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在全球气候变化下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速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农业应对极端天气能力,为从容应对突发状况、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 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
文 | 周楠
食为政首,粮安天下。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民生之本。我国粮食产量已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今年在遭遇去年的罕见秋汛后,我国夏粮产量仍达到2947.8亿斤,比上年增产28.7亿斤。
今年3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时强调,在粮食安全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不能认为进入工业化,吃饭问题就可有可无,也不要指望依靠国际市场来解决。要未雨绸缪,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始终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
近年来,全球频发极端灾害天气,包括欧洲、南北美洲、非洲和我国等多地遭遇高温、干旱和洪水。尤其今年夏天多地出现了高温干旱天气,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这提醒我们在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稳住农业基本盘、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等方面要更加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备豫不虞。
准确识变,是我们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的先手棋。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自然灾害更需要强化政府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和压力。这就要更好地贯彻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落实好粮食安全责任制。
同时,我国粮食安全仍面临一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稳产保供存在短板弱项。如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粮食结构性矛盾仍然存在、规模化经营程度有待继续提升、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等。还要看到,近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在达到历史新高的同时,粮食进口量也在增加。极端天气、地缘冲突导致的粮食国际供应链风险,都需要我们系统谋划,积极应对。
科学应变,是我们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的良策。以健全高效的粮食供应和应急保障体系,把握住粮食安全主动权。持续优化政府储备和企业储备功能互补、协同高效的粮食储备体系,通过掌握数量充足、质量良好的粮食储备,提高粮食收储调控能力;坚持居安思危,针对极端灾害天气等重大外部冲击,做好做细应对预案;通过不断完善粮食收储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以高水平市场调控能力,及时有效平抑粮价大幅波动,提升粮食供应链韧性;强化大中城市及市场易波动地区的粮食应急储备和供应能力,强化粮食跨区域调度衔接的协同性,加强粮食市场监测预警,增强粮食应急管理能力。
通过增强全球粮食供应链管理能力,努力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中国大粮商。注重对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关键环节布局,掌握粮食进口主动权,从容防范和应对各种粮食安全风险,确保粮食国际贸易不受阻、粮食物流不中断。同时,进一步构建多元化进口格局,实施粮食进口多元化战略,改变进口来源地相对单一、容易受制于出口地政策和产量变化的国际贸易格局,对需要进口的短缺粮食品种,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努力确保进口稳定性。
主动求变,是我们为守住粮食安全底线赢得战略先机的关键。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速现代农业发展,加强农业应对极端天气能力,将为从容应对突发状况、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在继续做好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稳定粮食面积和产量,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合理保障农民种粮收益的前提下,各地还应进一步聚焦农业高质高效转型升级,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通过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力度,有效解决农业灌溉、田间交通、农艺农机融合等存在的问题,提升耕地质量和种植产量;强化农业气象服务,不断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发挥农业保险灾后减损作用;继续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延伸粮食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不断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现粮食安全和现代高效农业相统一,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打牢粮食安全的基础。
刊于《瞭望》2022年第37期
延伸阅读
☞ 政策解码|提升重大战略区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具体如何落实?
如有收获,请点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