供更多有益指导。LW
刊于《瞭望》2020年第5-6期
延伸阅读
每日面对海量的疫情信息,你也许感到焦虑、恐慌,时刻担心自己被感染,甚至影响了睡眠……针对疫情导致的常见心理问题,在国家卫健委疾控局指导下,人民卫生出版社出品了《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调适指南》,教你给自己的心情“松绑”。
延伸阅读
长按上图,关注瞭望微信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 喻千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