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之友”征集号
♦ 讲述您与瞭望笔墨交流、精神交汇的点滴故事
♦ 或是一段文字,不拘体裁、不限长短;或是几张图片、一段视频,黑白、彩色均可;又或是一句生日祝福、一声鞭策鼓励……
♦ 我们将倾心聆听您的分享,其中的精彩文章,将陆续刊发在《瞭望》“创刊40年特别报道”中,并收录于《瞭望》创刊40年纪念文集中♦ 文末附投稿方式
各位“瞭望之友”:
2020年,即将过去。
2021年,正在走近。
这一年,我们将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新华通讯社同贺90华诞,《瞭望》也将迎来创刊40周年。
40年岁月,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足够一个孩子成长至“不惑”,足够一棵幼苗苗长成大树,足够见证一本刊物的不变初心、赤诚坚守。
将历史的时针拨回1981年4月,《瞭望》经邓小平同志亲自批准创刊,依托新华社遍布全球的采集网络和接通天地的信息资源,注重对国内外政经大事、发展大势的准确性和前瞻性洞察、研判,传播兼具新闻性、权威性、思想性、可读性的报道,为受众提供有价值的新闻、有深度的解析、有意义的阅读。《瞭望》的发展,一直得到中央领导的支持和重视。创刊即开设的专栏“中南海纪事”,也是邓小平同志批准的,胡耀邦、陈云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亲自修改稿件。这是新中国新时期最早的最高层政治公开化的窗口。
《瞭望》专注于高端、权威的时政报道,汇聚顶尖、稀缺的作者和受访者资源,在喧哗、繁杂中凸显站高望远特质、发挥激浊扬清作用,成为世界观察中国改革开放走势的“风向标”。
《21世纪十大趋势》
《黄河变清调查》
《工业软件之忧》
40年间,《瞭望》坚持守正创新,砥砺奋进,从新中国“创刊最早”的新闻周刊,成长为“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周刊,曾荣获“国家期刊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奖项,2019年8月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精品期刊展”。
2019年第1期封面《2019蓄力中国》
40年来,《瞭望》始终与伟大时代同行,刊期、栏目、样貌和事业布局等,不断顺应时代要求调整更新。2005年,刊物由黑白印刷改为大16开本彩色印刷。2019年全新改版,增设“第一学习”“善治策论”“新青年”等栏目,版式设计凸显端庄、大气、清新。2021年,我们将再次改版,以新面貌、新气象迎接新征程。
熟悉《瞭望》的您早已知道——
读“第一学习”,不会错过总书记当周重要活动呈现、重要讲话解读;听“权威访谈”,中央国家机关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负责同志、关键权威专家为您解析大势大局、要事难事;通过“决策背景”,可以读懂党和国家战略部署的来龙去脉;透过“新青年”,能够了解中国最热最潮的“后浪”怎样活出精彩人生;借由“善治策论”,您将获知全国各地别具特色的治理经验……
但您也许从未想过——
读者,这一无数个“您”所共有的名字,曾千万次地出现在瞭望编辑部的会议中,浮现在瞭望记者编辑挑灯奋战的静夜里,深深地刻印在每一位瞭望人的心灵最深处。
2021年,《瞭望》要过40岁生日了。
在这里,我们向所有“瞭望之友”发出征集号!
诚挚邀请各位,讲述您与瞭望笔墨交流、精神交汇的点滴故事。或许是一段文字,不拘体裁、不限长短。或许是几张图片、一段视频,黑白、彩色均可。又或许,是一句生日祝福、一声鞭策鼓励……我们将倾心聆听您的分享,回顾同行的曾经,更看到前行的未来!其中的精彩文章,将陆续刊发在《瞭望》“创刊40年特别报道”中,并收录于《瞭望》创刊40年纪念文集中。
普利策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上的瞭望者。”请相信,《瞭望》的瞭望者们风雨兼程、初心不变。《瞭望》永做瞭望者可信赖的瞭望台。
与《瞭望》在一起的第一个40年,我们在这里等您!更期待,与您携手走好下一个40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共同书写新的篇章!
投稿方式
1.纸质信件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京原路8号新华社第二工作区瞭望周刊社
邮编:100040
2.电子信件
邮箱:liaowang40nian@163.com
3.新媒体端口
① 微信:关注瞭望微信,发消息给我们
《瞭望》编辑部
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