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故事|最后一支狩猎民族脱贫记
点击蓝字 △ 关注我们
◆ 从斜仁柱、木刻楞、砖房,再到宽敞明亮、现代化的新居,4套房子,4种生活,鄂伦春族人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如今鄂伦春族地区因地制宜,发展了木耳种植和特色旅游等产业,坐上了摆脱贫困的雪地“列车”
◆ 近70年间,鄂伦春族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再到实现全面小康的变迁,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践诺缩影◆ 本期《瞭望》专题报道《脱贫攻坚一个都不能少》,此为其中一篇,将陆续播发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杨思琪 马知遥 周天翮
在我国最大的原始森林大兴安岭,冬季最低温度达零下40摄氏度以下,有一片高寒“禁区”,生活着人口仅8000余人的少数民族——鄂伦春族。
“鄂伦春”意为“山林中的人们”,他们曾身骑骏马、手握猎枪,过着“兽肉为食,兽皮为衣,风驰一矢山腰去,猎马长衫带血归”的原始生活。1953年,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他们下山定居,结束了游猎生活。
67年过去,站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节点上驻足回眸,鄂伦春族在振兴的征程上留下了一路奋进的印记。目前,黑龙江省三个鄂伦春族聚居乡已全部脱贫。
这支祖祖辈辈生活在山岭中的狩猎民族,正一步一个脚印赶上现代化的快车道,奔向全面小康的新征程。
4套房里的生活变迁
“衣靠兽皮食兽肉,斜仁柱(简易的圆锥形木房)内把家安。”这正是对鄂伦春族昔日狩猎生活的描述。
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鄂族村,鄂伦春族老人葛丽红对儿时住在斜仁柱里的生活印象深刻:“夏有蚊虫冬多风雪,日子过得苦。”
1953年,得益于党的民族政策,鄂伦春族免费搬进了政府建设的木刻楞(一种重型木屋,有冬暖夏凉的优点),从山上走下来,开始半农半牧的安稳生活。
20世纪80年代,时值鄂伦春族下山定居30周年,当地政府为鄂伦春族群众建起了砖房,他们的居住条件再次改善。
1996年,为了更好保护大兴安岭地区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政府宣布禁猎,鄂伦春人放下祖祖辈辈赖以为生的猎枪,拿起犁耙和锄头,经历了以狩猎为主、以林为主、以农为主的三次历史转变。
“政府给我们送来农机,还派了技术员教我们种地。”葛丽红回忆,起初开垦土地,不少地隔着河流,要靠船将农机具运送到对岸。
如今,勤劳的鄂伦春人用汗水浇灌,种植着大豆、小麦等农作物,昔日的荒原变成了沃土。2013年,政府又一次为鄂伦春族群众建设新居,宽敞明亮的房子将冬日严寒挡在门外,暖气、厕所、浴室等一应俱全。
从斜仁柱、木刻楞、砖房到现代化新居,4套房子,4种生活。几十年来,依靠党的民族政策、脱贫攻坚政策等带动,鄂伦春族人的生产、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不再是传说中居无定所、茹毛饮血的“原始人”,而是现代社会的一份子。“这些年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收获了满满的幸福。”葛丽红说。
▲ 在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新生村,这是政府为鄂伦春族建设的新居。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8月19摄)
文化传承延续民族自信
世代游猎于大小兴安岭地区,鄂伦春族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被誉为“北半球渔猎民族活化石”。随着生产生活方式不断变化,食肉衣皮、逐水草而居的原始生活早已成为记忆,手艺精湛的手工匠人、能歌善舞的鄂伦春艺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为鄂伦春族传统文化传承贡献着力量。
在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65岁的关金芳是鄂伦春族民歌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她的家中陈列着不少用狍子皮、驼鹿皮制成的兽皮衣和被褥,宽大厚重,质地柔软。“下山定居前,鄂伦春族以渔猎为生,是大森林的主人。”关金芳说,这些传统服饰上的丝线颜色象征着鄂伦春族生活的印记,也表达着我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畏。
大兴安岭盛产桦树,鄂伦春族就地取材,桦树皮船是他们在水中运载、捕鱼的工具,桦树皮箱、篓、碗、桶等都是不可或缺的生产生活用品。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郭宝林家中,一条桦树皮船吸引众多人前来观摩。船的骨架选自高大笔直的樟子松,船身采用轻便结实的桦树皮。“桦树皮既防水,又轻巧,一个人就能背起来。”郭宝林说。
如今,桦树皮、兽皮工艺品等鄂伦春民族特色制品深受游客喜爱,在线上线下销售火热。
由于没有文字,鄂伦春族语言传承一度面临极大挑战。在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鄂族村,45岁的魏雪梅是村里的名人。3年前,魏雪梅成立鄂伦春语言微信学习群,每天在群里发20条鄂伦春语词、句,进行线上教学。如今,学习群已经有140多人。
位于塔河县的黑龙江省鄂伦春民间文化研究基地,是关小云和她的朋友们的聚集地。关小云退休前在当地民族宗教部门工作,曾参与建立黑龙江鄂伦春族语言文化传承与保护学习系统,开发鄂伦春民族语言校本课程教材。
“鄂伦春族老人越来越少,我们正尽己所能,把民族文化传承下去,留下更多鄂伦春族的印记。”关小云说。
摆脱贫困的“列车”驶向春天
这里是中国东北的东北角。曾经,原始、荒凉与贫穷如魔咒般纠缠、禁锢着这片旷远苍茫的大地。由于大兴安岭地区气候严寒,种植农作物产量较低,当地百姓收入不高。
经过近70年建设,鄂伦春族地区因地制宜,木耳种植、特色旅游等产业蓬勃发展,坐上了摆脱贫困的雪地“列车”。
立秋刚过,在白银纳鄂伦春族乡白银纳村,5万袋地摆木耳在晒着太阳,鄂伦春族人戈锁莲正蹲着采摘木耳。她说,每年从5月到9月是最忙的时候,种木耳一年能收入3万多元。
如今,塔河县已建成现代化菌包厂、黑木耳养殖基地,对参与黑木耳养殖的鄂伦春人,按照每袋0.7元的标准进行补贴。今年当地食用菌养殖户发展到70多户,带动不少贫困户增收,当地鄂伦春族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
▲ 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白银纳村,鄂伦春族人戈锁莲在采摘木耳。8月18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杨思琪 摄
冬有冰雪,夏有清凉,随着“找北游”成为黑龙江省旅游热门线路,不少游客来鄂伦春族聚居地“打卡”。
在黑河市爱辉区新生鄂伦春族乡,新打造的鄂伦春民族风情园开门迎客,野生森林探秘营、林间吊桥、民宿等独具特色,一年游客量达5000至7000人。
“旅游业让鄂伦春族过上了好日子。”新生村驻村第一书记张磊说,近年来依托扶贫好政策,当地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成立了文化旅游公司,打造鄂伦春民族文化村寨,有效促进旅游资源开发,为百姓拓宽增收渠道。
整洁的塑胶跑道、宽敞的教室、丰富的健身设施……在呼玛县白银纳鄂伦春族乡,近年来建设的一所中心学校格外亮眼。教学楼里张贴的一张张剪纸、一幅幅桦树皮画都出自学生之手。
“以往不少鄂伦春族老人没机会读书,如今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教育水平,让越来越多少数民族孩子走出了大山,看到了希望。”白银纳鄂伦春族乡中心校副校长盛海霞说。
近70年间,鄂伦春族经历了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再到实现全面小康的变迁,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践诺缩影。LW
刊于《瞭望》2020年第40-41期
延伸阅读
点击卡片 ▽ 阅读文章
瞭望新媒体,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总监制 | 史湘洲
监 制 | 潘燕
编 辑 | 喻千桓
如有收获,请点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