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专访丨爱奇艺陈伟:嘻哈过后,“机器人”入场

2018-01-02 南风 骨朵网络影视


 文 │ 南风


去年夏天,《中国有嘻哈》的横空出世,让爱奇艺高级副总裁、节目总制片人陈伟被推至台前。10月23日,陈伟拍摄了时尚界大刊《时尚芭莎》的内页。作为一档节目的幕后人物,陈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红”。


但陈伟做了17年综艺节目,《中国有嘻哈》也是最难的。



“它不是选秀,也不是普通的真人秀,是目前为止我认为最高阶段的真人秀。它的高级在于它是在真实发生的基础上用像美剧的构成方式来打造的作品,这比单纯做一个选秀不知道难多少倍。它(剧集式真人秀)可能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的制作行业中最难的一个制作工艺。


《中国有嘻哈》不仅给嘻哈文化、综艺市场带来了革命性的形象,也让平台方爱奇艺适时调整了网综战略。作为高级副总裁,陈伟和他的团队借助《中国有嘻哈》成了全行业最先掌握“剧集式综艺”制作方式的团队,而且他们决定“举一反三”继续实施下去。



用“剧集式真人秀”逻辑把小众类型推向大众


在通过《中国有嘻哈》尝到“剧集式真人秀”的甜头后,陈伟就想把这种制作经验推而广之,他掌舵的节目制作中心同时上马的《机器人争霸》《热血街舞团》和《中国有嘻哈》第二季三个项目都是按照这种逻辑打造的。


不过“嘻哈”和“街舞”严格来讲都是同一类型,街舞其实也是嘻哈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而“机器人”则大为不同。如果说“嘻哈”和“街舞”的推广难度在于小众文化的大众化,那么“机器人”的推广还要在小众的基础上加一重“科技”门槛。为此,陈伟选择和美国《Battle Bots》节目方进行合作,对方拥有目前全球最顶级的机器人格斗比赛的技术和运营经验。



很多人听到《机器人争霸》这个名字会匪夷所思:为什么要做一个机器人的真人秀?而陈伟认为,“机器人”是一定要做的题材,“因为现在需要这个。”所有的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一定是扣准了时代的脉搏,像嘻哈已经进入年轻人的生活角落一样,在陈伟的观察中,智能和科技也渗透进了大众的生活,他觉得是时候推出这样一档科技向的综艺了。


为了把“机器人”进行大众化推广,陈伟的想法是把《中国有嘻哈》的“剧集式真人秀”制作经验和美国节目方机器人格斗大赛的制作经验整合到一起。因为“剧集式真人秀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远大于一个比赛”。 


所以《机器人争霸》中同样会有一线明星加盟,而他们不是评委,也不是隔岸观火的旁观者,更不是隔靴搔痒的战队经理人,“他们就是战队成员,要自己学习、修理,自己操作、自己打。他们会为了机器人的性能绞尽脑汁,也会为机器人格斗的胜负喜悦或者悲伤,要把情感投入进去。


但和机器人的素人操控者和制造者相比,明星不需要有高的专业素养,“可以理解为战队来了一个菜鸟,他的名字叫一线大咖,最开始不会修就给别人递螺丝擦皮带。”



作为剧集式真人秀,机器人是节目中当之无愧的主角,在他看来,机器人也是有性格的,每一台都不一样,“所有的戏剧性,都是因为机器人格斗大赛发生出来的,无论是明星、战队的素人、还是机器人和机器人之间都有非常多故事,这些故事不只是打斗,还有情感和赛事激发出来的效果。


同样的,作为小众切口,《机器人争霸》节目中会像嘻哈的“单押”“双押”一样有大量科普向内容。虽然对于他来说,《机器人争霸》和《中国有嘻哈》的制作逻辑一模一样,但因为机器人可以无限制格斗,而且不同金属碰撞打出来的火花颜色也不一样,所以陈伟非常看好节目的最终效果。“我自己想想都炸。”



投入15到20亿,发力青年文化


近300人,这是一个一线省级卫视节目制作中心的规模,也是《中国有嘻哈》的核心团队规模。


收官后,陈伟把爱奇艺的五个自制节目工作室及内容营销、宣推运营、后期制作三个公共部门整合到一起,成立了节目制作中心,“这样的团队是整个视频行业绝无仅有的。” 


陈伟透露,该团队会同时上马两三个项目,其共同属性是热血向和年轻态。“因为从我们用户的图谱来看,爱奇艺用户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青年人上,所以青年人的需求是我们作为自制团队在选择题材时要考虑的最大侧重点。”



除了青年文化这个大范畴,陈伟在超级网综项目上的考量还有全IP开发和线上线下同步运营两个维度,“开发的可能性越多,越会让我选择的时候对这个题材加分。”


《中国有嘻哈》播出时期爱奇艺就推出过《嘻哈头条》《嘻哈简史》等衍生节目,前不久又推出了关注rapper成长蜕变的人物志《中国有嘻哈•王者之路》,而且只向VIP用户开放,这不仅是《中国有嘻哈》的衍生内容,也是爱奇艺对网综付费的新尝试。


而且衍生节目只是一部分,演唱会、影视剧都在相继开发,“每个不同的题材都有不同的安排,像嘻哈我们有全球巡演、纪录片、嘻哈的音乐节还有音乐题材的电影,我相信街舞也是可以产生这一类内容。”


在线下开发上,爱奇艺就《中国有嘻哈》推出了衍生潮牌“R!CH”,并与全球最大的成衣上市公司VF旗下的NAUTICA品牌达成合作,双方将就《中国有嘻哈》第二季进行R!CH联合款的开发。


“为什么我选择题材的时候,一定选择有IP整合开发能力,同时线上线下可以运营的题材,就是为了把这个题材不只是开发成一个只有12集的节目,而是一直延续下去。甚至到了很多季之后,大家已经审美疲劳,觉得这个节目可以结束了,但是线下的活动仍然可以继续下去,我觉得这是一个新思路。



显然,陈伟的野心不止是做出好节目就够了。在看到《中国有嘻哈》引发全民狂欢后,他掌舵的节目制作中心决定在2018年投入15到20亿全面发力青年文化题材内容,把爱奇艺打造成青年文化,尤其是嘻哈文化在大中华地区最大的大本营和排名第一的平台。“让喜欢青年文化和嘻哈文化的年轻人想关注无论是服装、纪录片还是比赛、演唱会等,只要是这一类节目的内容,就会想到来爱奇艺寻找。



坚定不移,打造超级网综


陈伟是第一个提出“超级网综”概念的人。


这个在浙江卫视工作了15年之久的创作者,在转战视频平台后并没有被所谓的“体制”束缚,而是很快转变了传统电视节目的制作思路,由线性节目创作转变为非线性内容运营。


对陈伟而言,平台转换对他最大的影响是节目制作理念的变化,“过去我们只要把一个节目想明白做好就行了,别的你想不到做不到碰不到。现在我们创作一个节目的时候,通过公司丰富的业务线、货币化手段,以及运营手段,要完成一个IP的打造。”


在网综的制作方法论上,陈伟提出了“无运营,不网综”的理念,他清楚的认识到不是把12集整体内容做完给了视频网站就可以叫网综,“这个是大谬。”网综和传统电视台综艺最大的差别在于是否在整体流程上都渗透进运营的方式、手段和思维。“如果我们脑海当中没有运营这两个字的话,其实只是把创作的节目放在了网上,妄谈网综创作。



在从视频平台的内容领域深耕了两年多,充分了解了网综行业和爱奇艺整个平台技术产品后,陈伟认为视频平台应该创作出自己用户和平台运营所需要的综艺,因此提出并践行了“超级网综”这个概念。而他整合之后的爱奇艺节目制作中心就是专注生产S级和S+级项目的团队。


《中国有嘻哈》之后的《热血街舞团》《机器人争霸》无一不是超级网综,这也是他们团队的一大特色。“我们最了解自己的平台、用户、产品,也最了解自己平台其他的业务线和运营方式,以及和我们平台合作的所有合作方的需求。这样我们是最有可能在爱奇艺平台上打造出来超级网综的,所以会坚定不移在这上面发力。”


在他看来,超级网综的关键词是“超级”、“网”和“综”,当平台方以最大的资源量和最大的生产工艺投入后,一个项目才能变成超级网综,“超级不是钱多,网综不是放到网上。


以前在电视台做节目,陈伟要满足4岁以上所有观众的口味,做到“老少咸宜”,但年轻用户占据绝对比例的视频平台给了他专注于某一种受众的机会。现在他可以更专注于打造青年文化题材的内容,也更加了解了“小即是大”的制作逻辑。



“我想一门心思在新媒体的领域做出来新的创作,电视是线性播出的媒介,而且只关注在内容上面,而视频网站是一个各种产品和业务线非常丰富的综合性娱乐公司,能带给创作者不一样的想象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对于创作者来讲是几何比例的“利其器”,我们还能创作得不好吗?”



────── 推荐阅读 ──────

演员的诞生 │白一骢 │蔡艺侬 河神

正午阳光 │鹿晗恋爱│ 中国好声音

BAT三国演义 │ 少女感网剧 │ Gai

导演姜伟 │ 网综中场战事 │ 国家宝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